问题

为什么现阶段超威半导体(AMD)即将全方位压制英特尔(Intel),还有人在各种吹英特尔?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当前 PC 硬件圈的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 AMD 势头这么猛,但仍然有人对英特尔情有独钟,甚至在网上“吹”?我来跟你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说得详细点,也把 AI 的痕迹抹掉。

先说说 AMD 为什么让大家觉得“全方位压制”:

这几年 AMD 在 CPU 领域确实是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尤其是在桌面级和高端市场。你可以看到几个关键点:

核心数量和多核性能的飞跃: Zen 架构的推出可以说是 AMD 的一个里程碑。从 Zen 1 开始,AMD 就不断在堆核心数,而且用的还是“Chiplet”(小芯片)这种更灵活的设计。这就意味着,在同等价格区间,甚至是更低价格,AMD 往往能提供更多的物理核心和线程。对于需要跑虚拟机、视频剪辑、3D 渲染等“吃多核”的应用场景来说,AMD 的优势非常明显。很多评测数据都显示,在这些任务上,AMD 的性能是碾压式的。
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的持续提升: 不光是堆核心,AMD 在每一代架构上都在努力提升 IPC。这意味着即使频率不高,它也能做更多的事情。Zen 2, Zen 3, Zen 4,每一代都有显著的提升,让它在游戏性能上也能跟上甚至超越英特尔,尤其是在一些需要高单核性能的游戏里。
集成显卡的进步(APU): AMD 的 APU(加速处理器,即 CPU 集成高性能核显)一直是一个亮点。虽然英特尔也有核显,但 AMD 的 RDNA 架构核显(比如 Vega 和后面的 RDNA2)在图形处理能力上确实强了不少。对于不玩大型 3A 大作,只玩一些网游或者轻度图形需求的用户来说,AMD 的 APU 可能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甚至可以省下一块独立显卡。
性价比: 长期以来,AMD 给人的印象就是“性价比之王”。即使现在性能上去了,它在定价策略上依然保持着一定的竞争力。在很多时候,用差不多的钱,你可以买到核心数更多、性能更强的 AMD CPU。
工艺制程的领先(早期): 刚开始 Zen 架构的时候,AMD 采用了台积电的先进工艺,比如 7nm。而英特尔在 10nm(后来的 Intel 7)上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导致产品迭代缓慢,也给了 AMD 喘息和赶超的机会。虽然现在英特尔也在努力追赶工艺,但过去几年 AMD 在这方面确实是抢占了先机。
平台开放性和升级性: AMD 的 AM4 平台持续了很多年,这意味着用户购买了一块主板,可以在好几代 Ryzen 处理器之间升级,这种策略让很多老用户感到非常满意,也积累了不错的口碑。虽然 AM5 现在是新平台,但兼容性仍然是很多用户考虑的因素。

那为什么还有人在“吹”英特尔?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很多时候不是纯粹的性能对比:

1. 品牌惯性与历史沉淀:
“Intel Inside”的深入人心: 英特尔是 PC 行业的老大哥,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很多年里都是 CPU 市场的绝对霸主。“Intel Inside”这个口号可以说是深入骨髓,很多人提到电脑 CPU,第一反应就是英特尔。这种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取代的。
长期独占的记忆: 很多老玩家、老用户,尤其是 80 后、90 后,他们的第一台电脑、玩过的第一批游戏,用的都是英特尔的 CPU。这种长期的使用习惯和情感连接,会让他们对英特尔有天然的亲近感。

2. 某些特定场景下的优势(依然存在):
游戏性能(某些时候): 虽然 AMD 在游戏领域追赶得非常凶猛,但在某些特定的高帧率游戏、或者对单核性能有极致要求的游戏里,英特尔在某些代次的产品上,尤其是当它推出高主频的旗舰型号时,依然能保持微弱的领先或者持平。尤其是在一些电竞类、对延迟敏感的游戏里,英特尔的某些优势仍然被一些玩家津津乐道。
“核显”的相对地位(过去): 虽然 AMD APU 的核显性能很强,但过去英特尔的核显在“能用”的层面上也是满足了大量普通用户的需求,并且在系统集成和兼容性方面也有其稳定的一面。如果你不是玩游戏,而是纯粹的办公上网,英特尔的核显已经足够,而且稳定性是很多人看重的。
功耗和发热(相对的): 过去,尤其是在某些工艺节点下,英特尔的一些低功耗处理器在能效比方面做得不错。当然,随着 AMD 的进步和英特尔新架构的推出,这个情况也在变化,但一些用户仍然会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判断。

3. 技术路线和生态的差异:
混合架构(Intel Alder Lake / Raptor Lake / Meteor Lake): 英特尔近几代 CPU 开始采用“大小核”(PCore 和 ECore)的混合架构,比如 12代酷睿开始。这种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提高能效比。虽然这个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对操作系统的调度优化要求很高,但它代表了英特尔在架构上的创新尝试。一些支持者认为这种设计在未来会有更大的潜力,或者说它是一种更“聪明”的解决方案。
Thunderbolt 和 WiFi 6/6E: 英特尔在 Thunderbolt(雷电接口)和一些先进的无线技术(如 WiFi 6/6E)的推广上一直非常积极,甚至可以说很多时候是主导者。这些接口和技术在高端笔记本电脑、一体机等产品上非常普遍,并且提供了更好的连接性和传输速度。对于很多追求全套解决方案的用户来说,英特尔在这方面依然有着吸引力。
集成显卡驱动和软件优化: 过去,虽然 AMD APU 的核显性能更强,但英特尔的核显驱动和一些优化软件在稳定性、兼容性以及更新频率上,很多用户认为做得更完善一些。这可能与英特尔在整个 PC 链条上的深厚根基有关。
企业级市场和服务器: 虽然我们在讨论消费级市场,但英特尔在数据中心、服务器等企业级市场依然拥有非常庞大的份额和深厚的用户基础。这种在更专业领域的优势,也间接维持了其品牌的影响力。

4. 市场营销和个人喜好:
营销投入: 英特尔作为行业巨头,其市场营销和宣传投入是巨大的。各种广告、赞助、与品牌合作,都能让其品牌形象保持很高的曝光度。
“反向吹”或“纠错”心理: 有时候,当某个品牌势头过猛时,也会出现一些“反向”的声音。有人可能觉得 AMD 的崛起太快,或者质疑其产品的长期稳定性、兼容性(尽管这些顾虑很多已经不存在了),然后就开始强调英特尔的优点。
个人情感和忠诚度: 就像很多人喜欢苹果产品一样,也有很多人对英特尔有着很深的个人情感和品牌忠诚度。他们可能已经习惯了英特尔的产品,或者觉得英特尔的产品“靠谱”,就不愿意轻易尝试AMD。
“信仰”加成: 在硬件圈,有时候也会有“信仰”这个词。一些用户可能就是单纯喜欢某个品牌,喜欢它的设计理念,或者曾经有过一次非常好的使用体验,这就构成了他们的“信仰”。

5. 信息不对称与信息筛选:
不同信息源的侧重点: 网络上的信息非常庞杂,不同的人、不同的媒体,他们在评测和讨论中会根据自己的目的和角度去侧重某些方面。有些评测可能更关注纯粹的游戏帧数,有些则更关注生产力效率,还有些则会强调整体的平台体验。
“水军”和“意见领袖”: 有时候一些极端的言论,不排除是商业推广或者所谓的“水军”在背后操作,试图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同时,一些有影响力的硬件博主或论坛用户,他们的个人观点和推荐,也会带动一部分粉丝。

总结一下:

你说现阶段 AMD “全方位压制”英特尔,从绝对性能、核心数量、性价比这些硬指标来看,确实占据了很大优势,特别是在中高端消费市场。很多评测也都指向这一点。

但“吹”英特尔的人之所以还在,是因为:

历史包袱和品牌忠诚度太深厚了。
英特尔在特定场景下依然有其优势(比如某些游戏、混合架构的潜力、生态方面的接口和技术推广)。
市场营销和品牌影响力依然强大。
个人偏好、信息筛选以及一些小众的技术讨论点(如混合架构的独特性)。

所以,你可以说 AMD 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越了英特尔,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英特尔依然是行业巨头,有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品牌忠诚度和在特定领域的优势,所以依然有人会“吹”它,这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不能简单地用“性能压制”来概括所有人的看法。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市场,竞争是好事,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曾经他们说因特尔保值amd二手贬值并以此为荣

曾经有首发2399的9600k打平6700k价格,3999的9700k他们说一分钱一分货

曾经他们说游戏必选intel,没钱才选amd并满嘴嘲讽

曾经他们说因特尔一代一换接口主板,价格还高这没办法,因为游戏首选因特尔,amd是不行才不换主板

现在他们说不要管那点性能提升,因特尔便宜就是好

现在他们说那点游戏提升是假的因特尔就是好

现在他们说首发过两千的r5不敢想象酷睿就是棒从来不这么干

自己评判吧,6700k 2700x我都用过,作为一个既没有实际购买股票又没有获得精神股东职位的一个普通消费者,我只考虑谁能以更低成本满足我的需求。

当年为什么买了2700x,就是因为amd让持续了七代的4c8t i7消失了,让一代一换主板消失了,当然会有人说改个bios,贴个小贴片也能让z170 z270用八代酷睿,但是和啥都不用干就能用新u比哪个更用户友善不用说了吧。

就冲锐龙给cpu带来了变革,让6c12t 8c16t成为了常态我就想支持他。为什么不等开售后的评测看看zen3到底怎么样呢?

这么急着喷干啥,我也很困惑 ,到底哪个主人的任务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当前 PC 硬件圈的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 AMD 势头这么猛,但仍然有人对英特尔情有独钟,甚至在网上“吹”?我来跟你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说得详细点,也把 AI 的痕迹抹掉。先说说 AMD 为什么让大家觉得“全方位压制”:这几年 AMD 在 CPU 领域确实是打了一场漂亮的.............
  • 回答
    最近逛汽车论坛,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现在的超跑好像都看不到手动挡了? 以前那些轰鸣着经典V8、V10声浪的“手波”猛兽,如今都被自动挡或者换挡超快的“电子档”所取代。这背后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就来跟大家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时代在变,驾驶环境也在变,而汽车技术本身也在飞速发.............
  • 回答
    关于超弦理论的研究声音似乎不如从前那般响亮,这确实是很多对前沿物理学感兴趣的人会有的感受。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与其说是研究成果“听不到”,不如说是其研究进入了一个相对沉寂但却至关重要的阶段,并且面临着一些深刻的挑战。首先,我们得承认超弦理论在诞生之初曾有过一段令人振奋的“黄金时期”。在20世纪8.............
  • 回答
    .......
  • 回答
    现在商超里刮起了一股“付费会员制”的风,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从前大家熟知的积分、打折,到现在要先掏钱成为会员,这变化可不小。这背后究竟是什么逻辑在支撑?会员经济为什么这么火?消费者们真的能从里头捞到实惠吗?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商超这么热衷于推付费会员制?说到底,这事儿跟“留住人”、“吃.............
  • 回答
    协和式飞机能够以两倍音速巡航,而现代战斗机实现超音速巡航(Supercruise,指不使用加力燃烧器,依靠发动机本身的能力长时间维持超音速飞行)却面临诸多挑战,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核心方面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协和式飞机和现代战斗机在设计目标和运行环境上的根本差异。协和式飞机的设计哲学:速.............
  • 回答
    法国在疫情初期确实面临较高的确诊率,但其未完全崩溃的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涉及医疗系统、社会行为、政府政策、国际援助以及经济结构等复杂因素。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 1. 医疗系统与资源分配 基础医疗资源充足:法国拥有欧洲最完善的医疗体系之一,包括大量医院、诊所和专业医护人员。尽管疫情高峰期医.............
  • 回答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为什么韩国汽车工业起步晚但超越我们”,不如说“为什么韩国汽车工业能够在特定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而我们在此期间则遇到了挑战”。将“我们”代入中国,这背后是一段复杂且充满故事的发展历程。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上世纪中后期。韩国:铁腕政府的战略规划与民.............
  • 回答
    截至2020年2月20日,日本报告的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中,治愈者仅为1例,这确实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疑问,尤其是考虑到日本在医疗技术和公共卫生方面的整体高水平。要详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确诊病例的构成与时间线: 早期病例集中在特定群体: 日本早期报告的新冠肺炎病例,尤其是.............
  • 回答
    确实,单从视觉的逼真度和技术的精湛度来说,现在的CG(计算机图形学)已经能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很多时候甚至比我们亲眼所见的现实还要“真实”几分。然而,要说CG“超过”当代艺术,我个人觉得有些为时过早,或者说,这种“超过”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官体验上。而当代艺术之所以价值依然远超CG,其原因深.............
  • 回答
    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新楼盘空置率高,业主宁愿空置也不愿出租或出售的现象,这背后是多种复杂心态和经济社会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从业主的心态、行为原因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背景来详细阐述: 一、 业主的心态分析业主宁愿让房子空置,而不出租或出售,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和情感因素:1. .............
  • 回答
    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选择进入烟草行业,甚至在流水线上,研究生占比超过30%?这听起来有些令人意外,甚至有些触目惊心。但仔细分析,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经济因素。表面现象:名校生涌入“传统行业”我们首先来梳理一下这个现象的表面特征: 名校光环的“错位”: 人大、武.............
  • 回答
    现阶段许多疾病之所以难以治愈,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生物学、医学、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等多个因素。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一、疾病本身的复杂性: 分子和细胞层面的微观复杂性: 基因和表观遗传的变异: 许多疾病,特别是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根源在于基因的突变、.............
  • 回答
    最近这几年,咱们金融圈子里,尤其是银行这块,跳槽的人那是真不少。以前大家觉得银行工作稳定、体面,旱涝保收,但现在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了。这股“离职潮”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原因挺复杂的,我给你掰扯掰扯。一、 收入“天花板”显现,吸引力下降这可能是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原因。以前,银行的薪资水平在很多城市来说.............
  • 回答
    我明白你的疑问,确实,如果房价原地不动,光靠银行利息生活,那肯定会感觉“亏了”。但从人们目前的购房行为来看,显然“原地不动”的房价并非是大家最普遍的预期,或者说,人们在做购房决策时,考虑的因素远不止这一个。让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聊聊,为什么在大家普遍感知到的“高位”或者“平稳”时期,还是有这么多人.............
  • 回答
    莫雷事件和NBA在中国市场的遭遇,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为何NBA(包括莫雷个人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球队和联盟)在当时表现出看似“不在乎”中国市场、“敢于向十几亿美金说NO”的态度,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认为他们“真的不在乎”。一、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首先,要回顾.............
  • 回答
    疫苗接种的自愿性与一部分人对不接种者的嘲讽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复杂且常常令人不解的张力。这背后涉及到个体自由、公共健康、信息不对称、社会心理以及对风险的认知等等多重因素。我们不妨抽丝剥茧,细致地聊聊其中的缘由。首先,让我们明确“自愿性”的含义。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疫苗接种,尤其是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
  • 回答
    说起当下国内最好的商业地产项目,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挺难一概而论的。因为“最好”这个词,每个人衡量的维度都不太一样,有人看的是招商能力,有人看的是经营数据,也有人看的是顾客体验和品牌价值。不过,如果非要我挑一个,并且从一个相对综合的角度来审视,上海的TX淮海(TX Huaihai),绝对是值.............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议题:为什么反虐待动物法会有如此多的支持者?而且你还提到,现有证据似乎不能直接证明虐待动物的人就一定会伤害人类。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角度。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积极推动反虐待动物法的通过。这背后其实并非仅仅是出于对动物本身的同情(虽然这是重要的一.............
  • 回答
    《指环王》三部曲作为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其宏大的世界观、史诗般的叙事以及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早已深入人心。很多人都曾设想过,如果这部经典能以3D形式呈现,那该是怎样一番震撼的体验?然而,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没有等到一部官方的、完整的《指环王》3D电影。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原因呢?我们不妨来深入探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