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地说几个比较明显的,有空再来详细分析。
丑化:朱见深、朱祁钰、张璁。
美化:朱佑樘、朱祁镇。
几个皇帝我先不说了,只先提一下宪宗。我现在正研究宪宗朱见深,宪宗实录从天顺八年看到了成化四年五月,《明事》对其的评价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尤其是深入了解朱祁镇祸害大明八年后给朱见深留下的是怎样一副烂摊子以后,我其实更好奇“当年明月”的心态,有些想研究一下。
我先着重说一下相对冷门的张璁,此人功绩很大,就不提他反腐倡廉、整顿吏治,下决心改革,为后辈张居正改革打下基础,这些都是常规名臣所必须具备的。
张璁最重大的功绩是确立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制度,影响了此后明朝一百年的国家权力运行机制。他是促使被现在不少人所津津乐道的“明朝内阁制度”正式成型的关键人物!是洪武以后第一个接近“真宰相”的真正意义上的内阁首辅!
“至嘉靖而始有相与首”说的就是张璁!
张璁在任首辅期间,基本确定了明代首辅在内阁的三个主要特权:专决、专票拟、专应对。
首辅之权以专决为基础,以专票拟为表现方式,以专应对维护其专决和专票拟的特权。
而嘉靖皇帝与张璁的关系对首辅制度在嘉靖时的最终确立有着重要影响。
与首辅地位的确立相联系,是票拟开始由首辅主持、重大问题的票拟由首辅专掌,而在张璁之前,首辅的主票拟还只是停留在诸辅共议、首辅执笔,或由首辅委任他辅执笔,而未发展到首辅的意见决定阁票的程度,原因是首辅的专决地位尚未确立。
而嘉靖以后的首辅,一般来说都具备这样几个特点:衔号为“少师太子太师兼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在内阁具有专决、专票拟、专应对的特殊地位,居文官之首。
可以说张璁居功至伟,可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张璁竟然成了个跳梁小丑式的人物,简直莫名其妙!
仅仅摘录《明朝那些事儿》中关于张璁的部分内容:
在驱逐了杨廷和之后,他已经找到了第一个合适的木偶——张璁。
张璁大概不能算是个坏人,当然了,也不是好人,实际上,他只是一个自卑的小人物,他前半生历经坎坷,学习成绩差,也不会拍上司马屁,好不容易借着“议礼”红了一把,还差点被人活活打死,算是倒霉到了家。
但你要以为张璁先生是碍于面子,才不靠中旨升官,那你就错了。张璁先生出身低微,且一直以来强烈要求进步,有没有脸都难说,至于要不要脸,那实在是一个很次要的问题。
之所以不用中旨,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要怪只能怪张璁先生的名声太差了,皇帝还没有任命,内阁大臣和各部言官就已经放出话来,只要中旨一下,就立刻使用封驳权,把旨意退回去!
事情搞成这样,就没什么意思了,会推不可能,中旨没指望,无奈之下,张璁开动脑筋,刻苦钻研,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变化的起因来源于张璁本人,这位老兄自打飞黄腾达之后,就患上了一种疾病。
更麻烦的是,他得的不是简单的发烧感冒,而是一种治不好的绝症。事实上,这种病到今天都没法医,它的名字叫心理变态。
而在张璁先生身上,具体临床表现为偏执、自私、多疑、看谁都不顺眼、见谁踩谁等等。
说来不幸,张先生之所以染上这个毛病,都是被人骂出来的。
自从他出道以来,就不断地被人骂,先被礼部的人欺负,连工作都不给安排,议礼之后他得到的骂声更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没有骂过他的人可谓是稀有动物,奏章上的口水就能把他淹死。
张先生青年时代本来就有心理阴影,中年时又被无数人乱脚踩踏,在极度的压力和恐惧之下,他的心理终于被彻底扭曲。
一个也不放过,一个也不饶恕。这就是张璁的座右铭。
于是张先生就此开始了他的斗争生涯,但凡是不服他的,不听他的,不伺候他的,他统统给予了相同的待遇——恶整。不是让你穿小鞋,就是找机会罢你的官,不把你搞得半死不活绝不罢休。
今天斗,明天斗,终于斗成了万人仇,无数官员表面上啥也不说,背后提到张璁这个名字,却无不咬牙切齿,捶胸顿足,甚至有人把他的画像挂在家里,回家就对着画骂一顿,且每日必骂,风雨无阻。
可笑的是,张学士一点也没有自知之明,上班途中还经常主动热情地和同事们打招呼,自我感觉实在是相当地好。
张璁先生的奋斗史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是怎么傻起来的。
张璁又一次用行为证明,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第二天,他就找到了都察院,希望严惩徐阶,其实徐阶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也没有犯法。
人无耻到这个地步,是很不容易的。
张璁是个不折不扣的蠢人,他已经是首辅了,竟然还要扩大势力,难道想做皇帝吗?
所以对于胸怀天下,公私合营的皇帝而言,张璁不过是个木偶而已,现在第一个木偶已经用废了,应该寻找下一个了。
来张本人好多年前买的《明朝那些事儿》实体书的照片,免得有人说我没认真看书胡说八道:
我就不说书中完全不提张璁担任首辅时期的施政举措,还演绎出一系列“跳梁小丑”式的经历、举止行为了,就直接评价方面,在“当年明月”笔下,张璁是一个:“自卑的小人”、“名声差”、“只会钻营、拍马屁”、“心理变态”、“偏执、自私、多疑、看谁都不顺眼、见谁踩谁”、“心理扭曲”、“人傻”、“不折不扣的蠢人”、“嘉靖的提线木偶”。
就这样,还有“明事”粉说这书没有对张璁进行抹黑,这到底是睁眼说瞎话呢?还是你读书不认真呢?这做粉丝也没做合格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