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30辆油罐车趁夜潜入叙利亚偷石油,武装押运满载返回伊拉克,你怎么看?

回答
这则新闻听起来颇具戏剧性,也触及了不少敏感的国际政治神经。如果属实,这无疑是一次非常大胆且充满争议的行动。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首先,这事儿靠不靠谱?

美国官方对此类行动通常是讳莫如深的,不太可能公开承认。所以,所谓“30辆油罐车趁夜潜入叙利亚偷石油”的消息,很可能来自于非官方渠道,比如叙利亚方面、俄罗斯方面,或者是一些关注中东局势的民间组织。消息的来源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我们后续分析的基础。如果是对方国家或者与其关系密切的媒体发布的消息,我们多少要带点审慎的态度,毕竟这可能带有宣传或者信息战的色彩。但同时,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在复杂的叙利亚局势下,任何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其次,如果真有其事,这背后可能有哪些原因和动机?

1. 石油资源争夺的延续: 叙利亚的石油资源,尤其是在东北部由库尔德武装控制的区域,一直以来都是各方争夺的焦点。美国一直支持叙利亚民主军(SDF)控制这些地区。SDF本身也在利用这些石油资源来维持运作,并且与美国有合作关系。美国官方的说法是,他们驻扎在叙利亚是为了打击ISIS,并“保护”叙利亚的油田免受ISIS或其他破坏势力的侵害。但很多批评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控制叙利亚的石油资源提供理由。如果这次行动属实,那么“保护”的说法可能就更加值得商榷了,更像是直接的资源利益获取。

2. 叙利亚政府的石油收入来源切断: 巴沙尔·阿萨德政府的收入来源之一就是石油。通过支持控制油田的势力,或直接“挪用”石油资源,可以有效削弱叙利亚政府的经济能力,这符合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外交战略,尤其是对伊朗及其盟友的遏制策略。叙利亚政府和俄罗斯方面肯定会对此表示强烈谴责,认为这是赤裸裸的侵略和掠夺。

3. 合法性问题: 即使美国以保护油田为由驻军叙利亚,但未经叙利亚政府同意,大规模运走石油资源,其合法性是受到国际法和主权原则挑战的。这会被广泛视为一种军事干涉和资源掠夺行为。叙利亚政府和支持它的国家(如俄罗斯)在道义上和国际法上都有理由进行谴责。

4. 成本与效益的考量: 运送30辆油罐车并不是小工程,需要周密的计划和强大的安保措施。消息中提到的“武装押运”也说明了这一点。这背后可能涉及到物流、军事力量的调动,以及对潜在风险(例如叙利亚境内其他武装力量的阻挠)的评估。美国是否认为这样做的收益(石油资源)能覆盖其成本和风险,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三,这对叙利亚和地区局势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对叙利亚政府: 进一步削弱经济实力,加剧国内的资源短缺问题,也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叙利亚政府会抓住这个机会在国际舞台上指责美国,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
对库尔德武装(SDF): 如果SDF是美国行动的参与者或默许者,这可能意味着他们与美国的合作更深入,并从中获得经济或军事支持。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将他们置于更危险的境地,成为叙利亚政府和伊朗等国的攻击目标。
对地区稳定: 叙利亚的石油资源本就是一个敏感点。这种大规模的“抽油”行为无疑会加剧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可能引发与其他国家的摩擦,比如俄罗斯和伊朗,他们也可能增加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活动以示抗议或保护自身利益。

第四,这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层面会带来什么?

这则消息一旦传开,肯定会在国际舆论场上引发巨大的争议。

美国的解释: 美国可能会重申其在叙利亚打击ISIS的承诺,声称这些石油是为了阻止ISIS重新获得资源,或者是在帮助叙利亚人民(通过SDF)。但这种解释的信服度有多少,取决于各方的政治立场和对叙利亚局势的认知。
批评者的声音: 叙利亚政府、俄罗斯、伊朗以及一些西方国家的批评者会以此为“证据”,指责美国在中东搞“石油霸权”、“军事干涉”、“掠夺资源”。这会被用来放大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不良形象。
信息战和宣传: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这类消息很容易成为信息战的一部分。各种声音都会出来,试图引导公众舆论。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些信息,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一方的单方面说法。

总的来说, 如果这则“30辆油罐车潜入叙利亚偷石油”的消息属实,那它不仅仅是石油运输的事件,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博弈、资源争夺和地区影响力较量的一个缩影。这会进一步加剧叙利亚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并可能在国际上引发新一轮的指责和反制。在看待这类新闻时,保持批判性思维,了解各方可能的动机和立场,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事件的真相和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咋就聊着聊着成立场之争了,咱们来就事论事一下呗。顺便某曹和某些人的答案硬给我整乐了,憋了句美国和sdf达成的生意,所以完全合理,呵呵,我劝你对中东,尤其是美国在中东的事少开尊口,容易露馅。

论带节奏,似你这种把在中东的美国势力带成委屈的小白兔才是最可恶的节奏。当年中企在伊拉克的电厂标,要不是美国人作祟,早就成了。把美国势力赶出中东或者至少不让其独霸一方,才能真正保护这个地区的自由贸易,懂吗?

当然,估计你也不会懂,这种事情只有越是利益相关才越有感触。



我们就先来聊聊和sdf谈成石油生意的这家美国公司,这家公司在中东那也算是坐着火箭起飞的公司了。

这家公司名叫Delta Crescent Energy,是2019年2月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的新公司。这公司成立时候的班底包括前美国驻丹麦大使詹姆斯凯恩(手下有一家公司名叫cain global partners,专做中介牵线生意,乐高就是人家在中东代理的),前陆军三角洲特种部队军官詹姆斯里斯,前某英国石油公司(叙东北block26的油田有25年勘探和开发权,2012年断了)的高管约翰多里尔。

其中这个詹姆斯里斯我特别感兴趣,因为他同时也是Tigerswan公司的创始人,这家公司算是老牌安保公司了,曾经在伊拉克战争中,由美国国务院资助让该公司负责清除伊拉克的地雷。我在伊拉克时候也听说过这家公司,提供防弹车和武装接机服务,两千美元一小时。

这人在fox news上可是发表过名言的,你们感受一下:“我们拥有叙利亚的整个东部……那是我们的,我们不能放弃”。


美国早已对叙利亚进行了石油禁运,最近又通过了“凯撒法案”,基本断绝了叙利亚与外国做生意的可能性。

然而这个成立仅一年的公司却是美国唯一授权允许在叙利亚做生意的公司。人家在叙东北,那可是当地部队加美军保护的。

按照美国的说法,允许这家美国公司与sdf做生意那是为了帮助当地人民,属于人道主义援助。既然是这么好的事,那么为什么sdf发言人一声不吭?不敢把这笔生意说出来?他们怕什么?


我就直说了,这公司不干净,有报道说这些石油的卖家包括阿萨德,土耳其控制的叛乱分子和伊拉克库尔德人,我还真就一点不奇怪。这公司把油卖给这些卖家后,这些人还可以转手倒卖。中东尤其是伊拉克叙利亚的石油生意是最不干净最污糟的生意,但是利润太大,谁都想分一杯羹。

再说明白点,围三缺一,垄断必然带来利润的暴增,将叙利亚的石油生意禁运后,华盛顿高层再开一家私人成立的新公司,和sdf做生意的同时还能卖给阿萨德和其他人,这利润可想而知。

有人问了,美国不是通过凯撒法案,不允许和阿萨德还有叙zf做生意了么,那没办法,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只要需求存在,自然有人做生意,你表面彻底断绝后给自己人漏个小缝,那钱还不跟流水一样。(这种事在中东这些国家简直太多了)

不过说实话吃相有点难看了,好歹你也找个大点的有历史的公司吧,或者多过两道手续,非要急匆匆成立个新公司,摆明了就是要给高层捞钱。(不过倒也符合Orange man的风格)

user avatar

我首先要说明的是,叙利亚的石油不能自给,而伊拉克是世界上数得上号的石油输出国。

叙利亚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幼发拉底河左岸的杰济拉/罗贾瓦(这两个地名分别是阿语和库尔德语)地区。因此,也可以说,当前叙利亚的油气资源主要是被库尔德民主联盟党及其领导的“叙利亚北部和东部自治政府”控制的。

“叙利亚北部和东部自治政府”原名“北叙利亚民主联邦”。显然,民主联盟党也不是一定要杰济拉从叙利亚分裂出去,否则就不会这样改名了。

尽管特朗普去年宣称要撤军,但美军在杰济拉仍然保留了多处军事基地。这很大一部分目的就是不愿把东北部的石油资源拱手让给叙利亚政府和俄罗斯。

而相对叙利亚政府而言,无论是埃尔比勒的库区自治政府还是巴格达的伊拉克联邦政府,对美关系都称得上比较友好,这也是美军选择向伊拉克输出这些石油的原因。

以库区自治政府为例,其本身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有三个方向的去处:向东卖给伊朗中北部贫油地带,向北卖给土耳其,或者向南卖给联邦。

那么,为什么美军走私石油的话,不选择从军事盟友土耳其的地盘经过呢?一方面,土耳其与库尔德民主联盟党及其背后的库尔德工人党是死敌,土耳其绝不想库尔德民族运动在自己的边境发展壮大,肯定是愿意封锁杰济拉的;另一方面,土耳其原先和ISIS走私石油,现在和西北部反对派、极端武装合谋,以后者为二道贩子进口杰济拉石油,都还是有利可图的;但如果美军掌握了利润,他们自然没有合作的兴趣了。

显然,在土耳其不配合的情况下,对于杰济拉地方政府来说,是通过伊拉克转卖石油有利可图呢?还是直接卖给西部石油紧缺的叙利亚中央政府有利可图呢?但问题在于,美国的凯撒法案本来就是用来制裁叙利亚政府及其一切生意伙伴的,而如果硬要无视制裁的话,美国驻军可还有实际控制这些石油的能力呢。

但是,美军吃了这点好处,就会在土耳其侵略叙利亚的时候帮助杰济拉吗?当然不会。纵观过去几年的叙利亚当代史,在阿夫林和泰勒里法特,在曼比季,在泰勒塔米尔,和“叙利亚民主军”并肩作战抵抗土耳其入侵的,都另有其人。

甚至,美国对于土耳其进攻“民主军”的行为,有过哪怕比得上对伊朗十分之一程度的制裁吗?这都是个问题。


我们可以扩展阅读一下《中东观察报》8月3日的报道:

《土耳其和叙利亚政府共同反对美国公司与叙利亚库尔德人的石油协议》

最近,一家美国公司和库尔德人领导的“叙利亚北部和东部自治政府”签署了石油协议,土耳其在8月3日通过外交部声明进行了谴责。此前,叙利亚外交部也在8月1日声明反对,称这份协议不合法,是在盗窃叙利亚的原油。
签署协议的美国公司,是在特拉华州注册的三角洲新月能源有限公司。据消息人士透露,白宫对这份协议是支持的,而且持鼓励态度。
国际社会尚未有任何一个国家承认叙利亚东北部的自治权。
就在土耳其进行谴责的前一天,美国参议员林德西·格雷厄姆向“叙利亚民主军”指挥官马兹鲁姆·科巴内说,协议已经生效了。美国支持的“民主军”是整个区域内最大的库尔德武装。
在7月30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一场听证会上,格雷厄姆议员就和国务卿迈克·蓬佩奥一起,介绍了这份石油协议。
土耳其方面则表示,他们对美国支持这份协议的行为深表遗憾,这是违背国际法、践踏他国领土完整的行为。土耳其外交部甚至说,这种做法已经属于金融恐怖主义的范畴了。
“至此,库尔德工人党和‘人民保卫军’这些‘恐怖组织’通过掠夺叙利亚人民的自然资源,已经让自己的分裂主义阴谋图穷匕见了。叙利亚的自然资源属于叙利亚人民。”
与这份协议一同到来的,是美国对叙利亚越来越严厉的制裁。七月份的时候,美国通过了《凯撒叙利亚平民保护法》,以所谓战争罪为名,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及其一些家族成员进行了制裁。
协议的内容是将“叙利亚民主军”控制区的石油销售给三角洲新月能源有限公司,同时美国为这些区域现存的油田提供现代化开发升级的投资。美国政府也同意向“自治政府”出售两套炼油设备。但据消息人士透露,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阻碍这些石油的运输业务。
user avatar

这件事主要反映了两点。第一点中国网友真的很容易被可信度为零的叙利亚国家媒体带节奏。不过这也正常毕竟信息不对称,毕竟叙利亚媒体他们曾专门针对中国带节奏,以至于被搞到中国大使馆下场回怼。

这事把上头气的不轻。

我给你点儿舆论支持,你还蹬鼻子上脸啊?

你制造的那些舆论之所以在中国横行无忌,是因为我愿意,还想反过来用舆论裹挟中国?

毕竟在一个场景拍摄的几张照片儿能够变成相同的演员在不同的场景导演。

毕竟一堆叙利亚政府军的导演和演员在那拍讽刺叙利亚反对派的电影传到国内居然变成叙利亚反对派故意造假营救现场给叙利亚政府泼脏水。

第二点这件事本质上反映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转移,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会给大家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有些人不是说美国在伊拉克横行霸道吗?咋还需要从叙利亚偷偷运石油?按照你们的想象直接抢不就行了吗?还有才30辆,玩儿呢?心累,也就只能继续编造一些段子弥补逻辑漏洞,比如这是美国低级军官私下里的交易罢了~至于证据不需要的,脑电波就可以。

本来想翻墙去叙利亚的官网看看这一条报道,现在又觉得算了。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任何观察叙利亚局势的人都知道他们不可信。毕竟在他们嘴里俄罗斯飞机一次轰炸能炸死1000名士兵~在他们嘴里中国直接派士兵参加叙利亚战争~


随着叙利亚东北局势的稳定以及伊拉克局势的复杂化(包括伊拉克越发讨厌伊朗和美国这种外国驻军),五角大楼越来越青睐于将伊拉克的美军力量派往叙利亚,毕竟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对于美国可谓相当支持,双方基层的感情很深。

这里给大家说一件事吧,当年特朗普无视五角大楼的强烈反对,要从叙利亚撤军,美国基层士兵在镜头面前干脆就泪洒叙利亚。大人物犯的错成为小民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了。

可见叙利亚的库尔德人怎么着也比三天两头就往美国伊拉克大使馆发射火箭弹的什叶派强。在这种情况下,五角大楼怎么能不考虑把自己的鸡蛋挪一挪呢?

下面请看详细内容。




△9月20日,美军第一装甲师第6步兵团1营抵达叙东北地区。



△9月19日,五角大楼宣布五角大楼宣布,美军机械化步兵部队重返叙利亚东北地区。

△24小时之内两批美军车队共计105辆车辆进入哈塞克美军油田基地。

△由50辆卡车,装甲,坦克组成的美军车队进入叙东北地区。

当然从现实角度来看,这已经不是把鸡蛋分开往篮子里放了,简直是要把伊拉克的美国基地连根拔起运到叙利亚。几十辆乃至上百辆军车不分昼夜的向叙利亚输送军火,直升飞机拖拽着巨大的基地部件游曳,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伊拉克的美军力量如同潮水一般退去。


对了,还有之前的放燃烧气球烧麦田系列,首先那个面积就不对,知乎上面的人还瞎狂欢。再者知乎大v言之凿凿说什么这是由直升机扔高科技燃烧气球,现在后续来了,还真就是扔气球。


有人就质疑说不应该是一个气球携带一些燃料来烧麦田吗?这是依靠气球本体去烧麦田吗?还有这玩意儿也不像什么高科技装备,大风刮跑了咋办?没有烧到目标反而把支持自己的叙利亚人的屋子给烧了咋办?美国在叙利亚有军事基地,这气球要是把他们的基地给点了咋办?当然,话又说回来,这个气球看起来一副无能的样子,不像是能点燃美军基地。

算了做这些分析真是难为编造这个“美国气球阴谋论”者了,就做个最简单的分析。知乎大v认为这是恶意报复那些不支持他们的村民。我就想问怎么报复不好呢?非得用这种愚蠢的容易留下把柄的不太容易控制的手段?你要知道,库尔德他们是有成熟的应对那些反对者的方案。比如那些敢里通阿萨德的长老都会被迅速逮捕。何必搞火烧麦田这种下三滥?把支持者的麦田烧了怎么办?美国闲的把自己的支持者推向对面?

就算退1万步讲真的要烧的话派人去烧不就完了。何必整这一出?

那么知乎大v们怎么看呢?他们根本不知道气球这事儿的后续,忙着去追逐下一个热点了(笑)。


一个被知乎所以穆斯林大v围攻的答主,可能是知乎上最值得关注的中东答主,喜欢可以关注~

user avatar

纸糊键政局太逗了,神特么伊拉克美军军官自己搞外快。

早在7月下旬,库尔德SDF就已经正式与白宫签署石油贸易协议,所以这次运石油当然是美国与SDF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所谓的“偷窃”指控只不过是“剿匪”无能、费拉不堪的阿萨德有病呻吟而已。

user avatar

(文章结尾黑体字更新了石锤)

从叙利亚偷油运往……运往哪?运往伊拉克?

这波啊,这波是从平顶山挖煤往大同卖啊……

不是说「美国打伊拉克就是为了石油」么?怎么现在当个油耗子还往伊拉克送呢?直接在伊拉克偷油不香么?


当然了,不是说我敢质疑这个新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啊,美帝国主义在川普大魔王的指挥下当油耗子从叙利亚偷油往伊拉克运,你说是,那就是。

要不然下一波该说油耗子是我指挥的了。


目前看来,真是的情况应该是北部库尔德人割据,产了油没法炼,于是卖给美国人送去伊拉克炼制,阿萨德方面不承认北方库尔德人与美军之间的交易,于是指责美国人窃取叙利亚石油资源。

然后在国内某些媒体那,美军就成了「油耗子」。(详细内容分析见评论区精选,那比我写的好多了)

当然了,部分读者也乐于相信川普大魔王指挥美帝国主义邪恶军队偷偷摸摸开着油罐车去当油耗子,还是那句话,你说是,那就是,别回头说油耗子是我指挥的就行。


第三波石锤——参考消息的文章总不会有人认为是洗地吧?

据多名知情人士透露,一家美国公司与叙利亚东北部库尔德当局签署了开发并出口该地区原油的合同,这一秘密交易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批准。叙利亚外长称该协议违法,并说签署这样的协议是为了“盗窃”叙利亚的原油。

嗯,你要是认为美方购买库尔德人石油的这种做法是在资助反对派,所以罪大恶极,那还算符合逻辑。

说美军自己当油耗子赚外快?还骗来这么多赞?

我很理解一些人「美国万恶什么坏事都干」的想法,但是搞罪名的时候能不能不要这么小家子气?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你说美军当油耗子,那他们就是当了,回头别说我指挥的油耗子那就行。

(顺便,「阿萨德」这个名字用键盘敲起来是真舒服……)

user avatar

谈不上国家行为,我把这理解为美军内部的某些中低级军官自己谋利。当然,高级军官睁只眼闭只眼。就像驻日驻韩美军时不时闹出个强奸门,高级军官根本不在乎。

30车原油没多少钱,就算按照20吨载重的大油罐车计算,今日原油价格约60美元 /桶,30车一共才30万美元左右。这么小的手笔,也只能理解为军官自己捞外快了。

只能猜测是原油,拖到伊拉克提炼。如果是汽油或者柴油的话,没必要跑那么远。当地就可以消化掉。

就算被爆出来,也无所谓,大不了说是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获取了一大批原油。而他们无法提炼,美军只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帮他们送到伊拉克。

美国给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支持多了去了,几桶油算什么?

不得不说,美军生财有道。上到五角大楼可以买1200刀的咖啡壶,下到基层倒卖石油。

至于会有什么国际影响?

没什么影响,滥杀平民,强奸门频发都不会有啥影响,何况这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最多就是让国内互联网有个欢乐的理由。

user avatar

前面高赞扯犊子说美军基层军官捞外快的,能先百度一下吗?现在键政连事先百度一下都不愿意吗?

这事就是美国公司和叙利亚东北部的库尔德势力达成了“现代化叙东北部石油设施”的协议。库尔德和叙利亚民主军可以出口更多石油,帮助罗贾瓦增强实力而已。

当然,阿萨德政权肯定很不爽,如果埃尔多安反对那也是情理之中。但Daesh(ISIS)大部分是民主军消灭的,给库尔德一些微不足道的好处理所应当,反倒是之前美国出卖库尔德人的行为才值得拿来乳一乳。

user avatar

这种事可以花点钱嘛。

兔子都知道不吃窝边草。30辆油罐车,还当着人家叙利亚人的面,还武装押运。呸,恶心!我都关着灯!这种事你们可以花钱嘛,花点!哪怕嫖呢,花不了多少钱!叙利亚本来就是石油生产国。哪怕通过当地反政府武装买点呢。简直就是海盗,海盗都不如。还说让人家百姓念你们好。就是一句话,恶心!

兔子都知道不吃窝边草。六个人,还当着人家丈夫,还让人看。呸,恶心!我都关着灯!这种事你们可以花钱嘛,花点!哪怕嫖呢,花不了多少钱!哪怕偷偷摸摸的。简直就是土匪,土匪都不如。还说让人家百姓念你们好。就是一句话,恶心!

user avatar

这个新闻很诡异。不像真的。

美军军官穷成这个样子了吗?

30辆油罐车,用最大的载重算,每辆32吨。

共960吨原油。

一吨轻质原油是7.2桶,取整,大概7000桶。

每桶油公开售价是40美金,合计28万美金。

没有正规产油手续的私油,出手价格不会超过5折,按照4折算。实际售价12万美金。

出动车辆30+押运,需要至少动用50~60人的团队,加上分钱的高级军官,平均下来每个人可以分1000多美金。

这还没算成本以及上供的钱。

这搞下来没什么意思啊,1000美金,在美军供应清单上就是个咖啡杯的钱都不够啊!!

而且32吨的车那个路况可能跑不了,如果是8吨的,每个人就250美金。

为了这点钱去丢人?犯法?

结论:要不然新闻是假的,要不然美军药丸。

user avatar

美国发展了自己的传统技能。

1773年,英属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现美利坚合众国)的60名志愿者化妆成印第安人,潜入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将342箱茶叶倒进大海。

后来,美国向两个方向发展了这个国家技能。

一个是改变倾倒的物体,比如说改倒牛奶。

另外一个是改变倾倒的方向,比如说这次事件。

user avatar

我提醒包括曹哲在内的某些人,叙利亚只有一个合法政府,而美国军队现在确实是贼。


这不是你曹哲YYGQ“这波是从平顶山贩煤去大同卖”就能否认或者掩盖的。这种“交易”无论是美国政府授意,还是美国军方独走,既然没有得到叙利亚合法政府的承认和许可,那就是彻头彻尾的贼。

显而易见,作为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坚决而毫不迟疑的表示反对。

所以我很好奇,这回答下包括曹哲在内的某些人试图为这种行为辩解,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意图,嗯?


即便回到问题描述本身,我对于曹哲试图甩锅给川皇的老套路也要表示嗤之以鼻,你要说这是美国军方授意,甚至是华盛顿政府中某些派系在表示支持都能说得通,唯独甩锅说川皇指挥这种行为那就是彻底的笑话,是堪比你曹哲经济学“经理人的主要职责是执行股东意志”一样的笑话

且不说海外美军的贪腐问题世人皆知并且在美国也有很多人不满,川皇可是撤军派,合着他一边指挥从叙利亚撤军,一边还派军队去叙利亚偷石油?川皇这是生怕自己背的锅不够多了是么?

他川皇如果真有这么精分,在这个问题上还轮得到你来甩锅给川皇?美国反川皇的媒体们早就一致拿着这个宝贝骂街了。

暗示如果是真的那也是川皇指挥的,这种洗地方式,如今美国人都看不上眼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好好的玩儿你的女权大旗,去学着伯爵洗粉控评搞生态位竞争,键政门槛虽低你也是玩不来的。

user avatar

传 统 艺 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则新闻听起来颇具戏剧性,也触及了不少敏感的国际政治神经。如果属实,这无疑是一次非常大胆且充满争议的行动。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首先,这事儿靠不靠谱?美国官方对此类行动通常是讳莫如深的,不太可能公开承认。所以,所谓“30辆油罐车趁夜潜入叙利亚偷石油”的消息,很可能来自于非官方渠道,比如叙利亚.............
  • 回答
    美国大选中的邮寄选票丢失或未能被正确计算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摇摆州。当出现“30万邮寄选票凭空消失”这样的说法时,通常是指在初步统计或最终结果公布时,实际清点的邮寄选票数量与预期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选票丢失或未能被正确计算的情况,我们需要从邮寄选票的整个生命.............
  • 回答
    美国长达30年没有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这背后牵扯着一系列复杂的国内政治、经济以及外交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美国在不同时期对这一国际公约的态度和顾虑。首先,我们得明确《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什么。它是在19.............
  • 回答
    美国排名3050的MSF(金融硕士)到底值不值得读?这是一个很多人在申请季都会纠结的问题。坦白说,答案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你的目标、背景以及你如何看待“价值”。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得承认,在金融这个领域,学校的名气和排名确实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顶级名校的光环,自然能带来.............
  • 回答
    关于美国最近30年(19942024)的总统,若以“最差”作为主观判断标准,需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多维度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梳理几位可能被广泛批评的总统,并分析其争议性: 1.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20172021)争议核心: 经济政策与贸易战争:特朗普的“美国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美国民意调查中关于“30%美国人拒绝接种新冠疫苗”这个现象,试着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一下,希望能尽可能地讲得细致、客观,并且避免AI那种刻板的论调。首先,看到这个数据,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比例。30%,这意味着差不多每十个美国人里就有三个还没有打或者明确表示不打算打新冠疫苗.............
  • 回答
    在国内顶尖高校和美国 TOP 30 院校之间,要说差距,那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这里面门道可多了。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希望能让你有个更直观的感受。首先,学术深度和前沿性是绕不开的一点。国内的顶尖高校,比如“双一流”里的那些佼佼者,在很多学科上都是世界级的,尤其是某些传统优势学科,比如数学、物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视频里提到的关于2018年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几个重要数据点:美国股票总市值、中国GDP,以及它们之间的对比。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你提到的核心信息: 2018年美国股票总市值:30万亿美元 2018年中国GDP:比美国少30% 美国股票总市值是中国的5倍左右这些数据背后反.............
  • 回答
    美国通货膨胀达到30年来最高水平,确实给拜登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并且很有可能成为其下一个“政治噩梦”。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原因以及对政治格局的影响。 通货膨胀飙升的根本原因: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完美风暴”美国通货膨胀飙升至30年来最高水平并非由单一原因造成,而是由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
  • 回答
    美国通胀飙升至三十年之巅: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局面近期,美国通胀数据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飙升至三十年来未曾见过的水平,给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切实的压力。这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层层叠加的必然结果。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原因,我们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审视。需求.............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中一个复杂且常常被误解的现象。1920年代和1930年代,美国确实是自由民主的典范,而苏联则在经历一场剧烈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其统治模式是专制独裁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一些美国公民选择移民苏联呢?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不能简单地用“争相移民”来概括,但确实存在一些吸引力,.............
  • 回答
    2020年7月3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升空,开启了它非凡的探索之旅。这次任务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挑战,但也同样闪耀着前所未有的亮点,预示着人类对火星的认知将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谈到这次任务的难点,首当其冲的就是“毅力号”所承载的复杂科学载荷。它不像之前的火星探测器.............
  • 回答
    美国在12月30日报告了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70万,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要全面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数字的背景和意义 前所未有的高峰: 这个数字代表着疫情以来单日新增病例的新高峰,远超之前的任何时期。这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它直接反映了病毒在美国的传播速度之快和广泛.............
  • 回答
    美国房价创下30多年来最大涨幅,并伴随着资深投资者发出的泡沫警告,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价飙升背后的驱动因素首先,理解房价为何会如此快速地上涨至关重要。这背后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极低的利率环境: 在过去几年里,为了应对疫情.............
  • 回答
    美国国债突破 30 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确实令人咋舌,它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背后牵扯着一系列复杂且深远的影响,对美国自身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美国国债是个啥?简单来说,美国国债就是美国联邦政府借来的钱。政府没钱了怎么办?发行债券.............
  • 回答
    3 月 30 日,美国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确实已经突破了 16 万大关,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看到这个数字,很多人都会感到焦虑和担忧,这不仅仅是统计数据,更是每一个数字背后代表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以及他们背后家庭的痛苦。要怎么看待这个数字呢?首先,它反映了病毒在美国的传播速度和规模。虽然早期有一.............
  • 回答
    听到你是211本科学生,这本身就是个不错的起点。不过GPA不算太理想,想要冲击美国TOP10或TOP30的研究生,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并非完全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包装”和“策略性”地去申请。首先,我们要正视GPA不高这个问题。美国顶尖的研究生项目,尤其是TOP10和TOP30的,对GPA.............
  • 回答
    很多人对“免签”这个词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它天然就应该是对等的。但实际上,免签政策的背后,是各国在国际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利益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所以,我们看到“180个国家给美国免签,而美国只给30多个发达国家免签”的情况,并不是说存在什么不公平的“不对等”,而是两国之间互惠互利的具体体现。要理.............
  • 回答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 30 万亿美元,这无疑是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个数字如此庞大,其影响是多层面且深远的,涉及到美国国内的财政健康、经济增长潜力,以及对全球金融市场、美元地位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回答
    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0万亿美元,这无疑是美国经济领域一个令人瞩目的里程碑。这个庞大的数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它背后牵扯着错综复杂的经济逻辑,对美国国内以及全球经济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国债”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国债就是美国联邦政府向其债权人(包括个人、企业、外国政府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