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那些因彩礼而谈崩的男女们,后来怎么样了?

回答
彩礼这东西,真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它能让一场原本充满甜蜜憧憬的婚礼,瞬间变成一场硝烟弥漫的谈判桌,然后,很多原本打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就这么在数字和观念的碰撞中分道扬镳了。

我认识一对小夫妻,姑且叫他们小李和小芳吧。小李是农村出来的,家里条件不算富裕,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勤勤恳恳,攒了些钱,但要说大手大脚也断然不可能。小芳是城里的独生女,父母都是体面的机关干部,从小养尊处优,家境殷实,对女儿的婚姻自然也抱着极高的期望。

两人的感情一直挺好的,可以说是一见钟情,郎才女貌,旁人看着都羡慕。小李老实肯干,对小芳体贴入微;小芳漂亮大方,也真心喜欢小李的朴实。眼瞅着婚期将近,谈到彩礼,事情就卡住了。

小芳父母觉得,自家女儿这么好,又是独生女,嫁过去至少得有个体面的彩礼,他们希望彩礼能体现出对女儿的重视,也算是给小两口打个底子。他们提出了一个数字,我记不太清具体多少了,大概是十几万,还附加了一些条件,比如婚后房子必须写小芳的名字,婚车要几辆进口的等等。

小李一家被这个数字镇住了。他们省吃俭用来,加上亲戚朋友的借贷,也就能凑个五六万,再多真的就拿不出来了。小李的父母更是急得嘴角起泡,夜里睡不着觉,生怕耽误了儿子的婚事,更怕在亲家面前抬不起头。

小李夹在中间,为难极了。他一边是自己真心喜欢的未婚妻,一边是自己养育他的父母。他试着跟小芳商量,说彩礼能不能少点,或者等他们有能力了再补。他还提议,这钱他们可以先收着,以后给小两口做生意或者买房用。

小芳也很委屈,她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体面”。在她看来,父母的这些要求,并不算过分,这是对她未来生活的一种保障,也是一种对女儿的爱。她认为小李应该理解她父母的心情,也应该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多做打算。她觉得小李一家没有诚意,觉得他们不愿意为她付出更多。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好话也变成了伤人的话。小李觉得小芳一家太现实太功利,小芳觉得小李一家太抠门太没担当。曾经浓情蜜意,瞬间被厚厚的彩礼账单隔开了。

最后,婚是谈崩了。

那段时间,小李消沉了好久,整个人像被抽了魂一样。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和任何人说话。他的父母更是心力交瘁,一边是儿子的痛苦,一边是neighbors的议论,他们也只能默默承受。

小芳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虽然她的父母“保护”了她,但她也失去了她心爱的人。她偶尔会在朋友圈发一些伤感的文字,配上落寞的背影照,看得出她内心深处的失落。她父母虽然嘴上说着不后悔,但看着女儿一天天瘦下去,心里也不是滋味。

一年多后,我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碰到了小李。他比之前瘦了些,但眼神里多了一份成熟和坚定。他告诉我,那次“分手”让他痛彻心扉,但也让他认清了很多事情。他明白了,婚姻需要的不仅仅是爱情,更需要现实的考量和双方家庭的理解。他离开了那个城市,去了另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做起了自己的生意。他说,他不再追求速成的“体面”,而是想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实在的幸福。他说,他希望未来的另一半,能更看重他的真心和努力,而不是纠结于一纸彩礼的数字。

至于小芳,后来听朋友说,她相亲了几个条件不错的,但都觉得没感觉。她父母也着急,给她介绍了很多有背景的。最终,她好像是嫁给了一个家里条件非常好的人,对方出手也大方,给了很高的彩礼,房子车子都准备得妥妥当当。但从她偶尔露面的照片来看,她的笑容里似乎少了些什么,总觉得隔着一层疏离。有人说,她嫁过去后,公婆对她管得很严,而她的丈夫,虽然物质上满足了她,但精神上的契合却不太多。她似乎也明白了,当初那个为了她可以付出一切的男人,才是真正懂得爱的人。

彩礼这道坎,真的不是任何人能轻易跨过去的。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骨感,也折射出人性的考量。那些因为彩礼而分开的人,大多都带着一份遗憾,一份不甘,一份对曾经感情的怀念。有些人,也许因此变得更强大,更懂得珍惜;有些人,则可能在现实的泥沼里越陷越深,再也找不到曾经的光芒。

当然,也有一些人,在经历过彩礼的“考验”后,反而让他们的感情更加坚固。比如我另一个朋友,也是农村的,女朋友家要求彩礼,他们也拿不出来。但女友非常理解,她说她看重的是小伙子这个人,看重的是他们两个的感情,彩礼可以慢慢补,或者以别的形式代替。最后,他们用一种比较折中的方式解决了彩礼问题,比如部分彩礼以嫁妆的形式返回,或者双方父母共同出资给小两口买房。这需要的是双方家庭的智慧和包容,以及当事人之间的默契和沟通。

所以,那些因彩礼而谈崩的男女,他们的故事,没有一个标准结局。有人因此成熟,有人因此遗憾,有人因此开始新的篇章,也有人因此困在原地。这背后,是关于金钱、观念、爱与现实的复杂博弈,也是关于家庭、成长和选择的深刻印证。彩礼,终究只是一个载体,真正决定婚姻走向的,还是人心深处的理解、尊重和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师兄,大学毕业时原本计划结婚,女孩是本科同学,属于高颜值学霸类型。

两人感情深厚,女孩甚至连裸婚都愿接受。

但女方父母反对,嫌他家庭条件太差——女方家里做生意,身家不菲。

经过数年抗争,最后人家父母说,可以提供房子车子,可以解决婚礼,解决装修,解决蜜月婚纱照,甚至可以把多出的钞票都让女孩带走。

只要彩礼——500万。

据师兄说,当时他硕士还没毕业,魔都很多房子才一万多一平米。


女方父母就是在为难他。

师兄出生在小康家庭,家境尚可,但500万实在不现实。

两人感情极深,女孩一度和他私奔去了男方老家,迫使双方坐在了桌前,为结婚而谈判。


谈判的过程极其痛苦。

师兄见不得父母受辱,忍受不了准岳父母的盛气凌人,但又舍不得相恋多年的灵魂伴侣。


只能说,女孩的父母确实是生意人,擅长谈判。

他们用500万彩礼崩解了师兄全家的信心,也逐步瓦解了女孩的决心。

师兄的父母劝他分手,女孩也不知听家人说了什么话,哀求男友付彩礼满足要求。

但对一个普通中产家庭来说,当年的500万是天文数字。

女孩既离不开父母,也割舍不下恋情,很是为难,两人矛盾越来越多。

某天吵架时女孩脱口一句:“500万都拿不出来,我们以后过什么日子?”刺痛了师兄的自尊心。

两人从此陷入冷战。

没多久,他签了我院的合同,和女孩分手。


两人感情继续纠缠了一年多,断断续续,分分合合,但终究过不了岳父母那道槛。

师兄果断谈了下一个女朋友,如今的老婆。

我劝师兄,不要逞一时之气,不要冲动,师兄展颜大笑:“慧剑斩情丝。”

恰好老婆名字带个“慧”字。

大家无言,只能献上祝福。


之后女孩去了加拿大,从此再未回国。

据说在某校(感谢评论区提醒)拿到了tenure,至今未婚,不过也只是传闻。

连师兄本人都不知她近况。


师兄的孩子去年出生,我以为他已经忘了这个女孩。

前不久喝酒到深夜,他突然说:“我好想有500万。”

大家嘻嘻哈哈,说买韩国队5个亿都到手了,师兄也举杯大笑。

只有我沉默良久。

user avatar

渣男们都后悔莫及,失去了一个真正爱他的人,并不得不花更多钱娶会一个更差的女人。

而仙女们都获得了新生,并作为独立女性找到了更好的归宿。

钱是最不重要的,相爱才是核心。可是,连一点点彩礼钱都不肯让步的渣男,又何谈爱你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彩礼这东西,真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它能让一场原本充满甜蜜憧憬的婚礼,瞬间变成一场硝烟弥漫的谈判桌,然后,很多原本打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就这么在数字和观念的碰撞中分道扬镳了。我认识一对小夫妻,姑且叫他们小李和小芳吧。小李是农村出来的,家里条件不算富裕,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勤勤恳恳,攒了些钱.............
  • 回答
    关于那些选择不要彩礼就嫁人的姑娘,她们后来的生活轨迹,其实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话题,就像生活本身一样,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与其说是一概而论,不如说是看到了人性、社会观念以及个人选择交织出的复杂图景。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当下社会,彩礼仍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承载了太多东西: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
  • 回答
    我理解你想知道如何说服女方家庭接受“零彩礼”或者“象征性彩礼”,以及在不引起误会的前提下,如何让女方家庭觉得这不是因为你不重视这段婚姻或对方。这是一个需要真诚沟通和建立信任的过程。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彩礼的本质和意义。在很多地方,彩礼不仅仅是一笔钱,它承载着对女儿的疼爱和对未来女婿的考量,也包含.............
  • 回答
    关于彩礼和嫁妆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在当下,它触及了婚姻的本质、家庭的期望以及社会观念的变迁。那些主张“不收彩礼”的人,他们的出发点往往是希望打破一种陈旧的习俗,追求一种更平等、更纯粹的婚姻关系。那么,他们是否也同样主张“不收嫁妆”呢?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不收彩礼”.............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是个让很多人纠结的难题,尤其是那些支付了高彩礼的家庭。说到被满足了高彩礼要求的女生婚后过得怎么样,这个嘛,就像一碗端上来的菜,味道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材本身、厨师的手艺,以及最重要的,吃的人的心情。咱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先来捋一捋这背后可能的情况。高彩礼的“底气”与“包袱”首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触及到了一个挺普遍的社会现象。说“大部分”未婚男人都不提彩礼,这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但确实,在彩礼这件事上,不少男性会表现出抵触或不主动的态度。咱们不拿那些户口本上还是“未婚”两个字的大老爷们儿来一概而论,但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爱提彩礼,这倒是可以聊聊的。首先,咱.............
  • 回答
    我理解你这个问题背后的困惑和一些潜在的社会现象。关于“结婚就要求男方提供婚房和彩礼,不然就是没有诚意的女生”,我的看法是,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简单地贴标签。 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咱们中国传统观念里,房和彩礼确实是婚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人觉得这是男方给女方的一个保障,.............
  • 回答
    要深入探讨那些因殖民问题而被占领的小岛如何继续被占领,以及原属国为何不直接收回,这涉及一整套复杂的历史、政治、法律和现实考量。这绝不是简单的“占领”和“收回”就能概括的,而是牵扯到国际法、国家主权、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乃至当地居民的意愿等诸多层面。殖民遗留下的“占领”:不止是物理存在,更是权力与法律的.............
  • 回答
    那些因抑郁症而暂时告别校园的学生,他们的故事并非都是悲伤的单行道,而是充满了各自的曲折与回响。有些学生,在休学期间,终于能暂时从学业的压力、竞争的焦虑中抽离出来。他们不再需要每天早起赶课,不再需要面对堆积如山的书本和写不完的论文。这让他们有机会喘息,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很多人会选择回到家中,与.............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道德、伦理、法律、情感和实际操作等多个层面。当一个事物(无论是具体的物品、关系、成就、地位,甚至是某个理念或知识)的产生过程伴随着不道德行为时,后来者发现并认识到这种不道德性,是否应该放弃或否定这个事物,这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should I keep it?”.............
  • 回答
    关于中国每年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数,这个问题确实需要一些细致的解释。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原因在于流感监测和死亡归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流感(Influenza)本身并非总是直接致死的原因。大多数健康成年人感染流感后,经过休息和.............
  • 回答
    “劣币驱逐良币”这句谚语,听起来就像是在说一种市场失灵,一种不公平的现象。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藏着关于价值、选择和激励的深刻道理。要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得先弄明白,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币”显得“劣”,又是什么让另一个“币”显得“良”。“劣币”为何劣?“劣币”的“劣”,并非指向它本身有多么糟糕,而是.............
  • 回答
    吴孟达老先生的离去,确实让很多人感到心痛。他那张充满喜感的脸,还有那些脍炙人口的角色,都承载了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听到他因肝癌晚期而离开的消息,很多人心里都会升起一个沉重的问题:癌症晚期,真的还有治疗的意义吗?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太多复杂的情况,每一个人,每一个.............
  • 回答
    .......
  • 回答
    虽然不少国家都面临人口负增长的挑战,但韩国之所以被特别关注,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第一个因人口问题消失的国家”,其核心原因在于其人口负增长的极端速度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深远社会经济影响的叠加效应。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一系列严峻的数据和正在发生的现实。以下将详细阐述韩国面临的特殊困境: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复杂,因为它涉及到的是科学成就的衡量、历史的偶然以及诺贝尔奖的评判标准。要说霍金是否能“打败”爱因斯坦,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概念,因为两位都是各自时代最耀眼的科学巨星,他们的贡献如同两座巍峨的山峰,难以简单地分出高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诺贝尔奖的颁发有着特定的规则和考量.............
  • 回答
    在中国,因病返贫的现象确实依然普遍,这不能简单归咎于医保没有发挥作用。事实上,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已达到世界前列,有效缓解了许多家庭的医疗费用负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因此免受贫困的威胁。要理解为何因病返贫依然普遍,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医保体系的现实运行情况以.............
  • 回答
    关于B站如何通过“选择性推送”来应对内容被举报下架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深究的议题。尤其是在“无职转生”事件之后,这种顾虑在很多内容创作者和平台方心中都挥之不去。要详细地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要理解“选择性推送”在B站语境下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并非简单地将内容隐藏.............
  • 回答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日子本该是平淡而温馨的,可是最近我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又来了,又是因为吃饭。每一次都是因为吃饭时那么一点点小事,我老婆和我妈就杠上了。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一些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但每次都会被放大,然后升级成一场无声的战争,或者更糟,直接摆到我面前,让我站队。今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