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建议修改
对于此事我认为很棒,我们将继续赢下去,感恩
山西和东北是一对难兄难弟,作为一名山西人,自认为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山西和东北的衰落,本质上还是被时代抛弃,在全球化浪潮下,它们失去了资源优势,反而得了资源诅咒,即一味依赖资源开发这种简单的经济模式,导致当地的治理水平极端落后,官僚主义盛行,优秀人才出走,越来越空心化。
原则同意,我的理解是,你们当地人想振兴家乡,出发点是好的,我不能不同意,但又不看好,所以是原则上同意,如果你们最后没弄好,也不是原则出了问题,而是你们具体执行不到位,我不背锅。
除非有一天环境大变,比如全球变暖,或者各国走向封闭,自给自足,否则山西和东北的持续衰落趋势,我认为是不可逆转的。
这个方案虽然没完整版出来,但之前通气次数很多,总体上还是老三样。
第一,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国企市场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都是老词,估计没几个人能见看完这段不犯困的。
第二,继续对外开放,比如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深入推进重大跨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依托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延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重点功能平台,采取更大力度开放措施。加强与其他国家经贸合作,打造重点面向东北亚的对外开放新前沿。也就是说要加强与俄罗斯和朝鲜的开放合作,而这两个地方是需要中国惠的,所以嘛,嘿嘿嘿。
第三,加大对农业的支持,把国家粮食基地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但是不能涨价的哦)。
当然有些好消息是十四五的固投开始给东北了,有一批基建项目开工。
不过东北人民也不用叫苦,现在的东北就好比帝都一个天天自行车上下班,月薪几千的研究员。家里学区老破小一套,门口不远三甲医院两个。收入不高活的不累。
而那些月入几万日日99攒首付的大厂码农们,虽然看不上研究员这收入和小家,可却忘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就是后代也能过上研究员的小日子。
我的家乡齐齐哈尔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从一个具有独立立法权的工业城市发展成了一个开绿博会全称应该是绿色食品博览会的农业区域中心城市。
这么振兴再喊个几十年也是可以的。不喊干啥去么,办不了事还不让人假装在办事了?就你社畜精明会刷kpi?
至于说什么契约精神法治环境,是谁自己撕碎了和工人的契约,社保费用不给交,让人过了十来年稍稍缓过来点又用自由职业的身份让他们补交呢?补交本身或许不那么坏,你企业的义务呢?当初工人提供劳动的那些企业和企业的所有者满嘴地雷阵万丈深渊的时候,把企业的义务履行了嘛?究竟是谁造成的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普遍不再相信规则了呢?
你骗了人家第一次人家还等着你来骗第二次么?工人们还有活着的呢。远的掌握不了左右不了,近的这人认识不认识能不能办事可是一次就能看明白。你是一个理智的人你怎么选?
我也毫不保留,我在外地换护照十五分钟半自助式办完走人,回去的话我是准备好了一条烟打底的。至于什么建议,省省吧,有资源投入的尚且这个德行。
你那建议管什么用?
你看看那基础设施建设,一条京沈拖了几年?当然京沈另有星火站的原因。这一个亿人员的区域又有几条高铁?和西南地区能不能比?所以帝都人士控诉东北中介的时候我只要参与都说一句该,虽然中介也都不怎么样。你们既然连邻居想过的好点创造条件都要设置障碍,那你们就多承担点。
只是豆油我还买九三,牛奶尽量完达山,雪糕都是马迭尔东北大板德氏。
也就这样了。
什么时候出来一个《东北全面改革实施方案》再来告诉东北人吧。
有些地区,出了文件,都是什么改革措施,改革试点,改革方案,一到东北,清一水的振兴。
振了二十来年,除了一群地域黑,啥也没振出来。
这是否说明,在东北现有的制度规则下,根本振兴不了呢?
东北需要的是改革。
身体出了问题,光吃饭是治不好痼疾的。
可能是改不了,可能是不想改,i don't know.
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觉得,在不更改现有框架的情况下,这个口号可以再喊个几十年。
上次喊着振兴东北还是上一次看到要振兴东北的时候。
我知道这么写你们肯定不开心,但是我不写这个了,你们更不开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