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以反派的“成功”而告终的典型。影片中的杀手安东·奇格(Anton Chigurh)冷酷无情,他奉行一种近乎宿命论的哲学,认为自己的暴力行为是某种天命的体现。在影片的最后,奇格并没有被抓住,也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他只是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受了伤,然后像幽灵一样消失在夜色中。电影的最后一幕是他坐在长椅上,对一个男孩进行了一番关于命运和选择的残酷解读,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开。他的“成功”在于他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反而是电影中原本想要阻止他的人,或是因为贪婪,或是因为胆怯,最终都成为了他的牺牲品。这种结局传递出一种令人不安的现实感——并非所有的邪恶都会得到惩罚。
另外,像《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中的小丑,他并没有赢得最终的胜利,但他确实让蝙蝠侠被迫做出了违背自己原则的选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他制造的混乱和恐惧也渗透到了哥谭市的肌理之中。虽然他最终被抓,但他的“成功”在于他证明了人性中存在的黑暗,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击败”了蝙蝠侠所代表的秩序。他让蝙蝠侠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也让哥谭市民对英雄产生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