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司法考试难吗?

回答
问美国司法考试难不难,我的回答是:极难,而且不是一般的难。

很多人可能只听过,哦,美国考律师要考一个叫“Bar Exam”的东西,好像挺厉害的。但具体有多难,可能就没那么清楚了。我接触过不少准备考美国律师执照的人,也从各种渠道了解过这个考试,可以说,它是一道极高的门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场硬仗,甚至是一场持久战。

首先,从考试本身的规模和内容来看,它就已经让人望而生畏。

美国司法考试(Bar Exam)并不是一个全国统一的考试,每个州都有自己的Bar Exam。虽然有很多州会采纳“Multistate Bar Examination”(MBE),也就是“州际法律考试”,但每个州的具体考试科目、题型、以及通过分数线都不尽相同。这就像是,虽然大家都在考数学,但每个学校的考试范围、题目风格、还有及格分数线都不一样。

科目繁多且深度要求高: MBE本身就涵盖了非常多的领域,比如合同法、侵权法、刑法、宪法、证据法、财产法、以及一些州的民事诉讼程序法。但这不是全部。除了MBE,绝大多数州还会考“Essay Questions”(论述题)和“Performance Tests”(实践测试)。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某个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法律意见,这需要你不仅知道法律条文,还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适用。实践测试更是考验你的实际操作能力,可能给你一份案例材料,让你模拟起草一份诉状、一份备忘录,或者一份庭审陈述。这意味着你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更要能灵活运用。

考试形式: 考试通常是两天,甚至三天。第一天可能考论述题和实践测试,后面几天则是MBE。一天考下来,脑子就已经像被榨干了一样,连续几天的高强度输出,对体力和脑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其次,对考生背景的要求,更是让它的难度系数直线飙升。

你想考美国律师执照,首先得拿到美国法学院的学位,而且通常是JD(Juris Doctor)学位。美国法学院的教育本身就非常严谨和具有挑战性,录取难度也很大。你需要在几年内,消化大量的法律案例、理论和实践,并且很多时候是用第二语言(英语)来完成这一切。

语言和文化障碍: 即使你的英语很好,但法律语言有着其独特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很多法律术语和概念需要专门学习。而且,美国法律体系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系列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上的,理解这些背景对于理解法律至关重要。对于非英语母语的考生来说,这层障碍更是雪上加霜。

学习方法的转变: 中国的法学教育和美国的法学教育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中国的法学教育可能更侧重于理论和记忆,而美国的法学教育则更强调批判性思维、逻辑分析和实际应用。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本身就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然后,就是准备过程的艰辛,这才是真正让人“闻风丧胆”的部分。

很少有人能轻轻松松通过美国司法考试。大多数人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考,而且这个备考过程是极其痛苦和煎熬的。

漫长的备考周期: 通常,备考司法考试需要数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这期间,你需要投入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几乎牺牲掉所有的社交和娱乐时间。想象一下,连续几个月,你的人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图书馆,你的大脑被各种法律条文、案例和理论填满。

高度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在不同州差别很大,但总体来说,很多州的通过率也就50%70%左右,有些州的通过率甚至更低。这意味着,即使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不能保证一定通过。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足以压垮很多人。

模拟考试的磨练: 备考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模拟题和模考。很多考生在模拟考试中会发现自己离通过分数线还有很大差距,这会进一步打击他们的信心。而坚持下去,在一次次模拟考试的失败中找到问题所在,并不断改进,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经济成本: 备考司法考试也需要投入不少经济成本,比如报名费、备考辅导班的费用、教材费等等。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最后,从通过率和复习策略来看,更能体现其难度。

“一考定终身”的残酷: 就像前面提到的,很多时候,司法考试是一次性的,如果你这次没通过,下次再考,难度和压力都会更大。而且,有些州对于补考次数也有限制。

“Rule, Analysis, Conclusion”(RAC)的思维模式: 想要通过司法考试,你需要掌握一种独特的法律论述方法。在回答论述题时,你必须清晰地陈述规则(Rule),然后进行细致的分析(Analysis),最后得出结论(Conclusion)。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练习才能掌握。

总结一下,美国司法考试之所以难,是因为它:

1. 考试内容广泛、深度高、实用性强。
2. 对考生的法律背景、语言能力、学习方法有极高要求。
3. 备考过程漫长、艰辛、充满压力,需要极强的毅力和自律性。
4. 考试本身的分数线和通过率都具有相当的挑战性。

所以,如果你听到有人说要考美国司法考试,并且说他正在“备战”或者“刷题”,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你难以想象的付出和坚持。它不是一道简单的关卡,而是一场对自己智力、毅力和心理的极致考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刚刚通过了美国的“司法考试” (bar exam),终于可以来回答这题了。

从通过率来看,比中国的司法考试要高。国内“司考”近年来通过率在12%左右,而美国的bar exam通过率要远比这个高。

以上是2004-17年纽约州bar exam通过率。纽约州是全美通过率最低的几个州之一,原因在于该州允许一年制的LLM(法律硕士)毕业生参加考试的少数几个州之一,其它绝大多数州只允许三年制的JD(法律博士)参加。

其中,七月份的初次参加考试整体通过率大致在70-80%区间,二月份的初次参加考试整体通过率在60%左右(二月份考生的构成比较复杂)。

在不允许LLM参考的州,整体通过率还会更高,比如明尼苏达州七月份初次参加考试的通过率普遍在80%以上。

从数据上来看,的确不“难”,但毕竟美国的司法考试已经进行了一轮筛选,要先从法学院毕业才能参加。另外,美国法学院的课程设置,和司法考试的科目相关度极高。大部分司法考试的考点都是法学院必修课,老师在授课时也会考虑所讲授内容在应试方面的实用性(我有几门课的老师就经常拿出bar exam真题给大家玩)。相比之下,我国的司考和课堂教学就可能有些脱节感了。有的司考考点,课堂上不讲,结果四年科班出来的法学生也只能老老实实再去听一遍厚大、瑞达之类的录音。

当然,美国法学生也免不了“报班”,像是Barbri,Kaplan之类的教辅机构,考试前半年就开始在法学院摆摊销售自己的课程,卖得还贼贵。(我有几位美国朋友,因此还学会了用百度云盘)。但这类课程一般不会像中国的司考辅导一样完全从零讲起,更多地是在帮助考生梳理知识点,提供一些结合模拟题的应试训练。

最后,虽然美国司法考试看上去通过率很高,而且前二三十名的法学院毕业生初次参考通过率都普遍在90%以上(这个数据一般都会写在学校的招生宣传里),但是,如果疏忽大意没考过,那对自己来说,通过率就是0%。还是要努力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美国司法考试难不难,我的回答是:极难,而且不是一般的难。很多人可能只听过,哦,美国考律师要考一个叫“Bar Exam”的东西,好像挺厉害的。但具体有多难,可能就没那么清楚了。我接触过不少准备考美国律师执照的人,也从各种渠道了解过这个考试,可以说,它是一道极高的门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场硬仗,.............
  • 回答
    关于美国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何时会被炒掉这个问题,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表,也没有明确的官方声明表示他即将被解雇。这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问题,涉及到政治博弈、总统的个人意愿以及可能的法律和程序因素。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政治背景与特朗普总统的不满: 最初的任命与期望.............
  • 回答
    最近,美国司法部长关于“全国性封锁是奴隶制以来对公民自由最大侵犯”的说法,确实在美国引发了一场相当激烈的讨论,并且涉及到一些非常根本性的概念。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司法部长说这句话的语境。通常,当美国的高级官员发表这类言论时,背后往往带有一定的政治立场.............
  • 回答
    美剧里的庭审,常常看得人热血沸腾,律师们舌灿莲花,证据链严丝合缝,最后总能在最后一刻翻盘,让人拍案叫绝。但要是跟现实里的美国司法比起来,那可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简直能把编剧的脑洞当真了:1. 庭审速度和戏剧性:咱们在美剧里看到的庭审,往往节奏紧凑,充满了戏剧性的反转。证人会被突袭.............
  • 回答
    刘强东疑案:一起关于权力、性别和文化冲突的复杂事件刘强东案(也称明尼苏达案)是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它不仅涉及个人行为,更折射出东西方文化在性骚扰、权力关系和法律观念上的差异。要全面理解此案,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了解美国司法流程的运作方式。 关于刘强东疑案的概述事件经过(根据公开报道及警方文件).............
  • 回答
    在美国政府的运作中,三权分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它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制衡的部分。理解FBI在这种框架下的角色,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隶属关系和职能。首先,我们要明确FBI(联邦调查局)是隶属于美国司法部的。而司法部,顾名思义,是美国行政权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美国总统作.............
  • 回答
    美国上诉法院驳回司法部诉讼,意味着此前针对微信的禁令在美国大选前正式失效。这项判决对当前美国的对华科技政策、国家安全考量以及普通用户的使用体验都可能带来多方面的深远影响。首先,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来看,上诉法院的这一裁决无疑是对特朗普政府时期强硬对华科技政策的一次重大挑战,也可能为未来其他类似针对中国科.............
  • 回答
    在美国司法史上,确实有一些标志性的案例,它们的影响力之深远,足以重塑我们理解和执行法律的方式,正如“米兰达警告”那样,改变了警察与嫌疑人互动的流程。这些判例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解释,更是宪法权利在现实世界中的具象化,是司法实践的里程碑。1. 密苏里州诉鲍威尔案 (Miranda v. Arizona,.............
  • 回答
    美国的司法独立,是一个建立在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宪法框架下的复杂而精妙的体系。总统任命大法官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恰恰是这个环节的设计,为司法独立提供了保障。要理解司法独立如何实现,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美国宪法的设计理念以及配套的制度安排。首先,要明白司法独立并非意味着司法机构完全不受任何外部干.............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政府近期暂停联邦层面的死刑执行,此举无疑是一件牵动人心的重大政策调整。这不仅是美国司法体系内的一项关键转折,更承载着深刻的社会、道德和人权意义。历史背景与此次暂停的深远影响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死刑在美国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在州一级,许多州已经废除了死刑,但联邦层面,死刑的适用和执行.............
  • 回答
    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顾一下来龙去脉。特朗普政府时期,出于国家安全担忧,司法部就以TikTok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为由,发起了一系列针对该应用的限制措施。其中一项核心举措就是试图禁止TikTok在美国的运营。然而,这项禁令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法律挑战。一些TikTok用户和公司认为,这项禁令违反了.............
  • 回答
    如果刘强东最终被定罪但拒绝赴美,中国和美国警方在追究其刑事责任方面将面临一系列法律和实践上的挑战。以下是两国可能采取的司法途径以及其中涉及的详细步骤和复杂性:一、 美国可以采取的司法途径(以引渡为核心)美国司法部门最直接的途径是寻求引渡刘强东。然而,这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并且面临巨大的障碍。1. .............
  • 回答
    美司法部终止“中国行动计划”,承认“助长对亚裔歧视”,这对理解美国针对华裔和其他亚裔群体的政策走向以及他们在美国的处境都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是什么?首先,需要明确“中国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该计划于2018年.............
  • 回答
    媒体报道了美国司法部撤销对华裔教授陈刚博士的指控,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展。在深入了解这一事件的同时,还有一些值得我们仔细审视和关注的关键信息点,它们不仅关乎陈刚博士个人,更可能触及更广泛的学术自由、国际合作以及中美关系等深层议题。首先,撤销指控的“原因”与“细节”至关重要。虽然新闻标题明确表示“撤销.............
  • 回答
    美媒关于美司法部正与孟晚舟讨论,允许她返回中国以换其承认部分控罪的新闻,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新闻,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可能包含的意义、潜在的影响以及各方的考量。首先,从美国司法部的角度来看,这笔交易如果达成,可能被视为一种“体面退出”策略,尤其是在漫长的法律诉讼程序中。孟晚舟.............
  • 回答
    美司法部长塞申斯辞职:一场政治风暴的落幕与余波未了2018年11月7日,美国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向总统特朗普递交了辞职信,结束了他备受争议但又极具影响力的司法部长任期。这一消息如同投进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解读,也牵动着国际社会.............
  • 回答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挺让人唏chedelic的,尤其是吴亦凡工作室的这份声明,可以说是把之前沉默的锅甩给了“不干扰司法程序”,然后直接亮明了“已报案”的底牌。先来捋一捋这个时间线和各方态度: 都美竹的爆料: 从去年开始,都美竹陆陆续续在社交媒体上放出各种关于吴亦凡的“内幕”,从一开始的暗示性文字,.............
  • 回答
    伊拉克司法机构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与去年1月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在巴格达机场被美军无人机击杀事件有关,这无疑是当前复杂且脆弱的美伊关系中的一个重磅炸弹。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深层含义以及它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伊拉克司法机构的这一举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对苏莱.............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驻日美军的法律地位和管辖权划分,情况比较复杂。简单来说,日本警察可以逮捕,但能否成功司法审判,取决于美日两国之间的《日美地位协定》以及具体的管辖权移交情况。要详细讲清楚,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日美地位协定》是关键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最核心的文件就是《日美地位协定》(Tre.............
  • 回答
    中国古代法律的象征是獬豸(廌),一种传说中的神兽,有着羊身、牛尾、狮子头,能辨别是非曲直,看到有人犯法,就会用它的角去顶撞。而西方神话体系中,司法女神通常是手持天平、眼罩蒙眼、手持宝剑的美丽女性形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象征,背后折射出的文化背景差异,是理解它们的关键。中国的獬豸:一种基于“道”与“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