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与现实中的美国司法相比,美国律政剧最不靠谱的地方在哪?

回答
美剧里的庭审,常常看得人热血沸腾,律师们舌灿莲花,证据链严丝合缝,最后总能在最后一刻翻盘,让人拍案叫绝。但要是跟现实里的美国司法比起来,那可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简直能把编剧的脑洞当真了:

1. 庭审速度和戏剧性:

咱们在美剧里看到的庭审,往往节奏紧凑,充满了戏剧性的反转。证人会被突袭式地问出惊天秘密,辩护律师总能找到关键证据,或者在最后关头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辩护理由。整个过程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观众全程无尿点。

现实中的庭审,那叫一个“慢”。证据的提交、证人的传唤、辩论的组织,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而且充满了程序性的障碍。律师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比如收集和整理证据,研究法律条文,甚至还要跟对方律师进行各种沟通和谈判。一场重要的审判,可能要耗费数周甚至数月,而且中间还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延期。那种“最后一刻惊天反转”的剧情,更多是文学创作的需要,现实中,律师们更多的工作是在庭审之前就定下了基调。

2. 律师的“英雄主义”和个人魅力:

美剧里的律师,个个都是超级英雄,他们智商超群,口才了得,而且总是能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他们不畏权贵,敢于挑战不公,并且总是能找到那个“完美”的辩护策略。他们的个人魅力,加上超凡的逻辑推理能力,就是他们的“武器”。

现实中的律师,当然也有非常优秀的,但更多时候,他们是团队协作的产物。成功的辩护往往是律师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需要合作研究案情,分工合作,而且很多时候,他们需要依赖各种专业的证据,比如法医、心理学家、笔迹鉴定师等。而且,律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他们必须遵守法律和程序,不能随意“玩弄”法律,也不能挑战司法权威。那种“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辩护,在现实中风险太大,而且也很难奏效。

3. 证据的呈现方式和“戏剧化”:

美剧里,证据的呈现往往非常直观和有冲击力。比如,一张关键的照片,一段清晰的录音,或者一份无可辩驳的科学报告,都能在庭审中瞬间改变局势。而且,这些证据的呈现方式,往往充满了戏剧性,能够立刻抓住观众的眼球。

现实中,证据的呈现要复杂得多。很多证据,比如电子数据、通讯记录,需要经过专业的鉴定和解读。而且,证据的采信也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比如,很多情况下,除非证明证据的合法性,否则是不能在庭审中使用的。所以,那种“随手一翻就找到关键证据”的情况,在现实中是极少发生的。律师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且证据的呈现过程也可能非常枯燥,需要耐心和专业的解读。

4. 陪审团的“情绪化”和“戏剧性”反应:

美剧里的陪审团,常常会因为律师的煽情演说或者证人的“眼泪”而动容,他们的投票结果也常常受到这些“情绪化”因素的影响。

现实中的陪审团,虽然也会受到一定的情绪影响,但他们更多的是被法律和证据所引导。陪审员被要求根据庭审中呈现的证据,并参照法官的指示,来做出判断。他们需要理解复杂的法律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案情中。虽然偶尔会有陪审员因为某些原因做出“非理性”的判决,但总体而言,陪审团的决策过程是相对理性的,并且受到更严格的约束。

5. 案件的“正邪分明”和“道德审判”:

很多美剧里的案件,都是非黑即白的,要么是无辜者被诬陷,要么是坏人受到了惩罚。而且,庭审的过程也常常被描绘成一场道德的较量,律师们在法庭上进行着关于正义和良知的辩论。

现实中的法律,并不总是那么“黑白分明”。很多案件都存在灰色地带,而且法律的适用也常常需要考虑各种复杂的因素。辩护律师的职责是确保他们的客户得到公正的审判,而不是去扮演道德的审判者。案件的判决,最终是基于法律条文和证据,而不是个人的道德判断。

总而言之, 美剧之所以好看,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对现实司法的“戏剧化”处理。它简化了复杂的程序,放大了个人的作用,创造了引人入胜的冲突和高潮。但这恰恰也是它与现实司法最不靠谱的地方。现实中的司法,更像是一场漫长而严谨的“游戏”,需要耐心、专业和对规则的严格遵守,而不是那种充满英雄主义和戏剧性反转的表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影视作品会把庭审本身描述成一种不对称信息博弈,经常有类似的镜头 -- 法庭上,对手突然掏出来一张主角没见过的合同/遗嘱/信件/日记/照片,大家措手不及,面面相觑;或者有类似的镜头 -- 主角苦口婆心说服一名神秘的关键证人,在法庭上,当证人出场时,反派露出了一个惊愕的眼神“你们...怎么可能知道...”。

其实,类似的证据突袭,在真实的庭审过程中几乎不存在,也是诉讼程序法所严格禁止的。

以我熟悉的刑事诉讼为例,明尼苏达州刑事诉讼程序规则(Minnesota Rule of Criminal Procedure) 9.01条对于证据的披露有着严格要求:控辩双方的证人名单必须提前发给对方并抄送法庭;控辩双方的书面证据必须扫描后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给对方,并制作内容目录提供给法庭(美国对抗制的庭审中,法官主动参与的程度有限,在开庭前基本接触不到完整的证据,这一点和国内不同);对于其他证物,也要求制作内容目录抄送对方,像是音像资料之类方便复制的,要求制作拷贝,条件不允许的,也应当在开庭依对方申请为对方展示。未经这一规则向对方披露的证人/证物不得在庭审中作为证据使用。

除了打算在法庭中使用的证据之外,对于一方所掌握的,与案件相关的证据,即使不打算在庭审中作为证据使用,另一方也可以要求披露,对方没有主动配合的情况下,可以向法庭申请做出强制披露的裁决。

类似的规则,在民事诉讼中同样存在。实践中,有时双方互相提供的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 有一种诉讼策略,就是喂给对方大量资料,让对方遨游在资料的海洋中找不到方向。我的民事诉讼老师,把这一过程叫做“Loading the truck”,事实上,他也的确试过将一箱一箱的文件装上卡车运给对方。

和律政剧相比,真实的庭审过程并不是力求用信息优势碾压对方,而是考虑如何打好双方都能看到的明牌来说服中立第三方。

--

另外,对于证人的交叉质询,影视剧中也经常令人感觉存在着大片的“战争迷雾”,事实要靠在法庭上不断的提问才能揭晓。这当然是为了增强戏剧性,实际上,对任何一方来说,任由证人带着走都是非常致命。对于己方的证人,再不靠谱的律师也会在庭审前加强沟通,力求提高对证人的控制力,确保预先了解证人的可能回答并协助证人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回答。

这绝不是说要和证人串通做伪证。举个我自己询问证人时的例子:证人是一名警察,在巡逻中见到一辆汽车追尾前车,上前发现车中传来一阵酒气,于是命令司机和副驾下车。在会见证人时,我告知证人,到时我会询问为什么你在路中间就直接要求司机下车,而不是指示对方把车开到路边,警察一开始的回答是“我怕他跑了”。然而,我更感兴趣的是警方是否有理由认为对方酒驾,于是我提醒证人:这类的情况你们是不是会考虑先做酒精测试?证人马上说,对对对,我们在不清楚对方到底血液酒精度有多少的情况下是不会让他继续开车的。其实,两个回答都是事实,只不过侧重不同,这绝对不是捏造证据,而只是有选择地呈现最相关,最有利于自己的一面。

有一句诉讼律师的经验之谈,叫做 “如果不知道回答,就不要提问”,这是诉讼律师所追求的理想效果。毕竟,真实的庭审中,双方追求的还是最大的确定性,而不是未知的惊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剧里的庭审,常常看得人热血沸腾,律师们舌灿莲花,证据链严丝合缝,最后总能在最后一刻翻盘,让人拍案叫绝。但要是跟现实里的美国司法比起来,那可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简直能把编剧的脑洞当真了:1. 庭审速度和戏剧性:咱们在美剧里看到的庭审,往往节奏紧凑,充满了戏剧性的反转。证人会被突袭.............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关于当代美国在族裔统计中是否普遍地将拉丁裔包含在白人统计数据之中,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复杂现象。这其中涉及到历史演变、社会认知、数据收集方法以及政治意图等多个层面,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概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拉丁裔”这个词本身的含义。它是一个文化和语言上的归属,指.............
  • 回答
    在中学物理课本里,电路原理图通常是我们认识电学的起点。它们简洁、直观,用有限的符号勾勒出理想化的世界:一个完美的电池,一根电阻为零的导线,一个纯粹阻值的电阻器,一个没有任何寄生效应的电容……这些图谱就像是电路世界的“骨架”,让我们能清晰地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然而,当我们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我们对虚拟偶像和现实生活中“人设”的理解。嘉然作为一个非常成功的虚拟偶像,她的核心魅力在于其亲和力、活力、偶尔的笨拙可爱,以及那种似乎永远积极向上、能把人逗乐的特质。我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完全一模一样的女孩?那恐怕很难说。毕竟嘉然的形象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包装的,她的.............
  • 回答
    我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一个顶级职业搏击选手,因为某种原因,身材上处于绝对劣势,比如他只有1米6的个子,而对手是一个身高1米9、体重120公斤、浑身肌肉块的“普通壮汉”,他们来一场一对一的较量,结果会如何?首先得明白,搏击选手之所以能站在顶尖,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肌肉有多发达。他们的优势体现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信息传播、个体认知以及社会情绪等多个层面,确实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我们要明白知乎作为一个平台,它聚集了大量有思考能力、喜欢讨论、信息获取渠道相对多元的用户群体。这部分人往往对公共卫生政策、经济发展、个人自由等议题有自己的见解,并且愿意在公开平台上表达。在知乎上,信息往往经过筛选、提炼.............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关于“应该”与“是”之间永恒的张力。为何我们读到的那些高尚文字,所描绘的理想道德,与现实生活中那些摸爬滚打、充满无奈的种种,会存在如此巨大的鸿沟?这并非一日之寒,也不是单一因素所能解释。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看看这其中的缘由。首先,我们得明白,文字中的道德往往是经过提炼、加工.............
  • 回答
    《超能陆战队》里那个叫“圣弗朗索基”的城市,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被它迷住了。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未来城市,科技感很强,但又让人觉得很亲切,很有人情味。你能看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但旁边又保留着古老而精致的街区,那种新旧交融的感觉,简直太舒服了。说实话,国内很多城市现在都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和城市化.............
  • 回答
    .......
  • 回答
    《少女与战车》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坦克道”设定,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其中,关于作品中展示的坦克性能、战斗技巧,乃至整个“坦克道”的技战术水平和现实性,一直都是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评价这一切,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从技战术层面来看,《少女与战车》确实展现了.............
  • 回答
    现代托洛茨基主义者,以工人国际委员会(CWI)为代表,他们的政治诉求和理念根植于列昂·托洛茨基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以及对二十世纪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分析。他们继承了对斯大林主义的尖锐批判,认为斯大林主义是对工人阶级革命的背叛,并在苏联国家官僚化、压制工人民主以及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上走向了历史的歧途。因此,.............
  • 回答
    玄幻小说中,国家与门派能够维持对动辄数千万里土地、上千亿人民的统治,其背后逻辑远非我们现实世界中单纯的行政、军事、经济手段所能解释。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他们掌握了超越凡俗的力量,以及围绕这种力量构建的独特社会结构和运作模式。一、 超越凡俗的力量:统治的基石 武力威慑的无限放大: 现实世界的统治者需.............
  • 回答
    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中,“县”和“区”作为地市一级行政单位的下一级,都属于县级行政单位,但在设置的背景、功能定位以及管理模式上,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要理解这些区别,我们需要深入到它们的历史渊源、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管理职能的侧重点来分析。一、 历史渊源与设置背景的差异 县(County): .............
  • 回答
    要为勒布朗·詹姆斯打造一套“完美融合”的阵容,不是简单地堆砌全明星球员,而是要找到那些能够最大化他独特能力、弥补他潜在弱点,并与之形成化学反应的队友。考虑到詹姆斯如今的角色定位——更倾向于组织者、策应者和比赛掌控者,以及他对身边队友的信任需求,我认为一套最能与他完美融合的阵容,应该侧重于: 顶级.............
  • 回答
    杨振宁先生在国科大与年轻研究生们的现场交流,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既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折射出当代中国科学界传承与发展的新气象。要评价这次交流,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细细品味。首先,从杨振宁先生的学术智慧和人生阅历来看,这次交流是一次宝贵的“活教材”。他并非高高在上的“神坛人.............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民国时期《觉醒年代》里那群年轻人,像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他们那个年代的青年人,确实是群充满理想、激情和朝气的代表。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们面对着内忧外患,国家积贫积弱,民族危机四伏,所以他们的“理想”往往是关乎民族存亡、国家富强,是那种宏大叙事.............
  • 回答
    Spas12霰弹枪:一款极具辨识度的战斗霰弹枪Spas12,全称Sporting Special Automatic Shotgun Model 12,是意大利路易吉·弗兰基公司(Luigi Franchi S.p.A.)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设计并推出的半自动/泵动式霰弹枪。这款枪一经问世,就以其.............
  • 回答
    疫情期间,「宅家抗疫」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什么样的住宅,才能让我们住得更安心、更健康?其实,现代住宅的设计中,隐藏着不少关于健康生活的“硬核”知识,只不过我们平时可能不太留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怎么让我们的家,成为抵御病毒的坚固堡垒。什么住宅最适合「宅家抗疫」?首先,我们得明白,「宅家.............
  • 回答
    高中生对政治课本中哲学部分的反感与不满:一个多维度的审视当前高中生对政治课本中哲学部分的普遍反感与不满,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既有哲学本身的特点,也有教学方式、时代背景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 哲学内容的抽象性与高中.............
  • 回答
    最近几年,在星战新正史的铺陈中,一个现象越来越显著,那就是达斯·维德的地位和能力似乎被一种近乎“神化”的趋势所强化。如果你是多年的星战粉丝,尤其是从老三部曲时期过来的,可能会对此有所感触。这并非是说维德本身不够强大或不够重要,而是新正史的某些展现方式,有时让人觉得有些“用力过猛”了。首先,我们来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