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传拜登修改新冠确诊方式,是真的吗?

回答
关于“网传拜登修改新冠确诊方式”的说法,我需要澄清一下:

目前没有可靠信息来源证实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对新冠病毒的“确诊方式”进行了任何重大的、根本性的修改。

这个说法可能源于一些误解、信息传播中的偏差,或者是对现有政策的曲解。

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新冠确诊方式”可能指代什么,以及美国当前在新冠检测和诊断方面的状况:

“新冠确诊方式”可能指代什么?

检测方法的变化: 例如,从PCR检测转向抗原检测,或者对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有新的指南。
诊断标准的变化: 例如,不再需要特定症状才能确诊,或者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检测和报告有新的规定。
检测的可及性或覆盖范围: 例如,是否继续免费提供居家检测盒,或者是否改变了对特定人群的检测建议。
数据统计和报告方式的变化: 例如,是否不再像疫情早期那样每天更新病例数,或者是否改变了对死亡病例的统计标准。
对“确诊”的定义: 例如,是基于症状、检测结果还是两者结合。

美国当前在新冠检测和诊断方面的状况(截至我知识更新的时间点):

1. 检测方法的多样性: 美国一直以来都使用多种新冠检测方法,包括: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 这是最准确、最敏感的检测方法,能够检测病毒的遗传物质。通常需要实验室进行分析。
抗原检测: 这种检测方法能够检测病毒表面的蛋白质。速度快,可以在家中进行,但敏感度通常低于PCR检测,尤其是在病毒载量较低时。
居家检测盒: 包括抗原检测盒和一些快速PCR检测盒。

2. 诊断标准和指南: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是制定公共卫生指南的主要机构。CDC会根据疫情发展、病毒变异和科学研究成果,定期更新其关于检测、隔离和预防的建议。这些指南会指导医疗专业人员和公众如何进行检测和诊断。

3. 政策的调整和演变: 随着疫情进入新的阶段,美国政府在新冠应对方面的策略确实发生了变化。
从广泛免费检测到更具针对性: 在疫情早期,政府大力推广免费的大规模检测。但随着疫苗的普及和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增强,免费检测的覆盖范围有所缩小。例如,居家检测盒的免费发放计划已经结束或受到限制,更多地转向由保险公司覆盖或个人购买。
关注重症和高风险人群: 政府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保护高风险人群免受严重疾病和死亡,以及确保医疗系统不被挤兑。
数据报告的调整: 像许多国家一样,美国在疫情后期也调整了公开报告病例数据的频率和方式,不再是早期那样追求每日更新所有细节。这是因为疫情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焦点转向了监测病毒的流行程度、住院率和死亡率,而不是仅仅统计每一个病例。

为什么会出现“修改确诊方式”的网传说法?

对政策变化的误读: 上述提到的政策调整,例如不再强制性要求所有人都进行检测,或者免费检测的限制,可能会被一些人解读为“修改了确诊方式”。实际上,这更多是检测可及性或资源分配的调整,而不是检测科学原理的改变。
对数据报告变化的解读: 当政府减少了病例数据的公开频率,或者改变了统计口径时,也可能被误解为不想让人知道真实情况,从而推测是“修改了确诊方式”。
信息的不完整或断章取义: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往往速度快但准确性参差不齐。某些信息可能只截取了政策调整的一部分,而没有完整解释其背景和原因。
政治宣传或阴谋论: 在任何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都可能伴随各种猜测和阴谋论。关于政府“修改”检测或诊断标准的说法,也可能属于此类,意在质疑政府的透明度或动机。

总结:

“网传拜登修改新冠确诊方式”的说法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美国在新冠检测和诊断方面经历了政策的演变和调整,但这些调整更多是基于疫情发展、科学认知、疫苗接种率、医疗资源分配以及公共卫生策略的重心转移,而非根本性地改变了“如何确诊”的科学方法(例如PCR与抗原检测的原理)。

如果您看到这样的说法,建议:

查证信息来源: 是否来自权威的公共卫生机构(如CDC)、知名新闻媒体,还是社交媒体上的未经核实的帖子。
理解政策背景: 了解政府在不同时期应对疫情的策略变化。
区分“检测方式”与“检测可及性/报告方式”: 它们是不同的概念。

如果您能提供具体的网传信息来源或细节,我或许能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释。但就目前而言,请保持谨慎,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段没有标明来源的话,两张糊到啥也看不清的截图,以及在网上找不到的关于WHO改了检测标准的发言。。。

这能怎么评价。。。我都不知道我在评价什么

user avatar

这种问题,直接发辟谣链接即可。

长话短说版本就是:是假的。是胡扯。是造谣。

短话长说的话自己去看我发的链接。不懂英文的话有谷歌翻译。

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辟谣材料都喂到嘴边了,别再说看不懂了。我没有这个义务给你翻译,我甚至没有这个义务帮你找辟谣链接喂给你。

user avatar

鲁迅曾说过:“你永远叫不醒一个川粉。”

这个问题中提到,拜登就职当天,患者数量直接腰斩。那我们来看看那天的真实数据,到底有没有腰斩。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看都不觉得1/21那天数据有腰斩。

那是不是要看每日新增数目呢?1/21那天确诊数也挺高的,反倒是川普还在位的1/18那天感染数更低。而且降低也是从川普在位的1/9就开始了,并不是拜登上台后才开始降低的。真要造数据显得拜登有成果,何必从川普在位就开始好转了呢?

另外,根据 @好运来 提供的 factcheck 链接,“拜登修改了新冠确诊方式”,是谣言。

那么为什么拜登就职后,感染人数在持续下降呢?因为现在的美国政府的确在做事对抗疫情了啊!

川普时期,如果你坚持不戴口罩,你就可以不戴口罩,甚至政府工作人员都可以不戴!我1月初去邮局寄信,然后USPS的那位工作人员就不戴口罩,我也不敢说他,信件交给他就赶紧跑了。

现在呢?别的不说,拜登签署了规定,至少政府工作人员都被强制要求戴口罩。我1月初碰到的那种情况不会有了。

川普时期,总统自己也开party,以至于各种party也都不太容易管理,所以绝大多数的party都只能let it go.

现在呢?很严格,不仅party别想了,我实验室,有两位师弟,因为连续9天没有做新冠检测,收到了学校的严厉警告。他们必须马上去学校检测新冠,并且还要认错。

大部分医疗工作者和年长者都已经注射疫苗了,这些易感人群受到了保护,感染人数大大降低也是合情合理的。现在已经轮到年轻人注射疫苗了。我也收到了注射疫苗的邀请,已经注射了第一针。


user avatar

这是美国的新冠新增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在出乎意料地下跌,但是下跌的趋势是持续的

如果说是修改了确诊标准,难道是每周都把确诊标准收拢一点点?


顺便,这是同期世界各国的确诊数据:

英国

日本

德国

加拿大

全世界

可以看出,新年过后,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疫情都进入了持续下跌状态。这绝不是“拜登修改了统计标准”可以解释的了的。

user avatar

我不是很理解现代人对腰的理解,已经代替古代人对脖子的理解了吗?


我同样不是很理解,现代人的下降趋势和古代人的上升趋势是同一个概念吗?



以上回答为1月23号的内容,不知道为啥这个提问在沉寂了一个月后突然来了流量

个人认为,以上数据完全能够证明所谓的数量腰斩为无稽之谈,所以并未做后续数据补充



看到有答主po出辟谣报道,在此截取几段关键内容,整理了一下

谣言称:拜登就职后,处于政治原因,WHO更改新冠测试流程,并承认假阳性使病例数增加
该言论首次出现在facebook,Zero hedge 两个网站上
帖子引用了泌尿科专家David Samadi ,关于病毒的推文,David 同时是一家背有医保欺诈案的新闻社的撰稿人
……
所谓的世卫修改标准,只是世卫为实验室和测试制造商提供的指南,此前12月14日已经更新过一份
1月20日更新的指南,旨在提醒测试人员务必认真阅读制造商的说明,“认真确认是否手动调整PCR阳性阈值”
……
PCR结果本身并不是诊断,它们只是COVID-19 诊断的一部分
……
PCR检测的原理貌似是通过设定周期阈值(cycle threshold values ),因此可能会出现高周期阈值下的低病毒载体的假阳性,已经不具备传染性的假阳性
但这里所说的假阳性,并不是指确诊患病,而是指检测患者是否康复
……
由于COVID-19呈阳性的患者有时在康复后很长一段时间仍可呈阳性,因此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不建议使用PCR检测来确定某人何时不再具有传染性。
相反,该机构建议依靠时间和症状摆脱隔离或隔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