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厕面积的问题,十几年前国内外早就知道也研究透了。
因为男厕小便斗占地面积小的事实,和女性上厕所慢的现象,除非是几十年前的公共建筑,否则绝大多数公共建筑的厕所,都是女厕比男厕大。
那为什么还会总是女性要排队上厕所?排除那种特别老旧的小厕所,原因是多方面的:
1,国女不爱吃肉,食量小,极度缺乏运动,绝大多数的工作都是坐着,少部分站着但很少走动,这导致她们身体状况差,排便困难的人群巨大。
2,即使排除排便困难的原因,仍然有数量不小的,爱逛商场、景点的国女,习惯在厕所补妆,换卫生巾,或者刷着抖音不急着起身。
3,国内商场、商圈的主力军是女性,其人数远远远大于男性,而即使是颇为考验体力的景点,女性数量依然比男性多,估计普信男们一天只知道宅家玩游戏,也没什么钱出去玩,或者不喜欢旅游逛街买买买吧。
事实上,持续了这么多年农民工红利下的基建大潮,外加网购早为大家所接受,和目前经济下滑的情况,除非是那种极个别的建设不完善的地方,否则厕所只会太大太空,根本不会再有排队的情况。
而那些建都建得不怎样的地方,你们扎堆去干嘛?拍照发小红书?
因为问题症结点有两个:
第一个是女生上厕所并没有比男生慢很多,甚至有时候还比男生快。以前和一个女性朋友一起出去的时候,常常同时分开进厕所,我出来的时候她已经在外面等我了,我都怀疑她是站着尿的。她告诉我女生其实脱裤子也就一两秒的事情,穿裙子更方便,会慢主要是有人在里面整理仪容。
第二个和第一个多少也有联系,那就是男厕所其实小便池的设计是牺牲部分隐私性换取更节约如厕空间和更廉价的设施成本。
有的人会说那女生要蹲着所以要有隔间,其实蹲着上厕所和隔间并没有任何关系,只需要在地上挖一条沟,然后装上几个隔板,也能在小空间里面容纳多人如厕,去城市化低点的地方不少旱厕就是这种设计。城市里面其实有供水设施,这样的设计加上冲水系统之后一样可以干净卫生,只是看女性愿不愿意拿部分隐私性来换取便利性了。
其实嘛,男厕小便池隐私性有隔板也不会太差,基本只要不故意去看,是看不到隔壁的丁丁的,用隔板的女厕同理,除非说女生都很喜欢看同性尿尿,不然隔板也足够,还可以解决有人喜欢在隔间里面干其他事情的问题。
‡‡‡‡‡‡‡‡‡‡‡‡‡††††††††††††‡‡‡‡‡‡‡‡‡‡‡‡
更新:
看到评论这么多有点吓一跳。不过发现有的人对于文意有相当程度的误解。对于"甚至有的时候"和"她告诉我"等词语好象理解的不透彻。
前者说的是一个非常态的情况,后者是引用女性朋友的话。并且我也没有说每一个女生尿尿都跟我朋友一样快,我甚至还用"我都怀疑她是站着尿的"等词语来表达我的惊讶。至于我朋友为什么快?可能因为她常常穿裙子并且身手敏捷吧?不懂为什么就有人喜欢攻击说我朋友是没用纸擦………
另外不知道是词语不够精确还是怎么,就我的认知"仪容"并不是只代表"脸上的状态",而是整个人身的外在表现,包括但不限于紮好衬衫、调整裤腿、乔乔内衣等非面部的部分等等。所以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总是觉得没有镜子就不能整理仪容了。而在人多的时候男生(至少我个人)通常会尿完先退出便斗隔间,在一旁整理好衬衫裤子,先让下一个人进入隔间小便。
再来很多人说到生理差异的部分,我第一句就说到:"女生上厕所并没有比男生慢很多",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是直接假设了女生比男生慢,然后才开始形容慢的程度并没有"很多"。所以并没有否定慢的事实,只是提出正常如厕的话这个慢的程度并没有到"很多"。
再来不少人说到生理期的问题,我个人是没有这个经验,但是我有很多换尿布的经验啊!我大胆擅自猜测,女生换卫生巾的速度应该不会比我帮婴儿换尿布(小便的)来的慢"很多"。而我换尿布的速度(婴儿反抗不剧烈的情况下)大约在20-30秒左右以内。
最后,本帖也不是来讨论尿尿速度的,本来就假设女生慢了,重点是如何解决排队问题。我相信如果经费允许,大家都会希望最好每个公共厕所都可以有一百个以上的隔间,每个隔间都有镀金的免治马桶,但是事实很残酷就是经费和建筑面积都有限制。
所以针对经费和面积的限制,要解决排队问题我提出的思路就是女厕和男厕一样将大小便分离设计,单独的小便区挖一条沟,并且安装冲水设备,这样平均只要0.8x0.8米=0.64平米的面积就可以容纳一个人如厕,要比隔间1.3x1.3米=1.69平米要少得多,建筑成本也降低不少。这样的设计已经在男厕得到实践,一些男厕就是墙边挖一条沟,大幅的降低了设施面积与建设成本,小便本身释放的尿液也是液体,能很好的被水流带走,卫生问题也可以有保障。
至于拉屎区则维持隔间设计,而且根据"生理差异",男生平均吨位更大,进食量更多,屎量也更多,拉屎次数也随之增加,所以女生对于屎坑的平均需求量其实是小于男生的,可以让更多的屎坑隔间变成小便沟。
当然这也只是从工程师的角度来讨论厕所的设计如何解决排队问题,其他商业或是更深层的可能我个人能力还不足。
把女厕的镜子撤掉,蹲位的门拆掉,厕所内再做一个手机信号屏蔽,效果比扩建十倍都要强
不论男女,玩个大的时间都是很少的。这是生物属性决定的,除非你有病。同时女性换姨妈巾这种事情我也是熟手,我可以轻松的在不超过20秒的时间换上姨妈巾。
除非你穿了什么特殊的衣服,否则任何人类呆在封闭隔间的时间都不太可能超过三分钟。
而事实是,十分钟都很正常。对了,上面提到了封闭隔间。所以我可以抽根烟,刷个小视频,至于外面有多少人正绷着那可怜兮兮的括约肌阻止身体的造反,那关我什么事情。
其实大家都知道,在条件比较差的学校,修建不了隔间,二十个坑位就能满足两百余人高峰期使用,原因就是孩子们:
第一,着装规范好脱好穿。
第二,边上有人排队监督,不好意思多呆。
第三,没有手机报纸书籍香烟干扰。
所以,你看公共场所的女厕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多建点无隔间的坑位解决尿尿的问题。
但是
谁愿意接受这么中肯的建议呢?
实际上前些年的商场和购物街里面的厕所设计,都是女厕所比男厕所要大,女厕所大号是两个蹲位的,男厕所大号就是一个蹲位,女厕所四个蹲位的,那么男厕所就只有两个蹲位!
一开始很多人并没有主意到这个,我是无意中发现的。
而现在新建的商场基本男女厕所是一样大,为什么呢?因为开发商发现没有男人的衬托,女人逛街越来越少了,开始注重男士体验。
以前之所以把女厕所建的大是资本家故意的,知道女人逛街的多。就以为解决了女人需求就解决了销售问题,因为女人才爱逛街,为商场带来人气。然而这些资本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没有男人的参与,女人逛街没什么卵用,女人大多数是只逛逛但并没有为商场带来销售的增长。
最初,开发商才不会管男人有没有厕所上,你要是憋得急了,找个路边草丛也是可以的,资本家为了省那点成本,也是他妈费尽了脑子。
后来这些开发商、资本家越来越发现没有男人的掏钱,商场环境再怎么舒适,女人体验再怎么好,可东西已经卖不出去了。
你们看看现在的女装、化妆品、各种女士用的包包、装饰品已经卖不动了,资本家的仓库存货堆成山。
开实体店的、以及开网店的老板越来越感觉到卖男装更有盼头。
别看男人一个月都不逛一次街,但只要男人逛街就是必买。
女人不一样,买不买有啥关系呢,满世界的逛,试穿啊、反正不要钱,但就是不买。然后哦,悄悄拍个照片 回头网购拍一件同款的,价格还低一半,女人笑到天亮。
赚了,哈哈——
如果各位能把目光稍稍从男女问题上移开那么一点点,就会发现这是一个给厕所增加坑位的问题。继而,如果稍微有些生活经验,就会发现,厕所坑位的问题,核心是上下水的问题。
其实题主举的寺庙的问题就说明一些问题。景点里那些只有一层的厕所通常都建的不小,因为就一层,而且用途单一,上下水不受限制。大的商场写字楼,现在的设计也免不了某些坑位冲水“绵软无力”,稍微扔几张卫生纸就堵死。你还每层女厕加坑位,怎么,打算改旱厕,屎尿都在坑里堆着?
至于弄一堆公用坑位的,我不知道别人,反正我是不让家里人去这种坑位。起码在我看来,这种地方无论是搞一场双人运动还是安个摄像头都太容易了。你要是一蹲下发现纸篓里有仨用过的套,你啥感觉?
为什么要设计的大一点?
公共场所建设资金不都是用税收来搞的?
女性多交税了?我寻思男性平均工资比女性高缴税应该也高于女性。理论上男厕所应该是要比女厕所更大的啊?
女的就因为上的慢就给你造更大的?你咋不让政府给你100万呢?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现行的规范中已明确要求公共场所的女厕更大,坑位比为1.5女:1男,而且,实际操作下来,女厕的面积可能是男厕的一倍以上。
而一些较老旧的厕所,可能男女厕所面积差不多大,甚至大部分设计师都会把女厕做大一点,但是男厕有小便斗或小便池这种bug存在,导致同样面积男厕位的数量可能是女厕的1.5到2倍,毕竟一个蹲坑最少要1.2*0.9,蹲坑前的通道还要1.3*0.9,平均要2平方一个坑位,而小便斗平均不到一个平方就可以解决,关键是犄角旮旯都可以多塞一两个小便斗,所以即便男厕面积更小,也能搞出更多的侧位。
再一个,生理上的区别,导致男性如厕效率更高,尤其是小便区域私密性差,大号有人耍手机或者蹲着坐着发呆,小便没看到过有人站在那发呆不动的(除非只有一个人的情况),其实节假日的时候,男厕的大便也有排队的情况,我个人也不止遇到过一次,但是男厕大便排队不影响小便,然而女性这边不一样。现在国外有女性站立的小便位,配合一次性的用品,其实国内也可以尝试,在特殊情况下开启这种厕位并提供相关用品。
谢绝任何形式转载!
网易!你转载我的跟我说过么!?
知乎日报,能不能不要在刊登了之后才假惺惺通知我?都不需要我同意么?
我不想被任何形式的转载!!!!
正文:
作为设计师,我来告诉你们真相。
厕所对于商店也好饭店也好,是属于房租结算的平方内的。就是说,厕所越大商家营运成本越高。
所以对于商家来说是恨不能连厕所都不要。
而相对于男厕只要增加站位来说,女厕要增加就是一个坑位。就是1.5 VS 1.9,所以,作为每一次都想增加女厕面积而没能实现愿望的我,只能说,这个不能怪设计啊......同志们!
国家对于公共场所男厕女厕的坑位比例是有规定的。大型的城市规划项目,不可能不按照规则去做,但是这个比例是一个最低基础保障。非营利的项目,没必要也不会扩建,影响资金分配。而商业营运类的项目,更加是斤斤计较成本控制了。自己店面里的厕所是不需要审批的,所以大小几个坑位全部都是甲方说了算,我们设计师即使出图多画几个女厕坑位,甲方通不过,也是白搭。还是得改图。
有人说,我这是推脱责任我应该据理力争……我只能说:请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还遇到过业主上来就说男厕要比女厕大的,恨不能女人都不要出门上厕所的。我力争有什么用?拿国家标准跟店铺商家去讲,就好比你硬要人家自己家一个马桶不够再装一个放一块。你没有这个权限啊!而且人家换一个听话的设计师可以么?设计师是为甲方服务的。
还有图纸都通过了,设计费都结了,但是施工中业主要求施工队跟他的想法来做的,最后搞成四不像来,你还没办法。人家还就那么开业了,为啥?人家后台硬。我就是一个躺刀的。
所以不是业内的请不要那么自以为是好不好?中国有尊重设计师的气氛么?难道可以争取,身为女人的我不争取么?
要说为什么很多大型百货商场还是能凑合的,那就是……
(总而言之,作为设计师,我们只能保证客户不超过规范的削减公共部位,而根本没权利逼迫人家扩大女厕投入)。我只能柔性的提醒,女人购买力强,女厕多,女人逛的时间就更长,消费量能提高……但是我们国家的人口素质真心不是一般均衡水准。奇葩太多,就不说了。)
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这里前置一下:“女厕应比男厕大”自2016年12月1日起,才成为有效力的规定,而你去的大多数公共场所厕所都是2017年之前修建的。
你理解不了为什么不把“女厕所设计得比男厕所大”,你认为是“相关人员在设计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可是,若我告诉你,相关人员不但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还一度认为女厕所应该设计得比男厕所小呢?
咱们从官方规定中女厕所的占比变化说起——
以下规定来自《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16:
4.1.1 在人流集中的场所,女厕位与男厕位(含小便站位,下同)的比例不应小于2:1。
第一次简化总结:
1、2016年12月1日之后,公共厕所女厕位应该是男厕位2倍。
可见,2017年之后修建的公共场所,女厕所的设计确实会如你所愿。
然而,你去的大多数地方,是建设在2016年12月1日(2016版规范实施日期)之前的。
那就要按照之前一版的规范执行,也就是2005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CJJ14-2005。
关于厕位比例有这样一条。
3.1.8 公共厕所应适当增加女厕的建筑面积和厕位数量。厕所男蹲(坐、站)位与女墩(坐)位的比例,宜为1:1~2:3.独立式公共厕所宜为1:1,商业区域内公共厕所宜为2:3。
第二次简化总结:
1、2016年12月1日之后,公共厕所女厕位应该是男厕位2倍。
2、2005年12月1日到2016年12月1日之间,公共厕所女厕位宜是男厕位1.5倍。
这个比例是不是比新版的规定低很多?
且慢,还没完,注意到那个宜字没?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怎么算条件许可?条件是【建设成本能省就省】,算不算不许可?这不是讽刺,在资源匮乏的时期,厕所修建原则的确应该是【建设成本能省就省】。
我替你翻译一下:宜字条文没条件可以不遵守。
甭管匮乏不匮乏,很多开发商并不愿意少建可售面积多建设女厕,这与性别无关,只与市场定位和成本控制有关(新的商场在厕所建设上不那么扣扣嗖嗖,则是因为自身市场定位比较高)。
为这些开发商做设计的设计师,也没有“三句话,让开发商为我花了十八万”的本事。
若你去过某些人流量不小,却只有一男一女俩厕位的公共厕所,大概就能体会部分开发商恨不得不建厕所的心情了吧。
第二次简化总结改:
1、2016年12月1日之后,公共厕所女厕位应该是男厕位2倍。
2、2005年12月1日到2016年12月1日之间,公共厕所女厕位宜是男厕位1.5倍。以上规定没有条件可以不遵守。
为了追本溯源,我又往前找了一版,那就是1988年6月1日开始实行的CJJ14-87。
关于厕位比例的条文:
第3.2.1条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男、女蹲(坐)位设置比例以1∶1或3∶2为宜。
这就有趣了,当时规范编制者认为,女厕位应该比男厕少。
第三次简化总结:
1、2016年12月1日之后,公共厕所女厕位应该是男厕位2倍。
2、2005年12月1日到2016年12月1日之间,公共厕所女厕位宜是男厕位1.5倍。以上规定没有条件可以不遵守。
3、1988年6月1日到2005年12月1日之间,公共厕所女厕位宜是男厕位2/3。以上规定没有条件可以不遵守。
说句题外话,那些建设于2006年之前,把男厕和女厕设计成一样大的公共厕所,甭管是不是出于设计师本意,已经是超出国家规定的在照顾女性了。
你是不是更难理解了?
2005年的规范,还可以说是经济条件所限,给开发商开了口子,1988年怎么反倒如厕时间更长的女性,厕位还比男性少了呢?
难道是规范编制者公开歧视女性吗?
你信吗?
我不信。
分析问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从当时的社会条件出发。而我们是一个“几十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道路的国家,尤其不能刻舟求剑。
因此,我的推测是:
1988年以前,我国公共场所的单位时间内,女性如厕人数是远比男性要少的。
因为过去的社会治安没有今天好,社会观念没有今天进步,交通没有今天方便,当时的女性较少去远处的公共场所,更倾向于回家解决如厕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情况很快发生了改变,而规范制订却有些跟不上实际变化。
因此,很多不算太老的公共设施,也开始难以满足今天的需求。
这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至于更具体的分析,就留给社会学的知友来回答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