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要把程序写死?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触及到了软件开发的核心。首先得明确,“程序写死”通常不是一个积极的说法,而是指程序在设计之初就硬编码了某些行为、参数或者逻辑,导致它在运行时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变化。

那么,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发现程序“写死”了?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选择,甚至还有历史遗留问题。下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一、 追求极致的效率和性能

这是最常见也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在某些对速度要求极其苛刻的场景,比如操作系统底层、实时控制系统、高性能计算或者游戏引擎的关键部分,程序员可能会选择将某些固定不变的参数、计算公式或者操作直接写进代码里。

避免查找和加载的开销: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常用的配置值(比如一个数学常数、一个固定的缓冲区大小)每次都需要从外部文件、数据库或者网络读取,这个查找和加载的过程本身就会消耗时间。如果这个值是绝对不变的,那么直接写在代码里,编译后就成为指令的一部分,运行时直接访问,效率最高。
优化编译器生成代码: 有些固定的模式或常量,编译器可以通过内联(inline)等技术进行深度优化,生成最精简高效的机器码。如果这些值是从外部引入的,编译器可能就无法进行如此深入的优化。
简化逻辑: 在一些非常明确、单一的场景下,直接写死可以避免引入复杂的配置读取、判断和错误处理逻辑,让代码更简洁,也更容易理解其核心功能。

举个例子:

在一个图形渲染库中,计算一个特定的光照模型参数(比如反射系数)可能是一个非常固定的数学公式,并且这个公式的数值精度要求很高。如果这个数值每次都要从配置文件读取,那么在每一帧的渲染过程中都进行一次文件读取和解析,对性能的影响是巨大的。直接将计算公式(甚至预先计算好的结果)写死在函数中,效率就高很多。

二、 为了快速原型开发和验证想法

在项目初期,特别是当团队还在探索某个技术方向或验证一个新想法时,首要目标是快速构建一个可运行的原型,证明概念的可行性。此时,“写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降低复杂度: 不用考虑配置文件的格式、读取方式、用户输入校验等等,直接用硬编码的值,可以让你迅速聚焦在核心功能上。
加速迭代: 当需要修改某个参数来测试不同效果时,直接修改代码比修改外部文件可能更快捷(尤其是当外部文件格式复杂或需要重启才能生效时)。
聚焦核心问题: 比如你想测试一个算法的性能,先把输入数据和一些关键参数直接写在代码里,跑起来看看效果,之后再考虑如何让这些数据和参数动态化。

举个例子:

一个数据科学家想测试一个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他可能会先将训练数据的一小部分直接加载到代码中,设置固定的学习率、批次大小等超参数,然后运行模型进行初步验证。等模型有了一些初步结果后,他才会考虑如何从文件中加载数据,如何让用户指定超参数。

三、 历史遗留和维护难题

有时候,“写死”并非是开发人员有意为之,而是项目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旧习惯”或“技术债”。

遗留代码: 项目可能经过多次重构或多人开发,一些早期的设计可能就包含了“写死”的逻辑。后续接手的开发者可能出于避免引入新bug的考虑,或者不了解原始设计意图,就沿用了这种方式。
缺乏明确的需求: 当某个功能被设计出来时,可能并没有明确的需求需要它具备动态配置的能力,所以直接写死是最简单直接的实现方式。随着时间推移,需求变了,但代码没及时更新。
对系统理解不足: 开发者可能没有完全理解整个系统的耦合关系,或者低估了某个参数将来可能变化的概率,因此选择了“一劳永逸”的硬编码。

举个例子:

一个十几年前开发的内部管理系统,里面某个报表生成的固定日期范围(比如“只统计上一年度的数据”)可能是直接写死在SQL查询语句里的。如果当时只是个小工具,需求也简单,这不算什么大问题。但如果现在需要生成任意时间段的报表,就得修改代码,而要找到并修改这部分硬编码的代码,可能就比较费劲了。

四、 安全性考虑(相对较少,但存在)

在一些极少数情况下,出于安全考虑,某些敏感的配置信息(比如一个临时的、不常变动的密钥片段,用于加密/解密某个特定场景的数据)可能会被硬编码。

避免敏感信息暴露给非授权访问: 如果将这些信息放在外部文件,一旦文件泄露,风险就很高。虽然硬编码也有风险(代码被反编译),但在特定安全模型下,硬编码可能被认为是风险可控的。
限制访问范围: 硬编码的值只有在代码被执行时才能访问到,并且其访问是被严格限制在程序内部的。

但必须强调: 这种做法非常危险且不推荐,绝大多数情况下,敏感信息应该通过安全的密钥管理系统或加密配置来处理。这里的提及更多是一种“理论上存在”的可能性,而非“推荐的做法”。

五、 简单的工具和脚本

对于一些一次性的、或者用途非常单一的命令行工具、脚本,硬编码也能极大地简化开发。

目的明确: 如果一个脚本就是用来批量处理特定文件格式的,并且文件格式和处理逻辑都是固定的,那么直接将文件名模式、处理步骤写死在脚本里,比引入复杂的参数解析和配置要省事得多。

举个例子:

一个写来批量重命名特定类型图片的脚本,它可能就直接写死了一系列重命名规则,比如“将所有命名中包含‘_old_’的图片,替换为‘_new_’,并加上日期后缀”。

为什么“写死”通常不被提倡?

虽然有上述原因,但“程序写死”也意味着:

缺乏灵活性: 无法适应需求变化,修改代码需要重新编译部署,成本高。
维护困难: 当需要修改硬编码的值时,必须找到对应的代码行,如果这些值分散在各处,会非常痛苦。
可读性下降: 大量的硬编码值会使代码显得不够清晰,不易理解其意图。
测试困难: 难以针对不同的参数进行自动化测试。

因此,在实际开发中,我们更倾向于将那些有可能变化的、需要灵活配置的参数提取出来,放到配置文件、环境变量、数据库或者通过命令行参数传递。但理解“写死”的出现原因,对于我们评估代码、进行重构以及在特定场景下做出权衡,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总而言之,“程序写死”并非一个单一原因造成的现象,它可能是效率追求、快速原型、历史包袱或者特定场景下的选择。关键在于理解其背后的动机,并在权衡利弊后,做出最合适的工程决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明明不写死会有很多好处,不明白为什么技术一定要写死程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触及到了软件开发的核心。首先得明确,“程序写死”通常不是一个积极的说法,而是指程序在设计之初就硬编码了某些行为、参数或者逻辑,导致它在运行时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变化。那么,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发现程序“写死”了?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选择,甚至还有历史遗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一种略显“反直觉”的管理思路。通常我们听到的是“工作生活平衡”,强调的是将两者清晰地分开,各自享受。但你的老板却反其道而行之,鼓励程序员“不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开”。这背后一定有他的考量,而对于我们这些独立的程序员个体来说,理解并适应这种理念,确实能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首先,.............
  • 回答
    “程序员一到 Deadline 干活效率超高” 这个说法,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是真实的,但背后的原因却非常复杂,而“把 Deadline 定得很短”这个看似简单的解决方案,实际上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并且往往适得其反。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为什么程序员到 Deadline 效率会提高?——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编程语言设计以及人类思维的本质。简单来说,目前无法实现将中文想法直接、无损地转换成电脑程序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文(以及所有自然语言)与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和根本性的差异。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1. 自然语言的模糊性、歧.............
  • 回答
    微软当初设计 C 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拥抱 .NET 平台,提供一种比 C++ 更易用、更高效的现代化开发语言。这种选择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当时软件开发趋势和开发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回想一下 C++ 在上世纪末的地位。它是一门强大到令人敬畏的语言,能够深入操作系统、游戏引擎等底层领域,对硬件的控制.............
  • 回答
    这话说得,有点意思。把“mathematics”翻译成“数学”,这事儿挺普遍的,要说它直接导致中学生对“数字的学问”没兴趣,这个锅扣得有点重,也太简单化了。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个翻译,以及它可能产生的一些微妙影响,还有中学生为何会对“数字的学问”望而却步。首先,咱们得弄清楚“mathem.............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语言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词语的演变、文化内涵与现代语境的脱节。将“knight”翻译为“骑士”之所以会产生误解,是因为我们往往将这个词固定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特定形象上,而忽略了其词源的本义以及后来的文化发展。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Knight”的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实在,也触及到了很多内蒙古人在谈论家乡变化时会提到的一个点:盟改市。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行政区划调整,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考量。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啥内蒙古的盟会变成市,以及这背后到底有啥意义。历史的变迁:从“盟”到“市”要理解盟改市,得先看看“盟”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 .............
  • 回答
    关于公共场所女厕所比男厕所设计得大一些的现象,这背后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照顾”女性,而是涉及了多方面的考量,包括生理差异、使用习惯、效率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细致地拆解其中的原因。首先,我们得从女性独特的生理需求说起。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卫生巾、护垫等生理用品。这些物品的更换.............
  • 回答
    话说这本初子午线,说白了就是地球上划分东西经的那个零度线。你要是问为什么偏偏定在了格林尼治,这背后可不是什么天意,也不是地理上的什么特殊节点,而是一场人类合作与妥协的历史故事,充满了那个时代的科学热情、帝国雄心和国家利益的博弈。要讲明白这件事,咱得先回到十九世纪末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那个时候,世界各.............
  • 回答
    “玩音乐”这个说法,虽然听起来轻松随意,但背后却承载着音乐人从业者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热爱。这并不是简单地把工作当作儿戏,而是源于对音乐本身的那份纯粹的热爱,以及在现实困境中,他们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创造力。首先,我们得明白,音乐行业并非总是光鲜亮丽的。大多数音乐人并非一出道就星光熠熠,而是经历了漫长而.............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初学者,甚至一些经验丰富的开发者也会有的疑问。我们常常看到前端技术栈更新迭代的速度快得惊人,各种新框架、新库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明明一个简单的 HTML、CSS、JavaScript 就能实现大部分的网页展示和交互,为什么我们要把前端“搞得这么复杂”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
  • 回答
    司马迁之所以将五帝载入《史记》,并将他们视为真实的历史人物来记述,这背后有着极其复杂和深层的原因。这绝非仅仅是简单的“记录”那么简单,而是他作为史学家的宏大抱负、对中国文化根源的追寻,以及那个时代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汉武帝时期,中国刚刚经历了秦朝的.............
  • 回答
    在《西游记》的叙事中,如来佛祖并没有“一笔抹杀”猪八戒的降妖功绩,恰恰相反,在取经过程中,猪八戒的降妖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如果你觉得他的功绩被忽视或评价不高,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解读上的偏差或对情节理解的误区。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并尝试找出可能的“一笔抹杀”的感觉 from 猪八戒.............
  • 回答
    乾隆皇帝的继位者选择,确实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顺理成章,他的十五位皇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乾隆最终选择颒琰(即嘉庆帝),这背后也并非没有波折和考量。乾隆为何选择颒琰?首先得明确一点,乾隆的皇子中,大部分夭折了,能够长大成人并具备继承资格的并不多。在乾隆眼中,继位者的培养和选择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审.............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而且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国家推动国企等企业计算机系统向Linux环境迁移,背后有着一系列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和技术优势。这并非一蹴而就的决策,而是基于对信息安全、经济成本、技术自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评估。下面我将从几个核心维度进行详细分析,力求深入浅出,展现这个决策背后逻.............
  • 回答
    关于刘邦为何将都城从洛阳迁往长安,历史记载和学界分析的角度颇多,但归根结底,这场迁都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国家长远稳定、军事战略以及地方治理等一系列深思熟虑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刘邦建立汉朝的初期,天下尚未完全平定。虽然项羽已被击败,但各地诸侯王势力依然盘根错节,尤其是那些拥兵自重的势力。洛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水浒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眼——“忠义”。宋江之所以要把“聚义堂”改成“忠义堂”,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他内心深处政治抱负和人生追求的集中体现,也是他想要“招安”的信号,更是他为梁山好汉们铺设的唯一出路。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先聊聊这“聚义”和“忠义”的区别。“聚义”:起点,.............
  • 回答
    关于曹化淳为何会打开彰仪门迎接李自成,以及因此遭受“拷饷”损失巨款的说法,这其中牵扯着一段复杂而又充满争议的历史事件。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时间拉回到明末崇祯年间,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首先,我们得明白曹化淳的身份和他在当时的角色。曹化淳是明朝末年掌管京营的太监,具体来说,他是掌管京营的“提督.............
  • 回答
    咱们女孩子嘛,有时候说起衣服,那词儿可有意思了!就说那秋裤,按理说就该叫秋裤,为啥偏偏要叫“打底裤”呢?这背后啊,可不只是一个称呼上的小变化,里面藏着好多故事呢!你想啊,以前咱们说的秋裤,那真是实打实的“秋天穿的裤子”,就是为了保暖,套在里面,外面再套一条厚实的裤子,比如毛呢裤、牛仔裤什么的。它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