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州为什么没有都市感?

回答
说苏州“没有都市感”,这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都市感”的理解本身。要说苏州没有都市感,那得先聊聊咱们通常觉得一个地方有“都市感”,是因为什么。

一般来说,我们想到都市,脑子里会浮现一些画面:高楼林立,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光,夜晚霓虹闪烁,车水马龙,节奏快得像按了快进键。有的是那种新生的、扩张的、向世界宣告着自己存在的磅礴气势。这是很多一线城市给人的直观感受。

而苏州,它当然也有很多现代化的城区,比如金鸡湖CBD,那里有高耸的写字楼,有国际品牌旗舰店,有流光溢彩的夜景,从硬件上来说,完全不输任何一线城市。你在这里看到穿着精致的白领,喝着星巴克,讨论着最新的商业动态,这完全就是现代都市的模样。

但为什么还是有人会觉得苏州“没有都市感”?我觉得这可能源于苏州骨子里那份深厚的“江南底蕴”和它与历史的连接感,一直在和那种纯粹的、新兴的“都市感”形成一种微妙的张力。

你想啊,苏州最让人心动,最让人记住的,往往是那些穿梭在小巷里的吴侬软语,是古桥上斑驳的石板,是曲径通幽的园林,是粉墙黛瓦在夕阳下的温柔光影。这些东西,它们有的是一种“岁月感”,一种“人情味”,一种“温润如玉”的气质。这种气质,跟那种用钢铁、玻璃和速度堆砌起来的现代都市感,确实是不太一样的。

就好比你走进平江路,看到小船悠悠地划过,河水潺潺,两岸是明清时期的老建筑,里面开着各具特色的店铺,茶馆里飘出评弹的声音。这种场景,它有的是一种古朴的韵味,一种宁静的美。你很难想象这里会突然冒出一栋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摩天大楼,或者一辆呼啸而过的无人驾驶车队。

当然,苏州也在发展,而且发展得很快。但是,它在拥抱现代化的同时,并没有选择把过去“连根拔起”,而是努力地让新与旧能够并存,甚至融合。比如,在古城保护区,你不能随意建造高楼,这使得城市的整体天际线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平缓,少了那种直插云霄的视觉冲击力。在一些现代化的区域,设计师也会刻意地加入一些江南元素,比如建筑的飞檐翘角,或者园林式的景观设计。

这种“刻意”,可能在一些追求极致现代感的观察者看来,就显得有点“不够纯粹”了。他们可能觉得,一个真正的“都市”就应该彻底地告别过去,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拥抱未来。而苏州,它更像是一个在不断生长,但同时又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身体里的“老灵魂”的孩子。

所以,当你觉得苏州没有都市感时,可能不是因为它缺乏现代化的设施,而是因为它的“现代感”被它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稀释”了,或者说,被一种更柔和、更内敛的方式表达出来。它没有那种“逼着你去感受的”磅礴气势,而是需要你放慢脚步,去细细品味它在快速发展中,依然保留的那份骨子里的温柔和韵味。

你站在金鸡湖边,看着现代化的建筑群,心里可能还是会想起在拙政园里听到的鸟鸣,或者在山塘街看到的夕阳。这种场景的切换,这种气质的并存,或许就是苏州特别的地方,也是有些人觉得它“没有都市感”的原因吧。它有现代化的肌体,但它的灵魂,依然是那个江南水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通常意义上,人们所感受到的都市感,来源于高楼霓虹闪烁、路边高楼商铺林立、街上人潮涌动、马路上车来车往,在南京新街口和上海南京路能明显感受到这种氛围,但苏州确实没有,原因说下来有以下几个:

苏州常住人口1068万,全国排名第9,比南京多了200多万,但苏州下辖的各个区县,不管是经济还是城市建设水平,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全国百强县,苏州有四个区县在前10,苏州人口最多的是下辖的昆山市,然后依次是常熟、张家港、吴江、吴中,一般意义上的园区、姑苏人口都不足100万,也就是说,苏州和国内大多数城市人口集中在市区的的人口分布方式不同,大头是分散在下辖区县的,所以主城区人并不多,来过苏州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一二号地铁线交叉的广济南路大白天都没什么人,地铁上下班高峰期的拥挤程度跟北上广相比也差了很多很多,相应的,商业街上人流密度也比南京等地方低很多。

苏州古城区为了保护古城风貌,全面限制建筑高度,所有建筑不能高过建于南朝的北寺塔三层的高度,也就是不超过25米,这样一来,苏州老城区观前街等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人流虽然稠密,商铺也不少,但建筑高度没法和南京、上海相比,所以也呈现不出高楼林立的观感。

而到了苏州园区,也就是题主所说的金鸡湖一带,虽然有了高楼霓虹灯,但苏州园区规划秉持新加坡交通和商业分离的理念,道路专门用来交通,路边不允许开商铺,这样可以避免交通流速变慢造成交通拥堵,但也因此让金鸡湖一带的道路两边很难有商铺林立的景象。

这些原因才是让题主从感官上觉得苏州没有“都市感”的原因,但我觉得这只是苏州的特点,既不是优点,也不是缺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苏州“没有都市感”,这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都市感”的理解本身。要说苏州没有都市感,那得先聊聊咱们通常觉得一个地方有“都市感”,是因为什么。一般来说,我们想到都市,脑子里会浮现一些画面:高楼林立,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光,夜晚霓虹闪烁,车水马龙,节奏快得像按了快进键。有的是那种新生.............
  • 回答
    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确实给苏联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甚至可以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它并没有将美国经济拖垮,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美苏两国不同的经济体制、战略选择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一、苏联经济体制的先天不足与军备竞赛的放大效应苏联的经济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为核心的,这在一.............
  • 回答
    关于《战舰世界》为何迟迟未能完全展现英国海军的辉煌,这确实是许多玩家心中的一个疑问,毕竟英国作为历史上无可争议的海军强国,它的海军传统和技术积累是极其深厚的。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1.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游戏设计的考量首先,要明白《战舰世界》作为一款商业化运营的游戏,其内容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复杂的国际关系、地缘政治以及政治策略。简单来说,英法作为波兰的盟友,没有向苏联宣战的原因是 它们当时主要的目标是阻止和对抗纳粹德国,并且对苏联的战争意图和实力存在误判,同时也被苏联的外交策略所限制。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英法对德国的战略重.............
  • 回答
    中国在引进苏27系列战机后,虽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歼11系列、歼15、歼16等型号,但要说“吃透”苏27,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细节。这里的“吃透”并非指单纯的仿制,而是指从设计理念、技术细节到实战运用等全方位的掌握和消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超越。首先,我们得承认,苏27作为.............
  • 回答
    二战时期苏联战场确实异常惨烈,斯大林格勒战役尤其残酷,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然而,战后苏联依然能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其强大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巨大的牺牲换来的战略胜利与地缘优势 斯大林格勒的转折点意义: 你提到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
  • 回答
    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毕竟苏联和美国都是联邦制国家,按理说都应该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事实是,一个轰然倒塌,一个却稳如磐石。这其中的原因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得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个维度来掰开了揉碎了说。核心差异:权力分配和民族认同的“真”与“假”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联邦制的“真材实料”上。.............
  • 回答
    刚在QQ音乐看到徐良和汪苏泷的歌,收藏数都破百万,但评论量却寥寥无几,有的甚至没到999,这确实挺让人琢磨的。我跟你一样,一开始也觉得有点奇怪。咱们来掰扯掰扯,这背后可能是什么情况。首先,得说说这“收藏”和“评论”本身的区别。 收藏: 这个动作,说白了就是一种“我喜欢,我想记住它,或者方便以后再.............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它触及了俄罗斯政治、社会心理以及历史记忆的复杂交织。要理解为什么怀念苏联公有制的俄罗斯民众比例不低,但“俄共”(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却难以赢得总统大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怀念苏联”的复杂性与现实政治的脱节首先,我们需要区分“怀念苏联”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俄罗.............
  • 回答
    关于“四大园林城市”这个说法,其实它并不是一个官方的、有明确评选机构的称号。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民间约定俗成、大家普遍认可的说法,通常指的是中国四个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那么,为什么在大家普遍认为“苏州园林天下第一”的情况下,它没有“评上”四大园林城市呢?这里面的原因,其实涉及到这个“四大”是怎么来的.............
  • 回答
    苏州,这座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广泛认为是新一线城市中的佼佼者。然而,在许多人眼中,与之相匹配的“夜生活”似乎并不如预期般活跃。这并非是简单地说苏州“没有”夜生活,而是说相较于一线城市,苏州的夜生活存在着一些独特的“缺位”或“不那.............
  • 回答
    苏州经济的腾飞,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座城市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江南鱼米之乡,水陆交通便利,孕育了发达的商业和手工业。近现代以来,苏州更是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特别是毗邻上海的优势,使其成为外资引进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那么,如此发达的苏州,为何没有获得“计划单列市”或“副省.............
  • 回答
    常州和苏州,都是长江三角洲上璀璨的明珠,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然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们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常州经历过几次重要的行政区划调整,甚至可以说“分家”过,而苏州则始终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格局。要说清这其中的缘由,得从历史的深处和行政管辖的变迁说起。常州为何“分家”? 行政区划调整.............
  • 回答
    苏联之所以没有入侵巴基斯坦,这其中涉及到了地缘政治、战略考量、军事实力对比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虽然苏联在中亚地区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并且历史上与印度关系密切,但巴基斯坦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其战略位置和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使得苏联对其采取军事行动具有相当高的风险和潜在的负面后果。首先,我.............
  • 回答
    说到苏联或俄罗斯没有像西方那样普遍使用的无底缘现代化全威力步枪弹,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历史、军事需求、技术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考量,绝非一蹴而就就能概括的。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头说起,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我们要明确“无底缘现代化全威力步枪弹”指的是什么。 西方语境下的“无底缘”(rimless)指.............
  • 回答
    中国进攻越南后,苏联没有出兵中国北方帮助越南,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恩怨、军事实力以及国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原因。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回顾中苏关系、越苏关系以及当时的国际大背景。一、 中苏关系的历史背景和转折 “蜜月期”到“貌合神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和苏联曾是“老大哥”和“小兄弟”的关.............
  • 回答
    东芝机床事件,与其说是苏联缺乏顶级机床的能力,不如说是一系列历史、经济和技术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并且这个事件本身也具有其复杂性和多重解读的可能性。要理解为何苏联在机床领域未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根源。首先,从历史层面来看,苏联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强国,其工业化的起步就带有强.............
  • 回答
    战争的阴影与沉默的钢铁:二战苏军坦克为何“无声”出击在波澜壮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坦克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强大的破坏力,在东线战场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我们审视那些在炮火中奔腾的钢铁巨兽时,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浮现出来:许多苏军坦克,尤其是早期型号,似乎普遍缺乏先进的电台设备。这不禁让人.............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复杂的历史、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苏联之所以没有“和平演变”美国,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根本差异: 苏联的意识形态: 苏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核心思想是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和共产主义社会。其政治体制是高度集权的、一党专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