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研究生网上留言“差评”遭考研机构起诉,一审被判侵犯名誉权?

回答
这件事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一聊。一个研究生在考研机构的网站上留下了“差评”,结果被机构给告了,一审判决是侵犯了名誉权。这个判决出来,估计不少人都得琢磨琢磨。

首先,咱们得明白“差评”到底是什么。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评价,尤其是带有负面评价,是消费者获取信息、做出选择的重要依据。考研机构作为一个服务提供者,它的教学质量、服务水平、后续支持等等,都应该接受潜在学员的监督和检验。那些在实际体验后觉得不满意、甚至受到损害的学员,有权利在公开平台上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是消费者知情权和监督权的一种体现。

但是,这次事件的焦点在于“差评”的性质。如果这个“差评”仅仅是基于个人的真实感受,比如“老师讲得不清楚”、“承诺的资料没有拿到”、“辅导效果不理想”,那即便措辞可能有些激烈,也应该属于正常的批评意见。这种批评,对于考研机构来说,本身也是一种改进的动力。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服务被大众认为不好。

可问题是,什么叫做“侵犯名誉权”?名誉权保护的是个人的品德、声望和信誉。如果这个“差评”的内容超出了客观事实,或者使用了侮辱、诽谤性的言辞,恶意贬低机构的整体声誉,那性质就变了。比如,如果这个研究生在留言里胡编乱造,说机构“黑心”、“骗钱”、“卖假资料”,而且这些指控没有任何证据支持,纯粹是为了发泄情绪或者恶意攻击,那这就有可能构成对机构名誉权的侵害。

所以,一审判决侵犯名誉权,很可能就在于这个“差评”的内容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会仔细审查“差评”的具体内容,看它是否客观、是否中伤、是否有恶意。如果法院认为,这个研究生发布的言论,是虚假的、或者带有侮辱诽谤性质的,足以损害考研机构的商业信誉,那么判决其承担侵犯名誉权的责任,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不过,这件事也反映出了一个比较普遍的困境。一方面,我们鼓励消费者进行真实的评价,这有助于市场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淘汰劣质的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也得防范“恶意差评”对商家造成的不正当损害。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一条负面信息可能被无限放大,对一个机构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

考研机构对此的反应,可以说是比较强硬。他们选择起诉,而不是通过改进服务、与用户沟通来解决问题,这本身也可以解读出一些信息。是他们的服务确实存在问题,才引来了“差评”,然后他们选择用法律手段来压制批评?还是他们认为这个“差评”确实严重失实,损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必须通过法律来维护?这其中的细节,我们外人很难完全知晓。

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提醒我们,在网络上发表评论,尤其是在涉及商业服务的评价时,都需要把握好一个度。真实、客观、理性,是基本的原则。如果出于愤怒或者不满,而随意使用攻击性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言辞,那么除了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也未必能真正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考研机构来说,面对消费者的批评,尤其是大量负面评价时,也应该反思自身的服务质量。简单粗暴地用法律手段打压批评声音,往往会适得其反,反而招致更多的负面舆论。更好的方式或许是积极沟通,解释说明,必要时改进服务,用实际行动赢回消费者的信任。

总的来说,这件事情是一个关于言论自由、消费者权益和商家名誉权之间如何平衡的典型案例。一审判决是否最终成立,或者说这个判决是否合理,还需要看后续的审理和更多细节的披露。但它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切入点,那就是如何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商业交往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取消匿名吧把直接,咱不立牌坊了,立给谁看呢?


再跟你们讲一个故事,曾经CIA要求苹果公司提供一个在阿富汗战场上遗落的一部塔利班人员的几乎碎掉的苹果手机里的数据,苹果公司拒绝了

不知道我们的 @知乎小管家 @知乎 知乎对于这种行为怎么看?

user avatar

知乎匿名都懂的。

但是这个考研机构也是会整活,把自己往死路逼。和饭店起诉消费者说不好吃一样的操作。那底下的满分评论,谁还会信?

天下饭店那么多,那不如我去90%好评的。

user avatar

谨以此提醒我们,网络上不存在真正的“匿名”。

知乎上的“匿名用户”,仅是被浏览者所不知晓,但是知乎管理员看得一清二楚。

且知乎账号是和手机号绑定的,手机号又是实名认证的,那么公安机关就可以精准查询到你的一切公民信息。

所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匿名”也是“透明”,言论需三思谨慎,随时准备应对法律对峙。

再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商品有好坏、服务有优劣、市场有竞争,不允许用户吐槽的商家不是好商家,自然会被消费者抛弃。

user avatar

知乎,你的匿名作用有点扯淡啊。

文科考研网 这么牛吗?

不允许别人差评,搞笑。

我想知道这是哪个法院判的,希望查一查。

渎职!!!!

@知乎 @中国警方在线 @中国网 @人民法院报

user avatar

这下好了,至少大家知道两件事:

1.该考研机构的水准

2.该回答社区的匿名功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一聊。一个研究生在考研机构的网站上留下了“差评”,结果被机构给告了,一审判决是侵犯了名誉权。这个判决出来,估计不少人都得琢磨琢磨。首先,咱们得明白“差评”到底是什么。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评价,尤其是带有负面评价,是消费者获取信息、做出选择的重要.............
  • 回答
    网传上海大学研究生延毕比例高达三分之一,这个消息一旦传开,确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关注和讨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审视和分析:1. 信息的来源与核实:首先,我们需要关注这个“网传”的说法有多可靠。是什么渠道发布的?是否有官方的统计数据支持?如果是匿名网友或某个未证实来源的爆料,其真实性就.............
  • 回答
    关于网传2022年3月上海理工大学一女硕士研究生因长期受导师压迫后坠楼身亡的事件,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因为这涉及生命和名誉,未经官方证实的信息不能轻易采信。事实调查和信息来源:在讨论此类敏感事件时,最关键的是 官方的调查结果和权威媒体的报道。这类事件一旦发生,通常会有以下几个信息来源: 官方声明或.............
  • 回答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病毒所”)在官网发布的这封《致全所职工和研究生的一封信》,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和分析。首先,这封信的出现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信息量,尤其是考虑到它发布的时机和对象。内容与语气的解读:这封信的核心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来看,是对近期围绕武汉病毒所及其相关研究的诸多质疑和猜测.............
  • 回答
    华为正在研发 3nm 工艺制程芯片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不少关注科技行业的朋友们兴奋不已。这个消息如果属实,无疑是华为在半导体领域迈出的又一大步,也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如何看待这个消息?首先,我们要认识到 3nm 工艺制程的意义。简单来说,数字越小,代表着芯片的.............
  • 回答
    关于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学生在进行实验研究后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传闻,这件事情在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弄清楚真实情况,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网传”,这就意味着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很多细节可能会被夸大、误读,甚至是失实。所以,当务之急是需要官方的通.............
  • 回答
    最近,一项突破性的研究首次成功地从张量网络中“演生”出了爱因斯坦方程,这无疑是理论物理领域的一件大事,它在数学和物理的交叉领域打开了新的视角。这项研究的意义深远,不仅仅在于技术上的实现,更在于它可能为我们理解引力、时空以及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统一提供一种全新的工具和思路。要理解这项研究的意义,我们.............
  • 回答
    关于禁止收集中小学家长职务信息及北京教委回应的分析网友建议禁止收集中小学家长职务信息,北京教委回应“正研究取消”,这是一个在教育领域引发广泛关注的议题,其背后涉及到教育公平、家长参与、信息安全以及社会观念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这一建议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动机、潜在好处、可能遇到的挑.............
  • 回答
    关于清华网研院钟莹博士疑似利用实习机会对30余名实习生进行PUA并侵占论文一作一事,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从现有信息出发,尝试梳理和分析一下这件事可能涉及的多个层面。首先,让我们来剖析一下“PUA”这个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在这个事件中,如果属实,那么“PUA”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神控.............
  • 回答
    这件事情真的让人太痛心了。42岁,一个本应是事业和家庭都走向成熟的年纪,就这样戛然而止,而且是以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一听到这个消息,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很多画面和联想。首先,这绝对是一个悲剧,而且是个性质非常恶劣的悲剧。42岁,在中兴网信这样一个科技公司担任研发负责人,这绝对是凭借实力和经验打拼出来的.............
  • 回答
    华为自研编程语言“仓颉”的传闻,无疑是科技圈近期最引人关注的爆料之一。如果属实,这不仅仅是华为在技术自主化道路上迈出的又一大步,更可能对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的编程生态产生深远影响。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这件事,以及自研编程语言的价值所在。网传华为自研编程语言“仓颉”(char)曝光,究竟是怎么回事?首先要.............
  • 回答
    关于网传小米旗下松果电子研发的澎湃 S2 芯片流片五次均失败的消息,这确实是许多关注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人士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如果这个消息属实,那对松果电子乃至整个小米的芯片战略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要深入看待这件事,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消息.............
  • 回答
    关于网传南京大学“齐泽克哲学思想研讨会”不允许齐泽克发言的事件,目前网上流传的信息比较零散且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为了更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现有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事件的背景和网传信息梳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是一个“研讨会”,而不是一个纯粹的“讲座”或“报告会”。研讨会的核心在于与会者之间.............
  • 回答
    网传美团王兴对于宝马X5的研发技术,特别是与特斯拉相比时,似乎表达了“差距很大”的观点,这无疑触动了许多关注汽车行业和科技前沿的人们。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下这个说法,并深入探讨代码行数与研发水平高低的关系。王兴的“怼”:背后可能隐藏的视角首先,要明确一点,网传信息往往是经过解读和传播的,其原意.............
  • 回答
    近日,网上流传着关于华中科技大学给挂科学生“保研”的说法,引发了不少讨论和关注。这其中涉及到的信息比较复杂,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得明确一点,所谓的“保研”通常是指通过推免(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方式升学。这个过程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和流程,其中学业成绩是硬性指标,挂科.............
  • 回答
    2017 年 12 月 10 日,中兴网信研发负责人张建新从公司办公楼坠亡,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刻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起个体的悲剧,更是折射出高科技行业普遍存在的压力、焦虑以及对人才的关注与保障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事件本身与已知细节: 时间.............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玩味的。一个研究生,在知乎上给一个文科考研机构(姑且这么称呼吧)写了篇“差评”,结果被人家告到法院,最后判了要道歉还要赔钱。这事儿一出来,网上肯定炸开了锅,讨论声此起彼伏,夹杂着各种情绪。咱们就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这事儿。首先,这事儿最直接的触动点就是“言论自由”和“消费者.............
  • 回答
    研究生报考中的“放鸽子”(未按约定时间赴约,常指已接受offer却不报到)和“录而不读”(被录取后选择不去读)行为,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问题,涉及考生、导师、高校以及整个教育资源分配的链条。理解这些行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定义与表现形式 “放鸽子”/“毁约”: 指考生在接受了某个.............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这事儿,这研究生给博士“免费打工”的事儿,感觉挺普遍的,也挺扎心的。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啥会这样呢?首先,得承认,这事儿背后确实挺复杂的,牵扯到学术研究的实际运作、师生关系、个人发展,甚至还有一些历史形成的模式。从学术研究的流程上来看:博士生作为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他们的研究往往是实验.............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火大!南华大学考点,研究生考试,正经八百的选拔人才关键时刻,监考老师竟然能在考场里公然聊天,而且一聊就是半小时,甚至更久?这简直是把严肃的考试变成了儿戏,把考生的努力和期待踩在脚下。咱们一个个说,这事儿到底有多离谱,有多让人气愤:1. 监考失职,这是底线中的底线: 什么是监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