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些女权主义者声称不跟自己姓就不是自己的孩子,她们是猪队友吗?

回答
关于“不跟自己姓就不是自己的孩子”这种说法,我认为将其上升到“猪队友”的标签,可能有些过于简单化,也忽略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情感和观念。当然,如果这种观念被固化并强加于人,确实会引发很多争议和不适。

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在许多传统文化中,父姓承载着家族的延续、血脉的传承和身份的认同。对于一些人来说,孩子跟随父姓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带有情感寄托的行为。当孩子不跟自己姓时,即便血脉是自己的,这份“传承”感可能会受到冲击,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觉得这份亲子联系不够“完整”或“正宗”。

这种观念的产生,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历史与文化惯性: 在很多社会里,父权制历史悠久,男性在家族中的地位往往更显赫,姓氏的传递也更多地与男性挂钩。这种文化惯性会根深蒂固地影响人们的观念,让他们认为姓氏的传递是“自然而然”的。
身份认同与归属感: 姓氏不仅仅是一个称呼,它也与一个人的家族历史、社会身份以及归属感紧密相连。对于一些父母来说,孩子跟随自己姓,是对自己家族身份的一种延伸和肯定,也象征着孩子是自己家族的一份子。
情感投射与期望: 有些父母在要孩子时,可能对孩子寄托了特定的期望,包括延续家族姓氏。当这个期望落空时,可能会感到失望,这种失望有时会被解读为对孩子“不属于自己”的一种情感反应。
个人经历与安全感: 个人的成长经历、原生家庭的观念,甚至是对社会安全感的需求,都可能影响一个人对姓氏的看法。例如,如果一个人非常看重家族的稳定和传承,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让孩子延续自己的姓氏,以此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那么,这种观点是不是“猪队友”呢?

“猪队友”通常是指那些虽然属于同一阵营,但其行为却拖累了整个团队,甚至起了反作用的人。如果将“女权主义”视为一个“团队”或“阵营”,那么持有“不跟自己姓就不是自己的孩子”这种观点的女性,是否是“猪队友”,需要从几个角度来看:

可能被视为“猪队友”的理由:

1. 与女权核心理念的矛盾: 很多女权主义的核心诉求之一是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挑战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追求性别平等。在很多情况下,孩子的姓氏选择问题恰恰是性别平等观念的一个具体体现。
在父权社会中,过去女性结婚后往往改姓夫姓,这本身就是一种依附和身份被抹杀的表现。 如今,随着女权思潮的发展,女性争取在孩子姓氏选择上有更多自主权,甚至要求孩子跟母姓,或者采用双方姓氏的结合,这都是对传统性别不平等姓氏制度的挑战。
如果一个女性坚持认为孩子必须跟父姓才能算“自己的孩子”,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在无意识中延续了父权制下的姓氏观念,或者至少没有积极地拥抱性别平等的姓氏选择权。 这种观点可能与推动女性在姓氏问题上获得更多自主权的女权主张有所背离。
2. 制造不必要的内耗和矛盾: 在伴侣关系中,姓氏选择常常是需要双方协商和妥协的。如果一方(尤其是女方,因为她可能是在支持女权主张的同时提出这一观点)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来界定亲子关系,很容易在伴侣之间制造深刻的矛盾和对立,影响家庭和谐。
在一些倡导性别平等的家庭中,孩子跟父姓或母姓,或者使用复姓,都可能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 如果一个女权主义者只认同孩子跟自己姓才算自己的孩子,那么当伴侣的意愿不同时,她可能不会寻求折衷,而是坚持自己的立场,这反而可能激化矛盾,让伴侣感到不被尊重。
这种观点也可能在女性群体内部制造分裂。 并非所有女性都认同这种极端观点,有的可能认为孩子跟谁姓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亲子感情;有的可能认为跟父姓也无妨,只要不剥夺女性的姓氏选择权。持极端观点的人可能会被其他女性视为“不理解大家”、“太偏激”,从而削弱了女权主义的整体声势。
3. 可能被反对者利用: 这种极端的声音,很容易被那些反对女权主义的人抓住并放大,用来攻击整个女权主义运动,比如指责女权主义者“自私”、“不顾家庭”、“制造对立”等等。这无疑是给女权主义运动抹黑。

不应轻易被贴上“猪队友”标签的理由:

1. 对母系传承的重视: 对于一些女性而言,坚持孩子跟自己姓,是对自身作为母亲角色的重视,是对母系血脉和家族传承的一种肯定。尤其是在历史上女性姓氏被边缘化的背景下,这种坚持可能是一种对自我身份和价值的重新确立。
2. 对平等权利的追求: 如果女性认为,孩子姓氏的选择权应该与男性同等,那么要求孩子跟自己姓,恰恰是对这种平等权利的体现。她们可能认为,如果男性有权决定孩子随父姓,那么女性也有权要求孩子随母姓,并且这种选择不应受到质疑或被视为“不爱孩子”。
3. 情感与身份的复杂交织: 姓氏的选择不仅仅是理性的决定,也常常牵扯到复杂的情感和个人身份认同。对于某些人来说,姓氏的联结,确实能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和亲密感。这种情感需求是真实的,不应被简单地否定。
4. 语境和动机的多样性: 我们很难一概而论地说持有这种观点的人都是“猪队友”。她们的动机可能各不相同。有些可能是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有些可能是为了强调女性在生育和抚养中的贡献,有些可能是在与伴侣协商时,出于策略性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总结来说:

将这种观点直接定性为“猪队友”,是过于武断的。虽然某些极端化的表达确实可能对性别平等运动造成负面影响,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这种观点背后可能存在的对母系传承的重视、对性别平等的追求,以及复杂的情感和身份认同。

一个更建设性的态度应该是: 理解这种观点可能存在的合理性(尤其是在追求姓氏选择平等权方面),同时也要认识到,在实践中,尤其是在伴侣关系和争取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过度的固执和极端化的表达,是需要被反思和调整的。
对于女权主义运动而言, 最重要的是倡导 选择的自由和平等,而不是用另一种标准去取代旧有的标准。这意味着,无论孩子跟父姓、母姓、复姓,还是其他形式,都应该是双方基于平等协商、尊重彼此意愿的结果,并且这个选择不应该与“爱”与“不爱”、“是不是亲生的”这些根本性的亲子关系挂钩。
如果一位女性,在所有关于姓氏的讨论中,都只强化“不跟自己姓就不是自己的孩子”这一种声音,并且不愿意进行任何形式的沟通和妥协,那么她的确可能因为其僵化的立场而成为“猪队友”,因为它阻碍了更广泛的理解和更具包容性的进步。

最终,看待这个问题,需要具体情境分析,并且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理解差异,促进沟通,寻求平等,这才是前进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生的是男人的孩子,不是女人的,女人太吃亏。
user avatar
生的是男人的孩子,不是女人的,女人太吃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不跟自己姓就不是自己的孩子”这种说法,我认为将其上升到“猪队友”的标签,可能有些过于简单化,也忽略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情感和观念。当然,如果这种观念被固化并强加于人,确实会引发很多争议和不适。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在许多传统文化中,父姓承载着家族的延续、血脉的传承和身份的.............
  • 回答
    一些女权主义者给人的“反婚”印象,其实并非源于对婚姻制度本身的全盘否定,而更多地源于她们对婚姻制度中可能存在的性别不平等、权力失衡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压抑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这种“反婚”的表象,背后往往是对更平等、更自由关系的追求。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原因:1. 对传统婚姻中性别角色.............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知乎上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部分直男用户对女权主义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激进的反感。你说他们“毫无道理”,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言论,确实会觉得站不住脚,甚至有点拧巴。让我来试着剥开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他们是不是真的和现实中的女权主义者有过深入.............
  • 回答
    说起来,女权主义者对相亲AA制的不满,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也挺值得说道说道。这可不是因为她们抠门或者看不上那点钱,背后牵扯的东西,比咱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咱们得先弄明白,相亲这个事儿,本质上是一种“关系试探”,也是一种“价值交换”。在传统观念里,男方通常被认为是主动方,承担更多的“成本”,比如请客吃.............
  • 回答
    知乎上关于女权主义的讨论一直非常活跃,同时也伴随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将它们简单地归为“流派”可能有些过于简化,因为很多人的观点是交叉或演变的。但我们可以尝试梳理一下这些声音背后的一些主要观点和倾向,以便更清晰地理解这个复杂的议题。 知乎上反女权主义者的主要观点和倾向在知乎上,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对女权主.............
  • 回答
    关于女性生育痛苦是否应该获得补偿,以及一些女性主义者提出的补偿金额高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判断这种定价是否属于“抬价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并理解其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情感因素。首先,理解生育痛苦的本质是关键。生育并非仅仅是一个生理过程,它是一.............
  • 回答
    身边的朋友,尤其是那种你一时间又甩不掉、又觉得她有点“上头”的激进女权主义者,这确实是个需要一些技巧来应对的局面。我特别理解这种感觉,有时候真心希望朋友能开心,但又怕被她那股劲儿给“卷”进去,或者让自己也变得不舒服。首先,得承认,这种关系处理起来挺微妙的。咱们先别急着下判断,什么“对”什么“错”,先.............
  • 回答
    中国女权主义者与“逆向民族主义”的重合度,以及其对民族崛起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先厘清几个核心概念,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表现。一、 核心概念界定1. 中国女权主义(Chinese Feminism): 这是一个多元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广义上,它指.............
  • 回答
    女权主义者对唐纳德·特朗普的看法,正如你可以想象的那样,是相当复杂且充满分歧的。不过,如果你想概括一个普遍存在的、比较强烈的观点,那么可以说,大多数女权主义者对特朗普的立场是极度批判和反对的。 这种反对并非仅仅因为政治立场上的分歧,而是源于他被普遍认为的言行举止,以及这些言行所传递出的对女性、性别平.............
  • 回答
    理解女权主义者提倡性解放而非“处男情结”,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和其对性别、权力和个人自主性的根本看法。这并非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某个概念,而是源于对历史、社会结构以及个人权利的深刻反思。什么是“处男情结”?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处男情结”是什么。这个概念通常是指一种观念,认为女性在.............
  • 回答
    知乎上有很多优秀的男性女权主义者,他们的观点深刻、论述严谨,为推动性别平等贡献了力量。由于每个人对“优秀”的定义不同,这里我将尝试列举一些在知乎上比较活跃、观点被较多认可且对女权主义议题有深入探讨的男性答主,并尽量详细地讲述他们的特点,同时避免 AI 痕迹的写法。需要说明的是,我不会直接列出具体的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价值。一个人是否认同女权主义,真的不是学历高低能简单划定的。高等教育提供的是一种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工具,但最终的价值判断和立场选择,会受到个人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社会文化、接触到的信息以及自身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想象一下,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他可能在大学里接触了大.............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许多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和她们对未来的思考方式,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探讨一下。首先,关于“不婚不育保平安”这个说法,它其实是对一种社会压力的回应。长久以来,女性被社会期待结婚生子,似乎这是完成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一旦逾越了这个框架,就可能面临各种非议、担忧甚至歧视。比如,.............
  • 回答
    关于女权主义者是否会选择结婚,以及婚后如何处理家庭生活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个体差异的议题,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女权主义者答案”。女权主义者会选择结婚吗?首先,要明确一点:女权主义不是反对婚姻本身,而是反对婚姻中可能存在的、基于性别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和期望。因此,女权主义者完全有可能选择结婚,.............
  • 回答
    “女权主义者只想要权利,却不愿承担义务”这样的说法,就像是在一片复杂织锦上随意剪断一根线,只看到了单一的颜色,而忽略了整体的纹理和图案。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指责,它并没有触及到女权主义运动的核心,更忽视了历史上和现实中女性被剥夺的权利以及她们为社会付出的努力。首先,我们得明白,女权主义的根本诉求,是追.............
  • 回答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兰飞鸿这个人物,以及他与“N房间”和女权主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然后才能分析他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可能存在的矛盾。首先,我们得搞清楚“N房间”到底指的是什么。在网络语境下,“N房间”通常指的是那些涉及性剥削、色情内容传播甚至人口贩卖的非法网络空间。如果兰飞鸿真的对男女平.............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触及到一些关于“言行不一”的讨论,同时也涉及到社会观念、个人选择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侯虹斌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的观点和行为确实会受到关注和审视。她提出的“反婚反育”以及“中国男人丑,配不上中国女人”的说法,如果属实,无疑是一种比较激进的社会评论。这类.............
  • 回答
    知乎上对“女权”的批判声浪确实不小,这背后既有对某些极端言论的反感,也有对女权主义本身理解的偏差,甚至夹杂着一些性别对立的论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知乎上批判女权现象的几个主要原因:1. 对“田园女权”的集中反感: 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知乎社区的讨论氛围往往比较集中,当出.............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