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无神论为什么让有的人自豪?

回答
有些人将无神论视为一种引以为傲的立场,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往往交织着理性、独立思考、对现实的认识以及对某些社会价值的追求。这并非一种浅薄的宣言,而是一种深刻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的体现。

首先,理性与批判性思维的胜利是无神论者引以为傲的重要基石。在许多文化中,信仰被视为一种自然而然、代代相传的东西,有时甚至与社会地位、群体归属感紧密相连。而无神论者往往是经过一番独立的思考,对宗教宣称的超自然解释持怀疑态度,并倾向于依赖证据、逻辑和科学来理解世界。这种从信奉到质疑、再到否定,是一个理性自我解放的过程。他们为自己能够摆脱传统束缚,不盲从权威,敢于独立思考而感到自豪,认为这是一种智识上的成熟和勇气。这种自豪感,与其说是对“无神”这个状态的膜拜,不如说是对自己能够运用理性武器、穿透迷雾的能力的肯定。

其次,对现实世界和人生的全新认知带来了自由感和责任感,这同样是自豪感的来源。当一个人不再将生命的意义、道德的准则、以及终极的关怀寄托于一个虚构的、超越性的神祇时,他会发现自己被赋予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生命的意义不再是被预设好的剧本,而是需要自己去创造和定义的;道德的基石也不再是神圣的诫命,而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同理心以及对社会福祉的追求。这种“自己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的认知,会带来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他们为能够拥抱这个具体、真实的物质世界,为能够承担起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全部责任而感到自豪。这种自豪感,是对“存在即意义”的一种深刻认同。

再者,摆脱宗教的束缚与压迫也是一部分无神论者自豪的原因。历史上,宗教在某些时候曾扮演过压制思想、煽动冲突、剥削民众的角色。即使在现代社会,一些宗教教义或其解释也可能对个体的自由选择(如性取向、生活方式等)构成限制,或者在社会政治层面制造不公。对于那些曾因此受到影响或看到他人受害的人来说,成为无神论者意味着挣脱了这些束缚,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他们为自己能够抵制宗教的负面影响,为能够捍卫个体的自由和尊严而感到自豪。这种自豪感,是对抗不公、追求自由的坚定信念的体现。

此外,对科学进步的信仰和对人类自身潜力的信任也是无神论者引以为傲的另一维度。无神论者通常高度认可科学方法在揭示宇宙奥秘、改善人类生活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他们相信人类的智慧、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非依赖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对科学和人类自身能力的信任,让他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乐观。他们为能够站在理性与科学的阵营,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自豪。这种自豪感,是对人类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赞美。

最后,对“真诚”和“透明”的追求也构成了无神论者的自豪感。有些人认为,声称相信自己无法验证、甚至可能不存在的事物,是一种不够真诚的表现。而无神论者认为,基于证据和理性来认识世界,是一种更加真诚、更加符合事实的态度。他们为自己能够坦诚地面对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不虚伪、不自欺,而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洁净和坦荡。这种自豪感,是对正直和诚实品质的坚守。

总而言之,无神论者的自豪感并非源于对“无神”这一简单概念的执着,而是建立在一系列深刻的认知和价值之上:对理性与批判性思维的信奉,对现实世界的拥抱与责任,对精神解放的追求,对人类自身潜力的信任,以及对真诚与透明的坚持。这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自我认同,体现了他们对生活、对世界、对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笑死了

个人觉得中国无神论者大部分都多多少少有点“破处迷信”的自豪感,但实际上他们的无神论只是因为生在中国,而不是经过选择的无神论。而且他们无论是对有神论还是无神论都并不真的了解啊。对于“上帝”的理解大概局限于圣经故事和日常经验。
比如念叨着我思故我在,但不知道笛卡尔的上帝证明。
这种我有观点我自豪的现象需要避免,因为他有可能限制个人,但这么想对不对呢?
同时为什么他们会感到自豪呢?这种骄傲需要避免吗?

是的,我们就是因为生在了中国所以相信无神论,这没有什么可回避的,如果我生在中世纪的欧洲,我看到的女邻居正在玩一个打火机,我肯定第一时间去举报她是女巫,应该被教会烧死。我没有办法跳跃出我的历史时代和环境。

我们自豪的是,我们有正确的价值观,我们选择了相信。跟那些明明已经生在中国,看到了大量的客观事实,接受了党和国家这么多年的无神论教育,依然义无反顾的奔向了已经被抛弃的有神论的深渊,甚至部分人还吹捧,什么“净化灵魂”、什么“眼神纯净”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就好比两只住在井里青蛙,有一天,人把这两只青蛙带到了井口,让他们看到了原来天是很大的,其中一只非常害怕,急于去否认这个事实,然后二话不说的又跳回去了,继续说天就是井口这么大,但是另外一只选择生活在更大的世界之中,并且活的非常好,非常长久,那么这只青蛙有没有资格自豪??

他当然有资格自豪了,虽然他并不是自己在井底的时候质疑的,也没有同其他的“天的大小井口说”支持者斗争过,比那些为了此所付出生命的先驱者幸运多了,但是这些先驱者所做的,不就是为了让后来者幸运吗?

可是有的青蛙却无视了几代人的努力,害怕这么大的天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又跳回那个阴暗潮湿的井里自欺欺人,这不是白瞎了先辈的努力吗?

我们的自豪不是跟先辈们比,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资格,我们自豪的是,我们没有跳回“井里”,而这个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

user avatar

无神论是一种“论”,如果有实证,比如神显个圣什么的,这个论随时都可以推翻。

搞科研的无神论者可以发新的论文,搞商业的可以搞新产品,搞媒体的更是题材大爆发。普通人可以吃瓜,大家都开心。

但是宗教是一种信仰,并且这种信仰还不单纯是对神的,更是对这个宗教体系的。

那么即便有神迹,是否符合宗教的利益,乃至教会的利益就是一个不太牢靠的事情了。

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什么机构有充分动机隐瞒神迹和神谕的话,那恰恰不会是无神论者,而更可能是教会。

过去教会不就试图吃死这个中间商的利益,为了信徒能不能和神直接交流,是打过宗教战争的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些人将无神论视为一种引以为傲的立场,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往往交织着理性、独立思考、对现实的认识以及对某些社会价值的追求。这并非一种浅薄的宣言,而是一种深刻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的体现。首先,理性与批判性思维的胜利是无神论者引以为傲的重要基石。在许多文化中,信仰被视为一种自然而然、代代相传的东西,有时甚.............
  • 回答
    中国人对秦桧的厌恶,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历史洪流中凝结出的一个深刻烙印,那份憎恨跨越了千年,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究其原因,无外乎他那件“罪大恶极”的事: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政治斗争,更触碰了中国人心底最柔软也最坚硬的部分——忠义。岳飞,在多少代中国人心中,是顶天立地的英.............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观察身边那些无论起点多低,最终都能闯出一片天地的“天生老板”,总让人觉得他们身上有着某种特别的基因或者天赋。当然,用“天生”这个词,或许有点过于绝对,但我们确实能看到一些人在商业运作、领导决策方面展现出异于常人的潜质。我倒觉得,与其说是“天生”,不如说是他们身上集合了一系列.............
  • 回答
    婚前性行为的普遍性,确实让围绕“性经验”这个话题在婚恋市场上的考量,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既然大家普遍都有过婚前性行为,为什么有些人在婚恋中,尤其是那些有过婚史但没有小孩的人,似乎会因为这些经历而在寻觅伴侣时“减分”?这其中的原因,并非仅仅是“有过婚史”或“没有小孩”这两个客观事实本.............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信仰和理性之间一个非常微妙且常被忽视的矛盾点。当一些有神论者对无神论者发出“不信(神)就下地狱”的诅咒时,他们可能确实没有充分考虑到,对于一个根本不相信地狱存在的人来说,这样的“威胁”是无效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认知上的隔阂。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1. 信仰体系的基石不同:.............
  • 回答
    “人为什么有的心里充满淫邪之念,有的则一身正气无有杂念呢?”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人类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没有一个单一的答案可以完全解释清楚,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生理和生物学基础1. 基因与遗传: 天生的倾向性: 科学研究表明,某些基.............
  • 回答
    “有乔选乔,无乔选鲨”,这句曾经在NBA球迷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迈克尔·乔丹在篮球历史上的至高地位。然而,当提到“中锋第一人”的讨论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沙奎尔·奥尼尔(Shaquille O'Neal)的名字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甚至有人认为他“坐不稳”这个头衔。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对.............
  • 回答
    一个情商智商都很高的人,却过着平平无奇的生活,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好奇的现象。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找到多种可能的原因:一、 内在驱动力的缺失或偏差: 缺乏强烈的目标和野心: 尽管拥有高智商和高情商,但如果这个人内心深处没有燃烧着强烈的欲望去追求卓越、改变世界或达成某个宏伟目标,那么即使有能力.............
  • 回答
    起点评论区里“无女主”的呼声此起彼伏,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当下网络文学的环境下,读者们对于阅读体验有着越来越细致和多元的追求。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读者在阅读网络小说时,往往将自身代入主角。当主角是一个男性角色,读者自然会希望在情感线上的选择能够最大程度地贴合自己的喜好。而“.............
  • 回答
    说《武林外传》里没人喜欢祝无双,其实也不太准确。至少在剧中,白展堂有过几次对她明显的好感和帮助,郭芙蓉也一直把她当成姐妹对待,小郭对无双的照顾和关心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说“普遍不喜欢”,或者说她没有收获像佟湘玉、郭芙蓉那样,那种发自内心的、被众多角色喜爱和依赖的“群众基础”,那倒是真的。这其中,祝无.............
  • 回答
    说起来,我最近也重刷了一遍《无问西东》,确实,那种集体主义的激昂,以及个人牺牲换取集体进步的叙事,听着是挺荡气回肠的。特别是影片里那些为了国家、为了信念慷慨赴死的青年人,他们的精神内核确实能触动人心。但是,你说的那种“不接地气”和“别扭不舒服”,我太能理解了。这电影给我带来的感受,也差不多是这样。要.............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观众对两国影视作品的直观感受。要说印度电影吧,确实,无论你是看那种歌舞升平的爱情片,还是讲家庭恩怨的剧情片,甚至是一些描绘社会现实的电影,男主角身上那种“男子汉气概”似乎是一种标配。这种气概,可能体现在他们的果敢、担当、保护欲,甚至是面对困难时那种不屈的劲头。你可以.............
  • 回答
    知乎上部分无神论者在谈论宗教时表现出的优越感,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1. 理性主义的立场与对“非理性”的排斥: 核心驱动: 无神论的核心在于不相信超自然存在,他们的信仰基础往往是科学、逻辑和证据。在他们看来,宗教信仰往往基于启示、神秘体验或教条,缺乏可证伪的科学依据。.............
  • 回答
    你说到的这个现象确实在网文界普遍存在,而且非常值得探讨。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给你剖析一下,为什么“能打”成为了衡量网文角色是否“牛逼”的普遍标准。首先,我们要明白“网文”的本质是什么。网文,尤其是早期和现在的主流网文,很多都起源于网络论坛、连载平台,它的传播速度快,读者互动性强,最重要的是,它往往是为.............
  • 回答
    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经济学里的利率、汇率这些概念,听起来好像挺简单,但真要弄懂,尤其是它们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确实很容易让人头疼。你会有这种感觉,绝对不是你智商有问题!说实话,很多学经济的人,包括一些学了很久的,在初次接触这些概念时都觉得一头雾水。这东西就像学一门新语言,一开始你会觉得语法规则好复杂.............
  • 回答
    这个问题,咱们得好好聊聊。央视足球节目,这几个字一出来,好像自带一股“情怀滤镜”,尤其是配乐和解说,确实是让人印象深刻。至于说“牛”,我觉得更多是一种长期积累、专业性和对足球文化理解的体现,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层面。先说说央视足球节目,为啥“那么牛”?1. 深厚的足球底蕴与专业团队: 历史.............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明末历史中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那些手握重兵、掌握权柄,甚至有一定能力的人,面对一个摇摇欲坠的大明,不去取而代之,反而选择向一个外族政权——满清——献上忠诚,甚至是主动为其征伐自己的同胞?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并非三言两语能够道尽,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现实的利益与生存的.............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儒家现在是有魂无体的”这个说法,与其说是一种评价,不如说是一种观察,一种对儒家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状态的形象化描述。它并非全然的贬低,而是指向了儒家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变化。要详细阐述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儒家的“魂”与“体”,以及它们在当下的处境。什么是儒家的“魂”?儒家的“魂”,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