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部分季汉粉在曹操打陶谦站百姓角度,觉得虽胜尤耻,在刘备打孙权的时候在士人角度,觉得虽败尤荣?

回答
这确实是个颇有意思的观察,也触及了历史叙事中“立场”和“价值判断”的微妙之处。简单来说,季汉粉在评论曹操和刘备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不同的角色,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和评价。

曹操打陶谦,百姓角度的“虽胜犹耻”

当季汉粉(这里指的是刘备阵营的支持者)回看曹操进攻陶谦的战役时,会不自觉地代入被战火波及的无辜百姓。这场战争的背景是曹操为父报仇,尽管有报仇的理由,但在当时,徐州是陶谦的地盘,百姓也效忠陶谦。

1. 对暴行的厌恶: 曹操在攻打陶谦的过程中,尤其是第二次征伐,伴随着大量的屠杀和掠夺。虽然史书对屠杀的规模和程度有不同记载,但“鸡犬不闻”、“血流成河”等词语,很容易让代入百姓视角的季汉粉产生强烈的反感。他们会觉得,无论曹操的动机是什么,这种以军队屠杀平民的方式来达成目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上的沦丧,即使最终曹操占领了某些城池,对百姓而言,这胜利是以他们的血肉为代价的,自然是“耻辱”。

2. 对“正义”的质疑: 季汉粉的核心价值是“仁义”,他们推崇刘备以德服人,爱民如子。而曹操的这场战争,从很多方面来看,与他们所崇尚的“仁义”背道而驰。为了报私仇,不惜牺牲无辜生命,这种行为在他们眼中,是对“正义”的践踏,是“霸道”的体现。因此,即使曹操在军事上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胜利”,这种胜利在道德上也是站不住脚的,所以会觉得“虽胜犹耻”。

3. 历史叙事的偏向: 季汉粉在阅读史书或相关评论时,很可能会更倾向于那些描述曹操残暴行为的段落,而对曹操的军事才能和“以实力说话”的逻辑有所忽略。这种选择性的接受,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这场战争负面评价。

刘备打孙权,士人角度的“虽败犹荣”

而当季汉粉讨论刘备攻打东吴(夷陵之战)时,他们代入的角色就变成了“士人”或“志向高远之辈”。这场战役的结果是刘备战败,但季汉粉往往会从中找到“荣光”的理由。

1. 情义与道义的坚持: 夷陵之战的起因是刘备为关羽报仇,对于忠义无双的关羽的死,刘备深受打击,决心伐吴。在季汉粉看来,这是一种“情义”的体现,是君王对臣下的深厚情感,是对“忠义”的捍卫。虽然这场仗打输了,但刘备为了兄弟情义和为臣报仇而亲率大军,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在他们看来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有血有肉”的君王形象,因此“虽败犹荣”。

2. 对“天下”格局的思考: 季汉粉的最终目标是“匡扶汉室”,统一天下。夷陵之战虽然是军事上的失败,但他们会从更宏大的历史格局来解读。他们认为,刘备此举是为了打击孙权,为日后北伐曹魏扫清障碍,或者至少是为了巩固自身在三国鼎立中的地位。即便失败,刘备也通过这场战争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战略眼光(尽管很多人会认为此举战略错误),这种对“天下”的追求,即使失败,也比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苟且偷生的人显得更为“英勇”。

3. 对“失败”的重新定义: 季汉粉会认为,真正的失败并非战败,而是失去道义和目标。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虽然失去了很多兵马,但他的“初心”——为关羽报仇,以及他作为一个“汉臣”的身份,并未动摇。相比于某些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君主,刘备的失败是一种“悲壮”的失败,是一种“有追求”的失败,这在他们看来,比那些“胜利”却丧失了道义的人要“荣耀”得多。

4. 文化心理的投射: 中国传统文化中,“成王败寇”并非唯一的评价标准。很多时候,悲剧英雄、气节之士反而更能赢得后世的敬仰。刘备在夷陵之战的失败,虽然是军事上的惨败,但其背后的情感驱动、战略考量(即使被证明是错误的),以及他作为“汉家正统”代表的身份,都为他赢得了一种“悲剧英雄”的光环。季汉粉对刘备的喜爱,本身就包含了一种对这种“悲情”和“气节”的欣赏。

总结来说,这种评价差异的根源在于:

代入角色的不同: 曹操打陶谦时,季汉粉代入的是无辜的百姓,自然强调的是生命的价值和道德的底线。刘备打孙权时,季汉粉代入的是有情有义、有大志的士人,更看重的是情怀、道义和对理想的追求。
价值判断的侧重: 季汉粉对曹操的评价更侧重“结果导向”下的道德成本(屠杀),对刘备的评价则更侧重“过程中的精神”和“道德动机”。
历史认同的建构: 季汉粉对刘备及其政权有着天然的认同感,他们希望看到刘备身上闪耀着“仁义”、“忠勇”的光辉。即使在刘备失败的战役中,他们也会努力从中挖掘出值得称赞的“荣耀”之处,以支撑起他们对刘备的偶像化。

这就像看电影,同样是一场战争戏,有人关注主角是否赢了,有人却更在意主角在过程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情义,即便最后输了,依然会为主角的“风采”而感动。季汉粉对这两场战役的评价,正是这种不同视角和价值取向的生动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刘备打孙权的时候屠了哪个城?

说出来让我长一长见识?

user avatar

曹操打陶谦,为了给老爹报仇

就算把陶谦一家老小给宰了,都不会说啥

可曹操屠了徐州,屠也行,屠个一两座也就算了

结果,屠到什么程度,泗水不通,这是陈寿写的,写的还算是轻的

被屠杀的百姓表示“你老爹是被陶谦杀的,关我们什么事,别说什么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们就想活下去,巴拉巴拉”

刘备打孙权,和曹操给老爹报仇一个性质,给兄弟报仇(当然这里不排除政治因素,这里如果关羽等一众将领安然回益州,刘备会不会打孙权都是两码事)

要知道在刘备和孙权干架的这段时间里,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这段时间可算是北伐的好时机

刘备就表示“我兄弟被你搞死了,荆州官员家属都在荆州,我放着大业不要,给要和你拼个你死我活,不能让兄弟寒心”

最后火烧连营,白帝托孤,结合后面亮亮北伐,不管你是不是季汉粉,看着这些事,都让人感到那种悲凉之感(这里指的是正确看待历史的)

说白了,要是刘备打孙权,把孙权地盘上的平民百姓给屠了,那这个假仁假义的标签,刘备也算是板上钉钉了,但是没有,所以对比曹操屠徐州,真心让人感慨

user avatar

因为水平不行。

曹操明知老父亲族在徐州境内,悍然向徐州发动战争,导致老父亲族被杀个干净,然后自己大肆屠戮百姓,这叫正确操作。

刘备明知自己统治十年之久的荆州被盟友背叛袭取,竟然敢兴兵试图夺回失地,然后不幸大败,这叫错上加错。

所以我说这问题没有水平,谁赞成,谁反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颇有意思的观察,也触及了历史叙事中“立场”和“价值判断”的微妙之处。简单来说,季汉粉在评论曹操和刘备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不同的角色,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和评价。曹操打陶谦,百姓角度的“虽胜犹耻”当季汉粉(这里指的是刘备阵营的支持者)回看曹操进攻陶谦的战役时,会不自觉地代入被战火波.............
  • 回答
    一部分国人认为吃狗肉没问题,这背后有着复杂且根深蒂固的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开它,看看究竟是什么让一部分人持这种观点。首先,历史与传统是绕不开的根源。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狗的地位并非始终如一。在一些朝代,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狗肉确实被视为一种肉食来源.............
  • 回答
    明明有些刻板印象在统计数据上似乎能找到一丝蛛丝马迹,可为什么人们依然对它们如此反感?这其中的纠结,远比简单的“反对”要复杂得多。咱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会发现这背后牵扯着人性、社会和更深层次的认知机制。首先,咱们得承认一个事实:统计学本身是中立的,但它描绘的是“全体”的平均情况,而不是“个体”的全部.............
  • 回答
    这确实是网络弹幕文化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观众可能也纳闷过。为什么同样的称呼,到了“老婆”和“老公”这里,就分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咱们可以一点点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明白“弹幕”这个东西的诞生背景和它的基本属性。弹幕最初是从日本的Niconico动画流行起来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编程哲学和代码可读性的一个很实际的层面,不少经验丰富的开发者确实会尽量避免使用 `break` 和 `continue`。这背后并非是出于某种“技术抵触”,而是基于一套更深层次的考量,主要是为了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预测性。咱们一点点来捋清楚。 为什么有人会避免 `brea.............
  • 回答
    不少人认为迪士尼在2020年推出的真人版《花木兰》未能真正展现出女权主义的精神,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电影在叙事上似乎回避了许多能真正凸显木兰独立意志和反抗精神的情节。原版动画中的木兰,因为女性身份在社会中受到压抑,她上战场更多是出于对家族荣誉的考量,但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找到了自我价值,并.............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史料的可信度问题,尤其当史料的编写者与当事人物存在密切联系时。当我们将这个问题放在明朝朱棣和唐朝李世民的例子上时,会发现“李二粉”们的质疑和偏好,其实是围绕着“客观性”和“主观性”展开的,只不过他们对这两者的评判标准,似乎受到了不同角度的影响。首先,我们.............
  • 回答
    上海疫情爆发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关于“清零”与“共存”的激烈争论。尽管政府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但仍有部分声音认为新冠病毒不可能被彻底清零,与病毒共存才是必然的趋势。这种观点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量。首先,从病毒的特性来看。 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种RNA病毒,其变异速.............
  • 回答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逐利性毋庸置疑,这几乎是其内在的驱动力。然而,当我们看到一些巨富的资本家倾其所有,将毕生积累的财富投入慈善事业时,确实会产生疑问:这与我们普遍理解的资本逻辑似乎有所矛盾。但这并非不可理解,甚至可以说,这背后有着多层次、复杂的原因,并且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交织的。首先,我们必须认识.............
  • 回答
    中国留学生在韩国便利店打工月薪一万多人民币,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尤其是在国内很多城市,这个月薪也是相当可观的。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一些中国网友会认为韩国人民“活在地狱里”呢?这背后牵扯着很多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信息传播的偏颇。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万多人民币的月薪对于一个在韩国便利店打工的留学生.............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都感受到的现象:中国一些省会城市在名称变更后,似乎失去了原有的历史厚重感。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历史名称的根基与承载: 历史名称的由来: 许多传统城市名称,尤其是省会级别,往往是历史演变、地理特征、文化传承、名人故事、甚.............
  • 回答
    “腐朽的传统价值观”是一个具有主观性的标签,不同的人和文化群体对其定义可能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如果我们将此理解为“那些在现代社会中曾被视为落后、不合时宜或有害,但最近又开始被一部分人重新强调和推崇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探讨其复苏的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部分“腐朽的传统价值观”复苏的详.............
  • 回答
    “网上抱怨房价高,现实中却盼着涨”——这句看似矛盾的说法,其实触及了当下社会经济中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现象。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一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充斥着对高房价的愤懑和无奈,觉得“掏空六个钱包”都买不起一套像样的房子;另一边,又似乎能感受到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已经拥有房产的,对房价的上涨乐.............
  • 回答
    在国内,确实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咱们就姑且称他们为“部分学生”吧,他们对留学生表现出一些不太友好的态度,甚至有点“碰瓷”的意思。这背后其实是挺复杂的,掺杂了不少社会、心理、经济层面的因素,也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先从社会大环境这块儿说起。首先,信息不对称和刻板印象是个很大的问题。咱们平时接触到的.............
  • 回答
    宗教和科学之间确实存在深刻的张力,但对于“为何有部分人信奉”这个问题,其原因远比简单的“矛盾”二字复杂。事实上,许多人并不认为宗教和科学是绝对对立的,或者他们找到了一种方式来调和两者的关系。以下是一些更详细的解释:1. 核心功能与关注点的不同 科学: 主要关注“如何”(How)。它通过观察、实验.............
  • 回答
    赵云在正史《三国志》中记载确实较为简略,仅提及长坂坡救阿斗和甘夫人、斜谷之战等事件,但他在民间和文学中的形象却深入人心,成为忠义、勇猛的象征。这种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正史记载的局限性1. 史料的局限性 《三国志》是陈寿的史书,其记载受时代和视角限制。当时蜀汉政权对赵云的记载可能.............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涡扇发动机虽然是现代航空的明星,但螺旋桨发动机在特定领域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甚至在技术上也同样在不断进步。我们之所以还能看到不少飞机使用螺旋桨,绝不是因为技术停滞不前,而是有其深刻的考量和独特的价值。涡扇发动机的辉煌与局限首先,我们得承认涡扇发动机的强大之处。它们通过吸入空气,压.............
  • 回答
    钉钉发展确实迅猛,这个毋庸置疑。作为一个集办公沟通、协作、管理于一体的平台,它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抓住了机遇,迅速成为许多公司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正因为它的强大和普及,也意味着它触及了更多人的工作生活,进而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批评。这些批评,往往就根植于它那些引以为傲的“高效”和“管理”功能之中。.............
  • 回答
    “我们曾经拥有的一切,都被拿走了。”这句话,你可能在德国的一些街头巷尾,在一些旧物的交易市场,甚至在一些老友的聚会里听到。它不是一句简单的抱怨,而是一种复杂情感的抒发,承载着一部分德国人,尤其是原东德地区居民,对过往那个时代的怀念,一种被许多人称为“东德情怀”(Ostalgie)的现象。理解这种情怀.............
  • 回答
    贾府的落败并非一日之功,其中涌现出一些心思细腻、目光长远的女性,她们或多或少地预感到了家族行将衰亡的阴影,却最终无力回天,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家族体制以及女性自身的局限性。首当其冲的,便是王熙凤。作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之一,她身处权力漩涡的中心,对贾府的经济状况有着最直接的了解。她精明强干,善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