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涉及到武侠小说史,历史上没有门派,只是武侠小说影响力太大,让很多人认为古代存在门派,门派属于武侠小说。
门派的概念主要来源于卧龙生,创作于1958年的《飞燕惊龙》,在台湾出版,里面有“九大门派”:少林派、武当派、华山派、昆仑派、点苍派、崆峒派、雪山派、青城派、峨嵋派。从这本书开始,少林、武当就是江湖的前两大派。
《飞燕惊龙》这本书当年在台湾很火,传到香港时为了再卖一次钱=,更名为《仙鹤神针》。两本书几乎一样,因为影响力实在太大,直接改变了武侠小说史。《飞燕惊龙》、《仙鹤神针》直接就是换皮小说,相似度非常的高,两本书拿来可以直接一页页的对照,主角换了名字,比今天的网络换皮小说还要夸张,但是《飞燕惊龙》开启了门派武侠小说模式,成了一个百试不爽的经典模板。
从《飞燕惊龙》开始,很多包括但不局限武侠的小说用了这个模板,主要是一群江湖中人为了门派排名之争(集体名气)、争夺武学秘籍(道具)、抢天下第一的威名(个人名气)、X大门派与魔教的斗争等为主要情节展开故事。
之前的武侠小说可以归纳为游侠类武侠,之后的武侠小说可以称之为门派类武侠。《射雕英雄传》就是典型的游侠类,主角郭靖更像是个游侠,四处飘荡遇奇遇从而推动剧情,整本书的剧情若是没有了主角,整本书将不复存在。
之后的武侠出现了门派类武侠,以门派作为剧情冲突的核心,剧情冲突有光大门派、合并门派、称霸天下、门派间抢夺秘籍(道具)等,主角在故事中主要提供读者观察视角,没有主角,整本书大体剧情依然存在。
《碧血剑》里华山派独大,高手全是华山派的。
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连载于1957年—1959年,全真教独大,丐帮倒是金庸创造的。
《神雕侠侣》1959年—1961年。《飞燕惊龙》同时期连载,所以书的末尾有了少林寺。
从《倚天屠龙记》(连载始于1961年)开始金庸的小说都有X大名门正派的概念,书里直接六大派:少林派、武当派、华山派、昆仑派、点苍派、崆峒派、雪山派、青城派、峨嵋派,只是少了3个,明显是受了卧龙生的影响。对照《飞燕惊龙》与《倚天屠龙记》,推动剧情的核心高度一致,一个是屠龙刀,一个是归元秘籍。
《侠客行》里有雪山派,《笑傲江湖》里有青城派,好像金庸的小说里只是没有点苍派。
所以个人认为,对于武侠小说史,卧龙生的影响力大于古龙、梁羽生,开启了门派武侠小说时代,影响了今天的仙侠、玄幻(学堂可以视为一种变体)、某些RPG游戏(门派)。
门派武侠只是一个模板,类似于今天的《斗破苍穹》、《斗罗大陆》之于玄幻,卧龙生的小说写得并不好,但是给出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模板,同样的故事,重新排列组合更名后又是一本新书,使武侠小说的写作变得更简单,也更套路化,卧龙生的小说套路化很严重。
今天很多人心中的武侠,某种意义上就是门派武侠。以前的游侠类武侠反而成了特例,主角四处流浪,四处触发奇遇,从而以主角作为故事核心推进剧情,故事信息是主角对于其他人,这时期也有门派,但是门派更像黑社会组织,作者的刻画也模棱两可,没有X大门派,没有门派对立,没有名门正派对应魔教的说法。
门派武侠,这个模板,今天的网络小说、电视剧等等,到处都是,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个模板是自古以来,其实是自卧龙生以来。
金庸的小说从《倚天屠龙记》开始,明显借鉴了这个模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