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
别只盯着海思,国内能自己做芯片的公司虽然不算多,但也不少。何谓国产?是IP全部自研,还是设计全部国内公司?还是后端的晶圆代工和封测也要全部是国内公司?
芯片行业是一个高门槛的企业,他的门槛高在几处:一是前端设计。虽然说前端设计都用硬件描述语言来描述,设计起来给人的错觉好像是写软件,但实际上这里面如果没有芯片设计经验,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坑在等着。海思的前身是1991成立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想想现在是2019年,这中间的积累即使是放了狠话也不管用。二是后端设计,从表面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多少纳米制程。里面关于材料、微电子、物理和模拟电子理论都是关键。如果说前端还能靠逻辑分析,打磨了人家的芯片打开来抄抄抄能学会,后端那就必须切切实实地花钱趟坑才能掌握。没趟过的坑,不会就是不会。
这里面真正有价值的即所谓的IP,通俗地说就是设计图纸。(实际上并不那么简单)现在大多数通用芯片都是SoC,system on chip,即把各种IP集中一片硅片上。IP的集成并不能像软件那样,copy & paste堆在一起就能跑。如果那么简单,水果机和intel也不会在基带上栽那么大个跟头。数字处理类的IP学起来还好办,模拟类的IP如无线基带,那功夫更在芯片外。老实说无线基带内容并不复杂,就是若干流水线进行向量运算,但里面的关键技术一是对无线信号的ADC,二是对数字化的信号进行解调和处理等,这些都是数学模型,参数才是关键。而这些无线参数没有几十年的经验是完全没办法的,做出来信号不好就是一个字,惨。
好了,回过头说Kirin芯片是国产芯片吗?我们只能说这颗芯片中有海思的核心IP,如无线基带、数字图形处理(ISP)、神经网络处理器(所谓的AI核),也有众多授权或购买而来的IP如ARM CPU核、GPU、USB、WIFI之类的。把这些众多的IP堆成一颗芯片并且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那还想要什么自行车呢?是不是“纯粹的国产芯片”已经没有意义了。
再说了,芯片设计出来后,海思把后端的工程工艺打通,在一家或多家晶圆厂、一家或多家封测厂把芯片正常地做出来,这又代表了另一个核心能力:供应链和工程能力。要知道想要好的裸片,就要有好的工艺,就必须要找大厂,而大厂对于代工量极为敏感,量上不去,不仅收费高,产能还得慢慢排,那么想要让自己的工程能力和设计工艺快速成熟那就只能花更多的钱,要不然芯片出来就等着被竞争对手踩。这是一个更大的门槛。出于这个原因,国内能打通关的高端芯片设计公司双手可以数得过来。很多新成立的芯片公司不是不想做好,而是这个技能树实在是必须要从头开始爬,并不是花钱挖了人就马上做得出芯片。
另外补充说关于CPU的问题。
以现在海思的能力,做个CPU完全没问题。但是CPU不像其他IP,CPU若想发挥作用,tool chain是关键:指令集、编译器、调试器、开发工具、运行库、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一环扣一环。现在像 ARM、MIPS、X86等都是指CPU架构,背后隐含的约束条件就是相应的Tool chain。如果新开发一个CPU,一是必须要同时开发(或找到人一起开发)与之配套的上述工具和软件,二是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得有人搭起来。按华为的说法,华为可能已经做好这方面能力储备,如果一旦ARM不能用,Android不能用,那么就把这一套放出去。这何止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简直就是把核弹扔在自己的领土,一起核冬天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