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将于本月15日生效,台积电、联发科等半导体厂商正在赶货。据台湾《自由时报》引述业界消息指出,禁令进入倒数阶段,华为旗下海思近日大手笔包一架顺字号货运专机,赶在出货期限前来台湾运走芯片,提高备货库存量。
半导体业透露,芯片生产周期至少两至三个月,为赶在期限前将芯片运出台湾,部分华为供应商亦将之前产出、尚未封测的芯片运送到大陆。至于来不及运送的芯片,业界传出,华为旗下海思近日大手笔包一架顺字号货运专机,运走所有下单的芯片。
报道指出,过去海思从未包机运送芯片。业界推测,专机费用约600万至700万元新台币(折合约158.4万至184.8万港元),且未计关税及两地机场地面费用,成本不菲。
消息人士表示,如果不是看不到禁令的缓和,或者时间上的延期,华为都不太可能这么做,这等同于直接切断了与合作厂商的关系,而未来华为是否能继续跟这些厂商合作,谁也说不清楚,而他们只能报以最坏的打算。
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加强出口管制,要求台积电停止接受华为的新订单。已接受的订单将于9月15日前出货,此后的订单在出口时将需要得到美方许可。
接着,8月17日,美国对华为的打压继续升级。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当日晚间宣布全新“升级版”的华为禁令。这次禁令的核心在于,全面封杀华为向第三方采购芯片,等于是拔掉华为勉强维生的“呼吸器”,此招数是既狠又绝。
此次升级后,除非有特殊许可,否则任何基于美国软件或技术所开发、生产出来的芯片,都不得供货给华为。
9月10日,“芯片问题涉及到的技术非常复杂,华为在这方面,困难一定有,毫无疑问。” 当日,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在华为开发者大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从芯片问题上看,中国所有行业都应该清醒了吧?芯片问题给了企业反思,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限制反而让大家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危、机并存。”
据报道,通信行业资深独立分析师黄海峰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通信行业独立分析师黄海峰表示,华为“最后一代”的高端芯片麒麟9000备货量在1000万片左右,也意味着有约1000万台华为Mate40/Pro手机可以用上这一芯片,或许可以支撑半年左右。当备货用完后,华为手机业务,尤其是高端手机业务很快会遇到巨大挑战。
他表示,中国在芯片设计领域成果较多,尤其是华为海思生产的芯片获得一些突破,但在其他几个环节还存在明显短板,尤其是芯片制造领域。
不可否认,中国在芯片领域主要还是擅长设计,至于生产制造仍然是一大难题。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也坦言,“现在唯一的问题是生产,华为没有办法生产。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只做了设计,这也是教训。”
确实如果华为储备芯片用完了就只能购买第三方芯片,如果第三方被美国禁售,那么华为将面临无芯可用的局面。
针对麒麟芯片无法继续生产一事,华为终端CEO余承东近日表示,麒麟9000芯片只生产到9月15号,还会上市,但是数量有限。
“但很遗憾的是,在美国的第二轮制裁,我们芯片生产,只接受了9月15号之前的订单,到9月15号生产就截止了。所以今年可能是我们华为麒麟高端芯片的绝版,最后一代。”余承东无奈的说道。
9月9日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和SK海力士两大存储芯片巨头将于9月15日起停止向华为出售零部件。与此同时,三星电子旗下的三星显示器及LG显示器预计将从9月15日起停止向华为的高端智能手机供应面板。
韩媒报道称,韩国半导体业界对申请许可一事的看法较为消极。业界认为,虽然只要美国政府同意申请就能继续向华为供货,但在美中矛盾持续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发放许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韩国半导体业界相关人士分析称,如果美国政府允许对华为销售芯片,那么其限制措施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得到有关许可几乎不可能。
据《朝鲜日报》介绍,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与华为的交易一直较为活跃。《韩民族日报》援引韩国证券界的分析称,华为去年在三星电子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为3.2%,约为7.37万亿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3韩元),SK海力士对华为销售额占11.4%,约为3万亿韩元。《东亚日报》认为,华为作为韩国存储芯片业核心的出口对象,如果长期对其“断供”,将不可避免地给韩国半导体产业造成打击。报道还称,若“断供”华为,存储芯片价格的下降幅度也将加大。
韩国半导体业界有关人士表示,目前韩国正计划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增加对OPPO、vivo、小米等其他中国手机制造商的供货量,以弥补“断供”华为的损失。
因此《朝鲜日报》称,也有声音认为,随着小米、OPPO、vivo等中端品牌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断供”华为对韩国半导体销量的影响可能较小。
除芯片外,韩联社9日消息称,三星显示器和LG Display也将从15日起停止向华为供应高端智能手机面板。据称,由于面板驱动芯片属于制裁对象,显示面板也随之被列入制裁品类目录。
在美国对华为芯片实施“断供”前夕,华为打响突围战,发布鸿蒙2.0,阐述华为生态,明确表示明年全面支持手机搭载鸿蒙系统。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回应,“我不知道明年会不会下滑,至少现在还没有,保持着非常快的增长。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当然很有挑战性,但我相信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据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介绍,即便受到制裁,2020年上半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全球发货量达1.05亿部;消费者业务收入达到2558亿元。“最近一个季度,华为手机在全球和国内市场都实现了第一,其中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1%,但已出现缺货。”
一个好消息是,“去年美国宣布制裁以后,华为发布的首款旗舰手机器件国产率不到30%,今年发布的P40旗舰机,器件国产率超过86%。”王成录说。
硬件方面的芯片要发展,软件方面的生态也同样重要,这成为2020年华为开发者大会的重头戏。
王成录称,华为的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很快将应用鸿蒙系统,同时也会向第三方设备开放,“到2021年10月,鸿蒙开源面向4GB以上所有设备。”
对于消费者最关心的“鸿蒙什么时候用在手机上”的问题,华为也给出了时间表:“明年全面支持手机搭载鸿蒙系统。”
在鸿蒙并未完全落地前,华为HMS就已经在快速发展中,对标的就是安卓的GMS和苹果的iOS基础应用。
2016年,华为移动核心服务HMS Core 2.0发布,现已更新至HMS Core 5.0。
HMS指的是华为移动服务,GMS指的是包括谷歌地图、邮件、搜索等谷歌“全家桶”服务。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HMS在全球已经有180万开发者,集成HMS的应用数量超过9.6万个,超过6万多个海外应用上架了华为应用市场(App Gallery),头部3千个应用已经超过80%在华为应用市场可以获得。
一旦鸿蒙海外上线,使用HMS服务的App是否就可不用经过任何修改运行鸿蒙系统?王成录第一次给了准确答案,“是的”。
“华为给安卓贡献了很多想法,但安卓本身有非常严格的思考,以前华为和其合作得非常痛苦,一个小创新沟通了一年,捆住创新手脚。”王成录说,断掉安卓合作,利大于弊。
爆料人士称iPhone12本周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9月15日美国对华为的禁令正式生效,而另一边几乎同一时间,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公司已经宣布,2020年秋季新品发布会将在太平洋时间9月15日上午10点,也就是在北京9月16日凌晨1点开始,将推出支持5G网络连接的iPhone 12等多款硬件产品。透露iPhone 12已经大规模量产的,是多产的爆料人士Jon Prosser,他当地时间周五在社交媒体上表示,iPhone 12在本周就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来源:中国基金报
据《证券时报》报道:“针对芯片断供,华为有没有 B 方案,从接触华为高层的消息了解,是暂时没有。具体对策,应该主要还是寻求国产替代方案。”
所以抓紧运吧,能运回来多少是多少,然后就真的是冬天了。
备胎转正被证明是一纸空谈,有设计能力没有制造能力该被卡脖子还是会被卡。
沸腾的水干了,最后只剩下锅底的黑渣。
想靠一个还不存在的所谓鸿蒙去干现有的整个生态系统,其天真程度和二十年前军迷们想着用歼-8 打赢 F-22 无益。抱着歼-8 做梦是没用的,老老实实埋头搞歼-20 才是正事。
不过乐观点看,或许冬天只有三个月呢。
华为要解决的不止soc,储存芯片,CMOS芯片,显示芯片,各种基础元件,9月15日前都得搞定。
华为手机自己设计的芯片也不止SOC,大量外围芯片,9月15日以后,能不能继续代工也不好说。
有消息称,华为已经限制了供货,来延长断货的时间。
放开卖能卖一年,收着卖能卖两年。
时间换空间,中间有什么变化,中美关系缓和了,危险就过去了。
估计,华为会在芯片存货耗尽前几个月,对终端业务做安排。
华为的核心业务,囤货估计能囤两年,甚至囤到美国下个总统任期。基站数量还是少,单价高而已。
不卖消费品了,华为可能会收缩一下业务,裁掉一些员工。
到了核心业务囤货耗尽,依然没有缓和希望的时候,华为才会转行。
谢邀,这个问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因为这个结果根本不是一个公司能解决的。没有解法也就只能感慨。
从现代社会伦理的方方面面也好,从经济学底线原则也好,一个公司,都希望在一片蓝海中在特定的领域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
结果一个开饭店的不仅要做好菜品,还得负责种菜种粮,养猪养鱼,这也还罢了,还得负责饲料,冶金,化工炼铁造锅。。。
一个现代国家霸权这么莫须有针对一个公司,还不如当年明太祖直接宰了沈万三光明磊落。
这是对现代社会分工合作价值观的根本性颠覆。
之前被欺负力度小于华为的阿尔斯通,富士通都跪了,降了。
华为怎么办?
不幸的地方,华为是家中国公司。
幸运的地方,华为身后的中国是一个近乎全产业链的国度,是个有5000年底蕴的国度,是个被KO了三回半仍能站起来的国度。
法国公司,日本公司不跪都不行,而华为还有选择。
中国人也应该感谢华为。不仅是华为代表着中国高科技领域最高的竞争力,让米国感受到了威胁。更因为华为让对手摘下了所有面具,扒下了底裤。让一大批对米国价值观膜拜,把米国视为灯塔的人觉醒。
当我们鄙视先辈,在全球化中获利而飘飘然时,我们首先应知耻。知耻而后勇。
中国人自己不跪不糊涂,没人能真拿中国怎么样。从这个意义上,华为必须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好。我相信,会活得好。
说点儿稍实际的,天朝半导体产业整体落后(不去纠结原因了)。这个国民短期没办法,华为也没办法。
天朝从此对半导体产业进入死磕模式,希望能坚持下去。尽管这是个除知识产权与皇冠级芯片外,利润率极低的产业(主要指半导体生产),又是资金消耗极大的产业。(要不米国也不可能放给台积电去做)。
有人说这又是一个星球大战计划,旨在消耗我们的资金资源。而且可以肯定,我们一旦磕下来,米国一定放开限制。而且可能升级到其它地方了。可能都不是硅基的了。
但是的但是,再大投入也要做。硬科技没有捷径可走。狭义弯道超车不可能。广义超车也需要积累。培养了人才,知识产权与技术有了储备,产业链短板可以补齐。多大投入都值。没有这个积累,未来有升级我们也只能是买家。
操作系统等也是如此。
未来可能的走向:
我心中的呐喊是,华为挺住,中国挺住。风雨过后,必见彩虹。
说实在的,看着这两年华为在做什么,包括余大嘴各种吹“我们行,我们没问题,我们未来能干得比他们好”。我只感觉悲壮。
华为纵轴上面临有史以来最大危机,横轴上比几乎所有其它企业加起来的危机都大。同在黑名单,执行力度都不一样。
华为人自己不知道吗?华为高层不知道么?结果被一群IT"大牛”各种嘲笑”就会PPT吹”。
"Show me the money, show me the code."
同行之仇得有多大?华为在各种大会上说“我们不行了”,他们才高兴。
再多说两句不相干的。我非常不喜欢粉丝文化。但对热血青年还是敬重的。比如看到评论里有兄弟说只要华为手机能打电话就买。很显然,兄弟是因为家国情怀才这么干的。生活中我宁愿交你这样的小伙儿而不是阴阳怪气的冷血动物。
但我个人提醒一句,你得真明白你在干什么。为什么?华为这样的企业未必能避免烂产品,烂服务。万一让你撞见了,你会不会觉得我一腔热血对你,你竟然坑我?
现在好多黑子都是这么来的。
就象中国这么大,总有阴暗面。有些人一碰到就转恨了。有些人历经挫折而不悔。盖因为自己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所以所有的支持都应该有理性。明白自己支持什么,为什么支持。怎么支持。
这段话算老头儿说教唠叨,不爱听就不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