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别说,鸦片战争后期,大清的扬威大将军,爱新觉罗·奕经,还真就想在浙江和江苏搞“焦土政策”。
石油化武嘛。
清军觉得四川火井里的石油,是比鸩毒更猛的剧毒,只要把这些石油倒在甬江上流,或是宁波城的井水里,就可以毒死这帮英夷。于是拿来了几瓮石油,来搞石油化武大作战。
奕经下令把这些石油送去慈溪,结果没用上。兵败后,这些石油被送回杭州,最后镇江被攻破后,又送去两江总督牛鉴那边,依然没用上。
最后在签订《南京条约》的时候,清军还想着在英国人的酒杯饭菜里倒石油,来毒死这些夷酋。觉得夷酋被毒死了,夷船群龙无首就会逃跑。当然最后议和的官员不同意,没那么做。
==========
只能说,还好此时的大清已经腐朽不堪了,否则就按他们这风格,要是真有这种毒药,怕不是慈溪、杭州,以及江苏的很多地方,都已经变成一座座死城了。
鸦片战争的英军打法就很像明朝的倭寇一样,广东占不到便宜,那就换浙江。
英国的国家军事实力可比倭寇强多了,题主咋不问:当年明朝为什么不直接焦土政策早点解决倭难了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