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种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我没兴趣参与的,但是看到第54号获奖作品我开始有情绪了。
《基于情感计算的儿童自闭症早期风险预测及实现路径研究》
@贱贱 提到的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这种,让青少年去参观一趟,然后父母主笔提携着写篇论文,在我这种外行看来其实也不算特别过分,毕竟巴菲特8岁去股票交易所参观都是董事长亲自接待的,这种事你也不好说是违了多大规对吧?当然普通人就是接触不到的。
但是自闭症儿童研究这块,数据怎么来的?家长们签知情同意书的时候知道自己孩子的数据最终是给到几个中学生的手里去搞“基于情感计算”的模拟研究吗?
对自闭症真正有过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很大一部分自闭症的诊断都是模糊的,这也是全世界近年来自闭症诊断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之一。因为“早发现早干预”的确有显著效果,很多时候医生和家长都是宁可冒着假阳性的风险,先当作自闭症进行干预。然而这种“自己孩子到底是不是自闭症”的惶恐不安,没有接触过这些家长的人是难以体会这种彷徨痛苦的,比起直面自己小孩就是“与众不同”更痛苦的,是“未知”的煎熬。
这些年接触过医院和一些干预机构,亲眼见过一些家长不放过任何一棵救命稻草的绝望。一些知名自闭症专家的挂号费都是上千,还需要各种托关系才有可能短短见上一面——同时要接受他身边跟着一群研究生,一起围观给你的小孩子各种指令之后,判断到底有多大程度的自闭症倾向。这些知名专家手头汇聚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家长们,多少家长为了一丝希望四处筹钱不远千里赶来见这些专家一面,有可能就是希望得到专家一声肯定或否定的答复。
然而专家给答复往往都是谨慎的,不出意外都是“疑似自闭症”,建议早干预。毕竟没有一些明确症状的小孩,也不会让家里千里迢迢赶过来见专家一面。有条件的家长或许会继续留在大城市让小孩到各类机构接受干预,条件不太好的可能就会先带回十八线县城农村,在那种根本没有几个人了解什么是自闭症的环境,靠谱的机构根本指望不上,只能让家里专门有一个人辞职在家对小朋友进行高强度的干预。
对于这些家长,告诉他们现在有人做了一个《基于情感计算的儿童自闭症早期风险预测及实现路径研究》,就算知道离真正临床应用还有很远,但你觉得有条件的家长会不会想去试一试?然后再告诉他们,这是几个中学生做的课题,还拿了青少年科技大赛一等奖,你觉得他们是什么心情?
如果这几个青少年的课题,数据获取过程、研究过程都完全符合伦理准则,那么其中父母参与了多少,我一点都不关心。希望这个研究确实像他们声称的那样,是他们自己真正去各类机构调研、并且符合伦理规范获取到的数据。
本项目源于初中时参加的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当时设计了聋哑智慧手套,帮助残疾儿童实现沟通和交互,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与自闭患儿零距离的接触,看到了自闭症对儿童健康的威胁,心灵深处受到触动。于是在暑假期间,开始深入到合肥市康华残疾人康复中心、安徽省特殊中专学校等部门进行咨询与调研。通过发放问卷,结合专家访谈,进一步了解到自闭症儿童的现状,大多数家庭是在发现自闭症的显性症状后才开始寻医治疗,滞后医疗康复的概率较小,且高昂的费用让很多家庭负债累累。因此,本项目旨在通过对儿童自闭症早期潜在风险进行识别与预测,开发一种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安全适用,能早期预测儿童自闭症的系统软件,实现自闭症儿童早识别、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
补充一下,其实拿自闭症发财和发文章灌水的人不计其数,几个中学生往沙子里面继续掺了垃圾这种事情我觉得没什么好较真的,我只想较真他们这个功利运作的背后会不会有不知情的受害者。
希望如评论所说用的是公开数据集。但根据知友最新的评论,不仅很可能用的不是公开数据集,这套可靠性严重存疑的系统还投入使用了...http://castic.xiaoxiaotong.org/2019/studentDetails.html?76185
任何一个高考裸分之外的手段。
无论是加分还是的自主招生,都是给权贵的后台们弯道超车的机会。权贵占用资源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占用公共资源是有问题的。
我一直主张,把大学录取分开两条道路。
一条就是高考裸分,而且是全国各省按照人口比例录取。譬如清华大学录取全国考生的0.1%,北京、海南、西藏、山东,都是按照各省考生人口比例分配名额。因为一个省的试卷相通,有可比性。
任何加分都没有,这种学生在毕业证上加单独标签。高考生。
高考成绩公开查询,注明在全省高考中的位置,譬如北京2020年高考95.38%,说明全北京有4.62%的人高考比你成绩好,这个数据,经过授权,输入身份证号公开可查。
一条是花钱,竞赛,才艺。这一类学校要单独建学院,单独设专业(譬如性别比较,股票投资,家政管理……)
国家不能拨一分钱,完全市场化运营。而且这种自费学院,每年要给学校交钱。招生无数量限制
高考分数自主录取,学费根据学校牌子来定。
譬如
清华大学,性别比较学院,一年50万。本硕博都有。
211、985大学,家政管理学院,一年40万。
二本类,一年20万
三本类,一年10万
这类学生,注明是自主生。与高考生在学历上做明显区分。
不能转专业,不能转变身份为高考生。
招生可以直接从职业学校,中专生中录取。学费一年加10万,中考考不上高中,也能买大学身份(自主生)
各种竞赛,科研,才艺……,可以抵扣学费,省xx竞赛,抵扣1万,国家xx竞赛,抵扣2万,一篇xx论文,看级别,抵扣5000-5W不等……
满足权贵孩子一定要上大学的需求,但是不允许其占用国家资源,自费建大学,上大学,给名牌大学文凭(包括博士文凭),但是学历要与高考生做明显区分。
硕士,博士,可以直接从社会招生,不需要考试。学历上同样要区分。
权贵的孩子,你让他上职业高中是不行的,面子问题。
名牌大学才有面子,清华学历相当于一个装饰品。
而为了他们的装饰品,占用国家资源,占用普通考生名额,是不合理的。
所以,单独给他们加名额,让他们花钱去买,还能支援国家建设。
对就业需求来说,需要人才的机构,会只从高考生中选择。
需要社会资源的机构,会从自主生中选择。
国家机关,有公务员考试这道关要加强,还是拼考试能力,谁能考谁进。类似于高考,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分数线,排名录取。减少世袭可能。
龙生龙,凤生凤,科研人员的孩子。。。先学会了学术造假?
我觉得教育要想公平,
就应该一考定终身。
不然所谓素质教育有多少可以操作的空间?
越简单的东西越不容易搞鬼,
就像足球有黑哨,
田径啥时候有黑哨呢?
知识变现的时代,来了!
广大非升即走,尤其是生化环材的博后/特x副研究员/特x副教授们,春天到了!
新时代致富经:家里有小孩的朋友们可以联系这群苦逼的临时工博士,SCI论文/发明专利挂名有偿收费!
价格公道,期刊档次有保证!灌水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物美价廉!让您的孩子小学就可以达到博士毕业条件,秒杀学区房,赢在起跑线!
跪着讨大学非升即走的临时工剩饭,哪里比得上站着就能把不差钱的小学中学生家长的钱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