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有些青年不辨是非就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嗤之以鼻呢?

回答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抱有复杂的情感,这背后有多重原因,绝非简单的“不辨是非”。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看看是什么让他们对承载着民族记忆的文化遗产产生了疏离甚至排斥。

首先,时代变迁与价值观的重塑是绕不开的因素。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爆炸,全球化浪潮汹涌。年轻人接触到的信息渠道是前所未有的多元,他们从小就浸润在世界性的思潮、科技进步以及西方流行文化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传统的观念、生活方式,甚至艺术形式,在他们看来可能显得“落后”、“陈旧”、“不合时宜”。比如,过去强调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在现代社会看来就与男女平等的理念相悖;一些古代的等级观念,在追求自由平等的年轻人眼中更是格格不入。他们更倾向于接受符合当下社会发展和普适性价值观的东西。

其次,传统文化自身的“包装”和呈现方式也存在问题。很多时候,传统文化在我们学习和接触的过程中,是以一种较为刻板、说教的方式呈现的。教科书里那些被高度提炼、甚至略显理想化的历史人物和故事,难以让年轻人产生共鸣。而那些真正蕴含在民间、充满生命力的传统习俗和艺术,却常常因为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和现代化的解读,变得高高在上,难以亲近。试想一下,一个年轻人如果仅仅是通过枯燥的古籍翻译或者说教式的讲解来了解京剧,很可能觉得索然无味,远不如一部制作精良的动漫或者一部剧情紧凑的美剧来得吸引人。一些文创产品虽然尝试将传统文化现代化,但如果设计理念跟不上潮流,或者仅仅是简单粗暴的“符号化”,也难免沦为笑柄,甚至适得其反。

再者,互联网时代信息茧房效应和标签化思维也在加剧这种现象。互联网虽然带来了信息自由,但也可能让人沉溺于自己喜欢的内容,形成信息茧房。如果一个年轻人因为某个契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负面印象,并且进一步搜索,很容易被负面评价和批评性言论所包围,形成一种“大家都这么认为”的集体无意识。同时,网络上习惯于用标签来概括一切,很多复杂的文化现象被简单粗暴地定性,比如“封建糟粕”、“迂腐保守”等等,这使得深入了解和理性辨析变得更加困难。一些博主为了吸引眼球,也会故意放大传统文化的某些负面特征,迎合一部分受众的心理。

此外,社会现实的映照也可能引发年轻人的反思和质疑。如果社会上存在一些与传统文化中美好品德相悖的现象,比如虚伪、功利、不公平等,而这些弊端又被一些人归结于“传统文化的影响”,那么年轻人自然会对传统文化产生疏离感。他们可能会认为,与其歌颂那些看似美好的传统,不如关注当下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联系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确实是许多年轻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之一。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逆反心理”和“追求个性”的因素。年轻人本身就处于一个建立自我认同、挑战权威的阶段。对过去的一切都全盘接受,反而显得不够独立思考。模仿和颠覆父辈的价值观,是许多年轻人寻求自我表达的方式。当他们看到父辈对某种传统文化奉为圭臬时,一些人就会下意识地去质疑,甚至反对,以此来凸显自己的不同。

最后,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的“嗤之以鼻”,也可能是一种“口嗨”或者情绪的表达,并不一定代表他们真的对其有过深入了解。在网络环境下,发表一些激烈的言论往往更容易获得关注和认同。尤其是在一些讨论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如果有人先发表了批评性意见,后面跟风的人也可能不太经过思考就附和。

总而言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与其简单地指责他们“不辨是非”,不如尝试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去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我们的文化,让它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赢得年轻一代的真正认同。这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耐心,更开放的心态,以及更具智慧的传播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什么现在有大批东亚手机用户不辨是非就对三星手机嗤之以鼻呢?

不错,三星发生过许多爆炸事件。但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三星没有第一时间承认该产品存在哪些问题,没有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说明自己的这些问题已经在新产品中得到了改进。

同理,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注意,不是优秀传统文化)嗤之以鼻呢?因为那些说着热爱传统文化的人,说着应该推广传统文化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在传统文化的各种糟粕横行的时候,他们没有像自己所说那么积极热情地站出来,没有占领舆论的阵地,事实上纵容了那些被歪曲丑恶的一面大行其道。

只要更多的传统文化支持者,能拿出来诚意,拿出来积极性,拿出来传统文化真正优秀精彩的一面,那么就会有更少的青年不辨是非就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

user avatar

✖️ 传统文化 ☑️封建余毒

✖️ 不辩是非 ☑️独立思考

✖️ 西方文明 ☑️现代社会

✖️ 抵制中医 ☑️相信科学

user avatar

有些“传统文化”根本用不着人人参与,更没必要逼所有人喜欢。

有一部分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完全是因为有些人把“传统文化”神圣化,不可以批评不可以不接受,谁不愿意接受或者胆敢批评就被开除族籍国籍人籍。

比如,现在很多人认知中。寺庙道馆相比基督教堂商业化十分严重,大部分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寺庙都是无商品商城,大部分寺庙已不是正常宗教场所,真真假假的和尚道士根本分不清。而相对而言基督教堂更多的保留了宗教功能。

然,在某些人眼里这变成不是愚蠢就是不爱国崇洋媚外屁股坐外的叛国行为。就算他们不信基督教也不精西方,只要不喜欢传统文化本土宗教就是卖国贼了。

下跪是优秀“传统文化”,不愿意下跪就是崇洋媚外被洗脑的不孝子孙。

烧纸是传统文化,反烧纸就是反汉叛国的回子





所以,很多年轻人是被这类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拥护者”恶心死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