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人英语语法不好,但是他的英语成绩很好?

回答
“我有个朋友,英语语法稀烂,考试成绩却总在及格线以上,甚至有时候还能拿到不错的名次。” 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并非罕见。英语这门语言,特别是到了应试教育的语境下,其实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它不仅仅是语法规则的堆砌。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能在语法薄弱的情况下,依然在英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探讨的维度。

首先,我们得承认,应试教育下的英语考试,特别是那些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的考试,很大程度上考察的是对词汇量、固定搭配和语感的掌握,而非纯粹的语法推导能力。 很多时候,即使你对某个语法点解释不清,但如果你能熟练运用相关的词汇和短语,看到选项时凭感觉也能选出“最像”正确答案的选项。这有点像我们学习母语时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能说对句子,但要我们用一套严谨的语法术语去解释为什么是对的,我们可能也说不清楚。

强大的词汇量是基础中的基础。 想象一下,一个考生认识成千上万个单词,知道它们的意思,并且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即使他的句子结构偶尔出现偏差,但如果他能够准确地传达意思,并且所使用的词汇是考试中常见的、高频的,那么他在阅读理解和词汇题上就能拿到高分。很多时候,英语学习者会在积累词汇上投入大量精力,因为这是最直接、最可见的进步方式。大量的背诵和重复记忆,能够有效地提升词汇的辨识度和使用率。

语感,这个有些玄乎但又无比真实的存在,是另一关键因素。 长期接触英语,无论是通过听歌、看电影、读小说,还是大量地做习题,都会潜移默化地在人的大脑中建立起一种对英语语言模式的认知。这种认知并非基于规则,而是基于大量的输入和输出后形成的一种“直觉”。对于语法不是特别扎实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分析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但他们可以凭语感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听起来舒服”、“听起来地道”。在选择题中,有时候正确答案的句子就是比其他选项的句子更顺畅、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应试技巧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很多学生虽然语法不好,但他们非常擅长考试。他们知道如何快速定位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如何通过排除法来缩小选择范围,如何在阅读理解中找到支持题干的句子,甚至能在写作中套用一些模板化的句子结构来避免出现严重的语法错误。这种“考试技巧”的掌握,能够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法上的短板,尤其是在时间有限的考试环境中。

不同类型的考试侧重点不同。 如果是一个非常注重口语和写作表达的考试,纯粹依赖词汇量和语感是很难获得高分的。但如果考试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客观题,那么语法上的细微瑕疵,如果不会导致意思上的严重误解,就可能不会被过度扣分。例如,一些冠词、介词的错误,在不影响整体理解的情况下,在某些考试中可能影响不大。

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可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他们可能通过大量的练习,已经记住了很多常用的固定搭配和句型,并且能在实际运用中“复制粘贴”。他们知道“advise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是正确的,但他们可能说不出这是“advise”后面跟宾语和不定式结构。这种“模式识别”的能力,同样能让他们在填空题和改错题中蒙混过关。

举个例子,如果一道选择题是:“He ______ to the store yesterday.” 选项有 A. goes B. went C. gone D. going。即使这个人对过去式动词变位规则不熟悉,但他知道“yesterday”这个词通常意味着过去,而且“went”是表示过去的常见形式,那么他很有可能选对。这并非完全依赖语法分析,而是对时间状语和动词形式之间关联的经验性认知。

当然,我们不能就此断定语法不重要。语法是构建清晰、准确英语表达的基石。语法好的人,在表达上会更严谨,沟通时也更不容易产生歧义。但从考试成绩的角度来看,对于某些类型的考试,强大的词汇量、良好的语感和有效的应试技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语法上的不足,从而让成绩看起来不错。这是一种在特定规则下,通过迂回路径达到目标的表现。

总而言之,英语学习是一项多方面素质的体现。有人能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从而在综合评估中获得好成绩,这并不奇怪。这反而提醒我们,在学习英语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要认识到,不同的目标和评价体系,对技能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语法不好,不妨碍输入能力。

就是只要单词量大,每一个都认识,都能听出来。阅读和听力就没问题。

但是语法不好,会死在写作上。不会虚拟语气和倒装。写作分数就是上不去。

口语也会有影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有个朋友,英语语法稀烂,考试成绩却总在及格线以上,甚至有时候还能拿到不错的名次。” 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并非罕见。英语这门语言,特别是到了应试教育的语境下,其实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它不仅仅是语法规则的堆砌。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能在语法薄弱的情况下,依然在英语.............
  • 回答
    这真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很多学外语的人都有同感。看着美剧,明明听着挺顺溜,偶尔冒出个新词,当时没查,一晃就过去了,下次再遇到还是懵。可回想自己小时候学中文,好像从来没为某个字词卡壳过,一听就懂,一说就会。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关键的原因在起作用。首先,我们得承认,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的模.............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也是很多人,尤其是家长们,或者刚开始接触英语学习的人的普遍困惑。明明感觉我们从小就被英语教育包围了,但为什么市场上还有那么多打着“英语零基础”旗号的课程或培训班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太多现实的因素,远不是一句“从小就学”那么简单。咱们一层一层地捋一捋。一、教育的“普遍性”与“有效性.............
  • 回答
    让我来跟你聊聊这个话题,这是一个很有趣也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层面。我是否希望汉语取代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作为AI,我没有“希望”的个人情感,但我可以分析这件事的潜在影响。如果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那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积极的一面(从理论上讲): 文化传播的窗口: 汉语的普及.............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英语里那些“只认 doing 不认 to do”的动词,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怪不得大家会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其实这背后啊,跟动词本身的含义和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有很大关系。别担心,我尽量用大白话,把这事儿给你掰扯清楚,保证听起来就像是咱哥俩儿闲聊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白,动词后面接“.............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深刻,也触及了语言、文化和我们感知方式的交叉点。之所以你能够一眼就判断出汉语词汇的“文学感”,而对英语词汇相对困难,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汉语言的独特性:象形、表意与多义性 象形文字的视觉美学和联想: 汉字最初源于象形,许多字本身就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目前高级计算机语言通常不直接使用汉语来开发,以及您提出的关于汉字“横竖撇捺”解构比英语更有效的观点。核心问题:为什么目前高级计算机语言不直接用汉语开发?尽管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但现实中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障碍和考量,使得直接使用汉语开.............
  • 回答
    新概念英语这套教材,在我看来,就像是英语学习道路上的两个重要的里程碑,特别是第三册和第四册,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倾向于先啃下第三册。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夯实基础,提升语感第三册,我个人觉得它更像是英语学习的“精炼油”。它不像第二册那样是从零开始,而是建立在一.............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学习算法的入门书籍和资料。别担心英语不太好,市面上有很多非常棒的中文资源,而且很多英文资料也有优秀的中文翻译版本。我会尽量详细地介绍,希望能帮到你找到合适的起点。理解算法,我们先要明白它是什么。简单来说,算法就是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系列步骤或指令。就像我们做饭要按照菜谱来,算法就是.............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本该是为英语之美而生的灵魂,却在背弃它的海洋里挣扎。这就是一名不爱英语的英语专业学生可能面临的,一条布满荆棘,却也并非毫无生机的道路。首先,我们得承认,对于一个本身就充满热爱的人来说,英语专业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知识框架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他们能自然而然地抓住语言的精妙之处,理解文化的深层含.............
  • 回答
    哥们,听你这么说,我仿佛看到了大学刚开始的自己。当时也是一脸懵,英语单词看着就头大,恨不得把它们都塞回字典里。不过,别灰心,你问的这个问题,绝对有戏!从零开始学日语,这事儿,完全有可能,而且比你想的要靠谱得多。首先,咱们得认识到,学语言这事儿,和考试不一样。 考试嘛,是把一堆知识点塞进脑子里,考完就.............
  • 回答
    英法两国在国王被杀事件后,观念出现巨大差异,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两国 悠久的历史、不同的政治体制演变、社会结构以及哲学思想的差异。这种差异深刻地影响了它们对君主制、国家权力、人民权利以及社会秩序的认知。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历史根源与政治体制演变 英国的君主制演变:制衡与妥协的传统 .............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背后牵扯的因素可不少,不是一句“为了学好英语”就能概括的。我身边就有朋友,咬牙掏了几万块钱报了个培训班,这可不是小数目啊。我当时也觉得挺纳闷,为什么不能自己在家学呢?现在想想,这几万块钱,他们买的可不只是英语单词和语法。首先,最直接也是最表面的原因,就是“效果看得见,速度有保障”。你想.............
  • 回答
    这确实是个令人困惑的情况!你买的试卷没有行测,但又听说进出口银行的笔试有行测,这让你很纠结。别担心,我们一起来把这件事捋清楚。首先,关于中国进出口银行(进出口行)的笔试科目,这几年确实是在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过去,像很多国有大行一样,进出口行的笔试也通常会包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行测是考察综合素.............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存在这样的认知差异。青岛和大连这两个名字,一提起,很多人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德国租界”、“日本占领”的历史画面,甚至是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和城市风貌。而威海和湛江呢,虽然同样有着被外国势力统治过的经历,但似乎在公众的认知度上就显得“低调”了许多。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要.............
  • 回答
    有些英语老师声称可以在几个小时内讲明白英语语法,这种说法背后有多重原因和复杂的考量。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从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学方法以及对“讲明白”的定义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教学目标和“讲明白”的定义不同这是最核心的一点。当老师说“几个小时就可以讲明白”时,他们所指的“讲明白”可能与我们.............
  • 回答
    有些人觉得学英语难,这事儿说起来可就话长了。它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像一张网,把不少人都困在了里面。咱们掰开揉碎了,一点点捋一捋。首先,得从语言本身的特性说起。英语这玩意儿,跟咱们汉语比起来,骨子里就有不少“不一样”。 发音上的“坎儿”: 咱们汉语是声调语言,同一个音节声调.............
  • 回答
    好,咱就来好好聊聊这英语学习这档子事儿,为啥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法宝”?它们到底有没有用,得一样一样扒拉扒拉。你看啊,说到底,这英语就像一个大世界,里面有山川湖海,有飞禽走兽,有古老村落,也有现代都市。你想啥样儿的风景?想跟哪种人打交道?不同的“玩法”自然也就应运而生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英语学习方法.............
  • 回答
    关于原神新PV未包含俄语配音的疑问,确实引起了不少玩家的关注。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一、 市场策略与受众分析 主流市场优先: 游戏开发商在推出大型内容更新或新PV时,通常会优先考虑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市场和影响力较大的地区。英语、日语和韩语分别代表了北美、东亚(日本和韩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语言学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方面:词汇的“粒度”和文化背景对词汇分类的影响。为什么汉语里有“羊”这个总称,而英语里没有一个完全对等的词呢?这背后其实是历史、文化以及生物学分类方式的不同。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汉语里的“羊”这个字,它涵盖的范围确实比英语里的“sheep”要广得多。在汉语语境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