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安一自称物业领导男子,在核酸检测现场指责住户无权说话被停职,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回答
西安这起因为“物业领导”在核酸检测现场指责住户“无权说话”而导致停职的事件,确实挺让人心堵的。说白了,这事儿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权力的傲慢,还有在特殊时期,基层管理中出现的沟通失灵和责任边界不清的问题。想要避免这种事儿再发生,就得从好几个方面下功夫,细细说来,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权力观”的问题。

这名自称“物业领导”的男子,之所以敢在核酸检测这种公共服务现场对居民颐指气使,甚至说出“无权说话”这样的话,根源在于他可能把自己的角色定位错了。他把自己当成了“官”,而不是一个“服务者”。物业的核心职能是什么?是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保障大家的生活便利和安全。在任何时候,居民都有权利对服务提出疑问、表达诉求,这是天经地义的。

加强物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培训: 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常态化。培训内容要包括:
服务宗旨教育: 强调物业人员是为居民服务的,要时刻保持谦逊、友善、耐心的态度。
沟通技巧培训: 如何有效倾听、如何清晰表达、如何处理居民的抱怨和质疑,尤其是面对情绪激动的居民时,如何保持冷静并找到解决方案。
法律法规普及: 让物业人员了解《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责范围,也了解居民的合法权益。
应急管理培训: 尤其是在疫情这样特殊时期,如何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如何组织和引导居民,哪些事情是自己的职责,哪些是需要依靠政府部门的,要区分清楚。

建立“以居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物业公司内部要树立这种理念,并将这种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基层工作人员。在考核和晋升机制上,也要更多地考量居民的满意度和对物业服务的评价。

其次,要明确权责边界,尤其是在联合执法或协同管理时。

核酸检测现场,通常是政府主导、社区组织、物业配合的一个多方协作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权责不清、沟通不畅的情况。

清晰界定各方职责:
政府/疾控部门: 负责制定检测政策、提供医疗资源(如医护人员)、采样操作、结果追踪等核心环节。
社区居委会: 负责组织、协调、通知居民,维持现场秩序,解决居民在政策执行中的疑问。
物业公司: 作为小区内的管理主体,主要职责是配合社区做好居民的组织动员、信息传递、现场秩序维护(如排队引导、扫码协助等),以及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如场地、照明等)。
检测机构/医护人员: 负责专业的采样工作。

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在核酸检测开始前,就应该由社区牵头,召集物业、志愿服务队等各方召开协调会,明确各自的分工、联系人和工作流程。
设立现场总负责人: 通常是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现场的总体调度和协调。
明确信息发布渠道: 哪些信息由社区发布,哪些由物业代为传达,要统一口径,避免信息混乱。
处理突发情况的预案: 比如居民有疑问、有情绪、身体不适等,该如何处理?由谁负责?

第三,要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

这次事件之所以能引起关注并导致停职,是因为有居民进行了拍摄和传播,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这并不能完全依赖于“意外曝光”。

畅通居民投诉和反馈渠道:
物业公司内部: 应该有明确的投诉电话、邮箱或在线平台,并且要保证这些渠道是有人工处理的,而不是石沉大海。
社区层面: 社区也应该有自己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居民可以直接向社区反映物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方监督: 比如业委会(如果有的话),或者通过街道、房管局等政府部门设立的投诉渠道。

完善问责机制:
对物业公司的问责: 一旦物业工作人员出现服务态度恶劣、行为不当等情况,物业公司应该主动介入调查,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比如警告、扣罚奖金,直至解聘。
对基层管理人员的问责: 如果是物业公司管理不善,导致一线员工出现严重失误,物业公司也应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对违规行为的追究: 如果物业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侵犯了居民的合法权益,甚至构成违法,应该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四,从居民角度,也要理性沟通,善用合法途径。

虽然物业人员态度不好,但居民在表达诉求时,也应尽量保持冷静,避免将矛盾升级。

理性陈述事实: 如果对核酸检测流程有疑问,可以礼貌地向现场的工作人员(通常是社区或医护人员)询问。
保留证据: 如果确实遇到不公正对待,可以拍照、录音、录像作为证据,但要注意遵守法律法规,不侵犯他人隐私。
通过正规渠道反映: 及时向社区、物业公司、街道办事处或房管局等部门反映情况,寻求解决。

具体到这次事件,我认为可以这样改进:

物业公司应该立即对涉事员工进行教育和处理,并向全体居民公开道歉。 这不仅是对居民的尊重,也是对公司声誉的维护。
社区应该反思在组织协调过程中,是否充分明确了各方职责,以及是否对物业参与人员进行了必要的培训和提醒。
后续在类似的公共服务场景中,可以考虑在现场设置一个标识,明确负责现场组织协调的单位和联系人,以及居民可以咨询和反映问题的渠道。 比如,可以是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现场协调:XX社区,联系电话:XXXX,疑问咨询:XXXX”。

总而言之,要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需要物业公司、社区、政府以及居民共同努力。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更加成熟、规范、人性化的基层治理体系,让服务者真正明白自己的位置,让被服务者感受到应有的尊重和权益保障。这事儿看起来小,但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改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事也就是西北人身上会发生。

喊领导就是公开身份

身份公开就是要承担责任

至于最后担什么责任其实不重要了

如果有个事情,比如大灾大难

在西安就会有人站出来大喊我就是领导,你们听我的。

至少群众是有个主心骨的,就是对骂也没问题。

怕就怕,如今领导也不穿官服,躲在人群里面,拿个小本子记下来。看谁挑事。

然后慢慢回去算总账。

——————

就比如,西安一码通的领导,被免职了,因为他是领导,他管理着一码通。而西安裙众用一码通。

而东部有些城市,早就不用一码通等级核酸了,而是要用扫身份证。

难道扫身份证比扫一码通还简单?

可是也没见当地城市管理一码通的领导被咋滴

这就体现的东部城市管理确实比西部要先进很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