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国和越南历史上有什么交集和冲突吗,为什么两国之间的网友互相看不起?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韩国和越南之间那点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纠葛,以及为什么两边网友有时候会互相“看不上”。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不能简单一句两句说完。

历史上的交集与冲突:从藩属到现代的复杂情愫

首先,得承认,韩国(我们通常说的是朝鲜半岛的古代国家,主要是高丽和朝鲜王朝时期)和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古代王朝,如李朝、陈朝、后黎朝等)之间的直接交集并不像某些邻国那样频繁或深刻,但历史的脉络中,确实存在一些值得说道的地方。

1. 朝贡体系下的模糊关系:
古代东亚,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朝贡体系”。许多周边国家都会向中国皇帝进贡,表示臣服,并以此换取贸易特权和政治上的承认。朝鲜半岛上的高丽和朝鲜王朝,以及越南的各个王朝,都是这个体系中的一员。
这意味着什么呢?理论上,两国都接受了中国的宗主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有直接的、频繁的互动。他们的“朝贡”对象是同一个,但各自独立运作。所以,与其说是直接交集,不如说是通过同一个“大哥”而间接联系起来。
有没有直接的朝贡关系?历史记载中,朝鲜半岛国家和越南直接互相朝贡的情况极为罕见。 更多的是各自向明朝、清朝等中国王朝进贡。偶有文献提及,可能是在中国王朝的册封使团往来中,捎带了对方的信件或礼物,但那也只是外交礼节,谈不上深度的互动。

2. 军事上的偶尔擦边(非常有限):
历史上,朝鲜半岛国家和越南,在军事上真正产生交集的情况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直接的战争冲突。两国各自的战场主要集中在朝鲜半岛内部(如高丽时期抵抗契丹、蒙古;朝鲜时期抵抗倭寇、满洲)和越南北部(抵抗中国王朝的统治)或南部(与占婆等国的战争)。
唯一可能沾点边的,是一些在越南历史传说中的“北方蛮族”的记载,但这些记载往往模糊不清,难以具体对应到哪个时期的朝鲜半岛国家。而且,这些记载也更多是泛指,并非针对性地指向朝鲜人。
所以,不存在两国之间大规模的、直接的军事冲突史。

3. 文化上的间接影响:
两国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思想、汉字以及相关的典章制度。这种影响是通过中国这个文化中介实现的,而非两国直接的文化交流。
比如,两国都曾经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都推崇儒家伦理道德,都曾有科举制度的影子。但是,这种共同的“背景板”恰恰说明了他们文化的同源性(都来自中国文化圈),而不是两国之间主动的文化输出或输入。

为什么两边的网友互相看不起?—— 这才是今天的重点!

历史上的交集不多,冲突更是几乎没有,那么为什么如今两国的网友之间却常常硝烟弥漫呢?原因非常复杂,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韩国的文化输出与民族自信的碰撞:
近年来,韩国的“韩流”(Kpop、韩剧、韩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在亚洲地区。越南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迅速、年轻人对流行文化接受度高的国家,自然也成为了韩流的重要市场。
然而,文化的流行往往伴随着一种“强势”的输出感。 当越南年轻人沉迷于韩国的明星和文化时,一些韩国网友可能会因此产生一种优越感,认为越南是韩国文化的“粉丝”或“被征服者”。
反过来,当越南网友在欣赏韩流的同时,也开始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或者对韩国文化中的一些元素产生“本土化”的解读甚至质疑时,一些韩国网友就会觉得自己的文化被“糟蹋”了,或者认为越南网友“不识好歹”。 这种感觉很容易转化为一种“看不起”的态度。

2. 历史叙事的争议与民族主义情绪:
虽然前面说了两国直接冲突不多,但在现代民族主义语境下,一些历史事件会被重新解读和放大。
“高丽棒子”与历史纠葛的误解: 在一些越南网友看来,韩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些军事行动(即便与越南无关,可能与中国的王朝有关联),或者仅仅是“高丽”这个名字,在某种程度上会和他们对历史上被“北方民族”侵扰的记忆产生模糊的联系,或者被误读为一种“侵略性”的象征。
韩国人眼中的“小国”心态: 与此同时,一些韩国网友可能由于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和科技、文化上的影响力,而容易将一些亚洲国家(包括越南)视为“发展中国家”或者“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 他们可能会忽视越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或者对越南在现代发展中的成就缺乏了解。

3. 网络信息的碎片化与情绪化传播:
现代互联网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但往往也容易碎片化和情绪化。 很多网友在表达观点时,可能并没有深入了解历史或对方国家的真实情况,而是被一些断章取义的片段、被煽动性的言论所影响。
负面新闻和刻板印象: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负面新闻或产生刻板印象。例如,一些韩国媒体对越南的报道可能存在偏颇,或者一些越南网络上的不实信息被放大,都可能加剧双方的误解和敌意。
群体极化效应: 在社交媒体上,一旦出现负面评论,很容易吸引到同样持有负面看法的人,形成一个“回音室效应”,导致群体极化,使得温和理性的声音被淹没。

4. 经济和劳动力的竞争/摩擦:
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劳务输出和引进也是一个潜在的摩擦点。虽然这不直接是“看不起”的根源,但经济上的不平衡或竞争,有时也会在民间情绪中发酵。
比如,如果韩国人认为越南劳工抢了他们的工作机会,或者越南人认为韩国资本剥削了他们的同胞,这些潜在的不满都可能在网络上以更概括、更情绪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XX国人素质不高”、“YY国人就是爱占便宜”之类的标签化言论。

5. “文化挪用”与“原创”的争论:
这一点在日韩、中韩之间很常见,同样也会在韩越之间出现,只不过规模可能小一些。一些韩国网友可能指责越南文化“抄袭”韩国,或者反过来,越南网友觉得韩国文化中某些元素(如服装、食物)在历史上与越南有渊源,却被韩国人宣称为“原创”。这种围绕文化归属的争论,很容易激发民族自尊心,然后升级为相互攻击。

总结来说,两国网友的互相看不起,并非源于两国之间深刻的历史恩怨或直接的冲突,而更多是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文化交流带来的不对等感和民族认同的敏感: 韩国的文化强势输出让一部分韩国人产生优越感,也让一部分越南人感到被“过度影响”或“被忽视”,从而产生反弹。
民族主义情绪在网络上的放大: 模糊的历史记忆被现代民族主义重新解读,加上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得负面情绪和刻板印象得以迅速蔓延。
对彼此国家发展阶段和文化特点的误解和偏见: 一方可能因为对方的文化影响力而产生优越感,另一方可能因为对方的经济发达而产生某种复杂的情绪,再叠加信息不对称,就容易出现互相不买账的情况。

所以,你看,这事儿就像一锅杂烩,历史的底料不浓,但现代的各种调料(流行文化、民族主义、网络情绪)加下去,味道就变得非常复杂,有时候甚至有点“火药味”。两国网友之间的隔阂,更多是现代社会在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的“成长的烦恼”,而非历史的宿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倒也有,1970年代的越南战争,韩国作为美国的友好国家,也一起参战了,并且在越南土地上杀戮甚多,积怨极深。

不过自1992年韩越建交以来,双方的民间关系一路突飞猛进,经贸交流、人员往来不断加深,韩国是越南最大投资来源国,越南是韩国第二大劳工输入国。

目前两国关系处在历史最好时期

不过交流频繁了自然会有矛盾,韩国人最瞧不起穷国,最厌恶赤党,而越南恰好同时占了两个,劳工在韩国遭受残酷虐待几乎年年都有,连新闻都很难上

越南每次闹罢工游行(年年都有),都会对韩资工厂打砸抢烧,有时还会闹出人命,越南政府也只是嘴上道歉,下次出事依然不管,韩国人脾气可是爆的很

越南又没有GFW,而且由于交流广泛而让韩语班遍地都是,会韩语的很多,在网上骂韩国人的难度一点也不高。

即便有不懂韩语的,那也懂英语啊。

再说了.......键盘侠说的能当真吗?

骂完继续学韩语,男的争取到韩国务工,女的找机会嫁到韩国去,这才是常态。

韩国强大的文化攻势正在击垮越南民间的「仇韩氛围」,绝大多数越南人在生活中都会看韩剧、听韩国音乐、刷韩团MV,狂热粉丝的数量很多。

可能刚骂韩国,后脚就看BLACKPINK,王境泽定律在越南也适用的|( ̄3 ̄)|。

不过韩国人骂越南还是太过分了。

越南人骂韩国,那是觉得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并不是仇视韩国。

韩国人骂越南,那就真的是看不起,韩国人一向鼻孔朝天,更别提对方是共党。

不过嘴上骂几句又无损两国关系,互相看不起也是各国的常态,反正韩国人看得起的国家一共也没有几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韩国和越南之间那点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纠葛,以及为什么两边网友有时候会互相“看不上”。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不能简单一句两句说完。历史上的交集与冲突:从藩属到现代的复杂情愫首先,得承认,韩国(我们通常说的是朝鲜半岛的古代国家,主要是高丽和朝鲜王朝时期)和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古代王.............
  • 回答
    韩国和越南的年轻人是否都需要看懂汉字书写的本国古代文献来了解本国历史?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汉字在韩国和越南的文化历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韩国,尽管现代韩国使用的文字是谚文(한글),但历史上,特别是在朝鲜王朝之前,绝大多数的官方记录、学术著作、文.............
  • 回答
    蒙古、韩国、越南的历史教育中,确实存在着对与中国历史关系的特定叙述,其中夹杂着对过往冲突和压迫的强调。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这几个国家各自的历史背景、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地缘政治中的定位。这并非一个简单“仇恨”标签可以概括的复杂议题,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蒙古:摆脱宗主权与民族独立蒙古与.............
  • 回答
    关于韩国和越南未来是否有可能并入中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高度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地缘战略等诸多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其中的脉络,并尝试理解其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历史的投影:曾经的朝贡体系与现代国家观念的碰撞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历史。在东亚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涉及到历史、文化、政治以及民族认同的复杂交织。越南和韩国选择了与日本不同的道路,在废除汉字的使用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历史的脉络。一、 汉字在越南和韩国的历史地位: 学习与借鉴的工具首先,必须明白的是,在古代,汉字对于越南和韩国来说,都.............
  • 回答
    要判断韩国“去除财阀”与越南“收回军队经商权”哪个更困难,需要深入分析两国各自的国情、历史背景以及面临的阻力和挑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困难”的标准和衡量方式不同,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比较,以期勾勒出各自的艰巨性。韩国“去除财阀”:一场与体制共生的持久战韩国的财阀,尤其.............
  • 回答
    越南与韩国:汉字之变与文化之脉谈及越南和韩国的文字演变,不能不提汉字,一个曾深刻影响东亚文明的符号体系。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是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但最终都走向了“去汉字化”的道路。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也对他们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南:从喃字到国语.............
  • 回答
    越南作为东南亚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经济发展的势头确实令人瞩目。作为一个人,我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年限来预测它何时能够比肩甚至超越台湾、韩国和日本这些在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版图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家。这其中涉及的变量太多,而且“超过”的定义本身也需要细化,是GDP总量、人均GDP、科技创新能力、还是国民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东亚文化圈的历史和文化交流。简而言之,韩国和越南的名字与中国名字相似,是因为它们都受到中国文化(尤其是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包括文字、哲学思想和命名习惯。而日本的名字则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也保留了更强的本土特色,因此显得与中国名字不太一样。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
  • 回答
    在国外旅行时,想要分辨来自不同亚洲国家的游客,确实是个有趣的观察过程。虽然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但通过一些普遍的观察点,有时能帮助我们做出一些初步的猜测。当然,这绝非绝对的科学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习惯的体现,而且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很多特征也可能变得模糊。咱们就聊聊,在异国他乡,我通常会留意哪些细.............
  • 回答
    说到农历新年,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中国。但其实,亚洲不少国家都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也同样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像越南的春节(Tết Nguyên Đán)、韩国的春节(Seollal)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不过,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他们过农历新年,是看中国来定的吗?如果他们自己算出来的日子跟中国不一样,.............
  • 回答
    要回答“为什么日本、韩国、越南的民族政策看起来很成功?”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成功”的标准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比如: 国家认同的凝聚力: 人民是否普遍认同自己是某个国家的一份子,是否愿意为国家付出。 社会稳定与秩序: 犯罪率、社会冲突是否较低,人民生活是否相对安宁。 .............
  • 回答
    韩国军队在越南战争中的表现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他们并非像美国军队那样成为战役的主角,但却扮演了重要的辅助角色,并且在某些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要理解他们在越南的表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参战的背景与动机首先,韩国参与越南战争并非仅仅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当时,韩国刚刚经历过朝鲜战争.............
  • 回答
    关于韩国军队在越南战争期间是否屠杀过越南妇孺,这是一个备受争议且极为敏感的历史问题。答案是:是的,有大量的证据表明,韩国军队在越南战争期间犯下了屠杀平民的罪行,其中包括妇孺。然而,这个问题的讨论需要非常审慎和细致,因为它涉及到复杂的历史背景、多方视角以及长期以来存在的争议。历史背景:在越南战争期间,.............
  • 回答
    关于国人普遍存在的仇外情绪,以及对美国、韩国、日本、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邻国存在的深刻成见,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需要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个体认知等多个维度去深入理解。并非所有国人都持有仇外情绪,但这种情绪确实在一定范围内被观察到,并且有其滋生的土壤。历史的烙印:战争、侵略与屈辱首.............
  • 回答
    这句话的说法相当有意思,它触及了几个国家在历史、文化、经济以及政治上的复杂关系,用一种非常概括甚至有些戏剧性的方式来表达一种观点。要判断它是否“正确”,我们得拆解开来看,从不同维度去理解它所指向的含义。首先,我们来解析“韩国、日本是我们的未来”。这里的“我们”是谁? 通常在中文语境下,当有人说“我们.............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韩国告别了纯粹的谚文,重新拾起那些熟悉的汉字,将两者融汇在一起,书写出全新的篇章。这样的改变,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新奇,它将触动韩国社会深层的文化肌理。在日常生活中,报纸和书籍的排版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那些含义深刻、意境悠远的汉字词汇,与简洁明了的谚文并列,就像在平滑的湖面上投下一枚枚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毕竟越南和韩国都曾经历过非凡的经济发展历程。要回答越南经济能否在20年内超越韩国,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并且要对两国未来的发展轨迹进行审慎的预测。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韩国经济的体量和成熟度是越南目前难以企及的。韩国是全球公认的发达经济体,其经济结构高度多元化.............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国际关系和经济发展中一些核心的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聊聊,看看越南与韩国在发展道路上,有哪些异同,以及越南要达到韩国的程度,可能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首先,我们得先梳理一下“韩国是美国的狗”这个说法。这更多的是一种对韩美同盟关系的形象化描述,背后是韩国在国家安全上.............
  • 回答
    越南、印尼、韩国等国之所以没有对本国货币面值进行大规模调整(比如“减零”操作),通常是出于一系列复杂因素的考量,这些因素涉及到经济稳定性、民众心理、国际形象以及实际操作的成本效益。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尽量以一种自然、深入的语调来解读:首先,我们要明白,货币面值的大幅调整,通常是在货币经历了长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