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尽量不带情绪和偏见的回答。
首先,任何决策都必然是在长期目标和短期压力的平衡下做出的,只有疯子才不考虑长期,而只有傻子才会罔顾当下。长期看,房价泡沫化带来的危害非常多,且不说生育率这种传导作用,单只看直接影响的产业外流、劳动力升值压力、实体经济难以为继以及消费挤出效应,都足以让决策层寝不安食不振。但是短期来看,地方债的压力,各级政府维稳责任背后蕴含的事权财权不匹配、金融杠杆等燃眉之急所昭示当期社会震荡,也是决策者完全不愿意马上面对的困境。
所以,房价涨和跌都是当前社会不可承受之重,于是只能求“稳”保“稳”,尽可能保证横盘。这也是这一次央行例会所传递的信号。
但是,从历史看,当政策目标是走钢丝时,反而是最危险的时候。感情最怕患得患失,其实政策也是一样,坛坛罐罐太多都不敢动,那么可见的未来只能是庞氏游戏,最后发现坛坛罐罐越来越多,而钢丝绳也越来越不好走,跌落的可能性其实是在不断攀升的。
所以我想说的是什么呢,1990-2020这一代人的时间,塑造了非常多的人生范式和惯性,但这一切都可能在未来十年烟消云散。也许危言耸听,也许杞人忧天,只是无论如何,大家近几年做任何人生重大决策时,不管是选专业、求职、买房、结婚、生育,都请务必谨慎再谨慎,权衡再权衡,切忌用过去的经验作为决策依据。强调下,我不是有倾向性的建议你做啥不做啥,就是请大家用现在的形势和自己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逻辑来做抉择判断,切忌路径依赖。
未来的世界会是完全不同的玩法。
以前的回答里面早就说了,决定房价的,扯其他都没用,最终都是央行的社融数据决定的。
如果准备稳定市场,那么央行保证社融和信贷,每月的社融增量又上去了。那么房地产卡住脖子的那只手就算是实质的松了。
如果社融最后几个月每月增加个三万亿,或者明年来个四五十万亿,那么房价又要轰轰往上涨了。
房价永远涨吗?我一直强调,会有审判出清日的。只是这个需要债务和放水达到空前,然后无以为继崩塌。那需要很多的大级别事件积累集中爆发,现在还早。只是卡了几天脖子,就要放松,更别说是学日本当年往自己脑袋上拍砖。还早还早。
但是还是要说一个黑天鹅的可能,就是美国现在已经陷入严重的通胀,这是过去没有的,过去是美国基础货币扩张,中国因为有最大规模的美元储备,成为美元最大的商业银行,从而进行外储创新利用实质就是进行美元的信用扩张。那么信用扩张出来的离岸信用美元,又夯实了外储,从而为国内人民币信用扩张背书,最终超过了300万亿的规模。而无论是离岸美元信用制造出的美元还是中国国内制造出的信用人民币,都没有集中在基本消费领域造成通胀,都在资本市场里,中房美股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两个指数增长的泡沫。而现在美国的通胀是过去几十年没有的,一旦美国针对通胀进行操作,收缩美元,立即就对全世界的离岸美元信用货币体系制造巨大压力,美元稀缺回流避险,信用系统债务危机爆发,从而引发人民币信用系统的债务危机,加上企业和各种平台的大规模以美元计价的债务会类似墨西哥当年的TESONBONOS死亡循环模式。。。那个画面。。。
只是这个收缩力度多大才能刺破泡沫呢,其实是未知数。有的时候看起来很大的动作,实质影响有限。而很小的一个动作就是蝴蝶效应最后一根稻草。
谢邀。
必须让我来正本清源一下,不然炒房自媒体又要煽风点火了。
一些人估计连央行官方公众号文章都没有读就跟着一唱一和。
央行原文针对房地产就一句话:
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但凡深度关注我国房地产行业,就知道这句话主要用于安抚市场情绪的,为什么要说抚慰话呢?还不是最近舆论借助“恒大事件”炒作特别汹啊,他们意欲无限夸大事件的影响力,以舆论力量希望国家放水给他们接盘,此种人啊,唯恐天下不乱,那样他们好乘机浑水摸鱼逃出生天。
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什么是重量级政策,只会瞎胡闹跟着人云亦云,跟对了人还好,可怕的是很多人分不清好坏。
对于房地产这样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关键就看两个字——资金,现在国家并没有对房地产的资金获取开口子,非但如此,而且一步一步锁死,“三条红线”“两集中”“两条杠”“打击违规贷”“限制房地产信托等渠道融资”“商票是漏洞哈,那么给我限制喽”……
国家政策方面反正已经完全摊牌了,LPR持续十几个月未变,但是通过浮动方式大幅提高房贷利率,这不就是告诉小白别傻傻“飞蛾扑火”吗,官方劝退不去听,听一群割韭菜炒房自媒体的胡说八道。
即便是刚需,面对这样的房贷利率最好都得等等,现在埋怨国家不给供需机会,我敢肯定,现在你所谓的供需上车,过三年房价跌出一辆奔驰,你又会埋怨:“明知道房价要降,国家为什么不阻止我们啊(阻止了,你没听,难道还要一对一告诉你?)”
别给提10年前房贷利率,麻烦先去看看10年轻前银行存款利率吧,我最烦那些刻舟求剑的人,我没有时间和义务一一指导,对于钢筋,拉黑了事。
但凡阅读了央行全文,很明显,依旧是要银行守本分,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甚至给实体经济降低贷款利率,房地产现在就是类金融产业,严重脱离实体二字,所以现在房贷利率继续上涨。而且,央行原文就一个数据,3000亿,依旧是支持小微企业的,为何如此看重小微民营经济啊?
民营经济为我国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这也是中小企业具有的“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2021年9月6日,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刘鹤
下面再贴一张财政部最新强调的内容,话已经很明白了,别视而不见!
任何教唆人们炒房,以及任何乱七八糟的理由说房价要涨的,在下面两张图面前都一文不值:
这几天,炒房自媒体又在兴风作浪国家放水5700亿,房价要上天的言论。这毫无疑问就是继续坑小白。
两个月前定向降准他们怎么说的?别一惊一乍了,多了解了解情况,你们就不会被这些垃圾自媒体欺骗。
未来的流动性释放都不是给房地产的,就现在对房地产严密封锁程度,根本稳如泰山,全方位限制资金无序流到房地产了。这样的严密封锁下,后续即便适当加大流动性,也完全不用担心资金被房地产吸走了。
那群炒房客为了让人接盘无所不用其极,房地产资产泡沫这么大,有他们重要贡献,后续应该一个一个算账,这种教唆人们炒房的人就是在发灾难财!
别让樱桃这种教唆人无脑炒房的大V跑了,他们的财富自由就是纯割韭菜,现在怕韭菜们清算,于是卖惨说自己也被坑了,这是安抚伎俩,属于忽悠到底。
这种违背国家意志、助推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无序发展的人,怎么能让他们这么容易溜之大吉?
信不信有被骗的人(也可能是自己大水军引导控评)会帮忙解释:樱桃也被骗了,她也是知行合一,她没有骗我们,只不过HD太坑了,世界500强,谁知道这样啊!
人类都有一种自我慰藉机制:当你发现有的人也被坑了,坑得比你还狠,她就可以相当程度释放自己被坑的苦痛。比如自己被坑几十万、发现有人被坑上千万,他们心理就好受点。
这些大V此举就是把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前面他们忽悠人接盘P2P估计也是用这种伎俩脱逃的。
像樱桃这种无良大V,每单抽佣1-2%,发广告估计一篇软文几十万。被坑了也不影响她继续豪宅豪车莺歌燕舞,他们可能还是明知道是坑而故意上的,为了就是博取信任。事前和客户合谋暂时买套房给粉丝看,证明自己上车了取得粉丝信任,自己一套房就可以以几十倍甚至百倍杠杆撬动一些糊涂粉丝跟单。
有些人天生就是被坑的,对自己斤两也不先掂量掂量,整天想走捷径暴富,殊不知那是埋葬他财富的不归路。有句话虽然被用烂了,但是还是要说一下:你只能赚自己认知以内的钱。我此前也告诉大家——先熟悉游戏规则,再争做游戏高手——也是一个意思。
直到现在,有的人还没有认清楚现实,认为樱桃之流只是贪财、无脑接广告。这显然是不清楚这个行业的情况,也小瞧了人性的贪婪。
不可否认有的人确实可以遏制住贪欲,赚几个本分钱。但是,那种人太少了,樱桃这种人显然不配,她都带炒房团看楼盘了,不是显而易见做局套人吗?而且,文章质量低劣如斯,除了宣泄情绪、毫无逻辑,连这点辨别是非的能力都没有?!
让我说:别让樱桃、卢俊、越女以及各种房叔/房哥/房姐/房爷这等鼓吹房地产泡沫之流跑了!就像现在的明星代言得对代言负责一样,这些泡沫经济鼓吹手也要负责任。
重要提醒:论对未来的前瞻性分析和预测,没多少人可以像我这样的吧,绝大部分就是墙头草、马后炮,更多深度前瞻性文章,详见公众号【Smart_Dreamer】和【悟空价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