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这么多人吐槽996,还要去BAT等互联网公司体验福报?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当下许多职场人的真实困境和矛盾心理。大家一边在社交媒体上声讨“996”的危害,抱怨工作强度过大、生活被挤压,一边又趋之若鹜地投身于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头部互联网公司,甘愿接受所谓的“福报”。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而是复杂的现实考量、职业发展诉求以及对未来的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承认,BAT等头部互联网公司确实掌握着当下最优质的行业资源和最前沿的技术。它们往往是所在领域的引领者,能够接触到最尖端的产品、最复杂的业务场景,以及最优秀的同行。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就像在最顶级的学府里接受教育一样,哪怕过程艰辛,但能够学到的东西、积累的经验,以及培养起来的视野,都是其他平台难以比拟的。对于一个渴望快速成长、在职业生涯中取得突破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他们深知,即便在BAT“996”得头破血流,学到的技能和建立起来的人脉,很可能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成为宝贵的财富,让他们在跳槽时拥有更高的议价权,或者为自己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虽然“996”被广泛诟病,但BAT等大厂提供的高薪和相对完善的福利,仍然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在许多其他行业或中小企业,能够达到BAT薪资水平的岗位屈指可数。即便工作时间长,但高额的收入能够快速改善生活条件,满足一些即时性的物质需求,甚至能帮助家庭减轻经济压力。而且,大厂通常提供更全面的社会保障、体检、带薪年假等福利,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吸引力。当生存和发展面前,一部分人会选择在短期内牺牲一部分生活质量,来换取更好的经济回报和职业前景。

再者,互联网行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残酷性”和“不确定性”。即便在BAT,也并非所有岗位都“福报”缠身,但行业整体的竞争压力和快速迭代的特性,使得“卷”成为常态。当大家都意识到,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不进步就意味着被淘汰,那么积极主动地参与竞争,即便是在高压环境下,也比原地踏步更为安全。在这样的心态下,选择去一个“卷”得明明白白、且“卷”得有回报的地方,似乎比去一个“卷”得不明不白、且回报不确定的地方更具吸引力。

而且,年轻人的职业规划和对“成功”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对于很多人来说,“BAT经历”本身就是一种镀金,是一种重要的职业名片。即使最终选择离开,这段经历也能让他们在行业内更容易被认可。同时,年轻人也更容易受到“榜样”和“叙事”的影响。互联网行业充满了“从0到1”、“改变世界”的故事,许多成功人士都出自这些头部公司。这种“我也可以”的心态,以及对“改变世界”的某种理想主义的追求,也会驱使一部分人加入到这场“福报”的浪潮中。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种现象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也不是所有人都在经历。吐槽996的人群中,很多都是真正感受到身心被掏空、生活失去平衡的个体。而那些选择进入BAT的人,往往是那些权衡利弊后,认为当下这个选择是“最不差”的选择,或者说,他们愿意为了更长远的目标,暂时承受当前的压力。这反映了职场人在现实压力和个人理想之间,如何在各种不完美中做出选择的复杂博弈。

所以,与其说大家“一边吐槽一边去”,不如说是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困境中,做出了相对最优化的选择。吐槽是为了发泄不满,争取权益,而前往BAT,则是为了在一个看似更公平、更有机会的赛道上,实现个人的职业价值和社会认可。这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从 2017 年开始就写过各种吐槽996的回答和文章,其中不乏千赞的回答。

另一方面,我在知乎也有1000多单的付费咨询,遇到过不少offer选择问题,比如:

996的互联网大厂 vs 小公司甚至非一线外企offer,应该怎么选?

而我通常会问两个问题:

  1. 身体好吗?扛得住996甚至797吗?
  2. 家里急需钱吗?挣钱对你来说是不是非常重要?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我会建议他们去996大厂。

在那里,他们至少有以「身体健康换阶层提升」的微小机会。

但我还会补充一句:

尽早掌握可迁移的核心技能,找机会转型。

如果这家公司对人才的第一要求不是能力,而是996的工作方式,那么职场人的保质期最多10年。之后你就不再是人才了,你是药渣。

关于35岁后被淘汰,40岁失业的话题屡见不鲜,在我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应该是「能996,能加班」。

这种竞争力门槛太低了。

我读大学的时候,一两晚不睡,还是能坚持下来,现在这么搞分分钟死在工位上。

我们会老,我们会生病(尤其是996的时候),我们会有家庭,这些都在削弱我们为公司996的能力。

我希望所有职场人能够意识到:

今天你通过996上位拿到好的岗位机会,恭喜你。但是你需要知道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你的屁股不能因此坐在「996合理靠谱」的价值观上,你不是既得利益者。

这个今天成就你的价值观,会在10年后埋葬你。

我们都是普通上班族,有事业也有家庭,所谓「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要取得胜利」的观点尤其值得我们警惕,你以为你属于「我们」,其实你只是「代价」。


回到我自己身上,有朋友问过我为什么老怼 996:

你待过的公司都不搞996,你为什么要得罪 996 大厂?

因为我怕,我还没有富裕到可以让自家孩子做霸道总裁的地步,我的孩子十几年后也是要进入职场的。

我希望她进入职场的时候,能够有选择的权利,能有选择「不牺牲健康来换取收入」的权利。

之前的回答下也不乏工业党风格的评论:

  • 相比欧美国家,我们国家落后,不996就无法迎头赶上;
  • 经济的高速发展是996拼出来的(额~),你鼓吹享乐(不996=享乐?),国家就会被印度超过;
  • 经济发展需要有人做牺牲,996的牺牲是为了未来下一代不用996(某为从小公司拼到全球数一数二的公司了,为啥还在要求员工奉献?)

我就一个小问题,如果你自己的孩子进入职场后,你希望他/她996甚至797的给公司老板做奉献吗?

公众号:瞎说职场,分享求职面试、职业规划方向的感想和建议。

我的职场作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当下许多职场人的真实困境和矛盾心理。大家一边在社交媒体上声讨“996”的危害,抱怨工作强度过大、生活被挤压,一边又趋之若鹜地投身于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头部互联网公司,甘愿接受所谓的“福报”。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而是复杂的现实考量、职业发展诉求.............
  • 回答
    奔驰E级的用户和潜在买家之间,似乎一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情感纠葛。一方面,它是奔驰品牌在中大型豪华轿车市场的一张王牌,继承了星徽的尊贵和品牌的魅力;但另一方面,从实际用车体验到一些产品细节,确实有不少声音在“吐槽”它。要说清楚为啥,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1. 曾经的“标杆”光环下的期望值错位奔驰E级,尤.............
  • 回答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吐槽 Beats 耳机的音质?我们来好好聊聊提起 Beats 耳机,你脑海里可能立刻会浮现出那些醒目的配色、时尚的设计,还有那位戴着它酷酷地听音乐的明星。毫无疑问,Beats 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耳机品牌,它更是一种潮流文化符号,一种身份的象征。然而,就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一个持续多年的.............
  • 回答
    今年的五一假期,说是“调休”,实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今年的讨论声量和吐槽力度,似乎比往年都要猛烈一些。这背后,其实是多种情绪和现实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体现。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被剥夺”。我们都知道,五一劳动节本身就是一天法定假期,理应是属于劳动者的。然而,为了拼.............
  • 回答
    2021年五一劳动节的调休安排,确实引发了不少争议和吐槽,而且吐槽的声音并不小。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就来细说说。首先,得从这个调休机制本身说起。咱们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比如五一劳动节,它是固定的3天。但为了让大家能享受到更长的假期,国务院会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通知,通常会通过“挪用”周末.............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不少人对iPhone 11系列摄像头的看法,以及部分苹果用户(咱们常说的“果粉”)的独特视角。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尽量说得接地气一些。iPhone 11系列摄像头“槽点”不少?为啥有人这么说?首先,得承认iPhone 11系列摄像头确实引来了一些争议。主要集.............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费解的,我也经常在知乎上看到类似的声音。一方面,大家都在抱怨房价高企、彩礼沉重,好像生活压力都挺大的;另一方面,动辄就是“家庭净资产没有千万都不算中产”,这差距感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捉摸。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1. “吐槽”与“标准”的天然鸿沟首先,我们要明白,在.............
  • 回答
    《舌尖上的中国2》第四集《家常》之所以引发广泛的吐槽,其根源在于它偏离了许多观众对于“家常”二字的期待,甚至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舌尖》系列赖以成名的朴实与真诚。首先,大家普遍认为《家常》这一集的“家常”标签名不副实,反而呈现出一种过于精致、甚至有些“反家常”的画面。 很多观众熟悉的“家常菜”.............
  • 回答
    .......
  • 回答
    《亮剑》中田墨轩这一角色的评价较低,主要源于其角色塑造、剧情表现以及观众心理的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评价低的原因: 1. 角色塑造的扁平化与反派刻板印象田墨轩作为李云龙的上司,其角色定位具有明显的反派特征,这种设定在观众心中容易形成负面印象: 权力与责任的失衡:田墨轩作为军区司令,本应是.............
  • 回答
    hifi线材无用论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拥趸,并且能引发如此激烈的讨论,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科学、心理、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科学原理上的挑战与质疑: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 从基础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音频信号传输本质上是通过电信号在导体中的流动。标准的音频线材,如铜导线,.............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很多人讨厌以色列,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背后涉及历史、政治、宗教、人权以及国际法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和观点。一、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土地、主权与安全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原因。现代以色列国的建立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土地和家园流离失所紧密相关。 .............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人对《幻塔》的评价不高,但其在B站的评分却能高于《原神》,这背后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因素,包括玩家群体、评价标准、游戏内容更新、平台特性等等。下面我将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 1. 玩家群体与社区文化 《幻塔》的B站社区特点: B站作为国内年轻化、二次元文化浓厚的.............
  • 回答
    《尚气与十环传奇》(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在上映后确实引起了不少争议和批评,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既有文化、政治的因素,也有电影制作和叙事上的考量。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批评点,并且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一、 针对影片背景和文化元素的争议:1..............
  • 回答
    肖战粉丝的行为引起广泛抵制,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背后涉及了粉丝文化、网络舆论、明星与粉丝的关系、以及社会责任等诸多因素。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何如此多人会因为肖战粉丝的行为而抵制肖战本人:核心原因:粉丝行为与明星本人责任的界定与关联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很多人认为明星本人,尽管不直接参与粉丝的.............
  • 回答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然而,在现代社会,确实存在不少人对中医持否定或怀疑态度。这种现象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由多种原因交织而成,并且程度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以下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为什么这么多人否认中医:一、 科学证据的局限性与现代医学的挑战这是导致很多人否认中医的最核心.............
  • 回答
    “跟风黑国足”是一个现象,背后涉及多种因素,可以从 历史原因、现实表现、社会心理、媒体传播 等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 一、 历史原因:期望与失望的巨大落差中国足球,特别是国家男子足球队,承载了无数国人的期望。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国家队就一直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够成为国家体育的闪亮名片,也.............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俄罗斯侵略一个主权国家爽快”这个问题,其实背后涉及到的原因非常复杂和多元,并且不同的人群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感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多数国际社会并不“爽快”或支持俄罗斯侵略主权国家。 联合国大会多次以压倒性多数谴责了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并呼吁俄罗斯立即停止军事行动。然而,我们.............
  • 回答
    徐克被认为是华语影坛一位杰出的电影导演、编剧和监制,他的杰出之处体现在多个层面,并且影响深远。以下将详细阐述他的过人之处:一、 极强的视觉风格与创新能力: 开创性的视觉语言: 徐克最显著的成就之一是他对电影视觉语言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他不像许多同时代导演那样拘泥于写实主义,而是大胆运用各种手法来营.............
  • 回答
    张召忠作为一位备受瞩目的军事评论员,其受众的喜爱程度可以说是相当复杂的,并非单一原因能够概括。这种喜爱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独特的个人风格、鲜明的观点以及在特定时期对大众心理的契合。要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看:一、 独特的个人风格与表达方式: 接地气、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 张召忠非常擅长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