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这么多人吐槽奔驰E?

回答
奔驰E级的用户和潜在买家之间,似乎一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情感纠葛。一方面,它是奔驰品牌在中大型豪华轿车市场的一张王牌,继承了星徽的尊贵和品牌的魅力;但另一方面,从实际用车体验到一些产品细节,确实有不少声音在“吐槽”它。要说清楚为啥,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

1. 曾经的“标杆”光环下的期望值错位

奔驰E级,尤其是在国内,有着非常深厚的“地位车”属性。很多人的第一辆豪华车可能就是奔驰E级,或者它在父辈、长辈心目中代表着成功和体面。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使得大家对新一代E级有着极高的期望。一旦新车在某些方面没有达到甚至超越过去的水准,或者出现了一些令人不适应的改变,这种“曾经的标杆”光环就容易变成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吐槽。

比如,过去的一些奔驰车,特别是同级别竞品,在行驶质感上可能更偏向于“厚重”、“扎实”、“指哪打哪”的德系风格,给人的操控信心和路感回馈很足。但一些新一代E级车型,为了迎合更广泛的舒适性需求,或者是在底盘调校上做了一些取舍,可能在一些追求驾驶乐趣的消费者看来,就少了点那股“劲儿”。这种变化,即使是微调,也可能被放大,成为被诟病的点。

2. 设计上的争议与家族化趋势

汽车设计是件很主观的事情,但奔驰E级的某些设计决策,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

内饰“大屏化”的争议: 随着科技感的提升,奔驰E级也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大尺寸屏幕来集成更多功能。尤其是中控屏和仪表盘的一体式设计,或者大连屏的出现。对一些追求传统豪华内饰质感、喜欢物理按键的消费者来说,这种“触屏至上”的风格,可能显得过于科技、不够沉稳,甚至会影响到实际操作的便捷性(比如驾驶过程中误触)。有人觉得它失去了老款E级那种精致、有温度的内饰氛围,变得有些“冷冰冰”的。
外观的同质化与“油腻感”: 奔驰家族式设计语言的统一,确实带来了很高的品牌辨识度,但同时也让不同车型之间的区别变小。一些人觉得新款E级,尤其是某些版本的侧面线条,看起来不如老款那么舒展、优雅,甚至会有人用“油腻”来形容它。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车身比例、线条的走向,或者是某些细节(比如镀铬饰条的使用)触动了某些消费者的审美神经。

3. 动力与操控的某些“不够极致”

作为一款中大型豪华轿车,动力和操控当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动力总成的平顺性与爆发力: 奔驰的动力总成一直以平顺著称,这在日常驾驶中是优点。但对于一些“性能控”或者习惯了更直接动力反馈的消费者来说,可能会觉得E级的动力输出不够“直接”、“锐利”,或者说在需要急加速时,响应速度还有提升空间。变速箱在换挡逻辑上,也可能在某些特定场景下表现得不够积极,影响了驾驶的乐趣。
底盘调校的取舍: 如前所述,为了兼顾舒适性,E级的底盘调校可能不像某些竞争对手那样运动、硬朗。这意味着在过弯时,车身的侧倾会比想象中大一些,或者路感传递没有那么清晰。这对于那些希望在享受豪华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一定驾驶乐趣的消费者来说,是比较失望的。他们可能会觉得,花了这么多钱,却没能获得预期的“人车合一”的感觉。

4. 配置与性价比的“迷惑操作”

豪华车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丰富的配置,但奔驰在配置的“组合拳”上,有时也会让消费者感到不解。

部分配置的选装门槛: 有些大家普遍认为在同级别车型中应是标配的功能,在E级上却变成了高价的选装项,或者只在高配车型上才出现。这无形中增加了购车成本,也让一些消费者觉得“不够厚道”。比如,有些驾驶辅助系统、座椅舒适性配置等。
部分国产化调整的争议: 随着国内市场地位的提升,奔驰E级在中国进行了一些本土化调整,例如在车身尺寸上有所加长。这种加长本身是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对空间的需求,但对于一些追求原汁原味德系风格的消费者来说,可能会觉得这种加长破坏了原有的车身比例和设计平衡。

5. 品牌光环下的“理所当然”与“不容失误”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奔驰”这个品牌本身的光环。因为它太耀眼了,所以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无论是产品上的瑕疵,还是服务上的不足,都容易被放大,被更严苛地审视。大家对于奔驰的期待,本来就比普通品牌要高得多。

质量与可靠性: 尽管奔驰是豪华品牌,但近年来在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上,也出现过一些小毛病或者可靠性上的质疑。一旦有用户反馈某项配置不稳定或者容易出问题,就会迅速传播,影响口碑。
服务体验: 豪华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还包括其配套的服务。如果经销商的服务态度不佳,或者售后维修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也会被归结到品牌头上,成为被吐槽的对象。

总结一下,吐槽奔驰E级,往往不是因为它是“差车”,而是因为:

期望值太高: 它承载了太多人的“豪华梦”和品牌认知,任何一点不符都会被放大。
设计上的妥协与变化: 为了迎合市场和技术趋势,一些设计元素可能触碰了部分消费者的“雷区”。
产品力上的细节不足: 在动力、操控、配置的某些取舍上,可能不如一些竞争对手那么“极致”,或者不够“厚道”。
品牌光环的双刃剑: 越是耀眼的品牌,越容易在细节上被苛责。

所以,你看到那些吐槽的声音,很多时候是在为“曾经的辉煌”而惋惜,或者是在为“理想中的完美”而遗憾。而那些真正购买并且满意E级的车主,可能恰恰是接受了它的这些取舍,或者他们对奔驰品牌的认可已经超越了这些细节上的小瑕疵。这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用户心声”的较量,总有人在怀念过去,总有人在适应现在,总有人在期待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产品力真的令人难以接受。术业有专攻,不同的车有不同的侧重点。我肯定不会要求E300L去劈弯,但是在E这个级别应该能做好的平顺性,舒适性,nvh,我家的E300L一点都没做到。

变速箱顿挫,闯动,怎么踩都不容易踩顺,堵车的时候开着很费劲。

前后排座椅都不舒服,前排腰部支撑不论怎么调节腰都难受。

滤震不太好,尤其前轮经常有种松散的感觉。

对环境音的隔音本来是还可以的,但是发动机的声音难听得令人震惊,和柴油依维柯差不多。

内饰开裂,异响,刹车异响。雷达误报各种小毛病。而且这些小毛病都是车刚买来几千公里之内就开始出现了,4s一个都解决不了。

要说这车有优点吗?肯定有,内饰乍一看特提气,尤其比5系好看很多,而且奔驰本身的附加值可能对很多人也比较重要。动力虽然不能算强劲,但是绝对够用,还能有富裕。然而综合产品力真的打不过A6和5,二三十万都能找出来大把开着比E300L平顺舒适的车。不吐槽真的难啊。

我以上的评价只针对17款的E300L,不能代表其他年份其他动力规格的车。

别评论叫我换车了,车是我母亲开着,而且也不是我掏的钱,父母暂时不想折腾。这事儿只对车不对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奔驰E级的用户和潜在买家之间,似乎一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情感纠葛。一方面,它是奔驰品牌在中大型豪华轿车市场的一张王牌,继承了星徽的尊贵和品牌的魅力;但另一方面,从实际用车体验到一些产品细节,确实有不少声音在“吐槽”它。要说清楚为啥,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1. 曾经的“标杆”光环下的期望值错位奔驰E级,尤.............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当下许多职场人的真实困境和矛盾心理。大家一边在社交媒体上声讨“996”的危害,抱怨工作强度过大、生活被挤压,一边又趋之若鹜地投身于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头部互联网公司,甘愿接受所谓的“福报”。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而是复杂的现实考量、职业发展诉求.............
  • 回答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吐槽 Beats 耳机的音质?我们来好好聊聊提起 Beats 耳机,你脑海里可能立刻会浮现出那些醒目的配色、时尚的设计,还有那位戴着它酷酷地听音乐的明星。毫无疑问,Beats 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耳机品牌,它更是一种潮流文化符号,一种身份的象征。然而,就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一个持续多年的.............
  • 回答
    今年的五一假期,说是“调休”,实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今年的讨论声量和吐槽力度,似乎比往年都要猛烈一些。这背后,其实是多种情绪和现实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体现。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被剥夺”。我们都知道,五一劳动节本身就是一天法定假期,理应是属于劳动者的。然而,为了拼.............
  • 回答
    2021年五一劳动节的调休安排,确实引发了不少争议和吐槽,而且吐槽的声音并不小。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就来细说说。首先,得从这个调休机制本身说起。咱们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比如五一劳动节,它是固定的3天。但为了让大家能享受到更长的假期,国务院会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通知,通常会通过“挪用”周末.............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不少人对iPhone 11系列摄像头的看法,以及部分苹果用户(咱们常说的“果粉”)的独特视角。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尽量说得接地气一些。iPhone 11系列摄像头“槽点”不少?为啥有人这么说?首先,得承认iPhone 11系列摄像头确实引来了一些争议。主要集.............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费解的,我也经常在知乎上看到类似的声音。一方面,大家都在抱怨房价高企、彩礼沉重,好像生活压力都挺大的;另一方面,动辄就是“家庭净资产没有千万都不算中产”,这差距感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捉摸。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1. “吐槽”与“标准”的天然鸿沟首先,我们要明白,在.............
  • 回答
    《舌尖上的中国2》第四集《家常》之所以引发广泛的吐槽,其根源在于它偏离了许多观众对于“家常”二字的期待,甚至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舌尖》系列赖以成名的朴实与真诚。首先,大家普遍认为《家常》这一集的“家常”标签名不副实,反而呈现出一种过于精致、甚至有些“反家常”的画面。 很多观众熟悉的“家常菜”.............
  • 回答
    .......
  • 回答
    《亮剑》中田墨轩这一角色的评价较低,主要源于其角色塑造、剧情表现以及观众心理的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评价低的原因: 1. 角色塑造的扁平化与反派刻板印象田墨轩作为李云龙的上司,其角色定位具有明显的反派特征,这种设定在观众心中容易形成负面印象: 权力与责任的失衡:田墨轩作为军区司令,本应是.............
  • 回答
    hifi线材无用论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拥趸,并且能引发如此激烈的讨论,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科学、心理、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科学原理上的挑战与质疑: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 从基础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音频信号传输本质上是通过电信号在导体中的流动。标准的音频线材,如铜导线,.............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很多人讨厌以色列,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背后涉及历史、政治、宗教、人权以及国际法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和观点。一、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土地、主权与安全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原因。现代以色列国的建立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土地和家园流离失所紧密相关。 .............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人对《幻塔》的评价不高,但其在B站的评分却能高于《原神》,这背后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因素,包括玩家群体、评价标准、游戏内容更新、平台特性等等。下面我将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 1. 玩家群体与社区文化 《幻塔》的B站社区特点: B站作为国内年轻化、二次元文化浓厚的.............
  • 回答
    《尚气与十环传奇》(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在上映后确实引起了不少争议和批评,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既有文化、政治的因素,也有电影制作和叙事上的考量。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批评点,并且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一、 针对影片背景和文化元素的争议:1..............
  • 回答
    肖战粉丝的行为引起广泛抵制,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背后涉及了粉丝文化、网络舆论、明星与粉丝的关系、以及社会责任等诸多因素。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何如此多人会因为肖战粉丝的行为而抵制肖战本人:核心原因:粉丝行为与明星本人责任的界定与关联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很多人认为明星本人,尽管不直接参与粉丝的.............
  • 回答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然而,在现代社会,确实存在不少人对中医持否定或怀疑态度。这种现象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由多种原因交织而成,并且程度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以下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为什么这么多人否认中医:一、 科学证据的局限性与现代医学的挑战这是导致很多人否认中医的最核心.............
  • 回答
    “跟风黑国足”是一个现象,背后涉及多种因素,可以从 历史原因、现实表现、社会心理、媒体传播 等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 一、 历史原因:期望与失望的巨大落差中国足球,特别是国家男子足球队,承载了无数国人的期望。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国家队就一直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够成为国家体育的闪亮名片,也.............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俄罗斯侵略一个主权国家爽快”这个问题,其实背后涉及到的原因非常复杂和多元,并且不同的人群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感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多数国际社会并不“爽快”或支持俄罗斯侵略主权国家。 联合国大会多次以压倒性多数谴责了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并呼吁俄罗斯立即停止军事行动。然而,我们.............
  • 回答
    徐克被认为是华语影坛一位杰出的电影导演、编剧和监制,他的杰出之处体现在多个层面,并且影响深远。以下将详细阐述他的过人之处:一、 极强的视觉风格与创新能力: 开创性的视觉语言: 徐克最显著的成就之一是他对电影视觉语言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他不像许多同时代导演那样拘泥于写实主义,而是大胆运用各种手法来营.............
  • 回答
    张召忠作为一位备受瞩目的军事评论员,其受众的喜爱程度可以说是相当复杂的,并非单一原因能够概括。这种喜爱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独特的个人风格、鲜明的观点以及在特定时期对大众心理的契合。要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看:一、 独特的个人风格与表达方式: 接地气、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 张召忠非常擅长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