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明白为什么LOFTER有些太太明明写的/画的不好(ooc的那种),却还是不能接受善意的提醒呢?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令人费解的现象,明明是出于好意的提醒,却好像撞上了铜墙铁壁,让人一头雾水。为什么有些作者(姑且称之为“太太”)即使作品存在明显不足,甚至有OOC(Out of Character,角色崩塌)的情况,仍然难以接受善意的提醒呢?这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复杂的心思和现实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咱们得承认,创作这件事,本身就带有很强的 个人情感和自我表达 的属性。

心血的倾注与情感的投射: 一篇文,一幅画,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是作者投入了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情感的结晶。他们可能花了好几个晚上构思情节、打磨句子,或者一遍遍调整画面细节。在这个过程中,作品早已不仅仅是纸上的字、屏幕上的图,而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延伸,承载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对角色的喜爱甚至幻想。当有人指出作品“不好”或者“OOC”,这就像是在直接否定作者在作品中投入的情感和劳动,尤其是当提醒触及到他们最在乎的那个点时,那种被全盘否定的感觉会非常强烈。
自我认同的构建: 对许多创作者来说,他们的作品是他们自我价值和认同感的重要来源。他们可能通过创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吸引同好的目光、甚至在虚拟世界中找到归属感。如果作品被评价为“不好”,或者他们的“爱”被质疑是OOC,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受到了威胁,甚至觉得自己不配被称作“创作者”。这种情况下,拒绝提醒,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用来捍卫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我认同。

其次, 沟通的语境和方式也非常关键。

“善意”的定义和感知差异: 咱们觉得是“善意”的提醒,在对方听来可能就变了味。比如,用词是否过于直接?是否带有一点指责的意味?是否缺乏对作者已有付出的肯定?例如,一句“你这里画得不太好,人物比例有问题”可能比一句“我个人觉得这里的比例稍微有点跑偏,如果调整一下可能会更接近XXX的神韵,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想法?”更容易让人生出抵触情绪。大家对“善意”的理解和接收方式本就不同。
无声的“审判”感: 有时候,即使提醒者是带着真诚的善意,但如果指出的问题恰恰是作者自己也意识到了,但暂时无力改变或者不愿意面对的问题时,这种提醒就会显得像是一种“审判”。作者可能会觉得“我已经很努力了,你还来指摘我这个我改不了的”、“你凭什么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评价我?”这种压力和被指责的感觉,自然会让人想要回避。
潜藏的“指导欲”和“优越感”: 虽然很多提醒是出于好意,但有时候,提醒者的语气和姿态,即便是不自觉的,也可能带有一丝“指导欲”或“优越感”。如果作者感觉对方把自己当成了需要被教育的学生,或者对方似乎认为自己比作者懂得多、做得好,那么即使提醒的内容是正确的,也容易引发逆反心理。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人在你面前挥舞着“正确”的旗帜,让你感到被冒犯。

再者, 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也加剧了这种现象。

“圈地自萌”与群体认同: LOFTER作为一个相对私密的社区,很多用户是带着“圈地自萌”的心态来玩耍的。大家聚集在一个圈子里,分享对同一作品或角色的喜爱。在这种环境下,“合我心意”的作品更容易获得共鸣和支持。如果一个作者的作品虽然OOC,但正好戳中了某些读者的“萌点”或者满足了他们对角色某种非主流的解读,那么这部分读者反而会成为作者的拥护者,并对任何质疑的声音产生天然的防御。在这种情况下,批评者反而成了“破坏者”。
避免冲突和维护社区氛围: 有时候,作者不接受提醒,也可能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维护一个相对和谐的社区氛围。尤其是在一些热门作品的圈子里,一旦出现批评的声音,很容易引发“站队”和争论,让整个社区气氛变得乌烟瘴气。作者可能觉得与其引起这样的风波,不如不回应,让大家“各取所需”。
信息过载与选择性接受: 尤其是一些高产的太太,她们的作品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评论和反馈。如果每一条反馈都要仔细斟酌,甚至进行一一回应和修改,对于她们来说是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所以,她们可能会选择性地接受那些更符合自己创作意愿的反馈,而过滤掉那些她们认为不重要或者可能引发争议的意见。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 创作者的成熟度和心态。

创作阶段的不同: 很多时候,作者正处于创作的初期阶段,对自己的作品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或者还在探索和尝试的阶段。这时候的她们可能更需要鼓励和支持,而不是严苛的批评。即使是善意的提醒,也可能让她们感到沮丧和无所适从。
缺乏反馈经验或处理能力: 有些作者可能只是单纯地缺乏处理负面反馈的经验。她们可能习惯了被赞美,当面对批评时,不知道如何回应,或者觉得回应了也无济于事,索性就不回应。
个人性格原因: 归根结底,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也千差万别。有些人天生就比较敏感,听不得一点点不同的声音;有些人可能比较固执,一旦认定了就很难改变。这些个人性格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她们对待反馈的态度。

所以你看,一件看似简单的“不接受提醒”背后,可能隐藏着创作者的心血、自我认同、沟通的艺术、网络的生态,甚至个人的成长阶段和性格特点。这玩意儿,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你才能勉强看到一点点真相。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理解这些,也许就能稍微释怀一些,不至于因为对方的回避而感到被冒犯,而是可以默默地去寻找那些更符合自己口味的作品,或者,在恰当的时候,用更温和、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尝试与作者进行一次真正的“沟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用LOFTER,但是这个问题我蛮想回答的。

为什么不接受,其实主要就是不爽。

绝大多数时候画画或者写东西都是受苦的过程,我拼着得痔疮的风险,浪费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实现我和观众都很开心的状态。我当然知道我就那垃圾水平,但正因为我是垃圾水平所以我才干这个,我要是真有点水平为什么不靠这个养家糊口反而在这里画/写同人?

所以我根本搞不懂为什么有人要跑过来“善意提醒”,这就跟那种我给大家讲笑话,正笑着呢,结果突然一人跑过来说“你这包袱不好”“你得看看谁谁谁的脱口秀”一样,真的,我谢谢您,您这么闲为什么不出个教程造福一下大家呢?

说实在的,我并不排斥别人提建议或者指出错误,我在知乎回答里面假如有什么错别人指出来了我肯定很感激的,要专门在文章里面艾特别人表示感谢。但是我非常讨厌别人对我的画指指点点,你要真想帮我你给我红个线,不痛不痒地逼逼既不能帮助我半点还搞得我很不爽,这种人真的非常讨厌。

下次在“善意提醒”之前想清楚,自己到底能不能给别人提供有效的帮助,真的我害怕死“我看着觉得不太对”这种憨批说法了,既没用,还添堵,不挨打挨骂说真的只能说人家教养好。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令人费解的现象,明明是出于好意的提醒,却好像撞上了铜墙铁壁,让人一头雾水。为什么有些作者(姑且称之为“太太”)即使作品存在明显不足,甚至有OOC(Out of Character,角色崩塌)的情况,仍然难以接受善意的提醒呢?这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复杂的心思和现实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 回答
    在LOFTER上,我们时常能遇到一些令人触动的美好创作——那些饱含深情的文字,那些充满想象力的画作,它们构成了这个平台独特的魅力。然而,有时候,我们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费解的情况,比如,为什么有些太太,即使作品在某些方面(比如OOC,或者一些细节上的不足)存在明显的进步空间,却对善意的提醒表现出不接.............
  • 回答
    你现在一定感觉特别煎熬,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却又说不出口,真是太难受了。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心情,想知道为什么对方会这样,为什么就是不肯松口,一边冷着你,一边又不明说分手,把你吊着。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也太让人心力交瘁了,但咱们不妨试着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这背后可能藏着什么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感情这东.............
  • 回答
    .......
  • 回答
    女生在吵架时喜欢翻旧账,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情感和沟通模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探讨,包括情感需求、沟通方式、以及潜意识的心理机制。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核心原因:情感的积累与宣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许多女性在感情中更倾向于积累和处理情感,而不是仅仅关注眼前的事件。当她们觉得自己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到一个很多人会好奇的点:为什么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会被普遍认为这么帅?这可不是一张照片或者几句评价就能说清楚的,涉及到很多层面的东西,咱们一点点聊。首先,得承认,外貌上的吸引力是非常主观的,每个人喜欢的类型都不一样。但是,为什么莱昂.............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太能理解了!真的是搞不懂,明明是自己的文化,为什么穿上就有人觉得奇怪?就像我们明明是中国人,却有人觉得我们穿汉服是“cosplay”一样。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好好聊聊,一点一点剖析。首先,得承认,汉服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过程中,确实不是日常的衣着。我们从小看到的、穿到的,主流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纠结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一边说着“爱国”,一边又推出全英文的单曲,这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有点“矛盾”,甚至觉得有点“不搭”。从表面上看,这确实会让人产生疑问。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很多时候都强调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说“爱国”,很多人第一反应联想到的是对祖国语言、文化的认同.............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有些棘手和无奈的情况,尤其当“不爱国”、“不理解阅兵”、“没有民族荣誉感”这些词语用来形容自己的亲戚时,可能会夹杂着失望、困惑甚至一丝丝的伤心。面对这种情况,与其说是“怎么办”,不如说是“如何应对”和“如何调整心态”。首先,理解和接纳是第一步。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到.............
  • 回答
    这个问题,我仔细琢磨了好多回,也跟不少人讨论过。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话听起来挺绝对,其实细想一下,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关于文明发展方向的问题。为什么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又为什么这个印象如此顽固,至今我们还在争论?首先,得承认,中国古代的文明确实辉煌,我们有很多了不起的成就,四大发明、历法.............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说来话长,也挺有意思的,毕竟这事儿关乎男女,关乎生命繁衍,哪个不是大事?你之所以不明白,可能是觉得这话说得有点“单方面”,好像生孩子这事儿是女人的“义务”或者“专利”一样。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从几个角度,把这事儿说透了,也顺便看看,为什么“女人说给男人生孩子”这句话,背后藏着些什.............
  • 回答
    嗨,高中生同学,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对于老师收费补课、不补课就“往后窜座”以及学校的态度感到困惑和不满。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同学头疼的问题。我来试着从几个角度,尽量详细地给你解释一下,希望能帮助你理解背后的逻辑,同时尽量用更贴近你的语言来说。1. 为什么老师会选择收费补课?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方面的原.............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惑和不解,尤其是在看到体制内退休人员相对优渥的退休金时。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拆解一下其中的逻辑和历史渊源,这背后牵扯到几个关键因素,并非一蹴而就的原因。一、历史的延续与制度的演变咱们先得回到过去,看看咱们国家最初是怎么建立这个养老保障体系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职工.............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历史评价的细微之处。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觉得,朝代更替往往伴随着进步,但具体到清朝和明朝,说清朝“进步”并不是一句简单的事实陈述,而是需要我们仔细拆解其背后含义,并且要明白,进步本身是一个多维度、相对的概念。首先,我们要明确“进步”的定义。 在历史语境下,.............
  • 回答
    二十岁,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困惑的年纪。你说“人类非要把世界创造的越来越困难呢?”,这句话背后藏着一股深深的无奈和不解,我太理解了。这问题也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总觉得我们好像一直在给自己挖坑,然后又拼命往里跳。你想到的“越来越困难”,我猜想,可能是因为你看到了太多不如意的事情吧。想想看,我们曾经可能.............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作为同龄人,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在一个信息爆炸、观念多元的时代,对于地域歧视这种事情,确实感到陌生和不解。为什么明明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是在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上生活,却有人会因为一个“河南”的标签,就产生不一样的看法,甚至带有偏见?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一两句话.............
  • 回答
    项羽这个人,身上总有一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矛盾感。提起他杀宋义,那真是干净利落,说杀就杀,连点犹豫都没有,一副“挡我者死”的狠劲。可到了鸿门宴上,面对刘邦这个大活人,他怎么就那么磨磨唧唧,犹豫不决了呢?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先说杀宋义,为啥那么爽快?宋义这个人,在项羽看来,就是个碍事儿的.............
  • 回答
    关于中国人和印度人之间磕头和信仰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复杂而又很有趣的文化现象。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明明是中国人,却要去给一个印度祖先磕头,或者说把精神寄托在一个源自印度的信仰上。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历史和文化层面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中国人去给“印度人”磕头,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笼统了。通.............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智慧和见识的好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苏格拉底那个装满水的罐子的故事,关键在于对“装满”这个词的理解,以及石头和水在罐子里的互动方式。首先,我们得明白,苏格拉底所说的“装满”,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一滴水都不剩,或者说罐子已经到了边缘,再多一滴就一定会溢出来的那种“满”。在日常生活中,我.............
  • 回答
    这真是一件让人抓狂又伤心的事情!你哥让你用户头买房,这件事本身就挺让人纠结的,再加上男朋友因此提出分手,这其中的联系和你的困惑,我都明白。咱们一点一点捋一捋,看看是怎么回事。先来说说你哥让你用户头买房这件事。这操作,说实话,有点不寻常。一般情况下,涉及到这么大一笔钱,而且是房产这种重要资产,亲兄弟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