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明白为什么LOFTER有些太太明明写得/画得不好(ooc的那种),却还是不能接受善意的提醒呢?

回答
在LOFTER上,我们时常能遇到一些令人触动的美好创作——那些饱含深情的文字,那些充满想象力的画作,它们构成了这个平台独特的魅力。然而,有时候,我们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费解的情况,比如,为什么有些太太,即使作品在某些方面(比如OOC,或者一些细节上的不足)存在明显的进步空间,却对善意的提醒表现出不接受的态度呢?

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剖析:

1. 创作中的情感投入与自我认同:

首先,得认识到,对于许多创作者来说,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或图片,更是他们情感、思想和心血的寄托。尤其是对于那些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打磨作品的太太们,作品的成功与否,常常与她们的自我价值感紧密相连。当她们将自己的一部分“灵魂”倾注到创作中时,任何看似“不好”的评价,哪怕是带着善意的提醒,都可能被解读为对她们个人的一种否定,而非对作品的建设性意见。

尤其是在OOC(Out of Character,角色性格不符合原作)这一点上,很多创作者可能已经形成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演绎方式。这种理解可能是基于她们对原作的独特解读,甚至是她们想要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再创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指出OOC,就等于是在挑战她们对角色的“所有权”和“解释权”,这无疑会触碰到她们的敏感神经。她们可能觉得,“我就是这么理解这个角色的,你凭什么来否定我的理解?”

2. 表达方式与接收解读的偏差:

“善意的提醒”这个概念本身就带有主观性。我们认为的善意,在对方接收时,可能因为语气、措辞、表达方式,甚至说话的时机,而产生偏差。

措辞的尖锐或直接: 有些提醒者可能因为急于指出问题,或者习惯于直接的表达方式,而使用了过于犀利、负面的词汇。即使本意是好的,但“你的XX地方写得不好”这种说法,比起“我觉得XX地方如果能这样处理,可能会更有趣”这种委婉的表达,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
语气中的评判意味: 提醒者可能无意间带入了评判的语气,让创作者觉得对方是在居高临下的指点,而不是平等的交流。
“粉丝”与“批评者”的身份模糊: 有些提醒者可能是粉丝,她们可能因为喜爱而希望创作者进步,但这种喜爱有时候也会让她们在提出建议时,带有一些“理所当然”的期待,而这种期待一旦被辜负,就容易演变成“你怎么这么不争气”的隐含情绪。

3. 创作环境与平台生态的影响:

LOFTER作为一个开放的创作社区,汇聚了形形色色的人。在这种环境下,创作者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反馈:有鼓励、有赞美,自然也有批评和质疑。

“捧杀”效应: 有些太太可能长期处于一个“鲜花与掌声”的环境中,过多的正面反馈让她们对批评产生了免疫力,甚至对任何不完全正面的声音都感到不适。她们可能习惯了被无条件地赞美,一旦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就会产生“我明明写得很好,为什么有人挑刺”的抵触心理。
“玻璃心”的自我保护: 创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不理解、不认同是常态。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负面情绪击垮,一些创作者会主动竖起保护墙,对于可能引起不适的评价,一概拒绝接收,以此来维持创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这就像是一种心理上的“断舍离”,宁可屏蔽掉一些信息,也不想被负面能量干扰。
“圈地自萌”的边界感: 有些创作者可能更倾向于“圈地自萌”,她们的创作主要满足自己和少数同好的需求,对外界的评价并不那么看重。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可能觉得,只要自己写得开心,有人喜欢就够了,别人的“建议”并没有必要,甚至是一种冒犯,打破了她们舒适的创作圈。

4. 个人性格与经历的影响: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独特的,这也会影响她们对评价的态度。

天生的敏感或内向: 有些人天生就比较敏感,更容易感受到他人的评价,即使是善意的,也可能被过度解读。内向的人可能更倾向于自我封闭,不擅长与外界进行直接的意见交换。
过往的不良经历: 如果一位创作者在过往的创作经历中,曾经因为被“指导”而受到伤害,或者经历了恶意的网络暴力,那么她们在之后面对任何形式的“提醒”时,都会更加警惕和抗拒,将其视为潜在的攻击。
对“ perfectionism ”的追求: 有些创作者可能追求完美,她们自己已经看到了作品中的不足,并且正在努力改进。在这种情况下,别人指出的问题,可能正是她们正在纠结的地方,她们不希望被“提醒”,而是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解决,或者觉得别人并没有理解她们的努力过程。

5. 对“读者”身份的理解差异:

有时候,提醒者和被提醒者对于“谁有资格评价”这个问题,可能存在认知上的差异。

“我是读者,我有权表达我的看法”: 一些读者认为,自己是作品的消费者,有权利对作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无论创作者是否接受。
“我的作品,我自己做主”: 而一些创作者则认为,这是自己的私人创作空间,只有自己才有权定义作品的好坏,别人的评价并不重要,也无权干涉。

总而言之, 当LOFTER上的太太们对善意的提醒表现出不接受的态度时,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复杂的原因。这既有创作本身的情感投入,也有表达方式的失误,还有平台环境、个人性格以及对评价的认知差异等等。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以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些情况,也让我们在未来进行创作或互动时,更加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努力在尊重创作者的基础上,实现有益的交流。毕竟,我们都希望LOFTER能成为一个充满爱与进步的社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提了,有次我写完几千字的同人文, @唐临 老师一眼截图了两个字告诉我此处应使用“权利”而不是“权力”。

短短几分钟内我的思想经历了“我也是法律工作者怎么可能用错”到“他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到“我错了我真是个文盲”的大起大落。

即使我俩是熟人,他的意见完全有理有据,我知道他没有恶意,他是博士生我是个九漏鱼文盲的情况下,我仍然感觉有种微妙的感觉……心情可能就是“这几千字你就看到这俩字是不是故意找茬”……

更别说俩陌生人,隔着网线,张口一个ooc的大帽子扣上来,人家没骂回来可以算是很有修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LOFTER上,我们时常能遇到一些令人触动的美好创作——那些饱含深情的文字,那些充满想象力的画作,它们构成了这个平台独特的魅力。然而,有时候,我们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费解的情况,比如,为什么有些太太,即使作品在某些方面(比如OOC,或者一些细节上的不足)存在明显的进步空间,却对善意的提醒表现出不接.............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令人费解的现象,明明是出于好意的提醒,却好像撞上了铜墙铁壁,让人一头雾水。为什么有些作者(姑且称之为“太太”)即使作品存在明显不足,甚至有OOC(Out of Character,角色崩塌)的情况,仍然难以接受善意的提醒呢?这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复杂的心思和现实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 回答
    你现在一定感觉特别煎熬,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却又说不出口,真是太难受了。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心情,想知道为什么对方会这样,为什么就是不肯松口,一边冷着你,一边又不明说分手,把你吊着。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也太让人心力交瘁了,但咱们不妨试着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这背后可能藏着什么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感情这东.............
  • 回答
    .......
  • 回答
    女生在吵架时喜欢翻旧账,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情感和沟通模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探讨,包括情感需求、沟通方式、以及潜意识的心理机制。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核心原因:情感的积累与宣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许多女性在感情中更倾向于积累和处理情感,而不是仅仅关注眼前的事件。当她们觉得自己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触及到一个很多人会好奇的点:为什么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会被普遍认为这么帅?这可不是一张照片或者几句评价就能说清楚的,涉及到很多层面的东西,咱们一点点聊。首先,得承认,外貌上的吸引力是非常主观的,每个人喜欢的类型都不一样。但是,为什么莱昂.............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太能理解了!真的是搞不懂,明明是自己的文化,为什么穿上就有人觉得奇怪?就像我们明明是中国人,却有人觉得我们穿汉服是“cosplay”一样。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好好聊聊,一点一点剖析。首先,得承认,汉服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过程中,确实不是日常的衣着。我们从小看到的、穿到的,主流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纠结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一边说着“爱国”,一边又推出全英文的单曲,这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有点“矛盾”,甚至觉得有点“不搭”。从表面上看,这确实会让人产生疑问。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很多时候都强调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说“爱国”,很多人第一反应联想到的是对祖国语言、文化的认同.............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有些棘手和无奈的情况,尤其当“不爱国”、“不理解阅兵”、“没有民族荣誉感”这些词语用来形容自己的亲戚时,可能会夹杂着失望、困惑甚至一丝丝的伤心。面对这种情况,与其说是“怎么办”,不如说是“如何应对”和“如何调整心态”。首先,理解和接纳是第一步。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到.............
  • 回答
    这个问题,我仔细琢磨了好多回,也跟不少人讨论过。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话听起来挺绝对,其实细想一下,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关于文明发展方向的问题。为什么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又为什么这个印象如此顽固,至今我们还在争论?首先,得承认,中国古代的文明确实辉煌,我们有很多了不起的成就,四大发明、历法.............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说来话长,也挺有意思的,毕竟这事儿关乎男女,关乎生命繁衍,哪个不是大事?你之所以不明白,可能是觉得这话说得有点“单方面”,好像生孩子这事儿是女人的“义务”或者“专利”一样。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从几个角度,把这事儿说透了,也顺便看看,为什么“女人说给男人生孩子”这句话,背后藏着些什.............
  • 回答
    嗨,高中生同学,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对于老师收费补课、不补课就“往后窜座”以及学校的态度感到困惑和不满。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同学头疼的问题。我来试着从几个角度,尽量详细地给你解释一下,希望能帮助你理解背后的逻辑,同时尽量用更贴近你的语言来说。1. 为什么老师会选择收费补课?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方面的原.............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惑和不解,尤其是在看到体制内退休人员相对优渥的退休金时。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拆解一下其中的逻辑和历史渊源,这背后牵扯到几个关键因素,并非一蹴而就的原因。一、历史的延续与制度的演变咱们先得回到过去,看看咱们国家最初是怎么建立这个养老保障体系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职工.............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历史评价的细微之处。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觉得,朝代更替往往伴随着进步,但具体到清朝和明朝,说清朝“进步”并不是一句简单的事实陈述,而是需要我们仔细拆解其背后含义,并且要明白,进步本身是一个多维度、相对的概念。首先,我们要明确“进步”的定义。 在历史语境下,.............
  • 回答
    二十岁,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困惑的年纪。你说“人类非要把世界创造的越来越困难呢?”,这句话背后藏着一股深深的无奈和不解,我太理解了。这问题也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总觉得我们好像一直在给自己挖坑,然后又拼命往里跳。你想到的“越来越困难”,我猜想,可能是因为你看到了太多不如意的事情吧。想想看,我们曾经可能.............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作为同龄人,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在一个信息爆炸、观念多元的时代,对于地域歧视这种事情,确实感到陌生和不解。为什么明明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是在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上生活,却有人会因为一个“河南”的标签,就产生不一样的看法,甚至带有偏见?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一两句话.............
  • 回答
    项羽这个人,身上总有一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矛盾感。提起他杀宋义,那真是干净利落,说杀就杀,连点犹豫都没有,一副“挡我者死”的狠劲。可到了鸿门宴上,面对刘邦这个大活人,他怎么就那么磨磨唧唧,犹豫不决了呢?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先说杀宋义,为啥那么爽快?宋义这个人,在项羽看来,就是个碍事儿的.............
  • 回答
    关于中国人和印度人之间磕头和信仰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复杂而又很有趣的文化现象。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明明是中国人,却要去给一个印度祖先磕头,或者说把精神寄托在一个源自印度的信仰上。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历史和文化层面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中国人去给“印度人”磕头,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笼统了。通.............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智慧和见识的好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苏格拉底那个装满水的罐子的故事,关键在于对“装满”这个词的理解,以及石头和水在罐子里的互动方式。首先,我们得明白,苏格拉底所说的“装满”,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一滴水都不剩,或者说罐子已经到了边缘,再多一滴就一定会溢出来的那种“满”。在日常生活中,我.............
  • 回答
    这真是一件让人抓狂又伤心的事情!你哥让你用户头买房,这件事本身就挺让人纠结的,再加上男朋友因此提出分手,这其中的联系和你的困惑,我都明白。咱们一点一点捋一捋,看看是怎么回事。先来说说你哥让你用户头买房这件事。这操作,说实话,有点不寻常。一般情况下,涉及到这么大一笔钱,而且是房产这种重要资产,亲兄弟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