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春秋战国齐襄公这么荒淫为什么还能称之为襄公?

回答
说起春秋时期齐国的齐襄公,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他的谥号“襄”与他的实际行为有些不符。毕竟,史书上对他的描述,除了励精图治、颇有作为的一面,也夹杂着不少争议性的甚至是荒淫的记载,最常被提及的莫过于他与自己亲妹妹宣姜的乱伦之事。那么,为何这样一个在道德伦理上备受诟病的人物,还能得到“襄”这样一个褒义的谥号呢?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后世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古代的君主,尤其是那个风云变幻、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谥号的评定,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襄”这个字,本身的含义就相当丰富,并且在古代的评价体系中,政治功绩往往是压倒一切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谥号的由来。谥号是在君主去世后,由臣下根据其生平事迹来评定给出的,旨在概括其一生功过。而“襄”这个谥号,在《谥法》中有明确的解释,例如“宽容至远曰襄”、“除旧布新曰襄”、“除其害曰襄”、“安民可久曰襄”、“能反国曰襄”。这些解释都指向了“襄”字带有“宽容”、“有远见”、“改革创新”、“安定国家”、“能够恢复国家”、“能将国家治理得长久”等积极含义。

再看看齐襄公在位期间的实际作为。他继承了齐僖公打下的良好基础,继续推行改革,加强国力。在对外政策上,他很有魄力,积极参与诸侯间的盟会,试图确立齐国的霸主地位。例如,他曾经联合宋、鲁等国讨伐鲁国,又曾与郑国交战。虽然这些军事行动不一定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至少表明了他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维护和扩张齐国在天下间影响力的努力。在当时诸侯林立、相互攻伐的环境下,一个君主能够带领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功绩。

而且,齐襄公在位期间,齐国的国家机器依然运转,法律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维持。对于君主而言,国家稳定、人民安乐,是衡量其统治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虽然他的私德有亏,但如果他能够让国家强大,能够抵御外敌,能够让百姓维持基本的生活秩序,那么在臣子们看来,他的功绩还是大于他的过失的。

至于齐襄公的“荒淫”行为,特别是与宣姜的传闻,虽然被后世史家津津乐道,但在当时,君主个人的私生活,尤其是在涉及到政治利益和国家稳定时,其权重可能会被有所削弱。而且,史书中对于这些“荒淫”的记载,也并非都是铁证如山,有时可能掺杂着后世对君主评价的个人情感和政治倾向。要知道,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权力斗争非常激烈,为了打压对手,抹黑对方的君主并非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谥号的评定往往是“功大于过”的原则。即使齐襄公有不当之处,但如果他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足以抵消他个人的道德瑕疵,那么“襄”这个谥号依然是能够被授予的。况且,“襄”字本身就带有“宽容”的含义,也许在评定者看来,君主的一些过错,特别是个人行为,如果对国家大局影响不大,是可以被“宽容”对待的。

所以,齐襄公之所以能被称为“襄公”,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完美的道德楷模,而是因为他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和军事上展现出了作为君主的才能,为齐国的强盛和扩张做出了贡献。他的“荒淫”确实是他个人品德上的污点,但如果将其置于春秋时期那种复杂的政治格局和评价体系中来看,他的政治功绩更容易被放大,从而能够获得“襄”这样一个相对褒义的谥号。评价历史人物,尤其是君主,我们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评价标准,否则很容易陷入简单的道德审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扩张比较多,能力还是有的

user avatar

谢邀

襄: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

简单来说,诸儿这位草莓汉子“德”是指望不上了,帮扶的人也算不上“有成”,但“辟地、甲胄有劳、因事有功、执心克刚、协赞、威服远”基本是当之无愧的,所以他就“襄”了呗……


之前还有个问题是问彭生变身野猪复仇的故事启示的,本包包觉得自己的回答跟这个问题勉强也算擦点边,可惜不知道怎么链接自己以前的回答,于是直接复制粘贴在下面好了:


彭生化为野猪来找诸儿诉冤,然后受惊的齐襄公就被政变的公孙无知、连称与管至父等人宰了……

这种故事在现代的我们看来明显是以讹传讹的产物,顶多让我们对于诸儿的精神状态产生疑虑。


不过想想此公八年前指使彭生干的那事儿,“马车门”事件后为了给鲁人交代又杀了彭生……

再想想他在首止开会杀死的郑子亹与高渠弥又是因为什么……

他为了拥立宣姜儿子卫惠公又攻入在卫国在那里干了什么好事……

甚至死前他还在因为丢了鞋找不着而责罚茀……

当然,还有他孜孜不倦地向纪国复仇最终使纪侯去国、报了九世之仇这种高光时刻……


这么一号政坛风云人物,刚好又在打猎受伤后不久的宫变中被杀,会流传下这种故事我觉得并不奇怪……

至于隐喻么……愚钝的本包包是没觉得这种野史式的逸闻故事的作者有什么像样的隐喻,主要靠各位读者的想象力了……


估计诸位也看得出来,本包包是不怎么喜欢这号诸侯的……

虽说齐襄公人品、行为不怎么地道……

但这位自带BGM的草莓汉子一生乖张所为正是依托齐国愈发强大的国力,向着后世方伯的王霸之路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算是摸着石头淹死在河里的一代人。

齐襄公不仅逐步提升了起齐人的大国威严,还多次有力地试探了周天子的底线,顺便进一步动摇天子权威……

更重要的是,他为后来管仲与小白尊王攘夷的事业做出了有意义的先行尝试和明确的错误示范……

草(艹)莓(妹)的汉子,你威武雄壮,鲁桓公滴夫人,朝思暮也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春秋时期齐国的齐襄公,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他的谥号“襄”与他的实际行为有些不符。毕竟,史书上对他的描述,除了励精图治、颇有作为的一面,也夹杂着不少争议性的甚至是荒淫的记载,最常被提及的莫过于他与自己亲妹妹宣姜的乱伦之事。那么,为何这样一个在道德伦理上备受诟病的人物,还能得到“襄”这样一个褒义的谥号呢.............
  • 回答
    春秋时期,楚国以“王”自居,这在当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举动,因为“王”的称谓在周朝体系中是周天子独享的最高封号。然而,在实际的外交场合,楚国的称谓会根据其交往对象和当时的政治格局而有所不同,并非一成不变。面对周天子:当楚国君主与周天子会面时,即使楚国自称“王”,在名义上,他们仍旧是周天子的臣属。因此.............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周王)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力逐渐减弱,直至名存实亡,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分封制度的根基松动:宗法制与血缘关系的衰落周朝建立之初,实行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是所有诸侯的宗主,诸.............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霸主的称号确实存在一定的规律,但并非完全固定,而是随着时代发展、霸主身份以及其宣扬的政治目标而有所演变。总的来说,这些称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并有其内在的逻辑和演变过程:一、 上古传承与宗法认同: “天子”的衍生物: 在周朝早期,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诸侯的地位是分封而来的。因此,早期的.............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那可不是咱们今天说的“城市”那么简单。它是个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庞大实体,是那个时代权力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普通老百姓生活最直接的依托。想象一下,那时候的城,首先是坚固的军事堡垒。城墙是主角,那可不是随便堆点土的土坡。各国都在卯足了劲儿修筑高大厚实的城墙,主要材料嘛,.............
  • 回答
    要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拍成《权力的游戏》这样的电视剧,那可真是太有得拍了!而且毫不夸张地说,晋国的历史本身就自带了《权力的游戏》式的戏剧张力和残酷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让我们一层层剥开它,看看究竟有多么适合搬上荧屏。首先,得有人物!而且是那种让你又爱又恨,让你猜不透下一步会做什么的人。《权力的游戏.............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其地位名义上尊崇,但实权早已旁落。在这种权力真空之下,周天子众多庶子的去向,也变得五花八门,不像他们的同父异母兄弟(嫡子)那样,拥有相对明确的继承权和政治前途。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核心问题:周天子有嫡子和庶子之分。 嫡子,也就是正妻所生的儿子,是王位继承的首要人选。.............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能跻身七雄之列,绝非偶然,而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演变、政治军事改革以及地理环境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与秦、楚等国相比,韩国显得相对弱小,但其能够独立发展并与强国抗衡,其生存之道和发展策略同样值得深入探讨。一、 韩国的起源与地理优势韩国的形成是晋国分裂的直接产物。春秋时期,晋.............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像伍子胥、吴起、商鞅、张仪这些风云人物,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结构、文化交流的方式,以及他们个人的经历,都决定了他们“跨国就业”时,不太会像我们今天一样,身边带着专门的“翻译官”。 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把时间往前拨,回到那个连文字都不完全统一,沟通更多依赖口语和经验的时代。首先,咱们得.............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各诸侯国之间战事频仍,但人才的流动却是一个普遍且重要的现象。我们今天将其视为“人才流动”,而在当时,之所以不被称为“X奸”,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其中牵涉到当时的政治格局、观念认知以及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1. 缺乏明确的国家概念与忠诚对象首先,要理解当时的“国家”与现代概.............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与嫡子相对)能够继承爵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优先于嫡子继承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比例不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时的社会结构、宗法制度、权力斗争以及爵位继承的实际运作。一、 宗法制度的“嫡长子继承”并非铁板一块首先要明确一点,虽然“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以来确.............
  • 回答
    关于孔子与少正卯在业务上的“胜败”问题,这其实是一个流传甚广,但又容易被误读的典故。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他们之间的“竞争”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下的“业务竞争”,更不是“惨败”这么简单粗暴的说法。而是存在于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学术观点和政治角力的复杂交织。历史背景与“业务”的定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
  • 回答
    烽火连天,诸侯逐鹿:《十字军之王2》春秋战国篇设想试想一下,那是一个金戈铁马、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不再是西方的骑士与穆斯林之间的宗教冲突,而是东方古老华夏大地上,一个个诸侯国在礼乐崩坏后,为了生存、为了扩张、为了问鼎天下而进行的血腥搏杀。《十字军之王2》(Crusader Kings II,以下简称.............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的豆器,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在当时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容器。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了解它的用途。首先,最核心的功能,那无疑是盛放食物。但这里面大有讲究。它不是我们现在吃饭用的碗碟,更像是高级的盛食器,专门用来盛放一些比较珍贵、考究的食物。 用于祭祀.............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说到“虢国”,那可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俩! 这俩虢国,虽然都姓“虢”,但血缘关系可不一般,一个是宗主国,另一个是后来迁徙过去的,可以说是“同名异姓”的亲戚。咱们先说那位相传已久的宗主国虢国,一般史书上提到的、大家都知道的那个虢国,是周朝初年分封的。它的封地主要在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一带,.............
  • 回答
    春秋战国时期,一股“一言不合就自杀”的风气确实存在,但并非所有人都如此极端,也并非“一言不合”就立刻寻死。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那个时代深刻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和政治生态。要详细地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一、 士阶层的特殊地位与困境:首先得明白,春秋战国时期能留名史册,或者说有能力、有.............
  • 回答
    春秋战国,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诸侯争霸,烽火连天,最终由秦始皇结束了乱世。在这场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楚国无疑是实力雄厚、疆域辽阔的一方诸侯。地处南方,沃野千里,人口众多,文化灿烂,似乎一切条件都指向了统一中国的目标。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终走向统一的却是偏居西北的秦国。那么,楚国究竟为何没能一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