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没有什么联系
北周被杨坚取代,主要还是因为内部问题,简单来说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宇文护专政,北周皇帝长年傀儡。
这种状况就导致北周陷入二元政治之中,北周臣子对于该效忠宇文护,还是该效忠皇帝这点,存在疑问。
这种形势下,臣子的忠诚是很难树立起来的。
后来周武帝杀死宇文护,独揽朝政,也重用了一些亲信如王轨,但武帝在位时间短,所以施以恩泽的范围肯定也是有限的,这是无奈之事。
但因此说北周不得臣心也是不确切的,至少宇文泰时期是很的臣心的。(所以要看这个北周包不包括西魏时期)
二,北周上层权力结构狭窄化问题
宇文护专政时期任用北周宗室或者宇文泰留下的亲信把持大权,导致北周内部的关陇地方人士难以进入权力中枢,所以自然会存在不满情绪。
而之后周武帝虽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周宣帝也尝试进行权力结构宽乏化,但因为两人都死的早,所以也没完成这事。
于是关陇地方人士就转而支持杨坚了。
三,关于宣帝杀宇文宪问题
说宣帝杀宇文宪是因为宇文宪曾经是宇文护一党,我不太认同。我认为齐王不算宇文护一党(虽然两人关系不差)。
宣帝杀宇文宪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怕他篡位。
北齐,南陈叔叔篡侄子都已经发生了,而北周之前也有宇文护弑君之事,所以猜忌心重的宣帝方诛杀齐王。
四,宣帝自己作死
宣帝除了诛杀齐王外,还因为王轨曾经说他坏话将其诛杀,并且宣帝对身边近臣多有打骂。
可以说宣帝不懂施以恩泽,也不懂政治平衡,所以给了杨坚机会。
不过从尉迟迥起兵时,北周几乎一半的地方都纷纷响应来看,北周在臣心和民心方面就算不高,也不至于说是没有。
这个回答当初写的比较简单,如果有读者有什么疑问的话,也可以评论问我。
不过我可以确定得说,周武帝灭齐不是军事赌博,而是做了精心部署的。就算北齐君王不是高纬,北周军也不会倾危。
另外关于周武帝亲政后,对于当年宇文护排挤打压的非宇文家臣子,做了不少补偿,可见周武帝时期谈不上双方矛盾加剧,反而有缓和迹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