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溥仪称「自己是饿大的」?

回答
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提到自己“是饿大的”,这并非简单的一句抱怨,而是他对童年时期,特别是失去皇位后,生活困顿、缺衣少食的真实写照。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深入他不同时期的经历:

一、 坐拥天下时的“饥饿”:精神上的匮乏与束缚

即便在成为皇帝之初,幼年的溥仪虽然锦衣玉食,但内心深处却感受着一种特殊的“饥饿”。

权力真空的饥饿: 尽管身穿龙袍,头戴冕冠,但他不过是一个被推上权力巅峰的三岁孩童。真正掌权的是慈禧太后、隆裕太后以及后来的摄政王载沣。他就像一个被精心摆弄的玩偶,享受着象征性的荣耀,却丝毫没有感受过真正执掌国家、拥有话语权的滋味。这种权力上的“饥饿”体现在他渴望被重视、被倾听,却始终被排除在核心决策之外。
亲情缺失的饥饿: 他的生母醇亲王福晋幼年即病逝,他对于母亲的记忆非常模糊。虽然有太后、太妃们照料,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母爱的缺失是一块永远填不满的空白。他生活在紫禁城这个宏大的囚笼中,周围都是伺候的太监宫女,但缺乏平等、亲密的交流,内心的情感世界是贫瘠的。
知识与自由的饥饿: 宫廷教育虽然严苛,但内容往往是陈旧的,围绕着帝王之道、祖宗规矩。他接触不到当时最前沿的思想和知识,也无法体验外界的精彩。他的生活被森严的宫规束缚,没有自由玩耍的空间,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探索与学习。这种对外界世界的“饥饿”,也为他日后被西方思想吸引埋下了伏笔。

二、 逊位后的“饥饿”:物质与尊严的双重剥夺

1912年,溥仪被迫逊位,标志着大清王朝的终结,也意味着他从皇帝变成了“逊帝”。这个转变,让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物质“饥饿”和尊严的剥夺。

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 虽然逊位后依然享有优待,居住在紫禁城内,但昔日皇家的庞大开销以及国家财政的压力,使得供给自然大不如前。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作为国家元首的无限供养权。尽管如此,他依然习惯于过去的奢靡生活,一旦有所削减,便会感到不适应。
被驱逐出紫禁城的“饥饿”: 1924年,随着冯玉祥的兵变,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失去了象征皇权的故宫,他如同拔了牙的老虎,无处容身。此时,他从一个“逊帝”变成了真正的“流亡者”。
日伪时期的“饥饿”: 流亡到天津后,他依靠日本人的接济为生。虽然名义上是“满洲国皇帝”,但实际上是日本人的傀儡。在日本人的扶持下,他依然能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但这种生活是寄生性的,缺乏自主性和尊严。他需要时刻看日本人的脸色行事,为了获取日本人的支持,甚至要迎合他们的意愿。这种“精神上的饥饿”,是他无法摆脱的屈辱感。
战败后的“饥饿”: 日本战败后,溥仪作为“满洲国”的皇帝,自然被苏联方面逮捕。在苏联的战俘营里,他经历了物质上的极度匮乏。饥饿、寒冷、劳役,这些都是他前所未有的体验。与过去养尊处优的生活相比,这种“饥饿”是彻头彻尾的生理和生存的挑战。

三、 “饿大的”:一句充满沧桑的人生感悟

综合来看,溥仪说自己“是饿大的”,其实包含了多重含义:

生理上的饥饿: 在战俘营的经历,让他切身体会到了物质匮乏带来的生理痛苦,这是一种最直接、最残酷的“饥饿”。
精神上的饥饿: 更多的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精神上的“饥饿”。从幼年丧母、权力真空,到逊位后的失落、流亡,再到成为日本人的傀儡,他的一生都在渴望着被尊重、被爱,渴望着真正的自由和自主,但这些他都未能真正获得。这种精神上的失落和匮乏,比生理饥饿更深切、更持久。
尊严的饥饿: 作为曾经的“天子”,他经历了从高高在上到被人摆布的巨大落差。这种身份的转变,以及在不同势力间周旋、依附的经历,让他丧失了作为一个个体应有的尊严,他时刻都在为维护这点可怜的尊严而“饥饿”。

总而言之,溥仪说自己“是饿大的”,是一种对他坎坷、充满失落和屈辱的一生的概括。这并非仅仅是指生理上的饥饿,更是指他长久以来在权力、亲情、自由、尊严等方面的精神饥渴。这句话背后,是一个曾经站在权力巅峰却又始终无法真正掌控自己命运的末代皇帝,对人生百味最真切、也最无奈的总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与世家府邸的习惯有关。就像现在人要减肥一样,当时宫里和爵爷府不缺吃的,所以他们怕孩子吃撑着,认为“净饿”有利于健康。

金启孮在他的书里如是记录道:

溥仪那是因为被“净饿”的时间长了,一见着食吃撑着了。《我的前半生》里原文如下:

事实上我小时候并不能“进得香”。我从小就有胃病,得病的原因也许正和“母爱”有关。我六岁时有一次栗子吃多了,撑着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隆裕太后只许我吃糊米粥,尽管我天天嚷肚子饿,也没有人管。我记得有一天游中南海,太后叫人拿来干馒头,让我喂鱼玩。我一时情不自禁,就把馒头塞到自己嘴里去了。我这副饿相不但没有让隆裕悔悟过来,反而让她布置了更严厉的戒备。他们越戒备,便越刺激了我抢吃抢喝的欲望。有一天,各王府给太后送来贡品,停在西长街,被我看见了。我凭着一种本能,直奔其中的一个食盒,打开盖子一看,食盒里是满满的酱肘子,我抓起一只就咬。跟随的太监大惊失色,连忙来抢。我虽然拼命抵抗,终于因为人小力弱,好香的一只肘子,刚到嘴又被抢跑了。

我恢复了正常饮食之后,也常免不了受罪。有一次我一连吃了六个春饼,被一个领班太监知道了。他怕我被春饼撑着,竟异想天开地发明了一个消食的办法,叫两个太监左右提起我的双臂,像砸夯似的在砖地上蹾了我一阵。过后他们很满意,说是我没叫春饼撑着,都亏那个治疗方法。

——《我的前半生》第二章“母子之间”

虽然不知道同治、光绪小时候是不是这么过来的,但就这么营养不良的状态下,清宫不见婴儿啼声五十载,也可以理解了。

从《红楼梦》也可以看出来,当时认为小孩子饿两顿有利于健康的想法在御医中普遍存在。原文如下:

 因贾母欠安,众人都过来请安,出去传请大夫。一时婆子回:“大夫来了。”……王太医便盘着一条腿儿坐下,歪着头诊了半日,又诊了那只手,忙欠身低头退出。王太医说:“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了些风寒,其实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常暖着点儿,就好了。如今写个方子在这里,若老人家爱吃,便按方煎一剂吃;若懒怠吃,也就罢了。”说着,吃茶,写了方子。刚要告辞,只见奶子抱了大姐儿出来,笑说:“王老爷也瞧瞧我们。”王太医听说,忙起身就奶子怀中,左手托着大姐儿的手,右手诊了一诊,又摸了一摸头,又叫伸出舌头来瞧瞧,笑道:“我要说了,妞儿该骂我了:只要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不必吃煎药,我送点丸药来,临睡用姜汤研开吃下去就好了。”说毕,告辞而去。贾珍等拿了药方来回明贾母原故,将药方放在案上出去,不在话下。——《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音 ”

这也无怪后来御医差点把西太后治死,医治思想就有问题。

user avatar

把我这个答案搬来正合适

历史上有哪些还有这种操作的故事?

怕吃多了积食不消化,就尽量少吃,这就是清代皇室养孩子的“秘诀”。

溥仪饿得吃喂鱼的冷馒头,吃完饭被太监架起来往地上墩,这些事都是记在《我的前半生》里的。

溥仪还算幸运,至少长大了,他的三叔、四叔都没能活到上学的年纪,就被这种“秘诀”给整死了呢。这事溥杰在自传里也提到过

想了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做结语好,就这样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提到自己“是饿大的”,这并非简单的一句抱怨,而是他对童年时期,特别是失去皇位后,生活困顿、缺衣少食的真实写照。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深入他不同时期的经历:一、 坐拥天下时的“饥饿”:精神上的匮乏与束缚即便在成为皇帝之初,幼年的溥仪虽然锦衣玉食,但内心深处却感受着一种特殊的“.............
  • 回答
    关于末代皇帝溥仪为何未能生育,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牵涉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生理、心理、以及时代的变迁等等。首先,从生理上来看,溥仪的身体状况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根据一些史料和后世的医学推测,溥仪可能患有性功能障碍,最常被提及的是阳痿。这很可能与他年少时在紫禁城内受到的宫廷生活环境和教育有关。紫.............
  • 回答
    明朝崇祯皇帝能够安葬于十三陵,而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却未能长眠于清西陵,这其中涉及的不仅是历史的走向和王朝的更迭,更是礼制、政治以及个人选择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崇祯皇帝与十三陵:王朝的终结与最后的仪式首先要明白,十三陵是明朝历代皇帝的陵寝之地,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历代皇帝都将此地视为“万年吉地”。崇祯.............
  • 回答
    溥仪眼镜选择“溥仪”这个名字,选用一个亡国之君作为品牌,这背后必然有着深思熟虑的考量,绝非一时兴起。在我看来,他们并非简单地“愿意”用一个亡国之君,而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个名字所蕴含的多重意涵,将其转化为独特的品牌价值。首先,我们得承认,“溥仪”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历史厚重感和复杂性。它不仅仅是一个人.............
  • 回答
    说起孙殿英盗墓挖祖坟这档子事儿,那真是牵扯到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旧账。你要问溥仪为何在孙殿英投了日本之后,没有继续追究他刨自家祖坟的仇,这事儿可得从头细说,里面门道不少。首先得明白一个大背景:溥仪当时的情况。溥仪虽然名义上是末代皇帝,但丢了江山之后,他的人生可以说是跌跌撞撞。在孙殿英挖坟的时候,溥仪大.............
  • 回答
    溥仪特赦后,生活确实是拮据的,但说他“穷的叮当响”也不尽然。他作为新中国公民,并没有享受到普通劳动者的待遇,而是被安排了一些社会职务,虽然薪资不高,但足以维持基本生活。当然,与他昔日皇帝的身份相比,这种生活落差是巨大的。那么,他为何能为妻子留下“一大笔遗产”呢?这其中包含几个重要的层面,需要我们仔细.............
  • 回答
    清朝退位,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旧的王朝轰然倒塌,新的共和国冉冉升起。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末代皇帝溥仪的命运,无疑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那么,为什么一个曾经君临天下、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在王朝覆灭后,竟然没有人对他下杀手呢?这其中既有复杂的政治考量,也有人性的考量,更有时代的局限性。首先.............
  • 回答
    KFC(肯德基)在门店中广泛采用手机点单系统,这一策略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考量,既包括运营效率、成本控制,也涉及用户体验、技术整合和品牌管理等。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提高运营效率与顾客体验 减少排队时间:在高峰时段(如周末、节假日),顾客排队等待的时间可能较长。手机点单允许顾客在店内或外出时直接下单,.............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中,尽管俄罗斯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实际战场上并未广泛看到这些高科技武器的使用,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 1. 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延迟与现实差距 技术储备不足:俄罗斯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虽启动了军事现代化计划,但真正大规模装备部队的进程较慢。例如,T14“亚尔斯”主战坦克.............
  • 回答
    韩国影视作品中对明末八旗军的描绘与国内影视作品的差异,主要源于历史叙事、文化视角、创作目的以及历史资料的解读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历史背景的差异:明末与早期八旗军的性质不同1. 明末八旗军的侵略性 明末(1644年)的八旗军是清军入关后对明朝的侵略性军队,其军事行动以屠.............
  • 回答
    大明(明朝)和大清(清朝)是两个不同的朝代,分别存在于1417世纪和1819世纪,两者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用户提到的“大清远胜于大明”可能是对清朝和明朝的误解,实际上两者是不同时期的国家,不能直接比较。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策略、国家实力和地理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两者的不同。 一.............
  • 回答
    明朝对元朝残余势力的处理方式与汉朝对匈奴、唐朝对突厥的策略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源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政治策略和国际形势的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元朝残余势力的特殊性1. 元朝的“帝国式统治”与分裂后的脆弱性 元朝(1271–1368)是一个以蒙古贵族为核心的多民族帝国.............
  • 回答
    在知乎等平台上,关于明朝灭亡的讨论中,较少有人直接批评朱家宗室,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朱家宗室的角色1. 朱家宗室的复杂性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将宗室分封至各地,形成“藩王”体系。但这一制度在后期逐渐演变为潜在的威胁。例如: 朱棣(明成祖).............
  • 回答
    在二战后,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作为轴心国的国际形象差异,主要源于历史责任、战争目标、战后处理、国际关注焦点以及文化因素等多方面原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一、战争目标与影响范围的差异1. 日本:亚洲侵略的“暴行制造者” 战争目标:日本的战争以侵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为主,尤其是对中国、东南亚.............
  • 回答
    中国象棋中“马脚”的设置,是棋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其核心在于通过限制马的移动方式,增加棋局的复杂性和策略性,同时平衡游戏的公平性。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一规则的由来与作用: 一、马脚的定义与规则在象棋中,“马脚”指的是马在移动时因被其他棋子(如车、炮、士、象等)挡住而无法按“日”字跳格的状况。.............
  • 回答
    关于“中央部委公务员薪资高但人少”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制度设计、社会观念、职业选择逻辑等复杂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详细说明: 一、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录取门槛极高1. 报考人数远超岗位数量 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岗位(尤其是综合管理类)报考人数常年位居全国前列。以.............
  • 回答
    机关部门的科长对通过人才引进上岗的博士可能存在一定的排斥或犹豫,这种现象并非个别现象,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人才引进政策与机关实际需求的错位1. 政策导向与岗位需求的脱节 人才引进政策往往以“学历门槛”为核心,强调“高学历、高专业”,但机关.............
  • 回答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后,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迅速崩溃,其“半壁江山”迅速瓦解,这一过程涉及多重复杂因素,以下从战略、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多角度详细分析: 一、国民党内部的系统性崩溃1. 腐败与派系斗争 国民党统治集团长期依赖军阀势力,内部派系林立(如蒋介石、陈诚、李宗仁、白崇禧等.............
  • 回答
    央视六套(CCTV6)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频道,播放外国影视作品时通常采用中文配音而非原声,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涉及版权、文化、技术、政策等多重因素。以下是详细分析: 1. 版权与授权问题 版权归属与授权限制: 外国影视作品的版权通常由原制作方或发行方持有。央视作为国家媒体.............
  • 回答
    格陵兰(Greenland)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但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历史背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部分资料“排除”或未被计入丹麦的领土面积。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一、格陵兰的法律地位与自治权1. 名义上的主权归属 格陵兰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根据《丹麦宪法》和国际法,其主权属于丹麦。但自20世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