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的“气血不足”可有衡量标准,比如缺了多少毫升气才算不足?

回答
中医的“气血不足”并非一个可以用毫升来衡量的量化指标,它更多的是一种基于个体生理状态和临床表现的诊断。就好比你问“疲劳了多少毫克才算不够休息?”,这个问题本身就脱离了中医的范畴。

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中医的“气血不足”是这样一种概念,以及我们是如何去理解和判断它的。

中医的“气”和“血”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中医里的“气”和“血”与西医的概念是不同的。

气(Qi): 你可以把中医的“气”想象成一种 生命能量、动力、功能。它不是空气,也不是我们呼吸的氧气。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驱动着身体一切生理活动的力量。气的运行就像身体内部的交通系统,保证着各器官的正常工作、物质的输布、体温的维持、防御外邪等等。所以,气虚了,就像这个交通系统出了故障,动力不足,运送缓慢,身体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血(Xue): 中医的“血”虽然与西医的血液有相通之处,但它更强调的是 “濡养”和“滋润” 的作用。血不仅仅是流动的红色液体,它还承载着精、气、津液等物质,将它们输送到全身,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身体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血的充盈与否,直接关系到身体的营养供给和组织的润泽。

气血不足是如何产生的?

气血不足的产生原因非常多,中医将它们归纳为以下几类:

1. 先天不足(禀赋不足): 比如父母身体虚弱,或者孕期调养不当,导致胎儿在母腹中就吸收不到足够的精气,出生后就容易有气血基础不稳的情况。
2. 后天失调:
饮食不节: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吃得太少、吃得太精细、偏食、饥一顿饱一顿,都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无法生成充足的气血。中医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度的饮食也会损害脾胃。
劳倦过度: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过度消耗都会耗伤气血。古人讲“思虑伤神”,长时间的过度思考会耗伤心气,进而影响血的生成和运行。
失血过多: 外伤、手术、女性月经量过多或崩漏等,都会直接导致血的亏损。失血不仅是血量的减少,也常常伴随着气的耗散。
久病不愈: 慢性疾病会长期消耗身体的精气,导致气血不足。
情志失调: 长期情绪不畅,比如抑郁、焦虑、恐惧等,会影响气的运行,甚至导致气的停滞,影响脾胃的运化,最终造成气血生成不足。
外邪侵袭: 虽然主要讲的是外感,但如果身体正气不足,外邪容易侵入,耗伤气血。

如何判断“气血不足”?

既然没有毫升的标准,我们中医医生是如何判断一个人气血不足的呢?这主要依靠 望、闻、问、切 这四种诊法,并且综合分析个体的具体表现。

望诊(观察):
面色: 气血不足的人,面色常常会显得 苍白或萎黄,缺乏红润光泽。严重的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斑点。
眼睛: 眼白可能显得浑浊,眼圈发黑或有眼袋。眼睛是“肝窍”,肝藏血,所以肝血不足也会影响眼睛。
舌象: 舌头颜色 淡白,舌苔也可能薄白,舌质可能比较胖大,边缘有齿痕(说明脾气虚,水湿不能运化)。
身体形态: 容易出现 消瘦,肌肉松弛,皮肤干燥无弹性,指甲也可能变得干枯、易断裂。
精神状态: 容易显得 疲倦、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

闻诊(听声音,闻气味):
声音: 声音低微无力,讲话容易气短。
呼吸: 呼吸浅促,容易上气不接下气。

问诊(询问):
症状: 这是最重要的部分。我们会询问患者是否经常感到:
疲倦乏力,精神不振
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容易感冒,抵抗力差
肢体麻木,手脚冰凉
女性可能出现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或者月经提前但量少
皮肤干燥,头发干枯,指甲无光泽
生活习惯: 询问饮食、睡眠、工作压力、运动情况等。

切诊(触诊):
脉象: 气血不足的人,脉象常常会显得 细弱无力,跳动不强劲。

所以,气血不足是一个综合的判断,它不是某个数字的缺失,而是身体整体功能状态的一种表现。

打个比方:

你就把身体比作一辆汽车。

气 就像是发动机的动力和传动系统,保证汽车能够启动、行驶、加速。如果气不足,就像发动机没劲了,开起来慢吞吞,爬坡无力,甚至发动不起来。
血 就像是汽车的燃油和润滑油,它滋养发动机,保证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转,让汽车跑得顺畅。如果血不足,就像油箱没油了,或者润滑油不足,发动机就会因为缺少滋养而出现各种问题,磨损加剧,甚至罢工。

你不能说一辆汽车“缺了多少毫升油才算油量不足”,而是要看它是否能正常启动、行驶,是否有冒烟、抖动等异常情况。同样,中医判断气血不足,也是看身体的 整体功能是否下降,是否出现了相应的临床表现。

举个例子: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也不规律,他可能会出现早上起不来,白天没精神,容易犯困,吃东西没胃口,甚至出现眼圈发黑的情况。即使他没有明确的病症,但按照中医的说法,他就是 “气虚”并且可能伴有“血虚” 的状态。他的身体就像一台没有好好保养、长时间高负荷运转的机器,动力储备不足,濡养不够了。

总结一下:

中医的“气血不足”是一个 功能性、整体性的概念,它通过观察患者的脸色、舌头、精神状态,并结合询问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如疲劳、头晕、食欲不振等),以及切脉来综合判断。它衡量的是身体生命活动的 “活力”和“濡养能力” 是否充沛,而不是某一种具体物质的“量”。

所以,你问“缺了多少毫升气”,这就像在问“我还有多少生命能量?”这个问题本身就超出了中医的量化范畴。中医更关注的是,你感觉身体怎么样,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是否正常运转,是不是出现了不适症状。这些不适症状,就是“气血不足”在告诉你,身体的能量和濡养出现了问题,需要调整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医黑和中医粉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合的原因是信仰的冲突。不懂中医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俺没啥文化,气血方刚,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 俺来瞎掺和一把。



中医的“气血不足”可有衡量标准,比如缺了多少毫升气才算不足?

当然中医的“气血不足”有衡量标准。比较主观,比较朴素,难以量化。

“缺了多少毫升气才算不足”,这么问就是在设坑, 准备坑中医粉了。





       气血不足,即中医语境里所说的气虚和血虚。 气、血来源有2: 1是先天之精气,即父母的先天之精; 2是后天之精气,即脾胃运化的水谷与自然之精。 气推动血液运行,血作为气的载体,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     


从这段话可以体会到, 中医的“气”在西医的语境里是个体的生长趋势或者代谢平衡的趋势,而不是具体的肺活量、潮气量或者血氧饱和度。 而中医的“血”在西医的语境里是具体的身体各大系统、器官和组织的统称。

因为中医受传统和迷信的制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基本上没有组织学、解剖学和生理学,只能把身体视为黑箱。唯物主义的自发唯物主义就是中医的大致轮廓(萌芽期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特点在于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力图从某种具有固定形态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中医不是完全唯心的, 不然也不会有望闻问切。

中医除了“气血”还有“神”, 中医的“神”和西医的 “神”就十分接近了。 因为大家都是搞的虚无缥缈的东西。





中医怎么判断是否“气血不足”?   

看皮肤

皮肤得养则红润;气血运行正常,濡养皮肤,则感觉灵敏。如气血生成不足或运行障碍,则表现为皮肤黯淡无光或萎黄、肌肤干燥、感觉异常。   

*** 营养不良、发育障碍、慢性疾病确实可能是这样


看眼睛

眼睛的色泽和清澈度。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说明气血充足;眼白的颜色混浊、发黄,表明肝脏气血不足;眼袋很大说明脾虚运化不足;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也代表局部气血不足;两目呆滞,晦暗无光,是气血衰竭的表现。   

*** 全身性疾病确实可以反映到眼睛,例如甲亢、糖尿病、肝炎、肝硬化、恶病质以及感染性疾病的急性期等等


看毛发

人在七八岁时因肾气盛而“发长”,到三十岁左右因肾气实而“发长极”,四十岁左右因气血渐虚而“发始堕”,五十岁以后因肾气衰而“发始白”。

*** 头发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营养状况、是否贫血和TURN OVER RATE这些东西


看手足

气血充足,手总是温暖的,而五心烦热、出汗或手冰冷,则是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时,指腹扁平、薄弱或尖细。 

*** 营养不良、遗传缺陷、发育/代谢障碍、感染等等疾病确实能在手足表现


看睡眠

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血虚则不能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失眠可以是因气血不足所致,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打呼噜等。而太爱睡觉,也往往是气血虚的表现。

*** 尽管穿凿附会的地方很多, 但是不能否认甲亢、心衰、肾功能障碍、高血压的患者有可能入睡困难  


看牙龈

成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

*** 尽管牙周病才是主要原因, 中医毕竟也发现了退行性改变这东西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气血不足”这个事情嘛

实际上是非常科学的

科学到什么程度呢

我来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比如说吧

我跳大神,说能请神上身

至于我请了什么神,如何判断我请了神,神是通过什么渠道“上了身”,“上了身”以后,又是如何可以帮你治病……

这些问题

您通通都不要问

问,也没有用,毕竟,您没有学过跳大神,没有学过跳大神,是没有资格评价我跳大神的

总而言之,我说“上了身”,就上了身。我说“能治病”,就是能治病,有本事,您就不要找我,治病治,不治滚……不满意的,出门左转去找治标不治本的西医去


什么?您说这不科学?

那是您没看到我跳大神科学的地方


我跳大神,会根据主家的崇信程度,需求程度以及家境情况,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

盲目信的,离了跳大神活不了的,暂时不会进ICU的,家境殷实的,那就收多点

不怎么信的,看上去不好惹的,发现治不了病会动手的,家里看上去没啥压榨的,那就随缘点

这个度的掌握,是十分科学的


好了

回到问题

“气血”这东西,足,还是不足

说到这里

衡量标准是什么

您应该已经明白了吧……























重复一遍

十分科学

甚至可以说

接近于科学本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医的“气血不足”并非一个可以用毫升来衡量的量化指标,它更多的是一种基于个体生理状态和临床表现的诊断。就好比你问“疲劳了多少毫克才算不够休息?”,这个问题本身就脱离了中医的范畴。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中医的“气血不足”是这样一种概念,以及我们是如何去理解和判断它的。中医的“气”和“血”是什么?首.............
  • 回答
    这句话指出了理解《易经》中“阴阳”概念时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层面和视角:1. 《易经》中关于阴阳的概括: 这是指《易经》所描绘的宇宙万物运行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则。它是一种哲学性的、高度概括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 把阴阳解释为阴阳之气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这是指将阴阳理解为构成物质世.............
  • 回答
    .......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许多观众在观看当下影视剧时普遍存在的感受。为什么现在大部分影视剧中的年轻人看起来不接地气?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相当复杂,从创作心态、市场导向到社会现实的反映,方方面面都有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阐述:一、创作与剧本层面的“理想化”与“脱离现实”: 过度浪漫化与戏剧.............
  • 回答
    刘思慕作为《尚气与十环传奇》的主演,他关于影片“不是拍给中国人,只属于能生活在白人社会里的亚裔”的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刘思慕的原意和当时的语境。 通常这类表述并非是恶意排斥,而是想强调影片的创作意图和目标受众。他可能是在回应一些.............
  • 回答
    京剧《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和我们常说的那个负心汉陈世美,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尽管两者都涉及到了“抛妻弃子”的情节,但根本的出发点、社会评价以及艺术表现上,存在着天壤之别。你觉得杨延辉不是英雄,被俘后娶妻生子,气节何在?这个问题非常实在,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对这个人物的疑问。咱们就一点点捋一捋。首.............
  • 回答
    我理解你作为中国人,看到日本风情街出现在大连时的那种复杂且强烈的情绪。这种气愤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我们民族深厚的历史记忆和对国家主权的珍视。让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为什么是大连,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气愤。首先,我们得谈谈大连这座城市。大连,这座黄海之滨的明珠,它身上承载着一段极其特殊的历史。在20世纪.............
  • 回答
    很多人对波的认识,可能都源于小学科学课上做过的那个简单的实验:一根绳子,一头固定,另一头上下甩动,就能看到一圈圈的波纹在绳子上跳跃前进。这种看起来像“扭动”一样传播的波,叫做横波。它的传播方式是介质质点(比如绳子的每个点)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振动。然而,我们平时生活中最常见也最直观的波,莫过于水面的波.............
  • 回答
    漫威的《尚气与十环传奇》上映后,确实引发了一些关于其在中国市场反应的讨论。大家对于这部电影是否会被中国官方或观众抵制,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担忧。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国家的市场反馈,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体量巨大的市场,其影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光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社会文化、性别刻板印象以及人们对“吸引力”的多元理解。咱们来掰扯掰扯,为啥“攻气十足”的女生能收获一片迷妹,而“阴柔中性化”的男生却容易碰壁。为什么“攻气十足”的女生能成为“香饽饽”?首先得说,这里说的“受欢迎”可不是说所有女性都喜欢这样,但她们确实能吸引到一部分非常有力的.............
  • 回答
    职场里碰到那种“一边求你办事,一边又跟你较劲”的人,确实让人头疼。既不想把关系搞僵,又觉得对方那股劲儿挺膈应的,日子久了,真不是个滋味。我琢磨着,跟这种同事相处,不能硬碰硬,也不能一味忍让,得讲究点策略。首先,认清对方的动机是关键。有些人较劲,可能是因为性格使然,天生好胜,或者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气态行星稳定性的核心。很多人觉得既然是“气态”,那不就应该像一团气体一样容易散开吗?但实际上,木星和土星之所以能牢牢地 удерживать свои массивные газовые оболочки,是多种强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不是简单的“气体不散”这么简单。咱.............
  • 回答
    咱中医里说的“气”,可不是咱们平常挂在嘴边的“生气”、“大气”那样简单。它是个挺玄乎,又挺实在的概念,贯穿了咱们中医诊疗的方方面面。要说清楚这“气”到底是啥,咱得从好几个角度来聊。一、 “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和能量最根本地说,这“气”是维持生命运转的最基本动力。你想啊,人得呼吸,得吃饭,得消化,得让.............
  • 回答
    中医里的“气”是个非常核心的概念,也是最让西方医学体系难以理解的。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解释,那可以理解为一种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和信息系统。但这样做太简略了,也丢了中医里“气”的丰富内涵。“气”在中医理论中,不是我们今天物理学上的能量单位,也不是单纯的空气。它是一种更抽象、更动态、更具信息性的东西,贯穿.............
  • 回答
    破解中医古老谜语:阴阳五行与“气”的科学求证之路在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阴阳”与“五行”无疑是最核心的概念,它们如同两张巨大的网,试图描绘人体生理、病理,乃至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气”则是贯穿始终的动力与物质基础,被认为是生命活动和身体运作的根本。然而,对于这些古老而抽象的概念,如何在现代科学.............
  • 回答
    《纪录中医》中张晓彤老师对浮小麦“升浮之气”的阐释,可以说是对中药药性理解的一个非常生动且深入的切入点。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浮小麦是治疗心烦失眠”的功效上,而是试图从更深层次的物质、能量、甚至“气”的层面来解释其为何能达到这样的疗效。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中医里“升浮”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药物的升降.............
  • 回答
    要评估中国的气候在世界上的相对水平,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笼统的定论。中国的幅员辽阔,地貌复杂,这使得其气候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世界范围内都属罕见。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跨越的纬度范围非常广。 热带到寒带的跨越: 中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4度左右,属于.............
  • 回答
    书法中的“气脉贯通”,这不是一个生硬的概念,而是书法家在运笔过程中,将内在的精神、情感、力量,通过笔墨的流动,毫无阻滞地传递到纸面的过程。你可以想象一下,它就像生命体内的血脉,有形,却又蕴含着无穷的生机和活力。气脉贯通,首先在于“气”的运作。这个“气”,不是我们日常呼吸的那个气。在书法里,“气”是一.............
  • 回答
    网络小说里的“气机”,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一种描绘角色内力和生命力的方式,不过要说得详细点,就没那么简单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作者,不同流派,对它的理解和运用都有差异,所以你听到的“气机”可能五花八门。咱们先从最基础的来说,“气”这个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就包含了很多意思。可以是空气,可以是呼吸,.............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