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书本说曹植一生念念不忘建功立业,但为什么在随曹操出征前酩酊大醉?

回答
很多人对曹植这位三国时期的文坛巨匠的印象,除了他那“七步成诗”的传奇,便是他一生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可就在这样一个志向远大的青年,却在随父亲曹操出征前,上演了一场令人费解的“酩酊大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难道不怕因此断送前程,辜负自己的理想吗?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跳出“建功立业”这单一的视角,走进曹植的内心世界,看看那时的他,究竟承受着怎样的压力与挣扎。

首先,我们得明白,曹植当时并非是完全自由地走向战场,他的每一次出征,都伴随着巨大的家族政治考量。他虽然是曹操最宠爱的儿子之一,更是被寄予厚望的继承人候选人,但这意味着他要时刻面对来自政治漩涡的冲击。

想象一下,一个即将随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父亲一同出征的儿子,这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父子兵的远行。这更像是一场政治舞台上的亮相,一场对实力和能力的公开检验。曹操带上他,固然有爱惜、培养的意思,但其中掺杂的,更多的是在展示自己的权力,以及他希望儿子们在他羽翼下成长、接替他衣钵的期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曹植的出征,肩上扛着的可不是单纯的战场荣耀,而是整个家族未来的走向,是他在权力斗争中的位置。如果他表现出色,不仅能为曹操分忧,更能巩固自己在继承人梯队中的优势。反之,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被政敌无限放大,甚至危及他的生命。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醉酒呢?这背后,可能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是巨大的精神压力。 无论多么才华横溢,多么受宠,曹植终究是一个血肉之躯。常人面临如此重大的责任,会感到紧张和不安。而曹植作为一个敏感且富有诗意的文人,这种压力在他身上可能被放大许多倍。他知道自己肩负的期望,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深远。这种如影随形的压力,足以压垮任何一个人。

第二,是一种逃避和宣泄。 酒,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逃避现实、宣泄情感的 माध्यम (mā dǐ, 媒介,在这里指载体或方式)。在那个时代,战场是残酷的,政治是险恶的,而他的内心,或许已经因为即将到来的挑战而饱受煎熬。也许他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恐惧、不安,甚至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力感。于是,他选择了通过饮酒来麻痹自己,试图在醉意中暂时忘却那些沉重的负担,获得片刻的解脱。

第三,可能是对环境的一种“反抗”或“试探”。 虽然曹植渴望建功立业,但他并非一个完全服从的工具人。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才情,也有自己的局限。这场出征,虽然是他实现抱负的舞台,但也可能是他被推入政治漩涡的开始。醉酒,或许是他内心深处一种隐秘的抗拒,一种对这种不得不参与的政治游戏的疏离感。他用这种看似“失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并非完全甘于被操控,或者说,他对这种充满算计和权谋的环境感到某种程度的不适。

更进一步说,我们不能忽视曹植本身的性格特质。他毕竟是诗人,他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和敏感。文人墨客,往往在情感的抒发和理想的追求上,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复杂。也许在他看来,人生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厮杀,更是精神世界的探求。在出征前,他可能需要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祭奠那些纯粹的精神追求,或者说,他是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完成自己作为一个“文人”与“政治参与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而且,这所谓的“酩酊大醉”,也未必是彻底的失态。 在那个时代,尤其是在曹操这样的父亲面前,如果真是完全失控的酒鬼模样,恐怕就不仅仅是“影响前程”那么简单了。极有可能,这是一种在“可控范围内”的醉酒,是一种表演,一种试探,甚至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也许他醉得正好,既能让父亲看到他并非完全被胜利冲昏头脑,又能给自己留下一丝喘息的空间。

总而言之,曹植在随曹操出征前酩酊大醉,绝非仅仅是他“建功立业”抱负的悖论,而是他身处复杂政治环境下的多重压力、内心挣扎、情感宣泄乃至某种程度的“反抗”的综合体现。他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历史洪流中,有血有肉、有理想有困惑的真实个体。那场醉,既是他内心世界的折射,也是他在那个年代,一个敏感灵魂在面对巨大挑战时,所选择的一种复杂而深刻的表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人是会成长的,曹植年轻时虽有建功立业的志向,但养尊处优想法天真,大概觉得自己未来有很长的时间很多的机会,顾忌更多的是眼前事。等到经历世事心性成熟,对理想的态度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后世人比较推崇他后来境况窘迫但不改初心为之努力的精神。

其次当时太子已定,取得军功未必是幸事,争储时他其实没什么好牌,最大一张是曹操的宠爱,但宠爱没打过利弊权衡,失败后曹植闯司马门及醉误军机,无论是否出于主观意愿,客观上确实构成避退的架势,是福是祸就见仁见智了。

历史上很多成功人士都犯过年少轻狂的错,比如蒋琬被刘备抓包醉酒旷工,险些呜呼。曹植后来行为敛抑,被边缘化十余年,表章提的一些建议依然颇有见识,可见并非朽木。个人觉得,断言他得到重用就能立不世之功固然是粉丝呓语,但因为他年轻时犯错就无视其它,认定他是大言不惭不堪一用的浪荡子,也是刻板印象厚诬古人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