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快手红人「废材爱迪生」手工耿?

回答
快手红人“废材爱迪生”手工耿,可以说是一位现象级的手工创作者,他的爆红不仅仅是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评价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

一、核心价值与独特之处:

“无用之用”的极致体现: 手工耿最核心的魅力在于他制作的“没用的”但充满创意和趣味的机械装置。这些发明往往在实用性上几乎为零,甚至有些荒诞,但这恰恰是他的独特之处。他将人们脑海中一些“如果……就好了”的奇思妙想,用实实在在的机械零件实现了出来。这种对无用之物的创造,反而释放了人们被现实束缚的想象力,带来了纯粹的快乐和惊喜。
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 手工耿的作品背后,是对生活的热爱和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能够从废旧零件中发现可能性,并乐在其中。这种“把日子过成诗”的创作方式,也感染了许多观众,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和可能性。
工艺与创意的结合: 尽管他的发明多为“无用之用”,但其制作过程却凝聚了相当的机械知识和手工技艺。他能熟练地运用焊接、切割、组装等各种工艺,将各种废旧零件巧妙地组合成能够运动的机械装置。这种将创意转化为实体作品的能力,是其爆红的重要支撑。
反差萌与幽默感: 手工耿本人自带一种朴实、接地气的气质,与他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机械装置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萌。他的作品往往伴随着一种略显夸张的“我发明了XX”的介绍,配合着简单的背景音乐和剪辑,产生了一种天然的幽默感,让观众在惊叹之余忍俊不禁。

二、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

清晰的IP定位: “废材爱迪生”这个名字本身就极具辨识度和记忆点。“废材”代表了他使用的材料来源,而“爱迪生”则暗示了他对发明创造的热情。这种定位非常清晰,能够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
短视频平台的契合度: 他的作品形式——短小精悍的视频,非常适合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传播。一段短视频集中展示一个机械装置的运作过程,直观且震撼,能够迅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内容的高度原创性与独特性: 在充斥着模仿和跟风的短视频内容中,手工耿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原创性和独特性。他不像其他网红那样贩卖人设或流量,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创作,这种专注和独特是他成功的基石。
病毒式传播的基因: 他的作品往往能够引发观众的强烈好奇心和分享欲。那些“脑洞大开”、“闻所未闻”的发明,非常容易被用户转发给朋友,形成病毒式传播。
互动与粉丝文化: 虽然他不太频繁地与粉丝互动,但粉丝们自发地为他冠以各种称号,创作表情包,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粉丝文化。这表明他的内容已经深入人心,并激发了粉丝的创造力。

三、社会影响与商业价值:

对传统手工和机械的重新认知: 很多人因为手工耿而重新审视了机械和手工的魅力。他证明了即使是废旧的零件,也能通过创意和技艺焕发新的生命。
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 他的作品传递了一种“动手能力强”、“生活充满乐趣”的积极信号,鼓励人们去尝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商业价值的挖掘: 随着其知名度的提升,手工耿也开始挖掘商业价值,例如与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参加线下活动等。他的创意和影响力为商业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契合点。
质疑与批评: 当然,任何红人都会面临质疑。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他的作品“不实用”,是在“浪费时间”。但这种批评往往忽略了他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娱乐价值。更有人质疑其作品的原创性,但目前来看,他的核心创意和表现形式是独一无二的。

四、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创作瓶颈: 长期创作如此高强度的创意和手工,可能会面临灵感枯竭或技术上的瓶颈。如何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是重要的挑战。
过度商业化: 如果过于依赖商业合作,可能会稀释其内容的纯粹性,影响其原有的吸引力。如何在商业化和内容质量之间取得平衡至关重要。
安全问题: 手工耿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虽然他本人在操作时非常小心,但观众模仿时可能缺乏经验,需要注意引导。
社会评价的双刃剑: 他的“无用之用”虽然吸引了大量粉丝,但同时也可能被一些追求实用主义的人所诟病。如何处理好不同受众的评价也是一个挑战。

总结来说,手工耿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他独特的创意、扎实的手工技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短视频平台传播规律的精准把握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用废旧零件打造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无用”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暂时忘记现实的烦恼,找回丢失的童真和想象力。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机械装置,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一种对“好玩”的极致追求。

从一个普通的手工爱好者成长为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手工耿的经历也给许多怀揣梦想的创作者提供了借鉴和激励。他用行动证明了,只要有创意、有热情、肯动手,即使是“废材”,也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大发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有一段,他们在缅甸撤退的路上,迷为一个寡妇的公公做了一幅上等的棺材来作聘礼娶这个女人。团长龙文章要枪毙迷龙的时候说迷龙为了自己的淫荡苟且之心才做了这副棺材,意思就是说龙文章认为迷龙是被女人的美色诱惑了要上她才做的那副棺材。小太爷孟烦了指着那副棺材对龙文章说,你也试试用你的淫荡苟且之心做这么一幅棺材!?因为那副棺材虽然是迷龙的聘礼,但是它的用心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迷龙对女人的性欲支配,而是上升到了爱情。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手工耿做的这些发明究竟是不是为了搞笑和博人眼球?我觉得就跟迷龙做的那个棺材一样,有一部分是,但也不全是,从那些发明的制作过程来看,就算搞笑的目的是主要的,但是也包含了他自己的热爱,对制作过程的热爱。

user avatar

首先自爆——耿哥的小迷妹一名。不仅迷他的飘飘长发,更迷他那“变废材为神器”的动手能力。看他的视频得有追电视剧过日子的心。

缘起。

去年张小龙的微信为了推小程序,弄了一个“跳一跳”的游戏,火爆朋友圈。偶然间看到这个奇才做的“跳一跳”的外挂,直接傻眼好吗?!王德发,还能这样玩。不过看完后,彻底笑成神精病了,自此,入坑快手“手工耿”。

耿哥秘制跳一跳专属外挂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8490001419567104

从头追起,一追不停不下来,比追韩剧、美剧有趣。简直有毒——和万千网友一样,“真怕他做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下面就带领大家走入一代“废材”网红的世界。

第一季,材料相对单一简陋,不过此时已经隐约能察觉,他拥有后现代装置艺术家的潜力了。想象力和艺术水准根本不输蔡国强!

日常的几个基本废掉的材料,在耿哥手里,鬼斧神工一般的成为了一个大蚂蚱。这不就是艺术嘛。(在庸常的生活中让材料“活”起来,而且他这个不仅活起来了,还特么能蹦哒。)

机械大蚂蚱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8490967858503680

2、很费西瓜的“西瓜分割器”,极力护住西瓜不掉的样子,也是逗死我了。

西瓜分割器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8492878284279808

第二季,精修创意,推陈出新。

1、“加大螺母加特林”,大家都嚷着:螺帽变贵了就得着耿哥赔钱!

加大螺母加特林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8496114693079040

2、“夺命菜刀手机壳”,最开始是用菜刀改了一个手机壳,后来又加上裤子边角料做成的套。挂在腰间,那是相当霸气了!!!

夺命菜刀手机壳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8496783906930688

3、“美好童年三件套”:夺命风车、血滴子飞机、死亡铁锤拨浪鼓。安排~~~

童年三件套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8499269304500224

第三季,你说我不实用?我就“实用”给你们看!!!

1、“地震应急泡面神器”,民以食为天,你看耿哥多为大家着想,地震中也要吃不停呀。

地震应急泡面神器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8500288273096705

2、“红酒直饮杯”,真的是搞笑中的“战斗机”呀,喝完感觉颈椎病要犯了(^-^)

红酒直饮杯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8790644466188288

3、“转圈圈自拍神器”,青春美少女看完瞬间想拥有!!!同时这把雨伞还能旋转甩雨(不过虽然落不到自己的肩膀上,感觉旁边的人要被淋成狗)。

转圈圈自拍神器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8792222619181056

3、巅峰之作——“脑瓜崩神器”,也是我的最爱,看着就莫名的爽。不过不奢求拥有了,怕自己冲动,弹谁一下都不能再做朋友了~~~

脑瓜崩神器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8798112659337216

有时看完耿哥的视频就会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世上一切的东西都要有用,那么这个世界将多么无趣。(ps:耿哥快手号:【V手工~耿 】墙裂推荐你们去看看他的其他作品,当你明白一个人可以把无用发挥到极致之后,你会爱上他,也会回来感谢我的!)


关注我+ ,每天分享更好玩的短视频~~~~

user avatar

保定老乡过来答。

爱迪生家在保定市定兴县杨村,答主家在容城与定兴交界的某村,直线距离最多5公里,有趣的是,耿哥家因为这区区5公里,而未能被划入雄安,或许这让老耿着实遗憾了一番。

看到他视频还是源于在京工作的答主回老家,我老叔经常玩快手,是他给我看的,他开启了同城功能,关注了几个保定当地的网红,其中就有老耿。那个时候老耿已经有些人气了,在附近村庄玩快手的人群里时有讨论,都说这孩子手巧,有两下子,我也开始关注了他

由于答主从事的是风投的工作,习惯用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如果把他作为一个项目,我不会投,至少他现在连完整的bp都拿不出来,作为单纯的流量网红,他也一样有天花板

很快,老耿也在微博里陆续透露过目前的窘境,那就是模式单一问题,他因废柴发明而爆火,却对单纯的废柴发明而忧心忡忡

首先,产品本身很难变现

它并不是实用性产品,没法开模量产,可即便是小规模销售,同样不现实,或者说,并不赚钱

其次,产品逻辑有待商榷

费时费力的从创意设计到落地,最终达成的效果以娱乐为主,这在娱乐化信息流爆炸的今天,没任何优势,甚至还有不少人留言耿哥产品越来越有用了,取关。虽是句玩笑话,仔细想想,用户很难沉淀

但除去利益的角度,答主对老耿这个人还是很佩服的

如今,直播平台,自媒体等等呈现区块化加工现象,也就是说,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专门的自媒体村,快手村,直播小区,甚至还有专门做网红包装策划的公司,而答主家所在地,网红屈指可数,大多数农村人的思想还很保守,他们接受不了一个年轻人不去工作而全职做所谓网红的事实,而老耿选择了坚持在做,有一定的勇气,他的坚持也很快收获了可观的流量与打赏等收入,这些收入与关注或许给了他继续下去的动力,也给他了生活的基础,却无法掩饰一个年轻人的焦虑,老耿需要在自己的内容上做创新调整,做娱乐,私以为难以为继,制作成本太高,这种废柴发明也不符合主流的实用主义

初期作为噱头吸引流量简单,但守正方能出奇。

老耿背后代表的是一种朴素的工匠文化,这种文化在美国叫做车库文化,车库里工具一应俱全,在郊区,很多孩子打小就跟父亲在车库里修修补补,这对动手能力,执行能力,甚至创意能力都有很大的启蒙,而这种能力,在国内的孩子身上越来越欠缺,甚至一些80 90后也在动手能力上一片空白,我之前曾经因为苹果手机后盖颜色千篇一律,换了一套紫色带雕刻图案的后盖,这个过程需要将所有零件全部拆解然后重新回填到新的后盖里,也给人修过手机屏,把指纹识别和听筒镜头等等放在新的屏幕上装回去,还给村里人攒过电脑,个人认为很简单,但是发在朋友圈里,大家都对我的动手能力表示惊讶,然而我觉得,只是一堆电子零件摆在那儿乍看上去让人觉得很复杂罢了,当你真的想动手时,那会非常简单

话说回来,老耿可以将这种手工文化打造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原创ip,多做一些实用性的尝试,不要只在废柴上发力,不用讨好目前这些胃口奇特的观众,他们的娱乐阀值早已被泛滥的信息流刷的越来越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