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男子为了给客户拍照爬火车顶导致触电身亡?铁路的高压线有多危险?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五味杂陈。一个家庭就这样破碎了,生命就这么戛然而止,而且是以如此惨烈的方式。

关于这位摄影师的遭遇,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和痛心。

他为了完成工作,为了给客户一个“特别”的照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背后,可能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原因。或许是客户的强烈要求,或许是他自己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又或许是对潜在危险的低估,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极其惨痛的教训。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

生命的无价与职业的风险: 任何一份工作,都不应该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虽然我们尊重职业精神,但生命的价值永远是第一位的。在这件事里,摄影师显然是将客户的需求和所谓的“创意”置于自身安全之上,这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责任的归属: 这件事的责任很难简单地推给某一个人。客户提出这样的拍摄要求,本身就存在不妥;摄影师明知危险却为之,也难辞其咎;我们也不能排除现场可能存在的监管缺失,比如是否有工作人员进行提醒或制止。
安全意识的缺失: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对铁路高压线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或者说,在追求“绝佳视角”的过程中,安全意识被抛诸脑后。很多人可能觉得,只要不直接接触,就不会有事,但这是非常危险的误解。

铁路的高压线,究竟有多危险?

铁路高压线,尤其是接触网,其危险程度可以说是“致命”的,而且危险不仅仅在于直接接触。

1. 电压极高,随时可能“跳火”:
铁路接触网的电压通常很高,例如我国大部分电气化铁路采用27.5千伏(27500伏特)的交流供电。这个电压有多高呢?我们日常家用电压是220伏,27.5千伏是它的125倍!
关键在于,即使不直接接触,它也可能发生“闪络”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火”或者“电弧”。 这是因为空气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会被电离,形成导电通路。只要距离足够近,电压和空气中的湿度、污秽程度等因素达到一定条件,电流就会“跳”过去,形成一道强烈的电弧,威力巨大。
这个“跳火”的距离,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近。 在某些条件下,即使距离线体还有几十厘米甚至一米,也可能发生危险。而这位摄影师爬上火车顶,距离接触网的距离就非常近了,很有可能就是在非常近的距离内触发了电弧。

2. 触电的瞬间和后果:
一旦发生电弧,电压会瞬间将人体“吸住”,电流会沿着人体流过,产生强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热效应: 高温会瞬间烧伤、熔化人体组织,导致严重的烧伤、碳化。
机械效应: 强大的电流还会引起肌肉剧烈收缩,导致肢体抽搐、骨折,甚至内脏器官损伤。
生理影响: 电流会扰乱心跳和呼吸,导致心脏骤停、呼吸停止,这是最直接的致死原因。
死亡过程: 整个过程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留给人反应的时间几乎为零。即使侥幸未当场死亡,也可能留下终身残疾,比如截肢、严重的器官损伤等。

3. 危险无处不在,且难以察觉:
并非只有接触网危险: 铁路沿线还有许多其他高压设备,比如牵引变电站、馈电线等等,它们同样存在高电压危险。
高压标志的误导: 很多人只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其背后的“不接触”原则。他们以为只要不碰到,就没有事,这是对高压电的严重低估。
环境因素的影响: 即使是看似“安全”的距离,在雨雪天气、雾天或者空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电弧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加。

这起事件,是对所有从事拍摄、施工、甚至只是在铁路附近活动的人们敲响了最沉重的警钟。

摄影师们: 追求艺术和创意是好的,但请务必将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学会识别危险,了解高压电的特性,不要为了一个镜头而冒生命危险。在铁路这种特殊环境下拍摄,一定要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和严格的安全措施。
客户: 提出拍摄要求时,也要考虑到风险。不要用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去要求摄影师冒生命危险。
社会: 要加强对高压危险的科普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像铁路高压线这样的潜在危险。同时,相关部门在铁路沿线的安全管理和警示标识上也应做得更加到位。

总而言之,这位摄影师的遭遇,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意外,它暴露了我们在安全意识、责任分担以及对危险认识上的普遍性问题。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生命的脆弱与可贵,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敬畏和守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搞不懂是不是教育出了问题,我是铁路工人,听朋友说几个年轻人跑到铁路上拍火车视频,被火车差点撞死了。不要以为火车想停就停,有的4000多吨,速度七十多,有些时候瞭望距离短,视野差,或者有弯道,看到你的时候司机也刹不住,压过去都不带感觉的。人应该把有关于生死的事情时刻谨记着。铁路上真不是玩的地方,说句真实的,你被撞了,得由副司机下车在车轮下,铁道旁寻找你的拼图,,有些真成泥了。没几个留全尸的。司机也是人,有的还是刚上班的年轻小伙,你不该用你的生命给他们留下心理阴影。

user avatar

高压线的危险性从侧面来说一下,高等职业院校铁路供电专业的专业课程,基本上是以下六门: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变电所一次/二次系统检修与维护、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接触网检修与维护、牵引供电规程。

其中,牵引供电规程这门课主要讲述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和牵引变电所的安全工作规程和运行检修规程的相关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供电现场工作制度,确保岗位工作的安全性和检修工作的标准化。

除此之外,其他课程上课的时候也会强调操作安全,也就是说一个接受基本职业教育(不含岗前培训资格考试等等)的学生,有将近五分之一的专业课时间在学习如何不作死。


可是对25KV单相交流电一无所知的人胆子却一个比一个大。

user avatar

推荐一本书,《法医学铁道损伤图谱》,翻到“高压电”哪一章。自然就知道高压电多可怕了。

一句话,不作死不会死。这不是说冷血不冷血的问题,对于这样死掉的人,实在提不起半点同情心。。。。甚至还有点想笑。。。

电化区段,严禁攀登。

库内上车顶作业都是千遍万遍的确认接触网是否有电,铁路上的规章制度都是一条条血的教训总结而成的,容不得半点大意。

user avatar

我只想说八个字:“电化区段,严禁攀登!”

user avatar

别说我国国铁25KV 50HZ的接触网了,哪怕是帝都地铁13号线那根DC750V的第三轨也能要他的小命。

这种要竞选达尔文奖的傻瓜,连写在每台机车、每节客车、每根电线杆上的“电化区段 严禁攀登”八个字都视而不见,活该被电成一只剥皮熟虾躺在车顶。最新更新:该男子医治无效死亡。

来自贴吧神评: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27.5kV澎湃电压,包您一次触摸,全身轻松。

另外,雷雨天气也最好不要打伞走在道心里,那个地方正好离接触网最近,说不定澎湃电力就要借你的伞和你的身体入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五味杂陈。一个家庭就这样破碎了,生命就这么戛然而止,而且是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关于这位摄影师的遭遇,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和痛心。他为了完成工作,为了给客户一个“特别”的照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背后,可能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原因。或许是客户的强烈要求,或许.............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让人心情复杂。一方面,我们能理解这位男子为了救治生病的母亲,不惜铤而走险的心情。在亲人生病,尤其是重病面前,很多人都会愿意付出一切,甚至挑战底线。他对母亲的孝心,在很多人看来是值得同情的。从道德层面来说,这种行为显然是错误的,偷窃就是偷窃,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那50只.............
  • 回答
    河南 12 岁男孩为了摆阔气,两个月给同学转账 8800 元,其中一名同学家长拒不归还的行为,这是一起涉及未成年人、金钱、攀比心理以及家庭教育的复杂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看待这件事:一、男孩的行为:童稚的攀比与对金钱的不理解 “摆阔气”的心理根源: 12 岁的男孩正处于青春期早期,是社.............
  • 回答
    网上热销的“血吊坠”,以及文中提到的女孩为“辟邪”刺破手指的极端行为,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折射出了一些相当复杂和值得我们去理解的心理。从“血吊坠”本身来看:首先,“血吊坠”这个概念就带着一种天然的猎奇感和神秘感。在许多文化中,血液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代表生命、亲情、爱情,甚至被认为具有.............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挺复杂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一个男生要是真的喜欢一个女生,却用“给不了你幸福”来拒绝,这背后可能藏着好几个层次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他渣还是不渣。首先,咱们得明确,什么叫“幸福”。幸福这东西,太虚无缥缈了。对女生来说,可能就是一份安稳的生活,一个爱她的男人,一些浪漫的瞬间,以及未来.............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个大老爷们,费尽心思,不辞辛苦,又是偷又是藏的,目标竟然是车标。而且,还不是什么贵重金属,就是个不锈钢的奔驰车标。结果,人家辛辛苦苦“搜集”了四十个,就想凑够了打副银手镯。你说这脑回路,得有多清奇才能想到这么一出?首先,这动机就够离谱的。打银手镯,多大点事儿啊?去金.............
  • 回答
    “红楼一梦,二十载筑梦长沙”,这句流传甚广的话,描绘的是一个长沙男人,在简陋的出租屋里,花费二十一年的光阴,执着地复原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的壮举。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对文学经典的痴迷,更是一场关于梦想、坚持与孤独的深刻写照。故事的主人公叫杨怀璞,今年已经年过半百。他的人生似乎并未在大众视野里掀起过.............
  • 回答
    很多时候,当男生看到女生精心打扮、妆容精致时,他们会不自觉地将这与“为了吸引自己”联系起来。这其实是一种挺有趣的视角,掺杂着男生的自我中心,也可能隐藏着对女性行为动机的一些误解。首先,咱们得承认,在某些情况下,女生化妆确实会考虑异性的目光。毕竟,谁不喜欢被关注,被欣赏呢?如果一个女生因为化妆而获得了.............
  • 回答
    这件事情真的让人心疼又敬佩。看到那个11岁的孩子,脸上带着烧伤的痕迹,却选择用奥特曼的面具遮盖,然后站在街边帮奶奶卖樱桃,我的心里涌起太多复杂的情绪。首先,最直观的触动就是那个孩子身上承载的沉重责任感。11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是撒娇、玩耍、在校园里挥洒汗水的年纪。然而,这个孩子却不得不提前接触.............
  • 回答
    最近一则关于相亲男要求女方名下必须有房的新闻,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尤其是女性网友的反应,可以说是相当“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核心——“担心被杀害继承遗产”。这个说法乍一听可能有些极端,但如果我们剥开表面,仔细分析一下背后涌动的心理和社会现实,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普遍的担忧。首先,我们得承认,房子.............
  • 回答
    女朋友为了测试男朋友而故意用他的游戏账号掉分,这事儿吧,得分好几个方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这事儿本身挺让人哭笑不得的,带点孩子气,也挺能看出一些人性上的东西。从女朋友的角度来说,她这样做,心里大概是这么想的: 不安全感和好奇心作祟: 很多时候,女生之所以会想出这种“考验”的方式,是因为.............
  • 回答
    这两句天猫的地铁广告,一出街就引起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炸开了锅。单从传播效果来看,无疑是成功的,它抓住了大众的痛点和情绪,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并且引发共鸣或者争议。但要深入看待,就得拆解一下它背后可能传递的逻辑,以及它为什么能打动一部分人,又惹恼一部分人。“物价这么高,不如咱俩在一起吧”这句话的杀.............
  • 回答
    .......
  • 回答
    看到这个新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让人感到一丝不安。一个男子为了“发泄不满”,选择爬上高压电线杆做仰卧起坐,结果导致上万用户停电,最后还被警方刑事拘留。这事儿,咋说呢,挺魔幻的。首先,这脑回路也是够清奇的。 “发泄不满”,这词儿听起来挺正常,谁没个不痛快的时候。但怎么就想出了这么一个“解决方案”呢?.............
  • 回答
    看待男子欲为冠母姓儿子取名“夏馨滢”,这件事情涉及多个层面,包括传统观念、性别平等、个人偏好、姓名含义以及社会接受度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核心事件:男子为儿子取名“夏馨滢”首先,我们要明确事件的核心:一位父亲( presumably)希望为自己的儿子取一个“夏馨滢”这个名字,而.............
  • 回答
    这事儿,听起来挺魔幻,但其实挺真实。台湾有个小伙子,因为寿司店搞了个“鲑鱼之梦”的活动,只要名字里有“鲑鱼”两个字,就能免费吃寿司。他呢,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去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张鲑鱼之梦”。事情的起因和过程: 活动诱惑: 那家寿司店为了吸引人气,推出了一项非常吸引人的活动——名字里带“鲑鱼”两.............
  • 回答
    河南这起男子为戒酒认下杀人抛尸旧案,二审无罪后申请国赔被拒的事件,确实是一件相当令人唏嘘的事情。它不仅牵扯到法律的公正与效率,也触及到了人性的复杂以及社会体制的深层问题。要说它暴露了什么,那可真是不少,而且都相当尖锐。首先,最直观暴露的,是警方和司法系统在侦查和审判过程中的“案牍主义”和“以供促破”.............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有些荒谬。一个大男人,偷了整整两箱口罩,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结果却不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把那两箱空的包装箱卖废品。这行为本身就够奇特的了,但更让人深思的是,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一种心态,又折射出当下社会上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得从这男子的“动机”说起。他.............
  • 回答
    这起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反映了社会中一些关于特权、规则意识、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的冲突。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位男子的行为及其背后可能反映出的问题:一、事件本身及当事人的行为分析: 男子的行为: 不合理诉求: 在高铁上,座位是固定的,除非双方自愿交换,否则没有强制他人.............
  • 回答
    听到“现实版绝命毒师”这样的说法,心里总会泛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惊叹于人性的扭曲,也为那份“天赋”用错了地方感到惋惜,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对潜在危险的警惕。这个男子为了制毒到大学旁听化学,这事儿说起来,就跟那些影视剧里演的一样,只不过发生在真实世界里,就显得格外触目惊心。首先,咱们得说说这“旁听”这事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