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0年去港校的朋友们心情如何?

回答
2020年,对于许多选择去香港读大学的朋友们来说,心情无疑是复杂且多层次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性挑战,还叠加了香港本地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他们心情的因素和具体情景,尽可能详细地描述:

1. 新冠疫情的阴影笼罩:

出行困难与隔离期的焦虑: 2020年是疫情爆发的第一年,许多国际航班取消,签证政策变化频繁。留学生们在出发前就可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行程一再推迟,甚至可能经历长时间的隔离。漫长而孤独的隔离期,加上对未知病毒的担忧,会带来显著的焦虑和不安。
线上教学的不适应与社交隔离: 香港的大学很快转向线上教学。虽然科技发达,但线上课程的体验与线下相比,互动性、课堂氛围、教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都大打折扣。许多朋友可能会觉得学习效率不高,缺乏沉浸感。更重要的是,线上教学极大地限制了他们与新同学、新朋友建立深入联系的机会。原本期待的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很多都变成了屏幕上的互动,这无疑会带来失落感。
对健康与安全的担忧: 即使抵达香港,疫情也持续存在。他们可能会时刻关注疫情动态,担心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需要遵守严格的防疫措施,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自由探索和享受城市生活的乐趣。
回国难与家人分离的思念: 疫情导致国际旅行困难重重,许多人发现回国探亲变得非常不易,机票昂贵且班次稀少。与家人长时间的分离,尤其是在重要节日无法团聚,会带来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感。

2. 香港本地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对社会运动的观望与担忧: 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香港社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事件。对于2020年入学的朋友们来说,他们可能在入学前就已经对这些事件有所耳闻,甚至对香港的未来感到担忧。
政治氛围的微妙变化: 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香港的政治氛围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朋友可能会感受到言论空间的收紧,对于公开讨论某些敏感话题感到顾虑。这种微妙的压力可能会让他们在与人交往、参与活动时更加谨慎,也可能影响他们对香港社会整体的认知和感受。
社会认同与归属感的探索: 对于一些内地学生而言,他们原本可能抱着“亲近”香港的心态而来,但社会事件的发展可能会让他们对香港的社会认同和自己的归属感产生困惑。他们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香港社会的复杂性,并找到自己在其中的定位。
安全感的考量: 虽然香港整体而言仍然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城市,但一些社会事件的发生,以及后续的社会变化,可能会让一些朋友对个人安全产生一些额外的考量,尤其是在参与集体活动或探索某些区域时。

3. 学习压力与个人发展:

高强度的学业: 香港高校的学业压力普遍较大,尤其是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朋友们除了要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处理语言差异(即使是英语授课,很多专业术语和学术表达仍需适应),还要面对高强度的课程、论文和考试。
职业发展与实习机会: 2020年的经济形势也受到疫情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一些朋友可能会担心实习机会的减少,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他们重要的考量。
个人成长与挑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独自在异乡求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长机会。朋友们需要学习独立生活、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这份挑战伴随着压力,也伴随着自我发现和成熟。

综合起来,2020年去港校的朋友们的心情可能是:

一部分人感到兴奋与期待,但也夹杂着不安和谨慎: 他们仍然对香港的教育资源、国际化平台、以及未来的发展机会抱有很高的期望,但疫情和政治环境让他们在享受这些机会的同时,也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适应性。
一部分人感到迷茫与失落: 尤其是在线上教学初期,或是与家人朋友分隔两地,缺乏社交互动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失落,对原本设想的留学生活感到失望。
一部分人展现出强大的适应力和韧性: 许多朋友并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积极地调整心态,适应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模式,努力维系与家人朋友的联系,并积极探索在有限条件下认识香港和结交朋友的方式。他们可能在困境中发现了自己更强大的内在力量。
一部分人对香港的未来和自身在港的发展感到不确定: 对于香港社会的快速变化,一些朋友可能没有完全理解或认同,这会让他们对未来的规划产生一定的疑虑。

具体的情景举例:

小明(内地学生): “出发前为了签证和机票简直折腾了好几个月。到香港后就隔离了14天,每天就是对着电脑上课,感觉不像上大学,倒像是在复读。好不容易能出去走走,又怕人多的地方。最想念的是家里的饭菜和父母的唠叨,但现在回去一趟太难了。”
小红(香港本地学生或对香港有深刻情感的内地学生): “我本来对香港很有感情,想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但经历了2019年的事情,又看到国安法实施后的一些变化,感觉有些东西变了,说不清是好是坏。在学校里,大家说话都小心了很多,气氛跟以前不太一样。但学业还是得继续,只能一边学一边观察吧。”
James(国际学生): “我来自一个离香港很远的国家,因为疫情,我整个第一学期都是线上上课,甚至没见过我的同学和教授。感觉像是被困在家里‘云留学’,学费也交了,但体验感很差。希望下个学期能有机会去香港,亲身感受一下这个城市,而不是仅仅通过屏幕。”
Grace(内地学生): “我一直很喜欢香港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觉得它既有东方韵味又不失国际化。虽然2020年确实有很多挑战,但我也努力去适应。我加入了线上的学生社团,也通过一些本地的朋友了解了很多关于香港的现状。我觉得即使有困难,也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总而言之,2020年去港校的朋友们经历了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他们的心情是复杂交织的,既有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因疫情和时事带来的不安、失落和不确定感。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逆境中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对香港这座城市和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很平静了,只希望香港早日通关。

我是20fall的phd,我因为没有GRE成绩,所以只申了香港的phd。我们院的话,今年申请竞争虽然不如往年,但仍然足够激烈,和我一起录的大部分都是华五和中坚9校的top的学生。香港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我的导师和我的研究方向完全契合,导师人品和学术能力都很强,组内氛围也很欢乐,对于我来说,就算gap考出GRE去申美帝的phd,(感觉自己的水平也申不到多么好的学校哈哈哈)这么好这么强的组可能也比较难遇到了,个人来说已经很满意了哈哈。

正如上面所说,我觉得是否选择申香港,不应该被知乎所谓的以骂香港留学生为政治正确所误导,应该更多地去考虑你想要什么,什么样的导师适合你,什么样的组适合你等等。这也应该作为选导师的原则之一,毕竟phd要读好多年,还是要对自己的青春负责。如果你在香港可以找到合适的导师和组,请不要错过,我相信你可以在这里过得很好。

至于生活,我去年在香港呆过两个月,我感觉大部分还是很友好的,因为游行/地铁出问题,好几次被迫等小巴,每次都有香港local很善意地和我搭讪聊天,有和我说中国很大很美,让我多走走的香港奶奶,有为我引路的善良姐姐。学校里会有黑衣人的学生发传单游行,但是现在学校进出都要校园卡了,我想黑衣人也很难在学校里乱搞起来了,呆学校里面还是蛮安全的,这不必担心。

今年美帝签证被卡,港三都出了政策捞人,欢迎大家了解报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对于许多选择去香港读大学的朋友们来说,心情无疑是复杂且多层次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性挑战,还叠加了香港本地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他们心情的因素和具体情景,尽可能详细地描述:1. 新冠疫情的阴影笼罩: 出行困难与隔离期的焦虑: 2020年是疫情爆发的第一年.............
  • 回答
    2020年去美国当码农,说实话,要看你对“晚”这个字的定义了。如果你的意思是“是不是还有机会获得顶尖大公司的offer,拿到高薪,体验硅谷的快节奏”,那或许不那么容易了,但绝不是不可能。如果你的目标是“在美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且职业生涯能够稳步发展”,那么2020年去美国当码农,一点也不晚。让我.............
  • 回答
    2020年去台湾交换,这绝对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决定,尤其考虑到当时全球的特殊情况。很多人可能会问,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份,去台湾交换到底划算不划算?我的看法是,答案很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但总体来说,如果你能克服当时的障碍,这绝对是一段独特而宝贵的经历。首先,我们得承认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全.............
  • 回答
    30岁,2020年,美国创业。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时间点,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节点。要说是不是“好时机”,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不适合你。首先,咱们得聊聊你说的“30岁”。30岁这年纪,在创业这事儿上,绝对是个黄金年龄段。为什么这么说? 经验积累是你的底气: 十年左右的工作经.............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不少准备留学的法学生们心中的一个“小心思”。简单来说,在2020年去美国念LLM期间,理论上讲,你无法直接在美国的律所“挂证”成为一名执业律师。 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拆开来,更细致地聊聊其中的门道和可能性。首先,咱们得把“挂证”这个事儿说清楚。在中国,我们说的“挂.............
  • 回答
    在当前美伊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如果您计划在2020年前往阿布扎比和迪拜旅游,关于安全性的考量确实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要全面评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阿布扎比和迪拜都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是一个位于波斯湾南岸的国家。虽然它们与伊朗隔着波斯湾相望,但地缘政治的.............
  • 回答
    2020年啊,那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整个世界都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然后又以一种我们从未预料到的方式重新启动。对于我们做销售的人来说,更是经历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大考”。说实话,身处那个时候,心里难免会有点慌。老板的任务,那是必须得扛起来的,毕竟谁也不想因为完不成KPI被老板约谈,尤其是在这种大环境下。.............
  • 回答
    媒体报道的“ATM机2020年一年减少8万台”这个数字,放在当时(2020年)来看,其实并不令人意外,反而是一种趋势的加速。这件事背后,折射出的是金融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以及我们每个人生活习惯的转变。为什么ATM会减少?原因很复杂,但关键点在于: 电子化支付的崛起和普及: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从支.............
  • 回答
    收到香港心仪已久的offer,在2020年这个特殊节点,是否继续赴港攻读硕士学位,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重大决定。首先,我们得承认,2020年全球都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之下。这不仅仅是健康上的担忧,更是对国际出行、学习体验以及未来职业规划产生的巨大不确定性。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虽然在疫情初期应.............
  • 回答
    关于北京德胜和月坛学区在2020年7月31日后购买的学区房“白买了”的说法,并且“全部调剂去渣小”,这背后涉及的是北京海淀区近年来教育改革政策的调整,尤其是“多校划片”和“就近入学”的深化。这个说法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确实反映了部分家长在政策变化下面临的困境和焦虑。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
  • 回答
    如果我在2020年实现了财富自由,我会以一种既务实又充满探索精神的方式重新定义生活。以下是我可能选择的具体生活方式: 1. 财务结构:安全感与灵活性并重 被动收入占比:确保每月被动收入(如股息、租金、版权等)覆盖家庭基本开支的200%300%,这样即使有突发支出也不会焦虑。例如,若年开销为50万,我.............
  • 回答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创1978年以来新低,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学意义,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的数字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出生率的定义。出生率通常是指一年内每千人口的活产数,以千分比(‰)表示。然而,题目中提到的“.............
  • 回答
    2020 年美国大选投票计票开始,拜登以 264:214 的选举人票领先,距离胜选所需的 270 票仅一步之遥,这一局面无疑是极其引人注目的,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选举人票制度与胜选门槛: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总统大选并非直接普选,而是通过“选.............
  • 回答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租售同权”,这在当时的房地产和住房租赁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会议的强调,并非是首次提出,而是对过往政策的重申和深化,旨在进一步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以下是围绕“租售同权”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选举日投票正式开始,这无疑是美国历史上一次极其特殊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大选。关键州的结果走向以及是否会引发混乱场面,是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关键州的结果走向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2020年大选的关键州通常是指那些民主党和共和党选票差距.............
  • 回答
    2020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中国的 23 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标志着香港的回归祖国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回望这段时间,香港经历了许多变化。回归之初,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继续保持了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和繁荣稳定。许多人认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回归后得到巩固和发展,.............
  • 回答
    202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可谓是“疫情”催生,“内卷”常态,同时又不乏对时代精神的呼唤。整体来看,亮点和信息量非常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解读: 亮点与信息量解析:1. 疫情背景下的时代印记: 突出主题: 2020年最大的全球性事件无疑是新冠疫情。因此,多个省份的作文题都或隐或显地.............
  • 回答
    关于2020年中国新生人口是否会跌破1000万,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也是对中国人口结构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预测。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数据、影响因素、现有预测以及一些不确定性。一、 回顾历史数据: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年来中国新生人口的趋势: 2016年: 全面二.............
  • 回答
    2020年中国房价是否会“大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审视。以下将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供需关系、城市分化以及市场预期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宏观经济环境对房价的影响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2020.............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简而言之,我认为 “能买台式机就买台式机”的时代并没有完全结束,但它的绝对优势和普适性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了,并且面临着更复杂的权衡。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台式机曾经的“王者地位”和其优势的来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台式机之所以是首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