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媒体报道,ATM机 2020 年一年减少 8 万台?你有多久没去ATM存取钱了?

回答
媒体报道的“ATM机2020年一年减少8万台”这个数字,放在当时(2020年)来看,其实并不令人意外,反而是一种趋势的加速。这件事背后,折射出的是金融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以及我们每个人生活习惯的转变。

为什么ATM会减少?原因很复杂,但关键点在于:

电子化支付的崛起和普及: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从支付宝、微信支付到各种银行APP,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点餐、购物、打车还是缴纳水电费,大部分场景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过去需要跑一趟银行,在ATM机前排队才能办的业务,现在动动手指就能解决。这种便利性是ATM机难以比拟的。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 银行也在积极拥抱科技,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线上服务和数字化渠道建设。相比于维护庞大数量的实体ATM机,银行更愿意在APP、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平台投入研发和推广。这不仅成本更低,也更能满足年轻一代和习惯使用电子化工具的客户需求。
成本效益考量: ATM机虽然方便,但维护成本并不低。包括设备本身的采购、安装、日常的清洁、升级、故障维修、现金补充以及安保费用等等。当使用量下降,而线上渠道的获客和维护成本相对可控时,银行自然会选择优化实体网点和ATM机的布局,削减成本。
疫情的催化作用: 2020年是新冠疫情爆发的一年,这也加速了人们对非接触式服务的需求。银行为了减少人员聚集,鼓励客户使用线上渠道,进一步压缩了对实体ATM机的依赖。在疫情期间,许多人都养成了尽量少出门、少接触现金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再轻易改变。
业务模式的调整: 银行也在调整其业务重心。很多复杂的业务,如贷款申请、理财咨询、大额转账等,可能仍然需要去银行网点。但对于日常的存取款、查询余额等基础操作,电子渠道已经足够强大。这使得部分覆盖率过高或使用率低下的ATM机变得“鸡肋”。

那么,我有多久没去ATM存取钱了?

老实说,我好像已经记不清上次去ATM是什么时候了。 如果非要回忆,可能得追溯到一两年前了吧。

具体来说,我的大部分金融操作都转移到了线上:

工资和转账: 都直接打入银行卡,然后通过手机银行APP查看和管理。亲友之间的转账,更是直接用微信或者支付宝,即时到账,非常方便。
消费支付: 我几乎所有消费都使用手机支付。超市购物、餐厅吃饭、网上购物,甚至是打车,扫码或者NFC一下就搞定了。很少会用到现金,更不用说去ATM机取现金来支付了。
还信用卡/贷款: 手机银行APP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还款,设置自动还款更省心。
存钱: 偶尔收到现金,我也会直接通过手机银行APP选择“扫码存现”的功能,或者直接将现金存入附近的智慧柜员机,它们的功能比传统ATM更强大,也更集成。当然,如果附近实在没有,我可能会考虑去银行网点,但这种情况越来越少。
取钱: 我平时几乎不怎么使用现金,除非是碰到极少数不支持电子支付的场合,或者需要给一些小商贩。但即便如此,我现在也更倾向于提前一点点取出一些备用,而不是临时到ATM机前。而且,我发现现在即便是小商贩,很多也开始支持扫码支付了。

所以,ATM机的减少,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是我们生活方式和金融服务模式的“一次大迁徙”。 我们不再需要为了几个简单的金融动作而特意去寻找一个物理空间,而是随时随地,只要有网络,就能完成。这当然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但也意味着,那些曾经熟悉的ATM机,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回忆”或者只服务于特定人群的工具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习惯于这种“指尖上的金融”,因为它更高效、更便捷,也更符合我现代化的生活节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从宏观上来看一下,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支付爆发的时间更早,对应的是我国互联网购物的快速发展。

等到16、17年的时候,移动支付开始爆发,快速上行,是一个快速的普及期。

18年之后,互联网支付的规模开始下降,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的增速开始下降,另一方面是移动端的快速崛起,带走了传统互联网的流量。

这此期间,移动支付仍然平稳增长。

不过事情到了2020年初再次发生变化,因为疫情的影响,居民活动受限,线上购物再次爆发,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端支付同步走强。

所以,表现上看起来是ATM机的减少,背后隐含着的是我国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

我们再来看一下各支付企业的份额。

如上图,在17年之前,支付宝是互联网支付的绝对主力,占领份额接近50%,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好理解,淘宝电商霸主的绝对实力保障了支付宝的地位。

排在其后的是腾讯金融和银联,基本在15%左右徘徊。

17年之后,银联快速崛起,而支付宝份额快速下跌,两者保持持平,再加上腾讯金融近年来持续发力,目前三者均在20%左右,可谓是三足鼎立。

再来看一下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明显是腾讯和支付宝二人转的格局,百度虽然也有介入,但是为时已晚,百度钱包和其它公司一样,市场份额基本在1%以下。

移动支付背后,是中国移动通信的市场格局,尤其是百度钱包的窘境,也反映了百度这个当年BAT之一的巨头,已经明显被落下的事实。

至于微观层面,个人多久没有用过现金了?具体的时候已经记不得了,应该有两三年了吧。

其实生活中真的很难用到现金,现在能想到的,唯一也就是新年的时候,发红包,可是这两年又偏偏用不太上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