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顺丰正在内测的无人机递送服务?

回答
顺丰正在内测的无人机递送服务是一个令人兴奋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尝试,它代表着物流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的重要一步。要全面理解这项服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 项目背景与发展历程:

顺丰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商,一直在科技创新方面不遗余力。无人机递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其长期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技术积累: 顺丰很早就开始进行无人机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包括无人机的设计、飞行控制系统、导航技术、载荷系统、安全保障技术等。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随着中国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如《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为无人机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土壤。同时,全球物流行业都在探索更高效、更环保的配送方式,无人机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
现实需求驱动: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山区、岛屿,或者是在极端天气下,传统陆路运输面临挑战,无人机能够有效地解决“最后一公里”或“最后一百公里”的配送难题,提高时效性和可达性。

二、 服务内容与技术细节(内测阶段):

顺丰的无人机递送服务并非千篇一律,而是针对不同场景进行定制化设计,内测阶段更侧重于验证其可行性和优化运营模式。

主要应用场景:
偏远地区和农村配送: 这是最主要的突破点,解决过去人工配送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例如,将药品、生鲜、电商包裹等从物流节点直接送达村庄或偏远家庭。
特殊时效性物品配送: 如紧急医疗用品、生鲜食材等,无人机可以绕过地面交通拥堵,实现快速送达。
工业园区或特定区域配送: 在一些大型工业园区、机场、港口等封闭或半封闭区域内,无人机可以实现内部物资的高效调度。
应急救援物资投送: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无人机可以快速将救援物资投放到受灾地区。
无人机类型与性能: 顺丰使用的无人机通常是垂直起降(VTOL)固定翼无人机或多旋翼无人机,具备以下特点:
载重能力: 根据不同型号,载重从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不等,足以满足大部分小件包裹的配送需求。
续航里程: 具备较长的续航里程,能够支持较远的距离配送。
飞行速度: 相比传统人力或电动三轮车,飞行速度更快,能显著缩短配送时间。
自动化程度高: 从起飞、导航、航线规划、自主避障到降落和货物投放,都具备高度的自动化能力。
安全性设计: 集成了多重安全冗余系统,如双电池、双电机、降落伞等,以应对突发情况,并具备GPS/北斗双模导航、视觉识别等避障功能。
货物装卸方式: 可能采用自动挂载和投放系统,将包裹安全地从机身卸下,并能在地面接收点进行自动充电和维护。
运营模式:
“干线+支线”模式: 可能采用大型飞机或无人机进行长距离的干线运输,再由小型无人机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站点+无人机”模式: 在物流节点建立无人机起降点和维护站,无人机从站点出发,按预设航线飞往目的地。
无人机调度与管理系统: 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调度系统来统一管理无人机队的起降、航线、任务分配、实时监控以及与其他交通工具的协调。

三、 优势与潜力:

顺丰无人机递送服务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时效性提升: 无人机可以规避地面交通拥堵,大幅缩短配送时效,尤其在偏远地区和紧急配送场景下优势明显。
成本降低(长期来看): 虽然初期投入高,但无人机可以减少人力成本,特别是在一些配送成本高昂的区域,长期运营成本有望降低。
可达性增强: 能够触达传统陆路运输难以到达的地区,解决“盲区”问题。
环保效益: 电动无人机相比燃油车辆更环保,符合绿色物流的发展趋势。
提升用户体验: 更快的速度、更精准的送达,都能提升客户满意度。
数据化运营: 无人机的飞行数据可以为优化物流网络、提升效率提供支撑。
拓展服务边界: 未来可能不仅仅是包裹递送,还可以延伸到空中货运、监测巡检等更多领域。

四、 面临的挑战与制约因素:

尽管前景光明,但无人机递送服务在内测阶段及未来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不少挑战:

政策法规与空域管理: 这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低空空域的开放程度、飞行许可的获取、航线规划的审批、安全监管等都需要成熟的法规体系支持。
安全性保障: 飞行安全至关重要,需要应对恶劣天气(大风、雨雪、雷电)、无人机故障、恶意干扰(如信号屏蔽、激光照射)、网络安全等风险。
续航里程与载重限制: 目前无人机的续航里程和载重能力仍然有限,无法满足所有类型的配送需求。
起降设施与配套: 需要在末端配送点建设无人机起降平台,并实现自动化装卸和充电,这对现有基础设施是挑战。
公众接受度与隐私问题: 大量无人机在空中飞行,可能引起公众对噪音、隐私泄露的担忧。
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 尽管技术进步迅速,但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能否长期稳定运行,仍需大量验证。
成本效益的平衡: 在推广初期,无人机运营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可能高于传统配送方式,需要在规模化和技术进步中逐步降低。
协同作业: 如何让无人机与地面配送员、现有物流网络有效协同,实现最优的整体物流效率。
天气影响: 无人机的飞行能力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需要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保证配送的可靠性。

五、 展望与建议:

顺丰的无人机递送服务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内测是重要的一步。

持续技术研发: 重点突破电池技术、自主导航、环境感知与避障、载荷稳定性等方面。
深化场景验证: 在更多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用户需求的场景下进行测试和优化。
积极参与政策制定: 与监管部门合作,共同推动无人机物流的政策法规建设。
建立健全安全体系: 从硬件设计、软件算法到运营管理,构建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公众沟通: 积极向公众宣传无人机递送的优势和安全性,解答疑虑,建立信任。
探索多元化应用: 除了包裹递送,还可以探索生鲜、冷链、药品、应急物资等更专业化的应用。
生态合作: 与无人机制造商、空域服务商、技术提供商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构建无人机物流生态。

总结来说,顺丰正在内测的无人机递送服务,是物流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一个生动实践。它代表了未来物流配送的一种可能性,尤其是在解决地理限制、提升时效性和降低运营成本方面潜力巨大。然而,这项技术在规模化推广前,仍需克服法规、安全、成本、技术等一系列挑战。顺丰的此次内测,不仅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的检验,更是对整个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和引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是正面回答问题的部分

-

顺丰的想法可以很简单,估计以后迟早会有这一茬,那咱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折腾点儿东西先备着,反正现在不差钱。至于实用,慢慢再说,等技术背景、市场环境成熟了,五年十年的,都不急。

为什么自己测试?反正国内现在没啥做多轴飞行器的厂家,到时候外包给人家去做,第一吧花钱,第二吧质量不放心。现在大家都没起步,谁做不是做呢?自己资金充足,有做硬件的部门团队,很多硬件产品也都是自行生产内部消化的,干嘛不干脆先做着看看?

好吧,然后测试了。

营销有没有呢?有,但是个人觉得不会是营销部门从头到尾导演的,更有可能的是营销部门知道了这档子事儿,觉得,诶,这个东西不错,有意思。拍两张照片,找几个微博跟进下,完事儿收工。

单纯为营销折腾个飞行器出来,个人觉得不靠谱。为什么?首先太麻烦,不是营销部门的风格。营销部门对于纸上的事儿从来是不厌其烦,对于办公室以外的工作是能少搀和就少搀和,别提让营销去主导造一架飞行器。其次跟进小,依营销的风格你花了10W造了台飞行器,就该再花100W告诉世界你造了这台飞行器,而不是现在一波转发,过去了就完了。

-

回答正文到此结束,以下是针对绝大多数现存答案的吐槽部分。

-

首先是两个问题:

1、如果告诉你,十年后送快递的,有一部分就是这种无人机和机器人,你相信么?二十年后送快递的,一大半都是无人机和机器人,你相信么?

2、你对 google 研究无人驾驶汽车,研究 google glass 怎么看?

中国人向来有这种“特别见不得中国人把事儿做成”的特质。

这种特质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特别见不得人把事儿做成,仿佛此时不来说两句风凉话就不能证明自己的远见卓识。过上一段儿,事情真失败了,那是老夫早有先见之明,旁观者清洞若观火;万一成功了,那是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况且那么多人都喷了,老夫的嘲讽早淹没在群众的口水洪流之中,别人也看不着,我付出的成本,无非也就是点儿在电脑前边抠脚边打字的时间,外加点儿电费网费而已。

其次是洋大人们做概念车,研究无人驾驶,那是开拓创新,构建美好未来;中国人自己做,就是不识时务,恨不能明日就见其碰一鼻子灰。

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的热心网友们,亲切听取了网络新闻的详细汇报,就政策是否允许,飞机是否会被击落方面,是否会被用于进行恐怖袭击等问题,发表了广泛而毫无建设性的意见。

政策是否允许先不谈,但是没禁止之前,就是可以先做着。比如支付宝POS和极路由,现在算是死在了政策的沙滩上,但是如果未来您用上了次世代的路由,用上了非银联的转账途径,这些新出现的东西必然也是站在了支付宝和极路由的肩膀上。政策法规都是只针对已经存在的东西,什么都等政策法规明文允许了再做,就是什么都不用做,永远停留在现在的意思。

是否被击落,我装摄像头,装GPS,实时传递位置信息视频信号。你偷偷拿回家,我就找警察蜀黍敲你家门给你送快递;你敢拿弹弓打,我先抓一两例,往死了索赔,让你倾家荡产,然后找媒体全国范围内大肆宣传演绎。成本大到一定程度,人自然就会三思而后行,尤其这种事儿属于典型的损人不利己,还要担风险。人民是有不理性的一面,但是人民也不是傻子。

恐怖袭击就更扯了,顺丰的安检检查不出来炸弹的话,我让个飞行器去送,跟让个快递小哥去送,大概有一毛钱的差别?换句话我想用顺丰进行恐怖袭击,让个快递小哥去,早搞定了,干嘛非等你研发这个飞行器?

所以说找碴儿也能不能麻烦有点儿技术含量?像是现在的最高那层,用续航和负重说事儿,就靠谱得多。

所以说,抖机灵哥们,泼冷水帝们,能弄出点儿有营养的东西么?至少别拿无知当幽默了好么?

至少人家看到的是快递行业的未来,在有计划的布局落子,而不是无所事事;在主动地创造未来,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这一切来临。我相信这些东西今天或许除了营销外没有什么价值,但是五年后呢?十年后呢?大概 iPhone 就是乔帮主睡完午觉后一抖机灵从帽子里变出来的。在这里为自己弹弓段子沾沾自喜的诸位,我不知道你们会为二十年后的世界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但至少在这个问题上,你们是消费者,不是生产者。

每谈腾讯必提山寨,每谈微博必说删帖。你们永远无法接受腾讯已经是世界第三大互联网公司的事实,永远无法理解事实上微博是中国言论自由最有力的促进者。也永远没有办法去客观审视这些公司闪光的一方面,因为你们的精力都用在了刷“腾讯山寨”,用在了抖机灵上。

据说是黑格尔说的,“一个民族只有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机灵哥们,真不求你们去仰望天空,但是在别人开始仰望天空的时候,你们别去人家的路上挖坑,这个要求真的很高吗?

以上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