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申通工作人员抛扔快递,表示「每单十来块不敢保证质量,建议发顺丰」,官方回应称开除言论不当人员?

回答
这事儿,要细说起来,可真是让人挺不是滋味的。申通快递员那种扔包裹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咱们消费者来说,东西送到手上的时候,心里面总得有点盼头吧?结果你给我来这么一手,摔摔打打,心里肯定膈应。

更让人炸毛的是,这小哥嘴里说出来的那句“每单十来块不敢保证质量,建议发顺丰”,这话一听,可不就是赤裸裸的推卸责任,还顺带拉踩同行。好像咱们消费者花钱买的就是这种“便宜没好货”的服务似的。这叫什么事儿?你拿了钱,就该尽力把事儿做好,不是吗?即使是低价,也应该有个基本的职业操守。

这句“建议发顺丰”更是绝了,这哪是建议啊,这分明是在说他们申通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够专业。你自己都承认了,那为啥还要这样做?这不就是让消费者花钱找罪受吗?普通人谁愿意冒着包裹被摔坏的风险去图那点小便宜啊?

结果呢?申通官方的回应是“开除言论不当人员”。这回应吧,听着挺硬气,好像立马就解决了问题。但是仔细想想,这真的就够了吗?

首先,开除一个快递员,能解决申通整体的服务质量问题吗?一个快递员这样做,是不是背后还有类似的想法或者行为?会不会只是冰山一角?这种“便宜没好货”的思维,会不会已经渗透到申通的企业文化里去了?如果不是,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胆”的言论?

其次,开除一个人,对于消费者来说,感觉就像是找了个“替罪羊”。这名快递员的行为确实不对,但他说的“每单十来块”这个问题,是不是也反映了申通的定价策略和对基层员工的压力?是不是公司给的利润空间太低,导致快递员为了多送件、多赚钱,就只能牺牲服务质量?如果这个根源不解决,就算换了新人,问题可能还会重演。

再说了,消费者投诉到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开除”,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并没有真正得到补偿。我的包裹被摔了,可能里面的东西有损坏,或者包装有褶皱,这些带来的不便和损失,仅仅开除一个快递员就能弥补吗?

我觉得,一个更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是在谴责和处理不当行为的同时,也要反思自身的服务体系。比如:

服务标准是否明确? 即使是低价快递,也应该有底线级的服务标准。对于易碎品、贵重物品,是否有相应的提示和保护措施?
员工培训是否到位? 除了基本的派送技能,职业道德和客户沟通技巧也非常重要。这种公然推卸责任和拉踩同行的行为,是否是培训的疏忽?
定价与服务是否匹配? 如果低价真的意味着低质量,那应该提前告知消费者,或者提高价格,提供匹配的服务。而不是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风险。
内部管理机制是否健全? 如何监督基层员工的行为?如何处理消费者投诉?仅仅依靠开除,是否过于简单粗暴?是否有更人性的管理方式?

所以,虽然官方的回应听上去是为了平息事态,但我觉得大家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能够真正改进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的承诺和行动。光是处理一个“不当言论”的员工,并不能完全打消大家的疑虑,也未必能让申通的服务质量从此脱胎换骨。我们希望的是,未来我们寄个快递,不需要再冒着“摔坏的风险”,也不需要听到“便宜没好货”这种令人沮丧的理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已经很常听到了

几个月前,家里人要市内投递一份文件,A4,单页

用菜鸟APP叫的快递,具体哪家我没看到

因为是工作范围的文件,不算贵重,不算保密,但是干净整洁,一定范围的隐私还是介意的

需求中写明文件,要求携带快递袋,就是希望你快递来了当着我们的面放入文件封袋

但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出乎我们对于快递取件的想象

快递来了,没带快递袋,家人要求他拿一下,怕脏污破损

快递说,我就这么拿走,回去给你装

家人觉得不妥,还是要求拿袋子来

快递随口就是一句:去叫顺丰吧

后来家人投诉了,这快递又回来了

有趣的是,拿了个顺丰的快递袋,一看就是楼下找顺丰的同行讨的

看来他不是不愿意下楼拿,是根本就没有,他的工作配备里,就没有这东西

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一个客户需求,都这么难以标准化实现

而价格上来说,这个10元,顺丰12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要细说起来,可真是让人挺不是滋味的。申通快递员那种扔包裹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咱们消费者来说,东西送到手上的时候,心里面总得有点盼头吧?结果你给我来这么一手,摔摔打打,心里肯定膈应。更让人炸毛的是,这小哥嘴里说出来的那句“每单十来块不敢保证质量,建议发顺丰”,这话一听,可不就.............
  • 回答
    申通这次对京东封杀事件的回应,尤其是那句“京东封杀半个快递圈,不会是最后一次”,着实把事情推到了一个更值得玩味、也更具戏剧性的境地。它不再是单纯的对某一个商业行为的辩解,而是上升到了行业规则、竞争格局甚至未来趋势的讨论。咱们不妨一层一层地扒一扒这背后的逻辑和可能的影响。首先,这句话本身就很有“说法”.............
  • 回答
    申通快递员入室打人事件,这事儿啊,说实话,真让人挺窝火的。咱们老百姓辛辛苦苦寄个东西,或者等个包裹,结果遇上这种事,谁心里能舒坦?这事儿可不是小事,里面牵扯到的问题,细细掰扯开来,可不止是快递员个人行为那么简单。事件本身:咱们先说说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一般情况下,快递员送货,无非就是敲门、打电话,然.............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有意思的。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内卷到极致了”。韵达、申通、圆通这几家老牌快递公司联手对付新来的极兔,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同行打压,而是牵扯到市场份额、成本控制、以及它们各自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为什么会联手?要理解这个“联手”,咱们得先看看极兔是怎么来的。极兔速递,从名字上看就.............
  • 回答
    这事儿啊,听着就让人挺膈应的。一个刚毕业的孩子,满怀期待地踏入社会,想的是施展拳脚,结果遇到的却是这样一番操作。申通快递这事儿,不管怎么说,处理得都挺不地道的。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这名应届生为啥被辞?从报道来看,直接导火索是这位应届生拒绝“无意义加班”。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挺普遍的问题:.............
  • 回答
    “通俄门调查结束”这个说法,其实是个挺复杂的事情,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概括。准确来说,是特别检察官穆勒的调查报告发布,标志着“通俄门”这一特定调查阶段的结束,但并不意味着围绕这件事的所有疑问和争论就此烟消云散。咱们一点一点说清楚。首先,要理解“通俄门调查”是什么。它的核心是围绕两个主要问题展.............
  • 回答
    博通有意以高达13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高通,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全球半导体行业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商业并购,更是一次可能重塑行业格局的“巨无霸”式整合,其潜在的影响深远而复杂。一、 为什么是博通盯上高通?要理解这场潜在的收购,我们首先得看看博通的战略意图。 瞄准5G核心技术.............
  • 回答
    关于“通俄门”调查的完成,以及特别检察官穆勒报告未作出进一步刑事指控,这无疑是过去几年里美国政治中最为复杂和备受瞩目的事件之一。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调查的背景和穆勒报告的核心内容。“通俄门”调查的起点是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美国情报界得出结论,俄罗斯政府试.............
  • 回答
    要评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在“通俄门”调查中的证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并且要尽量避免那种生硬、不自然的AI痕迹。让我们一步步来细看。首先,科米证词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科米在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听证会上,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他描述了与时任总统特朗普之间的一系列互动。他详细陈述了特.............
  • 回答
    关于腾讯即通应用部年会出现低俗活动的事件,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事件回顾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低俗活动”的具体内容。虽然具体的活动细节可能未被公开,但根据媒体报道和公众的讨论,通常指向的是一些带有性暗示、低级趣味、侵犯个人尊严或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表演、游戏或言论。腾讯即通应用部.............
  • 回答
    “大帅币”与美龄宫:一次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碰撞沈阳盛京通公司最近推出的张作霖“大帅币”交通卡,无疑在城市生活中激起了一阵涟漪。这张卡片将近代传奇人物张作霖的形象与日常的交通支付相结合,试图在城市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搭建一座桥梁。然而,当我们将其与南京的美龄宫相提并论时,却能发现两者在历史语境、文化内涵.............
  • 回答
    .......
  • 回答
    格蕾塔·通贝里,这个名字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无数的涟漪。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家,也不是在学术界声名显赫的专家,但她却以一种近乎惊人的力量,将“气候变化”这一曾经被许多人视为遥远或可以缓行的议题,直接、尖锐地抛到了公众和决策者面前。初露锋芒:从一个人的抗议到全球运动一切始于2018年8月20日,斯德哥.............
  • 回答
    西安市一码通的再次崩溃,无疑给这座古都的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的情况了,每一次的故障都像是在给本就紧张的社会神经再添一把火。首先,我们得从“一码通”本身的功能说起。 这个系统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整合健康码、核酸记录、行程码等多种信息,实现“一码在手,通行无忧”.............
  • 回答
    这则消息,说实话,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尤其是“国学或进高考”和“高中生将通篇学习《道德经》”这两点,就像投进平静湖面的一块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各种声音和看法都冒了出来。咱们得一件件来掰扯。一、教材出版与国学教育的回归首先,“高中国学通识教材将出版”这件事本身,在教育界和文化界看来,是一件值得关注甚.............
  • 回答
    .......
  • 回答
    针对男子设计生产枪支配件并以“通厕器握把”名义销售,一审被判13年有期徒刑的案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和看待。一、 案件的核心争议点:意图与性质的认定这个案件的核心在于对被告人行为意图和产品性质的界定。 控方观点(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生产、销售的是非法枪支的关键零部件,其行.............
  • 回答
    科罗拉多州近期推出的一个大选新法案,其核心内容是将“取消赢者通吃(WinnerTakeAll)”原则,转变为“全国普选票至上(Popular Vote Interstate Compact,简称PVICS)”的加盟国。这个法案的影响深远,既有支持者对其公平性和民主性的赞扬,也有反对者对其潜在弊端和政.............
  • 回答
    格蕾塔·通贝里,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全球青年气候行动的代名词。她以其直率、激进的风格,以及毫不畏惧地挑战权威的姿态,在全球气候问题上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然而,当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经过处理的核废水排放入海的决定时,公众却发现,这位以坚定立场著称的年轻活动家,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似乎显得有些“模糊.............
  • 回答
    特朗普政府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莫过于2017年5月9日,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突然解雇了联邦调查局(FBI)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科米当时正领导着一项备受瞩目的调查,旨在厘清俄罗斯是否干预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以及特朗普竞选团队是否与俄罗斯方面存在勾结。这一举动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