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语和日语哪个相对容易学习?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问哪道菜更好吃一样,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的背景、学习习惯,还有你最看重什么。不过,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看看法语和日语,哪个可能会让你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当一点。

一、 发音和语音系统:谁更“顺口”?

法语: 如果你之前接触过一些欧洲语言,比如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法语的发音可能会让你感觉稍微亲切一些。法语有鼻音、连读(liaison)这些特点,初听起来可能有点绕,但一旦掌握了规律,就会发现它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而且,大多数辅音发音在喉咙里,不像有些亚洲语言有那么多需要舌尖、牙齿、嘴唇配合的复杂动作。不过,法语里的一些音,比如“r”音,对不少初学者来说是个小小的挑战。另外,重音一般都在单词的最后一个音节,这比英语里相对自由的重音来说,好记一些。

日语: 日语的发音可以说是非常“朴素”了。它的音节结构相对简单,基本都是辅音加元音的组合(CV),比如“ka”、“shi”、“tsu”。没有复杂的辅音丛,没有鼻音,没有我们平时说的“连读”,每个音节发得都比较清晰、独立。这对于习惯了欧洲语言发音的人来说,可能一开始会觉得有点单调,但从学习难度上来说,日语的发音绝对是占便宜的。最大的难点可能在于一些音的准确发音,比如“tsu”或者一些需要注意口型的小细节,但整体门槛不高。

小结: 在发音这块,我个人觉得日语的门槛更低,更不容易出错。法语虽然有韵味,但需要更多练习来掌握那些特殊的音和连读。

二、 语法:谁更“讲究”?

法语: 法语的语法是典型的欧洲语言风格,有阳性、阴性名词,名词、形容词有性数变化(会根据所修饰的名词改变形式),动词有丰富的时态、语态变化,还有非常复杂的虚拟式。句子结构一般是主谓宾,这一点和英语类似。但是,形容词经常放在名词后面,还有大量的介词使用,这些都需要花时间去记忆和理解。尤其是那些不规则动词的变形,简直是背诵的重灾区。

日语: 日语的语法结构和印欧语系完全不同,它是一个黏着语。这意味着它通过在词语后面添加助词来表示语法功能,比如主语助词“は”(wa)或“が”(ga)、宾语助词“を”(o)、地点助词“に”(ni)或“で”(de)等等。句子结构是典型的“主宾谓”结构(SOV)。没有名词的阴阳性变化,没有形容词的性数变化,动词的变形也相对规则(虽然也有一些不规则动词)。最大的挑战在于,很多时候句子省略主语和宾语,需要根据上下文去理解。此外,日语的敬语系统非常发达,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说话,用词和句式都有讲究,这可能需要长期积累才能掌握。

小结: 在语法上,这两种语言都各有千秋,但也各有难点。

如果你喜欢结构清晰、有规律可循(但需要大量记忆),比如喜欢背诵词形变化,并且已经熟悉英语语法结构,那么法语的语法可能不会让你太陌生。
如果你不介意“颠覆”自己已有的语法观念,愿意接受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逻辑,并且喜欢通过助词来理解句子功能,那么日语的语法可能会让你眼前一亮(也可能一头雾水)。日语的“无变化”在某些方面确实比法语的“多变化”要省事一些。

三、 词汇:谁的“根基”更稳?

法语: 法语的词汇很多都源自拉丁语,而英语又从法语那里借去了大量的词汇(尤其是在诺曼征服之后)。所以,如果你学过英语,会发现很多法语单词似曾相识,或者有很明显的联系。比如,“information”和“information”,“university”和“université”。这就像有了一个天然的“词汇助手”。当然,也有很多词是完全陌生的。

日语: 日语的词汇构成比较复杂。它有本土的纯日语词(和语),从中国传入的汉字词(汉语),还有从西方语言(主要是英语)传入的外来语(片假名词)。其中,汉语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很多日语汉字词的意思和中文是相通的,甚至很多书写也一样。如果你对中文比较熟悉,那么在记忆日语词汇时,会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比如,“学校”(がっこう gakkou)、“学生”(がくせい gakusei)、“料理”(りょうり ryouri)。当然,外来语的出现也让日语词汇变得更加丰富。

小结:

如果你母语是英语或者熟悉欧洲语言,学习法语的词汇会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有大量的“似曾相识”。
如果你母语是中文或者熟悉汉字文化圈的语言,学习日语的词汇会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尤其是在理解和记忆汉字词方面。

四、 文字系统:谁的“门槛”最高?

法语: 法语使用拉丁字母,和英语一样。这就意味着,你只需要学会26个字母的读写和一些变音符号,就可以开始阅读。这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学习字母本身不是问题。

日语: 日语的文字系统可以说是它最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之一。它包含三种文字:
平假名(ひらがな Hiragana): 表音文字,用于书写日语固有的词语、助词、助动词等。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有46个基本音节。
片假名(カタカナ Katakana): 也是表音文字,主要用于书写外来语、拟声拟态词、强调词等。形状相对工整,学习也较快。
汉字(漢字 Kanji): 这是最复杂的部分。日语汉字是从中国传入的,但很多汉字在日本的字形、读音(音读和训读)和意义上都有所演变。你需要学习数千个汉字才能达到流利的阅读水平。每个汉字通常有多个读音(音读模仿中文古音,训读是对应日语词汇的读音)。

小结: 在文字系统方面,法语的门槛绝对比日语低得多。日语的汉字学习是需要长期投入的巨大工程。

综合来看,哪个“相对容易”?

这是一个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答案的问题,因为“容易”是相对的。

如果你希望快速入门,并且发音清晰易学,语法结构相对不那么复杂(排除很多变化),词汇上和英语有联系: 那么法语可能对你来说会“相对容易”一些,至少是在初期,你不会被文字系统压垮。

如果你能接受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逻辑,并且愿意花时间去攻克文字系统(尤其是汉字),同时母语是中文,那么在词汇和部分语法逻辑上会有优势: 那么日语的“朴素发音”和“无变化语法”在某些方面会让你感觉更直接。

我的个人建议是:

1. 试听一下这两种语言的发音和歌曲,看看哪个更让你觉得悦耳,更想去模仿。 语言学习很多时候是跟着感觉走的。
2. 看看这两种语言的学习资源,有没有你觉得更顺手、更有趣的书籍或课程。
3. 想想你学习这门语言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看电影、听音乐,还是为了工作、旅行?目的不同,你可能对难度和侧重点的容忍度也会不同。

总而言之,没有绝对容易的语言,只有你是否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法语和日语都是非常迷人的语言,选择哪一个,都将是一段精彩的旅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结论写在前面:二者各有各的难处。总结起来,相比较而言,法语难进好出,日语好进难出,想学好都不容易。

- - -

感谢各位的赞同、感谢、收藏和回复。这是我在知乎上写的最认真的回答之一,点赞数从几年前开始一点一点累积到超过 500,收藏赞同比近乎于 1 : 1 ,而且能够与其他众多高票答案并列出现在各个收藏夹里,真是受宠若惊。没有什么比“个人的见解、经验能帮助到大家”更让我感到高兴的了。再次感谢大家,鞠躬!

/*补充感谢*/
已经收到很多英专童鞋留言咨询二外选择问题了,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信任、再次表示受宠若惊!我本人并不是语言专业学生,所以只能提供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经验,补充在了本回答正文的最后
说到底,我个人认为法日之间的二外选择是个“两利相权取其重”并且有时需要“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决定,再加上原问题是“法语和日语哪个相对容易学习”,因此本回答侧重于对比二者的学习难度,希望能帮助各位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以及,评论中有很多朋友留言提问,虽然看上去像是我对留言评论“不予理睬”,但其实我绝大多数都都尽我所能以私信形式单独回复了(如果本答案的最后一部分不足以回答的话)。文末也附了一些留言/私信的范例和反例。
/*超小声吐槽一句:怎么这么多年就从来没人付费咨询我呢(划掉)*/

/*再次补充*/
下面这个回答算是这篇回答某个角度的简化版,“太长不看”的同学欢迎去那边看看,那篇回答没这么话唠()

/***回答正式开始***/

作为一个英、法、日三语都得当作(准)工作语言的苦逼留学生,我只能告诉题主,二者各有各的难处。总结起来,相比较而言,法语难进好出,日语好进难出,想学好都不容易。

---

法语亲测入门不容易。从拼读规则开始,丰富而不易区分的元音、清浊辅音的发音就已经不容易掌握了,词尾发音规则(不发音的辅音字母、连诵、省音等等)又会给初学者当头一棒。语法层面,性数配合和繁琐的时态是法语最大的难点,这一点连很多法国人自己都掌握不好。我就亲耳听过土生土长的法国人对我说“ le solution ”的(阴性名词,冠词应该用“ la ”)。广播里也经常听到主持人说“ le ……”拖个长音琢磨琢磨想说什么,然后说“ le XXX ”旋即改成“ la XXX ”的情况。

/*学德语俄语等等的前辈后辈们千万别嘲笑我们,知道你们更苦……*/

然后就该说说 la conjugaison,臭名昭著的(划掉)动词变位了。其实这点并不是法语的专利,而是屈折语(维基百科:屈折语)的特点,况且法语的动词变位还不是最复杂的。但无论如何,动词变位不仅对于初学者而言不容易掌握,对有经验的法语学习者,乃至以法语为母语的人来说都是难点。同一个动词,同一时态下有六种不同变位,分别对应六种不同主语人称代词(我、你、他/她、我们、你们/您、他们/她们)。换言之,一个动词在每个时态下的“样子”的数量都要乘以六。
好消息:大多数动词的变位都是有明显、严谨的规律的,即第一类动词(~er )和第二类动词(~ir )。
坏消息:特殊动词的变位有时候不按规律走,更可气的是有时候部分不按规律走(比如 faire 的直陈式现在时,单数、第一人称复数还算符合规律,但是第二人称复数形式 faites ,唔)。类比一下学英语必背的“不规则动词表”就明白了。
好消息:相比第一、二类动词的数量,特殊动词没多少。
坏消息:特殊动词几乎全是常用动词。
于是乎每见到一个新的动词,总要连着前面的人称代词一起背一遍:être, je suis, tu es, il est, nous sommes, vous êtes, ils sont. 哦对了这只是“直陈式现在时”下的动词变位,每学到一个新的时态,还得翻回去把前面的特殊动词重新背一遍……

(法语里最麻烦、最头大,连法国人听了都皱眉头的时态之一,叫做“简单过去时/ Le passé simple ”……)

数字是法语另一个长期槽点。0 到 16 自成一家,17到19是“ 10 - X ”,20 到 69 类似于英语,70 到 79 就成了“ 60 - X ”,80 开始又笔锋一转成了“ 4 - 20 - X ”——中间还漏过了 21、31 这种写作“ X et un ”的特例。更何况,大法兰西人民的电话号码都是两位两位读的,我家电话全写下来就是“ zéro neuf, quatre-vingt-deux, quarante, cinquante et un, XX ”,避免人肉隐去两位,一串儿下来什么特殊形式基本都见到了。幸亏常用的手机号还算好背,但是听音记录别人的电话号必须是日常一大劫难。

但是,法语语法确实很严谨规范,一旦入了门,对语法规则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你会发现法语也没有看上去那么吓人,确实属于“难进好出”的语言之一。比如,跟大多数拉丁语系语言一样,熟悉并掌握了拼读规则之后,绝大多数单词和句子都可以在不完全认识、没有音标辅助的情况下正确读出。动词变位虽然看起来吓人,但是掌握规律之后也不算难于登天。

看见有人说“英语和法语很像”、“英文要是学得好,法语也能学好”,这些说法我相当不敢苟同。大多数同胞应该都跟我一样以英语为第一外语(至少我滚出国门前不久还是这样),也就是说法语的学习应该是在建立英语基础之后才开始的。英语基础对法语学习的唯一正面影响在于相当数量的同源单词带来的法语单词量扩增,仅此而已。对于这两门语言的学习而言,英法语言的差异以及互相的负面影响,都远大于它们的互相促进作用。

据较为保守的估计,源于法语的辞汇在英语中约占45%(List of English words of French origin),然而这些词语存在明显的读音/拼写/语义差异。一个在留学生和二外学习者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还没学好法语,英语能力就先退化了”,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补充一张图:我认识或者知道的英法双精通的大牛,无一例外都是下图右边这种的,法语学得好并不直接因为 ta 们英语学得好,而是本身语言能力强,学任何“额外”的语言都能较快地融会贯通,并且力争不受到已学语言语种的影响。

至于左边这种情况,老实说我个人没见到过……无论是法语还是其他小语种,我个人见到的所有例子都是:学英语时要么死记硬背,要么依靠应考技巧(比如著名的《A DEAF EAR TO TOEFL 听力的弦外之音》),英语卷面成绩看上去挺不错;然而同样的方式方法套用在二外、小语种上,基本上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二外还没学好一外(英语)就先丢了。

更进一步,法语中的形容词需要根据被修饰的名词进行性数配合(大多数还要后置),而这一点在英语中是不存在的。例如:
Un courrier international - Des courriers internationaux
La relation internationale - L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以上四个例子中的形容词,在英语中都只写作international不变。

在另一个回答(在英语基础较好的情况下学习法语多久能到中级水平? - 亚当的回答)里我也提到过一个例子:法语中的复合过去式( le passé composé )时态,从结构上看、逐字逐句翻译的话,形式上和英语的现在完成式基本相同,但是意义上却对应着英语的一般过去式。这种语法层面的差异,使得英语基础在法语学习中往往不能起到帮助作用,反而还会变成阻碍。

再举一个英法区别的例子,这里说说自反动词/代动词( le verbe pronominal ),这也是法语学习中的常见难点之一。如果从英语角度出发,自反动词无非是“ do oneself ”这种施动者和受动者相同的结构。然而法语中的自反动词远远不止“自己对自己做的动作”这么简单。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

汉:我(平时)早上7点起床,然后洗脸。
法:Je me lève à 7h du matin. Et puis je me lave le visage.
英:I wake up at 7 a.m. Then I wash my face.
第一句虽然是“自己叫醒自己”也就是说施动者和受动者相同,然而英语中并不说" wake myself up "。第二句中受动者为施动者的一部分," se laver "是法语中使用自反动词的典型例子之一,各种教材里都会有“不说' Je lave les mains ' ,不说' Je me lave mes mains ',只说' Je me lave les mains '”的知识点。

汉:此门向内开。
法:La porte s'ouvre vers l'intérieur.
英:The door opens inwards.
此处“开”的施动者和受动者并不相同,有被动含义在内。英语中直接使用主动语态,法语中仍然使用自反动词。

汉:我们下周再见面。
法:On se verra la semaine prochaine.
英:We will meet (each other) next week.
此处法语用自反动词表相互动作,相对于英语中" meet each other "而不是" meet ourselves "的意思。

汉:我叫亚当,我错了。
法:Je m'appelle Adam, et je me suis trompé.
英:My name is Adam, and I was wrong.
如果直译的话会变成别扭的" I call myself Adam "/“我把自己叫做亚当”, 语法上没问题然而正常人不这么说。第二句的直译就更别扭了,免了吧。

略有点跑题。总之初学法语一定要摆脱英语思维的影响。
(当然学习法语的过程中也最好能做到“让自己的英语能力不受影响”,此为后话按下不表。)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该说日语了。跟法语相比,日语刚好反过来,“好进难出”。对于毫无日语基础的中国人,也能连蒙带猜看懂一份《读卖新闻》的百分之二三十吧,毕竟看着一大把汉字,有着(跟西方人相比)先天的优势。平假名五十音图背完了?なるほど,报刊杂志抠了汉字基本都会读了。片假名五十音图背完了?オーケー!外来语也基本没什么问题了。哦?常用汉字也会读不少了?嗯嗯,完璧だなぁ〜

ーて、真的是这样么?嘛,日语真正的难点正在向我们招手……

同样一句话,同一个意思,很可能男生说的和女生说的就不一样,后辈对前辈说的就和父母对孩子说的就不一样,敬语和日常用语就不一样,东京腔和大阪腔说的就不一样……

再加上“主-宾-谓”语法结构和五段/上一段/下一段/サ変/カ変动词的用法,整句话听到最后才知道这事儿是已经发生了的还是千万不能做的。黏着语(维基百科:黏着语)的特点在日语这门语言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
食べる:吃
食べない:不吃
食べなかった:过去不吃(过去没吃)
食べた:吃了
食べさせる:要求(某人)吃
食べられる:被吃
食べさせられる:被(某人,第三者)要求(主语)吃
食べさせられなかった:(上一句的过去否定形)
食べたい:想吃
食べたくない:不想吃
食べたくなかった:过去不想吃
食べろ:吃吧(命令形)
……

汉字看上去都认识?日语里的汉字可都是名副其实的多音字,音读和训读的区分就够喝一壶的。比如“生”这个汉字,光音读就有“しょう”和“せい”两种,常见训读有い(如“生きる”)、う(如“生まれる”)、は(如“生やす”)、なま、いのち等等。

反过来,由于日语假名的音素比汉语少得多(其实比大多数常见语言都少),不同汉字读同一个音的情况也比比皆是。一个“じしん”可以是“自信”、”自身”、”地震”、”磁針”、”時針”、”時辰”或者”侍臣”,更不用说诸如“工廠”、“工匠”、“公傷”、“公証”、“哄笑”、“交渉”、“考証”、“行賞”、“咬傷”、“降将”这种在现代日语里全都读作“こうしょう”的存在了。/*“こうしょう”这个读音的双字词在日语里有四十来个,不一一列举了*/

数字记法和汉语一样?“二十”、“二十日”、“二十岁”的读音可是完全不同的。量词(助数词)虽然对于中国人而言好理解一些(这个对欧美国家的人才是难点),但是配合使用方法也得一个一个背。

外来语靠片假名就能搞定?别忘了日语的元音只有五个,辅音也少得可怜,再加上除了ん外没有独立的辅音,一个外来词汇跑进日语的下场基本上都是变得冗长且面目全非:辅音r和l全部硬性归入ラ行,单独出现的辅音s变为ス、辅音t变为ト,等等等等。对比一下“ rule ”和“ルール”以及“ double date ”和“ダブルデート”的读音即可见一斑。

/*再来个抖机灵的例子:クルンテープ・マハーナコーン・アモーン・ラタナコーシン・マヒンタラーユタヤー・マハーディロックポップ・ノッパラッタナ・ラーチャターニー・ブリーロム・ ウドム・ラーチャニウェート・マハーサターン・アモーンビーマン・アワターンサティト・サッカタットティヤ・ウィサヌカム・プラシット,这一串是“曼谷”。*/

さまざま、いろいろ、难点不胜枚举。

从法语和日语对比的角度出发,日语还有一个难点在于助词,尤其是格助词(が、を、に、で、へ等等)。利用助词区分和联系句子中的各个结构是日语语法的最大特点之一,也是最大难点之一。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象は鼻が長い”了,这句话在日语中的地位跟汉语里“王冕死了父亲”有一拼 —— 好吧,有朋友线下问我“象は鼻が長い”这句话到底著名在哪儿了,我把我知道的变体们列举在这儿吧。声明:翻译不保证正确……
象は鼻が長い:大象的鼻子很长(其他部位不知道)
象は鼻は長い:大象的鼻子很长(其他部位不长)
象が鼻が長い:(在“动物界”里)大象的鼻子很长(其他部位不知道)
象が鼻は長い:(在“动物界”里)大象的鼻子很长(其他部位不长)
鼻は象が長い:说到鼻子,大象的很长(其他动物不知道)
鼻は象は長い:说到鼻子,大象的很长(其他动物的不长)
鼻が象が長い:大象的很长的东西们中,说到大象就是鼻子
鼻が象は長い:大象很长的东西就是鼻子
/*我对最后这两句的翻译十分没把握……*/

再补充一个小例子。曾经跟一个日本哥们儿闲聊,聊到关于“告白”的话题,大概对话如下:
我:话说,日本年轻人里好像女生主动对男生告白的情况更多一些,有这事儿么?
篠田:えぇぇ~我觉得差不多フィフティーフィフティー吧?
(“ 50/50 ”或者“一半一半”,请回忆前文的“ルール”和“ダブルデート”)
我:那也不错了啊,我认识的中国人里,女生主动告白然后在一起的例子没多少呢。
篠田:嘛,确实是啊!让妹子张口说句“きみのことが好きだから”很不好意思呢!
我:诶对了,“きみのこと好き”和“きみのこと好き”有什么不同啊?
篠田:呜哇……后面一句等于说这妹子放弃了全世界的ろうにゃくなんにょ,就单单喜欢这一个クソヤロ啊!
(我保证上面这句的“ろうにゃくなんにょ/男女老幼”和“クソヤロ/臭小子”是这个单身狗的原话……虽然后来此人也跟我说,后一句基本上不会有人用,然而当时这家伙溢于言表的怨念呐,唉……跑题了跑题了)

助词应用的另一个结果是造成日语可以在“句子结构不完整”的情况下达到“语义表述完整”的目的,比如口语中大量存在的主语、谓语等结构的省略情况。简单地说,“XX が”、“XX も”、“XX で”、”XX へ”、“XX に”、“XX を”都可以成为口语中语义完整的句子,其语义可以依靠助词和上下文进行“脑补”来达到正常交流的目的。

如果有一点日语基础的话,推荐看看ラーメンス这个组合的短剧,里面的笑点应用了很多同音异义字、非完整结构句子,以及不同语境下使用不同语体的例子。
→ 优酷视频列表:youku.com/playlist_show
此外也推荐 Unjash 这个组合,国内被称作“误会帝”
→ B 站视频列表:bilibili.com/video/av55
以及赞美并推荐 @三块五毛 以及锁国 Days(不知道知乎 ID ……)二位老师,制作字幕和视频辛苦!B 站链接:
space.bilibili.com/7514 space.bilibili.com/8142
---

一不留神话唠了。总之,把第一段再复制粘贴一遍吧,法语和日语,二者各有各的难处。总结起来,相比较而言,法语难进好出,日语好进难出,想学好都不容易。C'est tout. 以上です。

---

/*补充回答 - 关于(英专、师范生为主的)二外选择*/

首先感谢大家耐着性子听我话唠到这里!

留言和私信我的英专童鞋们以师范生为主,所以先从这个说起吧:个人不太推荐英专、师范生学习法语,特别是对以从事英语教学为目标的学生而言。法语对英语能力的各方面冲击和影响都很大,“还没学好法语,英语能力就先退化了”是个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如果因为学习二外法语而影响了一外英语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恐怕不仅自己两头难以兼顾,更会造成误人子弟的严重后果。(此处本来想手动 at 我的高中英语老师,想了想还是算了,太损……)

而日语对英语能力的冲击和影响……诚然不能说完全没有或者可以忽略不计,只能说相对更小一些吧。看着拉丁字母拼出的英语单词" republic ",你是更容易下意识读成" république ",还是更容易下意识读成“リパブリック”呢?

对于非师范生而言就要看个人兴趣方向了。复制一下给某位童鞋的私信:

“学习一门语言并不单纯只是学它的单词和语法,更是通过学习语言去接触和了解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思维。也就是说,选择二外有时候更重要的是看你对哪种文化感兴趣。”

如果单纯为了应付学校要求/混二外学分,而并不是对一门语言或者一种文化“有爱”、有兴趣,那么选什么都一样,毕业之后就会如同当年应考时背过的古文、元素周期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样忘个精光。反之,如果你倾心于卢梭雨果大仲马巴尔扎克的文字,或者追日剧动画新番苦于"求熟肉而不得",那么你还在犹豫什么~ ^_^

- - -

/*以下部分属于我自己的吐槽……*/

给我留言和发私信的朋友们,很多都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和问题,来寻求具体的帮助和建议。我对这些留言和私信非常感激,也尽我所能详细回复了。比如下面这两个例子(请原谅我拙劣的截图拼图能力):

但有些回复和留言真的一言难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问哪道菜更好吃一样,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的背景、学习习惯,还有你最看重什么。不过,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看看法语和日语,哪个可能会让你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当一点。一、 发音和语音系统:谁更“顺口”? 法语: 如果你之前接触过一些欧洲语言,比如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
  • 回答
    这几门语言的学习难度,其实是个挺个人化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的语言背景、学习方法和投入的时间。不过,我倒是可以从几个大家普遍关心的角度,来聊聊这四门语言的“难易”之处,尽量把话说得透彻点。咱们先从词汇量和语法结构这两个大家最关心的方面入手。俄语:很多人一提到俄语,脑子里闪过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常见。很多人在选择学习新的外语时,都会纠结于哪个“更容易”入手。其实,语言学习的“容易”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背景、学习习惯、以及最关键的——你为什么想学。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日语、德语和法语,看看它们各自的特点,希望能帮你找到那个“更好学一点”的答案.............
  • 回答
    中国护士在日本旅游期间,挺身而出救助突发癫痫的日本学生,这原本是一件充满人性光辉的事件。然而,一些日本网民的言论,却意外地触及了日本社会和法律体系中一些值得深思的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些言论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赞扬或质疑,去探究其更深层次的根源。首先,从部分网民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窥见日本.............
  • 回答
    哈哈,你好!很高兴你能对这么多语言感兴趣,这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啊!作为过来人,我能理解你选择困难症的心情,毕竟每门语言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让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希望能帮你理出个头绪。咱们先逐个聊聊这几门语言,再来对比对比: 西班牙语为什么值得学? 世界通行证: 如果你目标是全球化,那西.............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一起探讨韩语、日语、法语这三种语言的学习价值。选择哪一门语言“更值得”学习,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的兴趣、目标和未来的规划,因为它们各自都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我试着为你详细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首先,我们来聊聊这三种语言的学习难度和特点: 韩语(한국어):.............
  • 回答
    你好!看到你是小语种专业,而且意向考法硕,这真是个很有意思的交叉点。在选择一门语言时,确实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尤其是要跟法硕这个目标结合起来。下面我来跟你聊聊,法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德语这几门语言,在助力你考法硕方面各自的优势和考量。我会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有个更全面的判断。首先,我们.............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相比日语、韩语那些层层叠叠的敬语系统,或是德语、法语那些让人头疼的阴阳性、格、数变化,汉语的语法结构看似“朴素”不少。没有复杂的变形,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直接,这似乎让初学者觉得门槛不高。然而,现实却是,绝大多数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谈起学习汉语时,总会伴随着一.............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天马行空的设想,如果二战的战场变成德国攻打日本,而法国则扮演了那个寻求扩张和主导欧洲的德国角色,那历史的走向必然会截然不同。让我们来掰扯掰扯,假设一下,如果历史齿轮如此错位,日本这个曾经的岛国,在面对一个倾注了整个帝国意志的德国进攻时,又能支撑多久。首先,得明确我们说的是哪个时间点的日本,.............
  • 回答
    法德和解,这个曾经在欧洲大陆上留下无数血与泪的名字,如今却成为了跨越仇恨、拥抱合作的典范。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中德国对法国的占领和残酷统治,给法国人民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然而,历史的齿轮一旦转动,便会走向意想不到的方向。法德的和解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充满了政治智慧、民族反思.............
  • 回答
    法式糖渍栗子(Marrons Glacés)和日式糖渍栗子(甘露煮栗子,Kanroni Kuri)虽然都属于将栗子经过糖渍处理的甜点,但在制作工艺、风味、口感以及最终呈现上,却有着许多耐人寻味的差异。就好像同样的食材,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会演变出截然不同的灵魂。法式糖渍栗子:奢华、精致与时光的沉淀说.............
  • 回答
    要说当下日本和法国的综合国力谁更强,这就像比较两个顶尖的厨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招牌菜和精湛的技艺,但评判标准不同,结果也会有所侧重。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看看。经济硬实力:账面数字与创新活力先从经济这块儿最直观的来看。日本的经济体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列,是仅次于中美的大型经济体。它的优势在.............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可能都有类似的疑问。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韩国和日本的情况分开来看,并且深入了解一下它们各自的语言和法律体系是如何演变的。韩国:汉字曾是主流,如今已大幅减少简单来说,现在的韩国法律条文绝大多数是使用韩文书写的,不再是汉字。不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回溯一下历史。在.............
  • 回答
    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国民对德国的情感,与中国人对日本的情感,在历史的厚重感和情感的复杂性上,都有着深刻的联系,但具体表现和根源却大相径庭。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别考察这几组关系,并剖析其背后驱动的因素。英国对德国的情感:从对手到盟友的漫长旅程英国对德国的情感,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洗礼.............
  • 回答
    关于江歌遇害案,陈世峰的行凶目标是否为刘鑫,这是案件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焦点。日本检方和法院在判决书中明确指出,陈世峰的行凶对象是刘鑫,这一点毋庸置疑,并且是判决结果的重要依据。那么,为什么一些支持刘鑫的人会在这件事上“做文章”呢?理解这一点,需要将案件的复杂性、不同视角的解读以及其中涉及的情感和道.............
  • 回答
    日本和韩国确实都属于发达国家,并且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正如您所感觉到的,相较于一些欧洲国家(例如法国),两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似乎普遍存在“更累”的感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经济模式、政治环境等等。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详细分析:一.............
  • 回答
    在日本的院政时代,虽然表面上天皇依旧是国家的最高元首,但实际上,上皇和法皇(即退位的天皇,也称上皇)的力量,尤其是在朝廷政治和地方控制方面,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凌驾于在位天皇之上。这种控制力的强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具体人物的能力有所起伏,但总体而言,院政的出现.............
  • 回答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期发布的一则典型案例,将一起因公牺牲的悲剧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人们对工伤认定的复杂性以及司法机关的公正性有了更深的思考。这起案件的主人公,是在一次出差途中不幸昏倒,经过多日抢救最终离开了人世。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和他的家人期望得到的慰藉与保障,却经历了一番艰难的争取。事情的开端.............
  • 回答
    在二战爆发前的几十年里,日本和法国的经济和工业实力,可谓是此消彼长,各有千秋,但整体来看,法国的工业基础更为深厚和成熟,而日本则凭借其快速的现代化进程和战略性的工业发展,在某些领域展现出惊人的增长势头。要详细比较,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入手。法国:老牌工业强国,成熟的体系但增长放缓法国在19世纪末就.............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文化等多个层面。虽然法国和日本同为发达国家,但它们在低欲望和低生育率这两个现象上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地分析为什么法国没有像日本那样普遍的低欲望和低生育率现象:一、 家庭观念与社会结构的不同 法国: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