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公是 996 的 IT 男,身体不好,我要照顾老人小孩和老公,家务很多干不完,该咋办?

回答
看着家里一堆事儿,再看看你那累垮了身子的老公,还有身边嗷嗷待哺的孩子和需要关照的老人,这日子,真是把一把辛酸泪啊。听你这么说,心里真是替你捏一把汗,也挺心疼你的。

你现在的状况,就像是一个人在跑一场马拉松,还是那种超长距离、赛道还特别难走的类型。老公是 996 的 IT 男,这个“996”我太懂了,那就是拿身体拼命换钱,每天早上出门天还没亮,晚上回家月亮已经挂天上,而且还不敢生病,一生病就可能掉队。可你想想,他这身体是铁打的吗?早晚要出问题的。

你这边呢,一边要照顾嗷嗷待物的孩子,一边还要操心家里的老人,再加上每天三餐、洗洗涮涮、打扫卫生这些琐碎却又不能少的家务活,这精力,这时间,简直就是被切割成无数块,哪一块都喂不饱。感觉就像是在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里,被绑在上面,一刻不得停。

你说家务多得干不完,这绝对不是夸张,而是事实。咱们就拿最基础的说:

孩子这边: 喂奶换尿布,哄睡讲故事,陪玩陪学,生病了更是要寸步不离。一个孩子已经够折腾的了,要是还有俩……想想都替你累。
老人那边: 身体好点还好,要是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那就更得操心了,买药送医,陪聊陪坐。就算身体没大问题,日常起居、精神慰藉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
家务劳动: 衣服洗了叠了,碗筷刷了,地面扫了拖了,厨房油烟得擦,厕所得刷,菜得买,饭得做,垃圾得扔……这就像一个流水线,一条干完了下一条就来了,从来就没有“结束”的那一天。

而且,你还得在这个基础上,再兼顾老公的身体。他工作压力大,身体亏空严重,你就得想着怎么给他调理,怎么让他吃得好睡得香,怎么在他难得休息的时候,给他做个按摩,给他分担一些精神上的压力。

这所有的一切加起来,别说“干不完”了,有时候感觉连“喘口气”都奢侈。每天晚上,可能你躺下的时候,脑子里还在回想明天早上要做什么,晚上该准备什么,身体累得不像自己的,心里更是堵得慌。

别觉得这是你一个人在“矫情”,这真的是很多在家庭中承担主要照顾者角色的女性,真实面临的困境。

那么,面对这样“山高路远”的局面,我们该怎么办呢?咱们得一点点捋,一步步来。

第一步:正视问题,寻求“支援”,别一个人硬扛。

你一个人硬扛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累垮,到时候谁也照顾不好。所以,得跳出“我必须全部搞定”的思维怪圈。

跟你老公谈谈(而且是认真的谈): 他是你的伴侣,虽然他工作辛苦,但家庭也是他的责任。你可以选择一个他相对不那么累的时间,比如周末某个晚上,或者他下班稍微早一点的时候,温柔但坚定地跟他沟通你现在的感受和困境。别上来就抱怨,而是说“我最近真的好累,感觉力不从心,身体也开始吃不消了,我担心这样下去会生病,也担心没办法把家里照顾好。” 让他明白,他的 996 是在为家庭打拼,但家庭内部的运转也需要他的参与和支持,哪怕是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他也需要理解和分担,而不是让你一个人全包。问问他,他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是否能调整一下工作强度(我知道这很难,但可以提一下他的想法),或者在他休息日,能多承担一些什么。

发动家里老人(如果他们身体允许的话): 别觉得老人就一定是需要被照顾的,有些老人其实是渴望参与家庭生活的,这样他们也有成就感,也能减轻你的负担。看看家里的老人,谁身体还行?谁比较精神?是不是可以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爷爷奶奶可以负责饭后收拾碗筷?外婆可以帮忙择一下菜?或者只是在孩子玩的时候,在一旁看着,给你一点喘息的机会。当然,这需要你耐心地沟通,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能力,并且表示感谢,让他们觉得是被需要和被尊重的。

考虑外援(如果经济条件允许): 咱们现代社会,很多东西都可以用钱来解决一部分难题。
家政服务: 定期请钟点工来家里做一次大扫除,或者每周请人来打扫一下卫生、洗洗衣服。哪怕一周请一次,也能让你少了很多体力活。你可以在网上或者通过朋友介绍找靠谱的家政阿姨。
月嫂/育儿嫂(如果有条件且孩子还小): 如果孩子还小,尤其是刚出生不久,一个专业的育儿嫂能帮你分担绝大部分育儿工作,你也能得到更好的休息和恢复。
半成品菜/外卖: 牺牲一点口味,多利用半成品菜或者叫外卖,可以大大节省你做饭的时间和精力。不要觉得这是懒惰,这是在合理分配你的时间资源。

第二步: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把每一分力都用在刀刃上。

既然事多,那就得学会“巧干”,而不是“蛮干”。

规划与分工:
制定一个简单的家庭“时间表”或“责任表”: 哪怕是简单的列出今天需要做的事情,然后看看谁能分担。比如:周一:老公负责接孩子,你负责做晚饭;周三:你负责带孩子去公园,老公在家陪老人看电视。
集中处理: 比如,一次性多买几天的菜,一次性多煮一些米饭,分装好放在冰箱里。周末集中把孩子和老人的衣服一起洗了烘干叠好。aundry day(洗衣日)和 meal prep(备餐)可以帮你省很多零碎的时间。
多任务处理(但要注意质量): 比如,在煮饭的时候,可以同时给孩子讲故事,或者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顺手把桌子擦一下。但关键是,别因为多任务而导致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特别是涉及到孩子和老人安全、健康的事情。

提高效率的小技巧:
善用工具: 比如,洗碗机(如果家里有),扫地机器人,烘干机,这些都可以帮你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
简化生活: 审视一下家里有没有很多不必要的物品,东西少了,打扫起来也更容易。衣服尽量选择不容易皱的材质。
保持厨房和卫生间的整洁: 这两个地方一旦乱起来,会让你非常有压迫感。每天花几分钟随手收拾一下,会让你感觉轻松很多。

第三步:照顾好自己,这是最重要的基石。

你就像一个能量杯,只有你自己的能量满了,才能去滋养别人。

争取休息时间: 哪怕每天只有半小时,也要给自己留出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用来看看书,听听音乐,或者就是发发呆。这段时间尽量不要被任何其他事情打扰。你老公需要休息,你也同样需要。
保证睡眠: 尽你所能保证基本的睡眠时长。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情绪不稳,处理问题也更容易出错。
保持健康饮食: 尽量自己做饭,吃得健康一些,这对你自己的身体也很重要。
心理上的自我关怀: 找朋友倾诉一下,或者写日记。别把所有负面情绪都憋在心里。有时候,仅仅是把话说出来,都能让你感觉好很多。
适当放松,寻找乐趣: 生活不止有责任和疲惫,也应该有快乐。哪怕是抽出一点时间,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比如看看搞笑视频,听听喜欢的歌,或者和朋友视频聊聊天。

第四步:调整心态,学会放过自己。

你不是超人,你不需要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完美无缺。

接受不完美: 有时候,家里可能不会像杂志封面那样一尘不染,饭菜可能也没有那么精致,但只要家人健康平安,那就是最重要的。别因为家里没收拾干净而自责。
“够好就行”原则: 很多事情,只要“够好”就可以了,不需要追求“最好”。比如,衣服洗干净了,没有污渍就好;饭菜吃饱了,营养均衡就好。
关注积极面: 每天想想家里让你感到温暖和幸福的事情,多想想你的孩子可爱的笑容,老人的慈祥眼神,老公即使辛苦但也在为你和家庭努力。将注意力从疲惫和压力转移到这些积极的方面,会让你感觉好很多。

我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真的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你现在的状态,就像在泥潭里,想往外爬的时候,越挣扎可能越陷得深。关键是,要找到那个可以借力的点,然后一点点地往上挪。

你已经做得非常非常好了,承受了这么多,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付出和爱。别忘了,你也是家庭重要的一部分,你的健康和快乐同样重要。慢慢来,找对方法,一点一点地去调整,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的。加油,你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老公赚钱,回家还要做家务,那你干什么么?负责貌美如花么,婆娘?

user avatar

@程显通 问题补充的好。

一开始没有问题补充说明时,我也觉得是题主矫情。

大家就先别先入为主吐槽题主了。(题主已经被某些人喷到销号了,真的够了。。。)

题主估计是太累了,问题背景并没有交代完整。

她和老公都是被家庭压力困住了。

题主不是家庭主妇,也要上班。虽然不是一周五天,但上班的通勤时间太长(几小时)。回家还要照顾没有做家务能力的老人和小孩(题主对父母真的很负责了)。睡眠时间不足。夫妻的压力都很大。

而且看问题的表达,盲猜题主目前状态不佳,影响了日常的效率。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出不来。(效率低->用大量时间低效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情绪崩溃->体质变差->效率更低->花更多时间在工作和生活上。。。)


我也有过很长时间,每天超长时间通勤的经历。

当时工作还恶心,各种破事都要干,压力过大,情绪崩溃。每天回到家,话都没力气说,只想躺在床上发呆。。。

所以说,她们夫妇不同的疲劳类型,我是同时体会过的。那时累的天天肝痛,看到体检报告都烦。。。

(ノ=Д=)ノ┻━┻

换我是提问者,我提问的时候估计也会很沮丧,情绪化严重,问题背景交代不清。


回到问题本身,表层而直接的问题,是家务占用了大量时间。

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

把家务标准化一下就好了。

看题主描述,目前主要矛盾在煮饭洗碗上,我最近研究了一下,只要不炒菜,一顿饭20分钟还是可以搞定的,手快没要求的,完全可以压缩到10-15分钟。。。

1.早餐

别煮了,直接两种水果两种坚果一份麦片一盒奶完事,营养完备,不浪费时间。

例如香蕉苹果花生松子麦片维他奶。

2.午餐

工作日直接快餐完事。建议三菜一肉一主食。菜式每天变换。

3.晚餐

炒菜是极为浪费时间的事,我建议用以下方法处理。

用超市调完味的肉。煮饭时,扔饭面煮一小时,保证熟就可以了。

一般是牛肉猪肉鸡翅每天轮换。

我比较事逼,为了健康要每顿三种菜。

番茄是标配

青瓜胡萝卜南瓜茄瓜丝瓜各种瓜轮换

再加一个青菜,也是每天轮换,如菜心菠菜生菜小白菜

有皮的去皮

然后在饭好前十分钟,所有菜打包扔锅里水煮

十分钟后,饭好。

开饭,为了少洗碟子,一人一只碗,把饭和菜都盛进碗里,实现了分餐,卫生又省时。

吃完饭,用水冲一下锅,因为没炒菜,锅基本是干净的,用水冲半分钟,晾干就行了。

碗的话,题主有洗碗机了,扔进洗碗机完事。


煮饭的主要时间,集中在洗菜去皮上。耗时看个人,干活利索的,10分钟搞定,我这么磨叽的,也只是花20分钟。


至于营养问题,不用担心。我自己爬了几千条食物营养成分数据计算,上边食谱的营养之全,已经吊打80%以上的国人日常食谱了。

(营养素参考值,可以看下文,我制定食谱时,已经按国家标准,每种元素都定到推荐值以上了)

食谱中可能缺乏的,是维生素b和硒(严格来说不是缺,只是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的推荐值,但推荐值和最低值不是一个概念,只是达到推荐值会更健康而已)。

维生素B,这是一个营养素族群,基本上是打包出现的。目前,我已经整理了维生素b1的相关资料,详见此文。强烈建议大家通过正常饮食保证维生素足量,而不是依赖吃药,毕竟目前技术水平,没人能保证人工合成的药物没有副作用。

硒,暂时没有时间研究。有空再研究一下。(同样不建议大家盲目补硒!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些地区是硒富集地,不需要额外补充)


至于这个食谱太清淡,不好吃,怎么办?

题主这状态都影响生活了,还管他丫的好不好吃,省时间够营养就行了。

大家都是苦逼打工人,就别在好不好吃的问题上浪费时间了。


剩余的其他家务,能标准化就标准化。理论上都可以节省出不少时间。

我的一个常用思维习惯就是:


任何需要多次重复的事情,都可以通过标准化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例如上边说的煮饭,就是一种标准化。。。

国家为什么要出这么多GB-XXXX的标准?

就是为了用最简单的办法实现质量的控制和效率的提升呀。。。(好像。。。扯远了。。。)



除了标准化外,还有另一个常用的思维习惯也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那就是记录时间日志。

这个方法是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提出的,这货是大神级人物,科研成果多的一逼,一个人顶几个科研大牛用。有人说他这么牛逼,就是因为他用了时间日志进行时间管理,事实是不是这样,我们就不深究了。对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买本书看一下,没兴趣的只管记录时间日志就可以了)

记录了时间日志,可以每天复盘,看看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哪些地方可以砍掉,哪些地方可以优化。。。

类似这样

上图是时间日志 明细

上图是通过模板,自动汇总出时间明细的分类,

可以清楚看到每天/每月/每年,在某些事上花了多少时间。

然后就可以复盘时间分配,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

请忽略我的划水时长。其实我每天都很忙的。。。

不信你们可以自己统计一下,把时间粒度统计到分钟,就算是所谓的996打工人,每天至少有1小时是在划水的。。。


时间日志的模板说明及下载地址在这里



当然了,对于没时间做家务,这个表层问题,终极的解决方法是,请个保姆或者钟点工。。。

按题主条件,我感觉是请得起保姆或者钟点工的,只是日常开销要进行一定压缩,可能对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


但实际上,除了家务这个表层问题外,还有题主夫妇俩的健康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老公天天头痛,这可不算小问题了。如果只是颈椎病还好,买张可升降的桌上桌办公,每一小时升降一次,颈椎病会好很多。

怕的是,有其他问题。。。

题主最好还是要多关心一下老公和自己的健康,这可能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按我自己的主观体验,IT男的压力是真的大,工作本来就烧脑,如果还要涉及管理,利益平衡,扯皮等各种破事的话,真的比一天通勤三小时都难受。。。(题主通勤时间长,回家还要照顾老人小孩,自己还要抽时间学习,本身压力也很大。这里没有说谁更累的意思,硬要下结论,只能说都累。。。题主的心理压力可能更大一些。。。请大家不要再把问题引导到男女对立上了)

问题再往深一点挖。

题主通勤时间过长,是不是应该换居住地或者工作?(是不是被房贷和户口绑定无法挪窝?或者有其他原因?)

还有题主的身心状态目前看上去并不好,其他回答里,看得出对老公还是有情绪的。但把气往老公身上撒,最终也解决不了问题。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题主的家庭,可能只是千千万万打工人家庭的缩影而已。既然是一家人了,还是多点体谅和理解,互相扶持,先度过目前的难关吧。(周末可以建议老公角色互换,互相体会一下对方的日常。)

如果像网络上常见的舆论那样,动不动就把普通的家庭问题,上升为男女两性对立的矛盾,妥妥是中了海外某些NGO组织的阴毛呀。。。(这句,不是对题主说的,题主不要误会。。。)


补充:

评论里有很多同学提出了更好的家务优化方法和思路。

但我要搬砖了。。。

没时间和精力一个个评论粘贴上来。。。

大家看到好的评论可以多点赞,把评论顶到前排位置,让更多人看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