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转抖音
在抖音看到一句话感觉挺好
现阶段军民之间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投喂热情和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间的矛盾
过年休假回家的时候,去一个叔叔家吃饭,他们家有三块光荣之家。
大爷和叔叔拉着我问了问现在的发展情况,连说比他们以前好多了
我就接着问了这个问题
大爷想了半天说他是六十年代的兵,那个时候在家里根本吃不饱饭,半大小子还特别能吃,每天都要为吃饱发愁
他的一个表叔在乡里工作,也是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兵,和他说下次征兵帮你弄一个名额,部队里面能吃饱,你进去一定要好好干
他隔年就带着大红花光荣入伍了,最美味的一餐就是下车的面条,简单的肥肉绿叶菜面,太久没吃饱的他感受到了吃饱的快乐,吃完就和班长说一定会好好干的,班长说是替党和人民好好当兵
叔叔是最后一批三年兵,他说自己当兵的时候军衔还是一杠一杠的样式,他在西北的一个空军部队当了16年兵
在他的印象里面最好吃的东西有两次
一次是新兵时期,部队组织拉练,有藏族同胞在路边给他们塞苹果吃,大家都纷纷拒绝谢谢好意,藏族同胞说我们和金珠玛米是一家人,你们也是孩子快收下快收下
第二次是他给他们的一号当司机的时候了,一号有一次去和当地政府各位领导谈事情,中午政府的同志比较有心,把他拉去和领导们的秘书作一起另外吃一桌。他现在还记得桌上的一道手把羊肉的美味,说这么多年都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羊肉了
写个好兄弟的投稿
他是西藏兵,没入伍的时候就在干厨师,入伍之后理所当然进炊事班了
他们部队一直和阿三对峙,只要开始下雪大家就后撤到安全地带
但是,当开始下雪的时候,他们发现对面一向积极主动跑路的阿三没有退,仿佛像内服了神油一样坚挺
首长说对面不退,我们为什么要退,把帐篷钉死了
就这样子开始了,继续对峙
对峙了不久,他发现新鲜肉菜不够了,他马上报告了这个情况,上面沟通之后说下雪天不一定能送上来,吃自热吧
自热这个东西十分挨千刀,吃多就腻,吃多了就拉不出来
他们连吃了一个星期自热后,看到自热两个字就开始生理性反胃
肉罐头没煮热的时候,白花花的肥油一般人看着都没啥食欲。自热吃多了感觉肚子里面没油水,罐头一下子也搞不熟,他们拿勺子挖肥油直接吃或者放进自热里面闷熟吃
他在例行整理的时候,在某个角落翻出来几个生鸡蛋,他把蛋交给班长处理,班长说敢吃生鸡蛋,就拿走吃。
他拿走一个,闭着眼睛倒入嘴里,一口吞下去,感慨一句真tn好吃啊
我看他们自制的打印神器,木棒子上绑着铁丝,那个酸爽,军用的铁丝质量真的杠杠滴
使劲往皮肤上招呼,估计一拉一个大口子
之前去抗洪的时候,炊事班忙不过来,请村里的大妈姐姐们过来帮忙做包子,老乡们提溜着自己家的蔬菜和肉就来了,满满肉馅的包子,比炊事班包的还多
那次抗洪并不危险,就是很累,累到不想说话的地步,躺地上直接能睡着
我们中午休息的时候,去了阴凉的小巷子里,老乡让我们去家里休息,看着我们全身都是泥,想着命令不让进老乡家,就拒绝老乡了,老乡把自己家电扇拿出来给我们吹,有个老乡家用的工业大电扇真的太舒服了,一闭眼就感觉直升机在耳边旋转,半梦半醒之间还以为直升机来接我们回去了
中午吃着老乡们包的满满肉馅包子后,有人说这个时候肉包子配上绿豆汤多好,应该是被老乡听到了,下午老乡们就提着绿豆汤来了,绿豆都熬成沙了,再加上满满的冰糖,甜滋滋的绿豆汤绝绝子
要走的前一天的晚上,各连组织开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嗷嗷嗷的连唱好几遍,要求撤离的时候不拿群众一针线
说实话,在营区里面唱歌大部分是为了应付唱歌而唱歌,出来一趟感受到了为什么要规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歌里面唱“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村里小卖部的老板死活不肯收钱,我们连夜把钱从窗户里面丢进去
每个人都说什么是军民鱼水情,出来一趟就完全体会到了
要走的那天,天还没亮我们就准备好了,大屁股缓缓开上回去的路,前面亮起了无数条手电筒的光线,一个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黑暗中浮现,老乡们来送我们了,他们敲锣打鼓吹唢呐,拉着条幅“欢送亲人人民子弟兵”,那一刻大家估计都挺想哭的。
老乡们不停往车上扔东西,我们丢回去,解释我们有纪律有要求不能拿
老乡看整箱的东西不收,开始拆开丢了,我们被水煮蛋 苹果 八宝粥命中了,真的好疼
肯定是那几个和我们吹牛的老兵丢的,他们之前老吹自己在部队怎么牛怎么牛,我们还不信,有个老班长到现在还是投弹指哪就能砸到哪
直到离开老乡,我们车斗里面留着两个水煮蛋,一个苹果,三罐八宝粥,大家把东西分了分,一餐早上加餐有了,在外面平平常常的食物,有军民鱼水情这个buff叠加之后就特别香
有一次去救火
山火,烧了半个山头
在午休的时候一个紧急集合就把我们拉出去了,别说吃的了,连衣服都没穿齐,初春我睡衣外面套了个迷彩就出去了(因为是周末,午休有三个小时,就换了睡衣)(血的教训,朋友们,紧急集合一定要按规定穿戴整齐再下去,不然就会像我一样被晚上十一点的山风吹成脑瘫)。
当时救火好大阵仗,光消防车就去了二十多辆,特警武警解放军医院政府的车满满当当停了一山脚。
不得不说相比之下解放军还是比较穷……当下午五点多我们眼巴巴看着特警武警有快餐消防政府有盒饭还有红牛加持的时候……手里的全麦面包火腿肠矿泉水它突然就不香了。
可我们是女娃娃哎!怎么可能只是眼巴巴地看着呢?便不顾刚刚还跟人家刚“都是战友的嘛你们可以我们也可以,那片是你们的啊别来我们负责的区域捣乱”就过去“小哥哥~老兵~班长~我蹭你个鸡腿行不行呀~我可不可以吃一块你的鸡翅呀~”,反正就人家单位都整整齐齐坐一圈认真干饭,只有女兵们混迹在各个单位举着个筷子蹭饭吃……
我还记得那场火很大,我们上千人足足花了三天才控制住,又是远水的林子,消防车的储水远远不够,更何况车根本开不进里面,我们只能砍树、挖土,仿佛在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可给我们希望的,不是我们微薄的进度,也不是什么信仰信念,而是住在山下的老百姓,用自家的桶、盆,上至驼背拄拐的爷爷奶奶,下至还不会说汉语的藏族娃娃,一升两升的水抬上去————路上都是军警车,徒步走上去,一趟就是半个小时。供水慢,又少,可他们还是想尽一点点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家园。
当我正用尽浑身解数向武警小哥哥讨一个一看就已经凉透了的鸡腿时,听到远远的奶声奶气的呼唤,“金~珠~玛~米~~”(藏民对解放军的称呼),大概五六声,我才反应过来在喊我们。
一转头,十几个四五岁的小朋友,用厚厚的毛巾,一人捧着一盒泡面。大概太紧张,又或是盒子有点软了捧不住了,他们只低着头紧紧盯着手里的泡面,也不抬眼,一声声唤我们。
开饭了。
—————————————————————————————————分割线————————————————————————
哇有些人真的很奇怪啊,全单位打紧急集合还要喊一句“女兵别出来”?女兵为什么不能救火?比男兵易燃还是易熔?国家花那么多精力金钱培养出来那么多女兵,又不让执行任务,咋,摆着好看?钱多烧的?
还扯什么有男兵就留着女兵……你咋不说有男人留着女人呢?你咋不上?你不上不得我上?
也不用再只夸我们女兵啦…….我们是男女混合的单位,是一起拉出去执行任务的,各分组也是男女混合的,还去了很多其他纯男兵的单位,我们的男同志是承担了相当大一部分责任的!可以夸夸我们藏区可爱的人民群众呀~
———————————再补一点点———————
在藏区当兵真的满足感太强烈了
给大家看看我们今年建军节收到的来自老百姓的礼物
一共几十只活蹦乱跳的小羊羔子
每个单位两只分完了还剩了几只,人家说要不就给女兵单位吧,问我们要不要
我们单位的男兵:不……不用了……真的不用了……你们送给女兵的……可拉回去还是我们……大过节的让我们歇一会吧求求了……
中学的时候去部队参观,肉是他们自己养的猪,菜是他们自己种的菜。普普通通的丝瓜炒肉丝,淡淡的甜味。
08年在四川抗震救灾,到了9月10月份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走进乡村拆除危房,我现在还记得十分清楚当时在德阳市土门镇的地方进村拆除危房,那个时候基本上7点起床吃完早点就出发去干活,中午吃完自己带午餐肉和罐头后休息一个小时然后下午作业到6点再乘车返回驻地吃晚餐。那个时候进村工作当地的村委会在午餐时间会邀请我们吃完午饭,但是没有上级组织的批准我们是一口不敢吃,后来快要把这个村的危房拆除完准备要转场的时候,村支书带了一村的村民把我围了三圈说就吃一个中午饭以前没吃我们就不说什么了,现在你们马上就走了我们也没有什么东西送你们,就做一个午饭权当是感谢你们,说完村支书还说你们要是不吃饭我们全村的都不答应,说完这村支书还把头转了一下问村民说大家答不答应,围了我们三圈的村民大呵一声我们不答应,当时带队的副连长看群情澎湃就答应吃一次。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们答应留下吃饭的时候村民们欢呼雀跃的神情,我们就被簇拥到了村公所吃了这一辈子感觉最特别的一次午餐,我们坐在餐桌旁吃饭旁边的村民就抱着一大盆在我们旁边看见我们吃完饭菜就马上盛满,虽然过去了十多年了我现在还记得有抄腊肉、蒸香肠、炖鸡肉、红烧肉、炒土豆片、凉拌猪头肉、炒菜花、番茄鸡蛋汤、炒青菜。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饭菜真的不想再吃第二次,还希望经历了那次地震的同胞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谢谢大家称赞,没想到几天就有了300多的赞谢谢你们。
其实最为坚强还是我们中国人民,在经历了亲人罹难、家园破败之后他们依然可以保持着对美好明天的希望,我还记在我在那边吃饭的时候那些同胞们站在旁边一边欢笑一边给我们添饭的样子。
如果这个时候你仔细的去看他们的脸庞,你根本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来这里刚刚经历了怎么样的灾难。
此时想想村庄四周是倒塌的残垣断壁,而在村子中心空地上的村委会举行热烈的宴会,宴会的主人是热情好客、坚强勇敢且对明天充满希望的村民,而与会的客人呢,是不远千里昼夜奔袭而来的解放军(还把他们家房子拆了),坐在一起享受着灾难过后的难得一顿丰盛午餐。
这一餐饭食很可能老李家出了4斤腊肉30个鸡蛋,老王家出了8只鸡和3桶油,老杨家把家里的蔬菜和碗筷都搬空了,还可能是老赵家的东西都被埋了,就靠着政府发的救济过日子,出了三个人来做饭,现在想来这样的画面在蓝星上可能至此一家别无分号了。
2013年7.22甘肃漳县岷县地震,当时因为体检新兵,留守,没有去外训,早上吃完饭在宿舍吹必等集合时就感觉架子床在摇,灯在晃,大家都跑出了楼,没什么情况就集合去扫地,突然警报拉响,紧接着就是正常打背囊集合登车,到这时都还以为正常战备演练,没想到直接开车就拉走了,由于紧急,做的还是别的连队的车,一路高速,康明斯开的像法拉利,好多人晕车吐了,去了人已经被wj就得差不多,主要是负责搭帐篷拆危房,连续三天吃的都是泡面凉馒头,小便已经成了橘黄色,像橙汁,到第四天看到炊事班那成扇的猪肉新鲜的猪肉以为晚上能吃顿热饭了,然并卵,全都做给老百姓吃了,最让人崩溃的是帐篷被大雨淹了,褥子湿透完,30多个人挤一个帐篷,那味道,无法形容,愣是做了一夜,到了第六天才发现这些天一直发烧,难怪一直干活没劲,但终于吃上了,榨菜挂面加煮鸡蛋,那个香啊,一口气连吃三碗,晚上在公路旁美滋滋睡了一觉,烧也退了,到后面伙食也能吃到热饭了,但是那顿热饭,退伍7年了,还是记得清清楚楚,虽然现在混的不咋地,还是很怀念那两年的生活,哈哈哈
没想到莫名其妙火了,上次是喝酒时随手一答,今天又晕晕乎乎的回答下,这几天总是做梦时候梦到六七个人卸几个后八轮大货车的救灾帐篷时候的悲催的镜头,那时候正好退伍最后半年,去的时候热血沸腾,战备拉动那么多次,终于动真格的了,然而,康明斯不是轿跑,再去定西的盘山甘肃路上,车开的快来回甩,好多人吐了,我映像为什么那么深刻呢,因为做我对面的河南战友吐了,他淡定拿出头盔吐了进去,然后把头盔里的呕吐物倒了,把迷彩帽戴到头盔底下,以至于抗震救灾那十几天,我看到他迷彩帽上面的油污一阵无语,到了定西,本人江淮人,见过穷的地方,没见过那么穷的,据说那个村的四五宽水泥路是那个村子有个女孩子考上清北,甘肃省政府下来看,一看这地方太穷了,给修条路吧,才修的,我只记得是叫麻浦镇,家家户户修的是泥砖房,就是墙是泥晒干的砖砌的,房顶是类似芦苇的植物铺的,那里的老乡,喜欢把麦子储存的在柜子里,去拆房子,他们要求房顶的芦苇,房梁和麦子都要抢出来,人少啊,三十多个人负责一个村,真的连夜加班的干,拆完房子抢粮食然后搭帐篷,第四天晚上回当地的学校睡,夜里下起大雨,帐篷淹了,褥子全湿完,真真实实坐了一夜,我觉得甘肃挺干的,可是定西特别潮湿容易下雨,当地好多百姓都有风湿关节炎,以至于卫生队带的药不够,褥子湿了没法睡,最后实在急了,拿塑料布把褥子裹上睡得,得了湿疹还以为蚊子咬的,亏我还是卫生员,因为我们每个营负责区域不一样,人都不够用,但真是没有人叫苦,看着那个地方的老百姓生活不好,都想尽力给他们多抢救物资,后面捐赠的物资到了,条件也就越来越好,但我现在经常做梦,和那几个同年兵卸几个后八轮的帐篷,真的是崩溃,临走的时候也想抖音里很多视频一样,老乡们,往车上扔吃的喝的,回去路上,其实什么都没想,毕竟也才19岁,只是觉得有个屋檐遮雨,干的被子褥子睡觉,能吃口热乎饭就很幸福。就像我们退伍时,领导说的,拂晓劲旅有我们不可磨灭的一笔,这十几天对于我,永生难忘。
另外插个题外话,江浙沪皖有好工作给我介绍介绍,最近准备提桶跑路,哈哈哈
贴张图,哈哈哈哈哈哈,又喝酒了,怀念那段岁月,又想起了我的新兵排长,排长以你的才华应该是可以凭自己努力师团级,可惜联系方式丢了,好想你
这个问题我会。
腊肉,是的,四川腊肉。
新兵连的时候,班里有个攀枝花的战友,家里给寄来了一块腊肉,大约有十几斤吧,然后班长拿到炊事班,让那帮魂淡给做一下,煮熟就行。
然后,然后,重点来了,拿下去四十公分见方的一块肉,煮熟后给拿上来了他妈的拳头那么大的一点。。。。。你没看错,只有成年人拳头那么大一块。。。。。。然后我们十个新兵和班长分这块肉吃。。。。。我们班长气得暴跳如雷,直接下去找那帮魂淡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都给吃完了,你也不能剖开他们肚子啊。。。。最后,拳头大的一块肉,先是一分为二,班长吃一半,剩下的十个人,一人一片。。。。
那是我第一次吃腊肉,本来九十年代那会儿部队伙食也一般,又在新兵连,好不容易吃点肉,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不由自主的咽口水,好吃,香啊,真香。
四五岁的时候,一个暑假,我爸爸回家探亲后带我和妈妈去部队。
当时火车还没到,他买了半个西瓜,掏出了一个勺子,我们三个坐在火车站门口的阶梯上,一起吃西瓜。
后来在我上初中后,我父母离婚,我爸很快又组建了家庭。
现在他们离婚已经十一年了,我们三个十一年间再也没有一起吃过饭,也仅在一起偶遇过一次。
前段时间我要订婚,我女朋友家里希望我的父母能够一起参加,哪怕就是装个样子,给众多亲戚们看看。
实际上,这也是我内心一直期待的事。我希望我么这一家能够聚一次,哪怕就是装模作样。
但是我爸暴跳如雷,坚决不同意,声称要维护他的家庭。
我很难过,我意识到,他再也不是二十年前或者十年前独属于我的父亲。而我们之间的感情,也逐渐被磨灭殆尽。
那一个西瓜,如今过去二十年了,我仍然记忆犹新。
2008年底,我参军入伍。新兵连集训两个月以后,我部奉命抽调人员担负春节期间火车北站巡逻任务,伙食由公安站前分局保障。我们班抽调了3-4个人吧,没我。
战友们5点钟就起来了,整理好内务以后出发,回来已经是晚上。熄灯前,闲聊执勤的事,这帮兔崽子告诉我站前分局早上吃包子,那叫一个美啊!皮薄馅嫩,鲜美多汁,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据说圆圆一气吃了16个呢。
个个讲得眉飞色舞,馋得我是口水横流。自从入伍后就再没吃过包子,可惜巡逻名单没我,也只能吞着口水洗洗睡了。
第二天照旧,晚上熄灯前我正准备上床睡觉,哥几个神神秘秘喊我去楼顶说是有事。上去以后,几个人从口袋里掏出些什么东西就往我手里塞。原来他们昨晚就看出来我馋,早上吃包子的时候就一人偷偷顺了两个,用纸袋子裹了揣口袋里。从早上7点多到揣晚上8点多带回来,巡逻时也小心翼翼生怕挤破了。
包子当然是凉透了,不过兔崽子们还真没骗我,确实是皮薄馅嫩,鲜美多汁呢。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油,怪不得圆圆一气能吃16个。
这滋味,一辈子也忘不了……
半夜站岗打瞌睡的时候,指导员送来一盆煎饺。。。。他帮我站了十分钟,我偷摸吃饺子去了。。。。。一辈子忘不了。
我很小的时候跟我姥姥回农村老家,那时候没有农家乐,路边摊,长途汽车,除了碰运气能搭车,就靠走。
身上带的吃的吃完了,路过一个军营,刚过饭点。
我姥姥问军营食堂还有没有吃的,站岗的说刚吃完还剩点,进去随便吃。
桌子上剩了几个馒头,一点菜汤,味道并不好,外边一群人在打篮球。我至今还记得,觉得很安心,很温暖,觉得解放军真的是亲人。
印象中最美味的不是正餐,是一串糖葫芦。
第一次在部队过年时,除夕夜和战友在营门站岗。晚上11点多,有个老大爷骑着三轮车来到了大门口。拿了几串自己做的糖葫芦给我们。老大爷说:大过年的也回不了家,辛苦了,给你们几个孩子弄点糖葫芦吃。推托了好久,说不能要。后来班长都过来了,实在执拗不过。让战友回屋给大爷拿了几个过年发的水果。才收下的糖葫芦。
那次是从入伍后,第一次真正感觉到当兵的意义。都知道当兵保家卫国,而这次真切的感觉到了。背井离乡,辛苦训练。在过年的时候除了亲人朋友,还有人在想着我们。矫情点说,真的在寒冷的哨位上感到了温暖。
糖葫芦很甜
这个我要凡尔赛一下:
我是乌鲁木齐人,哈密武警服役,教导员队长都很好,伙食特棒
夏天到了,地方慰问,东风大卡车拉了满满两车瓜,一车西瓜,一车哈密瓜,库房放不下,放在班里床底下,要吃自己切,新疆兵怕上火光吃西瓜,湖南和江西的战友逮着哈密瓜狂吃根本劝不住………上火流鼻血,床单染血十几个………
教导员说:大家少吃点哈密瓜吧,光流鼻血也不是个事啊,某战友说:没事,我们阳气太重,吃点东西补补就好了
那你们想吃什么呢?
霸王别姬!……
什么东西?
乌鸡炖王八!
原来这个叫霸王别姬,你们还搞出个新鲜玩意,吃可以,不能浪费……
绝不浪费!
周六会餐,霸王别姬,连吃两周,鼻血不止,越演越烈,被迫停止……
这都十几年过去了,霸王别姬再也没吃过,但是战友们一提起这事记忆犹新
1998年,我爹去北京出差,带上我这个娃娃,住武警招待所。
早餐凭早餐票,到食堂吃。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肉包子,就应该像我家街道上的包子:咬一口没到馅,再咬一口过了馅,掰开一看馅料就是一点软塌塌的大葱伴肥肉丝。
当我在武警招待所,第一次吃到真正意义上的肉包子:
扎扎实实的一个“超大的瘦肉坨子馅”,满嘴的姜葱辛香,咬一口满嘴滋油!
当时我是震惊的。以至于我回学校后,跟小伙伴吹了好几年牛逼。
=====
晕,为何有人觉得,我在说那个年代穷啊。
我没说1998年中国人吃不起肉包啊。我是说1998年的时候,那种肉包没有地方卖。
某年驻训
行进途中车队撞死一头牛
当地人和我扯半天非要3万块不让走
还嚷着要报警
没办法
我赶紧找了个藏族排长来协商
最后赔了牧民一万多块
牛也归我们了
晚上让兄弟搞了点鱼 买了点酒
再把几个大哥叫上一起烤牛 烤鱼
那天月光很足
月色洒在肩头
牦牛肉外焦里嫩
一口咬下去滋滋冒油
和兄弟们一起喝酒吃肉的日子
真的爽爆了
现在已经离开了那个单位
还有那些兄弟
日子虽然苦
有时候
还有点怀念呢
讲个大家关心的
论牦牛肉的吃法:干锅牦牛肉,黄焖牦牛肉,清汤牦牛肉,涮牦牛肉,烤全牛,烧烤牦牛肉,凉拌牦牛肉,牦牛肉排等
欢迎大家补充哈哈哈哈哈~
新兵连的自制小汉堡,新兵连的时候伙食不好,只有馒头不限量,好多人都偷偷揣馒头回来。后来班长好心,说可以让家里偷偷邮吃的过来,写他的名字,一个大城的战友妈妈邮的驴肉,我们把驴肉切了,拌上老干妈夹馒头,有条件再加个火腿肠,那味道,全排的新兵都馋哭了,对面屋子的战友为了咬一口都管我叫爸爸
我五年级时候小弟弟淘气,被路过的军车碰了一下,军车上的战士二话不说,拉着我父亲和小弟直奔部队医院!两天后老妈不放心,拉着我去看他们,在那里吃到了人生唯一一顿部队的饭!真香!大白馒头大米粥,五花肉炖粉条,那个年代(大约1985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一次的啊!下午该回家了,说啥也不走,打也不行,一至到漂亮的护士阿姨给了一袋糖和几块面包才恋恋不舍的走了!多少年后老妈想起来就嘲笑我那个馋啊!
一不小心点赞过千了,感谢各位啊!
作为知乎小透明不经常回答问题 补充说明一下,关于评论区经常涉及的保密条例问题,是因为老院区已经彻底废弃了,单位撤出,家属院交给物业管理了,属于解密范围,所以我才拿出来说的。不发生违例问题,请各位放心。
以下为原答案
不请自来。
多年前服役于青岛某部,时任警通连警卫。
跨年之际,正是刚下连几个月的时候。本来觉得大年三十,放松放松,结果当日排班夜岗是我的,辞旧迎新的除夕夜要在哨位上度过了。
临近午夜十二点,天上已然飘起洋洋洒洒的小雪花,不大,但此情此景,尤为感触,心中不禁酸楚。正值此时,远远的又来了人影一双,前进的速度不快,甚至还有些蹒跚。走近一看,是山上家属院居住的退休老干部夫妇,老爷子年纪80有余,退休前搞了一辈子科研,官至专业技术少将,平日却没有一点官架子,永远穿着一件洗的发白的旧军装,见了值班的警卫员,不论新兵老兵,一直是和蔼可亲,笑呵呵的和我们打招呼。
言归正传,老爷子和老太太互相搀扶着,慢慢的走到值班室门口,敲了敲窗户,我赶紧迎了出去,只见老爷子慢慢的从拎着的口袋中掏出个很有年代感的铝饭盒,外面还包着好几层毛巾,递到我手,还微微散发着热气。老爷子笑呵呵的看着我,说大年三十还要值班,辛苦你了,趁热,吃点饺子,荠菜猪肉馅的。老太太也在一旁附和,说吃吧小伙子,吃饱了不想家。那时心里这滋味儿啊,说不出的百感交集,甚是复杂。眼见着雪中,互相搀扶的夫妇二人越走越远,慢慢的消失于视野,似乎手中传来的阵阵热乎气,也让值班室的温度升高了几许。
时光荏苒啊,解甲归田也很多年了,原单位早已解散分流,家属院倒是还在,但一直没机会回去看看,回想起来,那年的荠菜猪肉馅饺子,大抵是在军营中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