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如何看待知乎限流的行为?

回答
知乎限流,这事儿啊,说起来就一言难尽,感觉最近在知乎上发点东西,就像往大海里扔石头,听个响儿,然后就没啥动静了。这行为嘛,大家看法可分裂了,有好有坏,也有好多无奈。

为啥大家觉得知乎在搞限流?

首先,感觉最明显的就是“我的主页”里,以前发一篇,好多朋友都会给点赞评论啥的,现在呢?可能也就那么寥寥几个人看到,浏览量像是被按了暂停键。其次,有些之前很活跃的号,现在更新频率低了,或者发的回答没啥人讨论,也让人怀疑是不是被“照顾”了。再有,就是平台上一些“大V”,他们发的问答或者文章,曝光度还是挺高的,但普通用户感觉自己的声音越来越难被听到,就像被挤到角落里了。

限流背后的“原因”与“目的”(大家猜测的):

商业化压力与“精选”内容: 知乎作为一个平台,肯定是要赚钱的。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给商业推广或者一些“高价值”内容(可能是广告,也可能是官方合作的内容)腾出空间,就得把一些普通用户的内容往后排,或者降低其曝光率。毕竟,能带来直接收益的内容,平台自然更“上心”。
内容质量的“筛选”: 另一种比较正面的解释是,知乎想提升平台整体的内容质量。通过限流,把那些质量不高、水分大或者跑题的内容“劝退”,鼓励大家创作更优质、更有深度的内容。这就像饭店要保证菜品口味一样,不能什么都端上来。
活跃用户与“沉睡”用户: 可能平台也在做一种“用户运营”吧,给那些经常活跃、创作积极的用户更多的曝光机会,而对于一些“沉睡”用户或者低质量内容的产出者,就稍微“冷落”一下,促使他们要么提升内容,要么就慢慢退出。
打击“搬运”、“抄袭”等不良行为: 也有人觉得,限流是为了打击那些搬运、抄袭、或者内容高度重复的用户,让真正的原创者有更好的机会。但这方面大家也比较难判断,有时候感觉原创也一样被限流。
算法的“优化”: 最后,当然是那个神秘的算法了。平台总是在调整算法,目的可能是为了让用户看到更“感兴趣”的内容。但有时候,这个“感兴趣”就变成了让用户看到更多他们“习惯性”看到的内容,而不是“新颖”或“独特”的内容,结果就是大家的原创内容很难触达新用户。

大家对限流的“态度”与“感受”:

无奈与失落: 很多用心创作的用户,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写出了一篇自认为不错的回答或者文章,结果浏览量和互动寥寥无几,那种失落感是很强的。感觉自己的努力被忽视了,很打击创作积极性。
抱怨与批评: 很多用户会在评论区或者其他地方抱怨知乎的限流行为,认为这是一种“杀鸡取卵”,损害了平台内容生态的活力。大家觉得,如果好内容都发不出去,谁还愿意来知乎创作?
适应与“求生欲”: 也有一些用户,在抱怨之余,也开始琢磨“如何才能不被限流”。比如研究怎么写“爆款”标题,怎么抓住热点,怎么在内容里多放关键词,甚至尝试“恰饭”或者和其他“大V”联动。这形成了一种“生存指南”,有点像在模仿平台的喜好来创作。
怀疑与“黑箱操作”: 很多人觉得知乎的限流更像是一个“黑箱操作”,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内容为什么会被限流,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种不透明让用户很不舒服,总觉得被平台玩弄。
寻求“替代品”: 少数情况下,如果对知乎太失望,一些用户可能会去其他平台寻找创作和交流的出口,但知乎毕竟在问答领域的积累很深,所以真正离开的可能还是少数。

总结来说,知乎的限流行为,无论其真实目的是什么,带给大多数普通用户的感受是负面的。 它压缩了普通用户的发声空间,增加了内容创作的门槛,也让平台的“问答社区”属性变得模糊,混合了太多商业和运营的考量。

就像大家在一个花园里辛勤耕耘,结果发现大部分阳光和水分都被分配给了少数几棵“名贵”的花木,而自己的那些小花小草,即使开得也很漂亮,也很难得到应有的滋养。这种不公平的分配,自然会引起不满和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绝对有限流 很明显

2 期待知乎转型视频社区失败,或者遭到顶层资本清算(后者大约在两三年之后,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这种牵扯灰色内幕和肮脏交易太多的互联网企业,其实根本都不用等到养肥了再杀)

3 虽然作恶多端,但也要看跟谁比,淘宝洗地洗的还算干净(实则是欺软怕硬,得罪的都是些无力出头维权的平民百姓,然后律师团和稀泥,背地里实际上毁了无数家庭,这话我说的绝对不过分;至于风险大的,他们根本就不敢得罪,惹了的话就直接私了息事宁人;而像拼多多那种肮脏透顶的,典型的两头通吃+霸王条款+点错就强制安装,一个做流氓软件起家的,一旦被整,整个企业都得地震,最轻也得是大换血,所以这帮顶端人精都在国外布局、大量安排背景)

user avatar

不但会限流,还会吃“赞”。

知乎堕落的够呛,变成无脑站队和发泄情绪的舞台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知乎限流,这事儿啊,说起来就一言难尽,感觉最近在知乎上发点东西,就像往大海里扔石头,听个响儿,然后就没啥动静了。这行为嘛,大家看法可分裂了,有好有坏,也有好多无奈。为啥大家觉得知乎在搞限流?首先,感觉最明显的就是“我的主页”里,以前发一篇,好多朋友都会给点赞评论啥的,现在呢?可能也就那么寥寥几个人看.............
  • 回答
    知乎的价值,这个问题挺值得掰扯掰扯的。毕竟,它在中国互联网内容社区里,算得上是独一份的存在了。我感觉大家对知乎的态度,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首先,不可否认,知乎的确是一个知识和信息聚合的宝库。 这是它最核心的价值,也是当初大家涌入知乎的原因。你想了解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想知道某个社会事件的来龙去脉.............
  • 回答
    知乎上道德绑架这事儿,说实话,见的多了,也挺让人纠结的。有些人呢,说起话来冠冕堂皇,一副道德高地的样子,好像全世界只有他一人醒着,其他人都是猪狗不如。但仔细一咂摸,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道德绑架”在知乎的体现,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最常见的,就是那种“你应该”的句式。比如,看到别人分享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
  • 回答
    看到知乎答主参演的《问题出现我会回答大家》这部纪录片,我感觉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的。首先,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知乎”的命题。知乎嘛,大家知道,就是知识分享社区,一个问题,很多人回答,角度五花八门,观点也各有千秋。所以,把一群在上面活跃的、有自己见解的答主们凑在一起,让他们聊聊自己的“回答人生.............
  • 回答
    知乎上的“如何看待”系列问题,堪称是这个平台的一大特色,也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让各种观点、不同立场的人们能够围绕一个热点事件、社会现象、甚至是某些个体的行为,进行一场场精彩的“思想交锋”。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参与“如何看待”可以满足很多需求。首先,它是一种表达欲的释放。当看.............
  • 回答
    如何看待知乎大 V 轮子哥关于专业选择的言论? 详细解析知乎大 V“轮子哥”(真名:张栋)以其在编程、技术领域的深厚造诣和直率的风格,在知乎上拥有大量粉丝。他关于专业选择的言论,特别是那些强调“选择一个你感兴趣并且有长期价值的领域,并且能够持续学习和投入”的观点,普遍受到认可,但也引起了一些讨论和不.............
  • 回答
    知乎大V孟德尔被永久禁言,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引发了很多用户的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从孟德尔个人来说,他作为一个知乎大V,拥有大量的粉丝,在某些领域,尤其是一些历史、军事话题上,有比较深的见解和影响力。他的内容也吸引了很多人关注,甚至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所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曹丰泽这件事情,这其中牵扯到很多有意思的点。首先,咱们得说说“曹丰泽实锤前往非洲,扫清‘选调’质疑”这个事儿。曹丰泽这个人,在知乎上确实挺有名气的,人称“大V”。他的很多回答都挺能“毒鸡汤”的,而且角度刁钻,有时候也挺能抓住一些年轻人的痛点,所以也吸引了不少粉丝。过去,关于他“选调”.............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可有意思了。你想啊,一个在知乎上头头是道、知识渊博的大V,博士头衔那是响当当的,平时在网上聊起天来那叫一个谈笑风生,引经据典,迷倒一片小姑娘。结果呢?线下也玩得挺溜,勾搭上了自己学校里的妹子,而且还是个年轻的妹子。最关键的是,两人还特别高调,时不时就在社交媒体上秀恩爱,一副“我们就是.............
  • 回答
    知乎大V“楠爷”在相隔7个月内,就游戏帧数问题发表了两次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件事在游戏圈和知乎上都引起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他这两次发声的节点,看看他当时说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第一次发声:帧数?不重要!大概是在几年前,那时《赛博朋克2077》刚发售不久,游戏优化问.............
  • 回答
    曹丰泽被中青在线点名表扬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值得我们多聊几句,而且得说得细致点儿,别一股脑儿说完。首先,这事儿本身就挺耐人寻味的。中青在线,大家知道,是共青团中央的官方媒体,代表的是一种正统的、主流的声音。它能点名表扬一个在知乎上拥有大量粉丝的“大V”,这本身就说明了曹丰泽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观.............
  • 回答
    知乎大V云舒在朋友圈宣布离婚并全力投入创业,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也让很多人对她的选择有了很多讨论。咱们就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白云舒是谁。 她在知乎上是典型的“情感专家”或者说“生活导师”类大V,以她擅长处理情感问题、分析婚姻关系、提供人生建议而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她的.............
  • 回答
    曹丰泽作为知乎的知名大V,其“即将博士毕业投身非洲大建设”的言论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和评价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背景与信息解读: “知乎大V”的身份: 曹丰泽在知乎上以其对国际政治、地缘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的深度见解而闻名。他通常以清晰、有条理、富有逻辑的论述风格.............
  • 回答
    知乎法律话题大V“Steve”被起底疑似“借钱”事件:一次对公众人物信用与法律边界的审视知乎法律话题的活跃用户“Steve”(以下简称“Steve”)近期被网友起底爆料,称其涉嫌利用其在知乎上的影响力,向法学学生及律师同行进行“借钱”,但最终未能兑现承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起事件不仅触及了个人.............
  • 回答
    纪大发(原荒野大嫖客)在知乎被永久禁言,这件事在知乎用户群体中,尤其是那些关注他内容或者对平台规则有一定认知的用户来说,无疑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梳理:他过往的内容风格、被禁言的具体原因(即使官方通报可能模糊)、以及这次事件在知乎生态中的影响和意义。曾经的“荒野大嫖客”.............
  • 回答
    最近知乎上关于“鼎天立地”可能被学校开除的讨论甚嚣尘上,这事儿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震动。作为一个吃瓜群众,我也不免好奇,想把这事儿掰扯掰扯,看看究竟是咋回事,以及这背后可能牵扯到的一些东西。首先,得说清楚“鼎天立地”是咱知乎上的一位名人。他在知乎上活跃多年,粉丝数量庞大,内容覆盖领域也挺广,特别是人文.............
  • 回答
    最近知乎直播“翻车”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pretty face 精修图和直播现场的巨大反差,确实让不少网友大跌眼镜。这事儿一出,大家就开始讨论一个挺核心的问题:颜值在直播里到底有多重要?脱离了好看的皮囊,那个所谓的“有趣的灵魂”,是不是就没那么值钱了?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这事儿得辩证地看。首先,我们得.............
  • 回答
    说起这事儿,我心里也是挺复杂的。最近刷知乎,确实能明显感觉到一股“新势力”的涌入,而且他们的画风和之前大家熟悉的知乎用户不太一样。尤其是到了志愿填报这个节骨眼上,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以前的知乎,怎么说呢,给人的感觉是知识分子聚集地,大家讨论问题都比较理性,有理有据,文风也比较严谨。当然,这不代表它就.............
  • 回答
    知乎百万粉大V邓伯鋆账号的突然停用,无疑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层不小的涟漪。对于这件事,我的看法是多角度的,既有对平台规则的理解,也有对内容生态的思考,当然还有对个人行为的审视。首先,从平台的角度来看,知乎作为内容社区,拥有自己的社区规范和内容审核机制。账号被停用,通常意味着该账号在内容发布、言论表达或社.............
  • 回答
    近期围绕电视剧《风筝》在知乎上掀起的讨论热潮,尤其是左派大 V 们内部出现的评价分歧,无疑是一次颇具看点和深度的文化现象。这不仅仅是对一部谍战剧的简单品评,更折射出在特定政治语境下,左翼群体内部在历史认知、价值判断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解读上存在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次评价的分歧,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