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的视角从无处不在的国家守护神,变成坐在首都的统治阶层。
啥时候整个MOD,军队虚报战绩、吃空饷,文官欺上瞒下、虚报数据,内政统计报表信息误差高达100%,玩家只能看报纸派密探了解实际情况,那就好玩了。
玩家辛辛苦苦投巨资买洋枪洋炮,编练新军,购买战舰,筹备粮草,结果全被漂没了,被隔壁撮尔小国暴打。
敌人军队的战斗力周期化波动,要开打的时候,邻国统统卑若蝼蚁,要预算的时候,邻国个个宛若天神。
天皇问军队,爱卿啊,这大本营发表天天大捷,怎么大捷到要保卫本土一亿玉碎了呢?还有这米畜战舰的名字怎么那么眼熟,都被击沉有20回了吧?
皇上问都督,不是说5年平虏,怎么虏都平到这京城了呢?你对得起黄册上三百岁还在种田交辽饷的老头,对得起从牙缝里抠出来几十两银子的江淮商人么?
委座问将军,不是说5万对1万,战力条10比1,优势在我,中心开花暴打对面么,怎么不到三天就崩了呢?就是5万头猪,三天三夜也抓不完啊!还有,机枪向前移动5米。
皇帝为了亲自微操御驾亲征,不慎被俘,后方首都立即造反,不得不找敌人借兵助剿,只要能保住资产阶级政权不变红,要多少给多少。
这个真的只能等游戏出来在说,前作的军事系统也不是十分优秀,相反操作量还巨大所以从这个角度砍掉又不是什么坏事,可以加强政治和外交的模拟上。但是p社最近的快餐化的情况让我又觉得未必是好事。
要知道单从帝皇罗马的日志来看,帝皇罗马就是神作但是后来大家也知道了,所以大家要保持冷静。
用汉弗莱爵士的说法,“这是一个极具有魄力的决定”。无论P社最后是真的突破了自己,彻底扬弃了沿用十数年的战棋系统,拥抱了更切合历史模拟的新系统,亦或者最后功败垂成,我都会对这样的尝试举双手叫好——我会预购《维多利亚3》,并购入每一个DLC,支持P社,直到他们重新开始像某维坦DLC那样摆烂为止。
维多利亚时代的军事斗争并不是用战棋可以简单模拟的。举例而言,一支准备充足、进行严格训练、由接受过近代化的军事教育、具有新思想的军官指挥的近代化新军,即使他们只有八九万人的规模,也足以将数十万缺乏训练与准备、组织结构一团乱麻、军官毫无职业素养可言的旧军队战而胜之。战争在战争开打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胜负,毫无疑问,新日志一直在强调这一点。
因而,利用小国开局,进口洋枪洋炮,训练新式陆军,通过精密的策划与准备,摧枯拉朽的将大而无当的大国陆军迅速击溃——这并非毫无可能。在旧有的战棋模式下,一切事前准备都只是被作为一种数值修正,加在陆军的攻击力、防御力属性中。例如,只要你研究出了【士官学校训练】,全军(无论它的军官度水平与其他属性)都会享受到极大的加成。但这样情形是“不够历史”的(虽然我们也反复强调,P社游戏从来都不“历史”)。
在游戏的中后期,战争逐渐从原先强调【军团单点决战】逐渐转化为强调【战线】。而在我们原先的战棋模式中,只有钢铁雄心4的模式是较为贴合这种战线模式的,但却很难套用到维3中。于是,P社干脆决意直接取消所有战役级别的操作,将玩家直接摁在了国家领袖的板凳上。考虑到1837年时电报就已经被发明,只要砸掉玩家的电报机就可以防止玩家COSPLAY某公,而且由于游戏的大多数时间都没有动力飞行器的存在,玩家就算想空投手令也是不可得的。
同时,军事系统的简化也能确保玩家不能够仓促的发动一场荒谬的战争,还能够战而胜之。既然需要充足的准备与策划才能确保一场战争的胜利,那么大清玩家就不可能开局就造缅甸的征服宣称。相反,他必须设法与国内力量强大的反动派斗争,来推动军事改革,否则他就必须驱使一群双枪绿营兵冲向瘴气弥补的缅甸山林(正如日志所说,因为补给不足与疫病倒下的士兵总会比因战争倒下的士兵多)。
玩家也要考虑每一场战争的“收益”如何,即使玩家可以将绿营兵的生命当做货币使用,在他完成自己的战役目标时,他看着自己空无一人的工厂以及遍地的红黑旗林登万,他也会质问自己一句:“这一切真的值得吗?”
鼓励这种创新,但不太看好。
玩家的水平上限非常高,一个过度简化的系统很容易被聪明和资深的玩家找到简单的bug玩法,从而失去娱乐性。
繁杂而多变的战争系统虽然非常枯燥,但是不容易让人攻破,过于简化的想法很理想,但实操起来,简化很容易被玩家给艹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