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在战前征问过群臣,其中朱肜是主战派,权翼石越等是反战派,对话多是辞令为主,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就不贴了,分析价值不大,真正能提现反战派思想的是朝会结束后,苻坚跟苻融的对话。
苻坚说了,弟弟啊,群臣都不懂朕的心,朕跟你商量就成了!
但是苻融完全没有体会上意,反而与大多数臣子一样反对攻晋,并且正儿八经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苻融指出:
①首先是星象,岁星镇星——即木星土星——他们在斗宿牛宿,这是天象对南方有利。
苻坚虽禁绝谶纬老庄,但事实上谶纬星学在前秦上层的影响力非常大,前秦的兴亡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谶语,不好评价,但他们就是信这个。
②晋人上下无大的过失。
这点其实很重要,纵观前秦统一北方灭掉的主要几个国家,事实上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内乱。
前燕——被嫉贤妒能贪财好利的慕容评把持朝政,营户荫户趴国家身上吸血,唯一想要扭转局面的悦绾被慕容评害死,整个国家大而无当摇摇欲坠。
仇池——杨统废侄自立,侄子杨纂又反杀杨统。
前凉——自张重华死后,张祚篡位杀侄、张瓘起兵杀张祚、宋混夷灭张瓘宗属、张邕夷灭宋氏、张天锡杀张邕弑张玄靓……
拓拔——拓拔什翼犍的好女婿刘卫辰叛拓拔投降前秦当带路党,什翼犍本人又有个带孝子,同样内部矛盾重重。
可以看到,虽然有前秦本身实力的因素,但前秦的确运气极好,灭掉的每个敌国内部都出现了严重的高层内乱。相比之下,东晋君臣哪怕只是貌合神离,只要能在表面上集合军力,也不是前秦能轻易咬下的,而且此时的晋主甚至没有跟自己的臣子掀桌子的能力,只能被群臣带着被动君臣齐心(笑)。
③数战力疲
357年苻坚登基,370年灭前燕,次年灭仇池,两年后攻取蜀地,三年后灭前凉,同年灭拓拔,382年派吕光西征,淝水之战就在383年……不到三十年,前秦扩张了十倍不止。
某种意义上讲,苻坚称之为穷兵黩武都不为过,苻融所言“兵疲将倦”是切中时弊。
随后,苻融再次说出一个理由
④关中空虚,诸夷遍布
这其实是两点,首先是关中空虚,即苻坚在苻洛之乱后,认为自己对河北掌控力不足,且又无比想要复制西周分封建制的历史,所以分封氐人豪酋去关东。
再者是诸夷遍布关中,不可否认,苻坚是十六国绝无仅有的仁君,甚至可以说在整个历史上都是少有的,包括汉人在内的诸族百姓承惠颇多,这导致苻坚的形象伴随着“汉化”等词汇,但事实上,苻坚在军队方面,最喜欢用的,依旧是夷狄之军。
为了保持诸夷狄的战斗力,前秦在各地皆设有护军组织——十六国中有个西秦,其前身就是前秦的勇士护军——而这样的护军组织,单在关中就有数个,出土文物《邓太尉祠碑》中列举了在冯翊护军中为吏者的姓名字号、籍贯出身:
姓名前带籍贯的就是汉人,否则就是夷狄,可以发现冯翊护军基本上把持在了和、宁二戎的手中(事实上从出身和宁二戎的几个官吏姓氏来看应该就是羌人,和、宁应该是不同分支羌人的称呼),勇士护军直接反叛,冯翊护军把持在羌人手中,以小见大,完全可以推测其他护军组织是同样的情况。
苻坚对各夷狄的放养,乃至于纵容,无疑使得部分部族拥有极大的自治权,也无疑助长了其中某些野心家的野心。
……………………………………………………
综上所述,作为前秦宗室中的佼佼者,苻融所罗列的反对苻坚南征的理由,应该是在前秦群臣中比较广泛且深刻的认识,总结起来就是:
1.星象凶险,天象对秦不利而对晋有利,而前秦高层普遍笃信谶纬;
2.前秦虽然不算弱,但事实上所征之国都发生过严重的内乱,统一北方有运气成分在。而东晋在门阀操持下政局较为平稳,暂时闹不出大乱子;
3.前秦连番征战,已经是兵疲将倦,无力继续南征;
4.氐人被迁往关东,一旦南征有个好歹,苻坚将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
5.苻坚之前过于重用各族夷狄,黎庶或许感恩,豪酋却将以此牟利乃至于将之作为反过来背叛前秦的利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