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本科的四年读了你大部分你知道名字的经济学专著,读graduate school之后我就觉得功夫有很多白费了,我把我的观点写下来,希望对后来者有所裨益:
注释1:第一次回答时,写的极其粗糙,有笔误,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看,因为一个粉丝都没有。同时,我此前觉得知乎会很浮躁,觉得大家都沉不住气,因此在很久都不来,如果大家真的感兴趣,点赞、关注、收藏、评论,私信任何一种形式让我知道对任何人有价值,我会有时间来写。
注释2:有不少人私信我读论文的一些事情,这里面门道太多,可以写好多个文章,其中一部分参考我的高效阅读经济学文献的回答,强烈推荐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学立刻开始吧!【文末有链接: 屠龙的小星星:如何梳理经济学文献脉络,了解领域发展情况? 】
注释3:在私信中,有人问我经济学本科如何度过,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将来更加了解同学们想干什么,可以写点文章。事实上,你也不该听我回答。引用D.N. McCloskey在复旦曾说的一段话共勉:“在过去的几周内,不可能教会大家很多东西。事实上,你应该早就知道,没有人可以教会你,除了你自己。大学里的老师只能引导你教会你自己。”更何况是别人呢?
以下是正文:
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第一,首先要集中火力,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计量经济学学好。要掌握到炉火纯青。以我的标准,就是让你不拿教材,你可以给别人上课。在国内的课程设置里面,不错的学校都会给本科生选修课,能让你达到一个中级以上的水平。
a)计量经济学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一定要看论文。比如,北大的陈玉宇、颜色教授,清华的李宏斌、交大的陆铭教授、复旦的陈硕教授等,这些学者,发表过很厉害的中文的计量经济学论文,值得细细揣摩,注意常规的内生性、样本残缺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得出可靠的估计结果。
b)计量经济学我还推荐一些北大的谢宇老师的《定量社会科学》里面对基本原理有深入的解读,比如分组理论,casual inference的注意事项。经济学的同学都觉得数学应用较高,看不起社会学和政治学中的研究方法,其实社会学中的定量研究非常发达,从一些基础的原理出发,能让你在应用经济中的复杂计量时,不会调入陷阱。
2.阅读经典论文。在上述基础打牢之后,就要看一些经典文章,就要看一些主流的英文文献,比如像制度经济学一些最新发展,至少你应该知道国内的顶级的一拨人,现在研究什么东西。如果你要走学术研究的路,那就要从看积极看paper,找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一点真的至关重要。
3.最后才是经济学原著。就像 @sleepsoft 回答的列表一样,你就可以自行选取了,如果你找准了你喜欢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去选择那些原著可以读,你最后可能发现,你就是一本不读,不会有任何损失。关于读原著的问题,我多说两句;
总之,如果你在达到GPA4.0之后,还有时间,强烈建议学习英语,以及其他觉有竞争力的事情上,不要浪费时间在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事情上。
文中所有问题,写作比较简略,如果觉得任何不妥,或者不同意,可以讨论。如果我觉得你收的有道理,我会回复。
我的其他回答:
屠龙的小星星:经济学学习和研究(二):如何高效阅读经济学文献
屠龙的小星星:经济学学习和研究(三):手把手教你读经济学英文论文
屠龙的小星星:经济学学习和研究(四):经济学学习如何避免误入歧途
投资研究系列:
都写在教材里面:
约翰·纳什的博弈论
梭罗模型
阿克洛夫的信息不对称
斯蒂格利茨的信号甄别理论。
你以为这些都是什么人物?都是诺贝尔奖啊。
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所以它的教材里面都是诺贝尔奖。
第一反应是:
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 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作品,本来就是广泛采用的经济学专业教科书啊。
书的名字非常简单,而且越简单越显出霸气,就叫《经济学》(Economics)。
我在上学的时候,经济学基础课(也就是大家说的Econ 101)指定教材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推荐使用的第二教材就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钱颖一老师的评价(忘记原话了)大概意思是:其实两本都想让大家用做教材,曼昆的书用一些小故事把道理讲得比较生动,萨缪尔森的书有更多纯数学的东西。
结果,我们上课时还是走了曼昆的段子路线,而且钱老师还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处理,比如用李逵张顺去打鱼和砍柴的故事,讲比较优势原理。
后来我发现,真正到了做题的时候,萨缪尔森《经济学》里面的推理方法则更加严谨,可以作为段子之余的补充。(也可能是老师为了考察我们有没有看推荐书目,故意把萨缪尔森书中的讲解过程做成了题目,都不一定的事。)
真的,几十块买上一本,远比看那些书店畅销柜台里所谓“经济学”入门读物管用得多。以后也可以出去跟人吹牛,我的经济学功底是看诺奖得主作品打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