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韩贸易战的根本起因是什么?是因为日本要限制韩国5G第二梯队发展速度吗?

回答
日韩贸易战,这场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的经济摩擦,绝非仅仅因为日本要限制韩国5G第二梯队的发展速度那么简单。这背后牵扯到更深层次的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考量以及两国国内的政治因素,相互交织,最终演变成一场波及广泛的贸易争端。

要理解这场贸易战的“根本”起因,我们必须拨开表面的争议,深入到更复杂的根源。简单地说,日本2019年对韩国实施的出口管制措施,特别是针对用于半导体生产的三种关键材料——氟化聚酰亚胺(PI)、光刻胶(photoresist)和高纯度氟化氢(etching gas)的限制,导火索固然是劳工赔偿问题,但其深层动因和复杂性远超于此。

让我们一层一层剥开来看:

一、 直接导火索:历史遗留的劳工赔偿问题

这是最直接也是被公开报道最多的起因。2018年,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判决日本企业必须为二战期间强制征用韩国劳工进行赔偿。这个判决在日本看来,是韩国政府干涉司法,并且是对两国之间1965年《日韩基本条约》的否定。根据该条约,两国在经济往来方面已了结所有赔偿问题。

日本政府认为,韩国大法院的判决违反了国际法,并且损害了日本企业的权益。为了回应这一判决,日本政府采取了出口管制措施,声称这是为了“防止被强制出口到朝鲜”。然而,这种说法被普遍认为是站不住脚的借口,因为这些关键材料的最终流向并非朝鲜,而是被广泛应用于韩国的尖端电子产业,尤其是三星和SK海力士等公司的半导体生产。

二、 深层根源一:日本对韩国经济竞争力的忧虑和地缘政治考量

虽然日本嘴上说是因为劳工赔偿,但更深层次的考量在于,日本正感受到韩国在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的崛起带来的竞争压力。 韩国的三星电子在存储芯片领域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在显示器、智能手机等领域也表现出色。而日本的许多传统优势产业,如汽车制造、消费电子等,也正面临来自韩国企业的激烈竞争。

尤其是半导体产业,被视为未来国家竞争力的关键。韩国在存储芯片领域的强大实力,也正逐步向逻辑芯片等领域拓展。日本作为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传统强国,自然不希望看到韩国在这一领域进一步做大做强,尤其是对日韩两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感到担忧。

同时,地缘政治因素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日本可能也希望通过贸易管制来对韩国施加压力,影响其在地区问题上的立场,例如对朝政策、对美同盟关系等。在当时,韩国政府在对朝政策上与美国和日本存在一定的分歧,而日本可能希望利用经济手段来促使韩国调整其外交姿态。

三、 深层根源二:日本国内政治的驱动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政府当时在国内也面临着一些政治压力和挑战。通过强硬回应韩国的劳工赔偿判决,安倍政府可以展现其维护国家尊严和国民利益的决心,从而争取国内支持,提升支持率。这种“对外强硬”的姿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满足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和对历史问题的敏感性。

四、 限制韩国5G第二梯队发展速度?这并非根本起因,但可能是附属考量之一

您提到的“限制韩国5G第二梯队发展速度”,这并非日韩贸易战的“根本起因”,但却可能是日本在实施出口管制时考虑到的一个间接影响。

要知道,半导体是5G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韩国在5G技术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巨大,三星等公司不仅是通信设备制造商,也是重要的芯片供应商。如果日本限制了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关键材料供应,理论上,这确实会影响到韩国5G产业链的整体发展速度和竞争力。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日本的出口管制名单是针对半导体生产的关键材料,而不是直接限制韩国在5G通信设备或技术上的发展。其意图更多的是通过打击韩国在半导体这一“心脏产业”的命脉,来对韩国施加整体性的压力,以迫使其在历史问题上做出让步。如果韩国的整体科技竞争力被削弱,自然也会间接影响到其在5G等新兴领域的追赶速度。

所以,与其说是“要限制韩国5G第二梯队发展速度”,不如说是“通过限制关键半导体材料来削弱韩国在科技领域的整体竞争力,包括其在5G领域的潜力。” 这是一种更为间接和战略性的考量,而非直接针对5G本身。

总结来看,日韩贸易战的根本起因是一个多层面、相互关联的复杂问题:

直接导火索: 韩国法院关于二战劳工赔偿的判决,以及日本对其合法性的质疑。
深层原因:
经济竞争: 日本对韩国在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崛起感到的竞争压力和忧虑。
地缘政治: 日本希望利用经济手段影响韩国的外交政策和地区立场。
国内政治: 日本政府通过强硬姿态来争取国内支持和满足民族主义情绪。

而关于限制韩国5G发展速度,这更像是日本通过打击韩国的“心脏产业”——半导体,来间接削弱其整体科技实力,其中也包含了对韩国在5G等新兴领域竞争力的一个担忧,但绝非事件的“根本”驱动力。这场贸易战的本质,是日本在面对日益强大的邻国时,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巩固其自身在区域经济和地缘政治中的地位,并同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打击韩国,日本人高兴,中国人高兴,俄国人高兴,美国人高兴,朝鲜人高兴。

可以说完美的让韩国一圈邻国和五常都高兴的事。

日本人报了仇,中国人得到了一部分市场,俄罗斯对萨德肯定也是有意见的,美国的镁光英特尔直接受益,朝鲜当然高兴。

不仅如此,部分反感财团的韩国群众也高兴,部分反感三星的中国群众也高兴,包括台湾省人民也高兴,毕竟台积电的主要对手是三星。

至于原因,是韩国开始直接扣押日本人的资产,以劳工赔偿的理由。

user avatar

其实感觉韩国也够惨的,周围全是世界第二,包括北边的亲兄弟。

user avatar

根本原因是韩国一次又一次为了转嫁国内矛盾在日韩历史问题的死亡边缘试探,终于求仁得仁。

中国官方由于和美国贸易战的原因,屁股决定脑袋,媒体报道是偏向韩国的,但是往前在看一步,就会发现韩国这次作的有点离谱。

日韩历史问题其实是个月经问题,无论是慰安妇赔偿还是劳工赔偿,几乎每届政府都要提。这本来是个常量,不影响日韩真正的国际关系。

但是这次韩国的处理方法很骚,他开了一个先例,让具体的公司负责历史政治责任。把本来应该由主权国家承担的责任转移到了一个公司实体身上,而且直接冻结财产。说好听了叫赔偿,其实和直接制裁日本没有任何区别。

很简单的逻辑,当年的公司可以强征劳工,显然是其背后政府在运作,公司不过是接收方。换句话,如果这个公司今天不存在了,难道受害劳工的求偿权就没有了?还是韩国政府打算没收日本大使馆卖了赔偿劳工?

所以,与其说是日韩就日本二战前殖民历史问题的争议引发贸易摩擦,不如说是韩国制裁了综合国力远超过自己的日本后被对方报复。

对于日本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这样的先例是绝对不能开的,历史问题又容易讲不清,不如干脆掀桌子吧。关键是掀桌子的代价实在太小,韩国的产业命脉被日本抓的死死的,四两拨千斤。

反倒是其他比如遏制韩国核心产业发展到成了附带效果。因为毕竟日本只是把韩国从超贸易伙伴待遇,降到了正常贸易伙伴待遇,说起来大部分日本的贸易伙伴包括中国都不在白名单里。至于韩国这么惨,只能说明韩国本身的经济结构太脆弱了。当然,我们也要佩服韩国的勇气,就这样还敢首先制裁日本,是勇敢呢还是莽撞呢?

做后你在看日本的态度,真是收拾韩国专业户,不到一个月韩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就彻底露馅了。

日本用实际行动回答了知乎著名问题:为什么很多中国人不承认韩国是发达国家。

user avatar

立个Flag。

表面是日韩贸易摩擦,其实是:

下一波大经济危机,需要有人扛。

谁扛?或者说先杀了谁祭天?

1,

前几天美国爆出GE几百亿美金的欺诈。

美债收益率大降,倒挂。

美联储低位降息。

如果这次跟08年一样暴雷,美联储连降息增加流动性的弹药都不够。

08 年中国还喊着救美国就是救中国,其实那时候是怂,怕被宰。这次,救你毛啊,先跑是真的。

2,

经济危机需要祭品才能缓解,之前断断续续搞了搞哈士奇和哭泣的阿根廷啥的。完全不够。只是在延续平稳的假象。

南欧这次没什么可以剪羊毛的了。越南和印度印尼啥的还没长好,杀了没啥肉怪可惜的。

能宰的只有法德日韩。捎带手带上一些准发达国家。

3

法德不太好宰。

日本早早明白了。为了防止大家动坏心思:

先动手跟韩国来一下大耳刮子——大家来看啊,这个人均3万的货就是个肥猪。——宰他轻松容易不费事儿啊,同去同去。

日本大耳刮子一下一下不断抽,美国人装没看到,转手去跟韩国要提高驻军费了。

4,

恰巧韩国之前因为萨德跟中国也闹翻了。

真挺好的,同去。

————

记住,有骨气地活着。

比有钱踏实。

我说的是国家。

还有真正的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韩贸易战,这场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的经济摩擦,绝非仅仅因为日本要限制韩国5G第二梯队的发展速度那么简单。这背后牵扯到更深层次的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考量以及两国国内的政治因素,相互交织,最终演变成一场波及广泛的贸易争端。要理解这场贸易战的“根本”起因,我们必须拨开表面的争议,深入到更复杂的根源。简单.............
  • 回答
    日韩贸易争端,这场始于历史遗留问题,却一度烧到了现代经济命脉的博弈,很多人都在问:它会不会演变成韩国经济的全面崩溃?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简单地盖棺定论。先来看看导火索:那块被点燃的历史“导火索”这场贸易战,表面上是日本针对韩国在半导体材料等方面的出口管制,但其背后,是两国.............
  • 回答
    关于日韩贸易争端和韩国电子产业原材料问题,确实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市场关注度了。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首先说日韩贸易争端,大家还记得那大概是2019年左右,日本对韩国实施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几项关键材料,包括: 氟化氢(High Purity Hy.............
  • 回答
    关于日韩贸易摩擦是否会走向失控,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要说它会不会“失控”,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判断,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它是否会演变成一场难以收拾、对双方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深远负面影响的危机。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场摩擦的核心导火索。最直接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
  • 回答
    最近几年,日韩两国在贸易问题上确实没少起冲突,尤其是2019年那会儿,可以说是把“贸易战”这三个字摆到了台面上,搞得两国关系一度非常紧张。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生意,还有历史、政治,甚至民族情感。要说看出了什么,我觉得最直接的一点就是:经济利益的博弈,是推动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变量,但也绝非唯一变量。日韩.............
  • 回答
    日韩贸易摩擦的加剧,确实让不少人开始猜测韩国的战略转向,尤其是在其经济命脉受到挑战的当下,与中国的关系自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观察点。要探讨韩国是否可能“倒向”中国,以及中国能否通过保证韩国关键产业的领先地位来促成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倒向”这个词的含义。在国际关系中,.............
  • 回答
    日韩贸易摩擦,这件事啊,说起来挺复杂的,牵扯到历史、政治,当然还有经济。要想说清楚,咱得一点一点掰开了聊。首先,得说说这“贸易摩擦”是怎么来的。导火索嘛,就是日本在2019年7月宣布,要限制对韩国出口三种关键半导体材料:氟化氢、氟聚酰亚胺和光刻胶。这仨玩意儿,在制造芯片这块儿可是核心中的核心,少了它.............
  • 回答
    看到日韩贸易摩擦中日本部分恢复对韩出口半导体材料的消息,我心里挺复杂的。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明白这里面的门道。首先,咱们得回顾一下这事儿是怎么闹起来的。当初日本借着“强制征用劳工赔偿问题”这个由头,开始限制对韩国出口几种关键的半导体材料,比如氟化氢(HF)、光刻胶(Photoresist.............
  • 回答
    “断子绝孙式发展模式”这个说法比较极端,但它触及了日韩两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结构性问题,特别是与人口、社会福利、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关联。如果要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种说法可能包含的深层含义:1. 低生育率与人口老龄化: 核心症结这是最直接也最被提及的“断子绝孙”的体现。日韩两.............
  • 回答
    日韩两国地处东北亚的战略要冲,其经济和外交格局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大国博弈 intertwined,而如今,随着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和全球地缘政治的重塑,这种联系显得尤为紧密,甚至可以说,日韩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被中美两国的互动模式所“锁定”。首先,我们得承认,日韩两国在二战后,尤其是冷战时期,其国家发展路.............
  • 回答
    是的,日韩两国少子化与年轻人“内卷”现象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而且这种关联往往是双向的、相互强化的。尽管人口数量在减少,但对于每一个置身其中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所感受到的竞争压力和“卷”的程度可能反而有所增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日韩少子化与年轻人“内卷”之间的关系:一、 少子化背景下的“赢者通吃”与资源.............
  • 回答
    关于日韩人民是否歧视黑人或有偏见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不能一概而论。以下我将尽可能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的多个层面,包括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个体经历以及潜在的成因。总的来说,不能简单地说“日韩人民都歧视黑人”。 然而,如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日本和韩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种族偏见和歧视现象,尽管.............
  • 回答
    日韩电影在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方面,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策略和运作模式。它们不仅仅依赖于票房收入,而是通过一个更为多元化、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来实现商业上的成功。下面将详细阐述日韩电影是如何收回成本并赚钱的: 一、 核心收入来源:票房与内容授权 1. 票房收入 (Box Office Revenue)这是最.............
  • 回答
    要判断日韩的工业实力是否“全面超越”德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德国作为欧洲工业的火车头,其工业基础深厚,技术积累雄厚,特别是在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等领域,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而日本和韩国在战后崛起,凭借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灵活的市场策略,在电子、半导体、汽车、造船等领域也取得.............
  • 回答
    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这两位日本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若是将他们置于中国这片更广阔的土地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将会有何不同?这是一个引人遐想的有趣问题。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各自的对应参照。织田信长:在中国历史上,他最接近的或许是明朝中后期那位力挽狂澜的“改革者”与“打破旧秩序.............
  • 回答
    日韩两国在近代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规模不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虽然其背景、规模和性质与中国的“民工潮”有所不同,但应对这些人口流动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咱们就从这两个国家的故事讲起,尽量还原当时的情境和政策措施。日本:“经济奇迹”下的城乡迁徙与社会调整日本在二战后,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
  • 回答
    日韩两国对于三国联合的愿望,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动态的话题,需要从政府、学界和民间等多个层面去细致地剖析。总的来说,这种愿望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受到地缘政治、历史记忆、经济利益以及国内政治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呈现出一种既有期待又有顾虑,时而热烈时而冷静的复杂图景。政府层面:期待与现实的博弈日韩两国政府.............
  • 回答
    日韩两国生育率的暴跌,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交织的问题,将其归咎于“美国压榨太狠”这一单一原因,显得过于简单化,也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结构性因素。虽然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确实会间接影响一国经济和民众生活,但直接将生育率的低迷归因于此,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要理解日韩生育率下降的真实原因,我们需要将其置于.............
  • 回答
    要聊日韩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得先明白“摩托化”、“半机械化”和“机械化”这几个概念。简单来说,摩托化就是主要靠卡车、吉普车这类轮式车辆运输兵员和装备,战斗力相对有限;半机械化是在摩托化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装甲运兵车(APC)或者步兵战车(IFV),但整体机械化程度不高;而机械化则意味着部队的主要作战平台.............
  • 回答
    日韩与美国之间关系复杂,涉及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但将两者定义为美国的“殖民地”则需要审慎考量,并且在多数国际法和政治学分析框架下并不成立。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一点一点地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殖民地”。传统意义上的殖民地,是指一个国家(宗主国)通过军事占领、政治控制、经济剥削等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