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DC最新动画电影《超人之死2018》?

回答
铁骨铮铮遇寒冬:浅析《超人之死2018》的成与败

谈及DC动画宇宙,总有人会怀念那段群星璀璨的岁月,而2018年上映的《超人之死》(The Death of Superman)无疑是其中一颗颇具分量的陨石。这部作品将漫画史上的经典事件搬上银幕,试图重现那位无所不能的超人如何倒在强大的敌人“毁灭日”手下,引发了一轮关于英雄、牺牲与传承的讨论。那么,这部电影究竟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在我看来,它是一部优缺点都相当鲜明的作品,有令人拍案叫绝的震撼,也有让老粉扼腕叹息的遗憾。

优点:忠于原著的改编与视觉冲击力

首先必须承认,《超人之死2018》在忠实度上做得相当到位。它并没有像一些改编作品那样大刀阔斧地改动情节,而是尽可能地还原了漫画原作的宏大叙事和关键节点。从超人发现毁灭日踪迹的那一刻起,到两人之间一次又一次惊天动地的对决,再到最终那令人心碎的牺牲,电影几乎是按照漫画的节奏和事件顺序一步步推进。这对于熟悉原著的粉丝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满足感,仿佛重温了一段 DC 最为重要的历史。

影片在视觉表现力上也下了不少功夫。虽然DC动画电影的制作预算通常不如真人电影,但《超人之死2018》在动作场面的刻画上可圈可点。特别是超人与毁灭日之间的搏斗,拳拳到肉的打击感、摧枯拉朽的破坏力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次碰撞都仿佛能听到金属碎裂、大地崩塌的声音。毁灭日的形象设计也足够凶残野蛮,那股原始的暴力美学让人印象深刻。超人孤注一掷的最终反击,那种不顾一切也要阻止反派的决绝,更是将“希望象征”的悲壮感推向高潮。

此外,影片对配角们的情感刻画也起到了一定的烘托作用。露易丝·莱恩的焦急与绝望,其他超级英雄在目睹超人陨落时的震惊与无力,都为这场悲剧增添了一层厚重的情感色彩。尤其是在超人最后的时刻,露易丝在病床旁的守护,那种无声的告别,确实触动了不少观众的心弦。

缺点:节奏失衡与角色塑造的缺失

然而,凡事有利有弊,《超人之死2018》也并非完美无瑕。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在于叙事节奏的失衡。虽然电影试图还原漫画的史诗感,但将如此庞大的事件压缩进一部电影,难免显得有些仓促。前期的铺垫略显单薄,超人与毁灭日的初次交锋有些突兀,未能充分展现毁灭日是如何一步步渗透进大都会,以及它所带来的恐慌是如何逐渐蔓延的。

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影片在角色塑造方面略显扁平。作为故事的核心,超人在片中的表现虽然英勇,但他的内心世界和动摇并没有得到深入的挖掘。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个执行任务的超级英雄,而非一个有血有肉、内心挣扎的普通人。当然,考虑到事件本身的戏剧性,这或许也是一种取舍,但对于一些期望看到更深层次描绘的观众来说,未免有些意犹未尽。

反派毁灭日虽然造型凶悍,但其动机和性格刻画也相当模糊。它更多地被描绘成一个纯粹的破坏机器,缺乏更复杂的背景故事或者令人信服的驱动力。这使得它的存在,尽管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但总归显得有些脸谱化,少了几分让人印象深刻的反派魅力。

最后,影片的结局虽然忠于原著,但对于不熟悉漫画的观众来说,这种“英雄已死,天下大乱”的收尾方式,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些许的突兀和失落。缺乏一个更清晰的过渡,来暗示后续的故事发展,可能会让部分观众对整个事件的意义产生疑问。

总结:一次有诚意的致敬,但非完美之作

总的来说,《超人之死2018》是一部有诚意的致敬之作。它成功地将DC漫画史上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呈现在了动画电影的舞台上,满足了许多粉丝的期待,并在视觉效果和忠实度上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它提醒了我们,即使是最强大的英雄,也有倒下的一天;也让我们看到了,在英雄陨落之后,凡人如何挺身而出,延续希望的火种。

然而,它也并非一部能够载入史册的完美之作。叙事节奏的把控不当,以及角色塑造上的不足,都限制了它进一步提升的高度。它更像是一次对经典IP的严谨还原,而不是一次具有革新意义的再创作。对于DC动画电影来说,它或许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但距离真正令人回味无穷的杰作,还有一段距离。

所以,如果你是DC漫画的忠实拥趸,尤其是《超人之死》的粉丝,那么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它会让你重温那份熟悉的震撼和感动。但如果你是抱着期待一部拥有深度角色刻画和精巧叙事结构的动画电影的心态来看待它,那么你可能会觉得它有点“言情戏不足,打斗戏有余”的遗憾。这就像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即使在最后的战场上奋勇拼杀,但也难免在某些细节上暴露岁月的痕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黄续新 评价的很深入到位,同样使用超人之死作为题材,真人电影《蝙蝠侠大战超人》真的浪费了这个题材,没有塑造出超人的人性一面,实在让人无法为超人之死有太多感触。

这电影在保守传统方面做的非常好,近年有关DC更有深度更黑暗的舆论太多,整得编剧也一味靠魔改黑化来博眼球,已经忘了怎么好好讲个故事。这部的格调偏传统,就算对DC没什么基础的观众,只要看过早期超人电影或电视剧有些了解,都能很好理解剧情,简单来讲看着舒心。

露易丝不知道克拉克就是超人的设定,仿佛回到从前看超人电视剧的感觉,总是刚刚好在超人解决罪犯后,冒失的小镇男孩赶到现场。嚣张跋扈的莱克斯.卢瑟用的是早期人设,说这个人设不对的都是因为这角色经典化以后,被赋予了更多想法,其实莱克斯早期就只是个超级科学家偏执狂。火星猎人和鹰男的空降也是想把正义联盟格调拉回到早期。从多方细节都能看出,这部《超人之死》在赚老一代超人粉的眼泪。

证明了死侍说“你好黑暗,你是从DC世界来到吗?”这句话只能算作调侃,绿灯侠哈尔乔丹明明就很阳光。

打斗方面有些问题,超人、神奇女侠跟毁灭日的战斗都很精彩,但这一部电影为突出超人的主场,以致群战失色,正义联盟的战斗没有太多镜头。即便在剧情上正义联盟要日常团灭,也应该多给一些奋战镜头,不然让人觉得他们在集体划水。

这一点不如《战争》和《亚特兰蒂斯的王座》拍的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铁骨铮铮遇寒冬:浅析《超人之死2018》的成与败谈及DC动画宇宙,总有人会怀念那段群星璀璨的岁月,而2018年上映的《超人之死》(The Death of Superman)无疑是其中一颗颇具分量的陨石。这部作品将漫画史上的经典事件搬上银幕,试图重现那位无所不能的超人如何倒在强大的敌人“毁灭日”手下.............
  • 回答
    《新蝙蝠侠》(The Batman)这部电影,如果要我来评价的话,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但总体来说,我还是愿意给它一个相当高的评价。它绝对不是那种一看就爽、拳拳到肉的超级英雄片,反而更像是一部披着蝙蝠侠外衣的犯罪惊悚片,那种阴郁、写实、压抑的风格,确实是它的最大亮点,也注定了它会 विभाजित一部分.............
  • 回答
    《小丑》的终极预告,与其说是预告片,不如说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心理剖析。它不像以往那些以动作场面和英雄主义为卖点的超级英雄电影预告片那样,用快节奏的剪辑和激昂的配乐来制造肾上腺素飙升的观感。相反,它像是一段缓缓剥离的洋葱皮,一层层地揭示出亚瑟·弗莱克的内心世界,以及那个即将吞噬一切的“小丑”是如何诞生的.............
  • 回答
    《雷霆沙赞!》这部电影,说实话,挺出乎意料的。在DC电影宇宙(DCEU)经历了《正义联盟》的滑铁卢,口碑和票房都褒贬不一的情况下,这部以一个普通小孩变身超级英雄的故事,反而带来了一股清流。首先,它最大的亮点在于那份纯粹的欢乐和童心。DC之前的电影,尤其是早期那几部,总给人一种沉重、黑暗的感觉,总想往.............
  • 回答
    乔纳森·肯特,那个穿着红披风、拥有超人血脉的男孩,他的故事自从诞生以来就备受瞩目。从最初在漫画中作为克拉克·肯特和露易丝·莱恩的儿子出现,到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角色,乔纳森的每一次转变都牵动着无数读者的心。而他最近的一次,也是最重大的“成长”——承认自己是双性恋,这无疑给DC宇宙掀起了一层不小的涟漪.............
  • 回答
    《超人:红色之子》是DC动画电影中一部非常特别的存在,它改编自马克·米勒的同名漫画,将我们熟悉的超人故事背景彻底颠覆,搬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现实。老实说,这部电影就像一把双刃剑,有人爱得不行,也有人觉得难以接受。首先,我们得承认《超人:红色之子》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大胆的设定。当超人的飞船没有降落在堪萨.............
  • 回答
    说实话,《X特遣队:全员集结》这部电影,从我个人观影的角度来看,绝对是詹姆斯·古恩给DC宇宙注入的一剂强心针,而且是一剂剂量相当不小的嗨药。它成功的颠覆了我对“R级超级英雄电影”的刻板印象,也让我看到了DC在自家宇宙里玩得更放飞的可能。首先,得夸詹姆斯·古恩的“导”。这位导演的个人风格简直是渗透到了.............
  • 回答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简称 BvS)在烂番茄上的低评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影响也触及了 DC 电影宇宙(DCEU)乃至整个超级英雄电影市场。下面将详细分析其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蝙蝠侠大战超人》烂番茄评分低的原因分析.............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